第4章 X射线衍射仪实验技术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89
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与应用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它通过射入样品的X射线,利用衍射现象来研究物质结构,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以及其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一、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中的晶格结构对入射X射线发生衍射。
当X射线通过物质时,部分X射线会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云相互作用,形成散射波。
这些散射波相互干涉,形成衍射图样。
根据衍射图样的特征,可以得到物质的晶格结构和晶体学信息。
X射线衍射的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即nλ = 2dsinθ,其中n为整数,λ为入射X射线波长,d为晶格常数,θ为入射角。
根据布拉格方程,可以通过测量衍射角θ和入射X射线波长λ的数值,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物质的晶格常数。
二、X射线衍射仪的应用1. 材料科学领域X射线衍射仪在材料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构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物质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晶面取向等信息。
这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X射线衍射仪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成分分析。
通过测量材料的衍射强度和位置,可以定量分析材料中的晶体相和非晶质相的含量,进而评估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生命科学领域X射线衍射仪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蛋白质晶体学研究。
蛋白质晶体学是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蛋白质溶液结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蛋白质晶体的衍射图样,可以解析蛋白质的原子结构,从而揭示其功能和生理过程。
此外,X射线衍射仪还可以用于药物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
通过测量药物晶体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药物的晶体结构和稳定性,为药物设计和制剂优化提供指导。
同时,X射线衍射仪还可以应用于X射线显像技术,用于肿瘤诊断和器官成像等医学应用。
三、总结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基于衍射原理的重要科学仪器,可以用于物质结构的研究和分析。
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设备,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学性质。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和应用。
2. 原理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基于x射线通过晶体产生衍射现象。
当x射线穿过晶体时,与晶体中的原子发生作用,产生衍射图样。
根据衍射图样,可以推断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
x射线衍射的原理可以用下列公式描述:2dsinθ = nλ其中,d是晶体的晶面间距,θ是x射线入射角度,n是衍射级数,λ是x射线波长。
通过测量衍射角度以及已知的波长和衍射级数,可以计算出晶体的晶面间距。
3. 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择一个单晶样品或者多晶样品,将其固定在样品台上。
2.调整仪器:调整x射线衍射仪的位置、角度和焦距,确保x射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样品上。
3.测量衍射角度:将样品台转动,使得x射线通过样品,观察衍射图样,并使用角度测量仪测量衍射角度。
4.计算晶面间距:根据测量得到的衍射角度、已知的波长和衍射级数,计算晶体的晶面间距。
5.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
4. 应用4.1. 材料科学x射线衍射仪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衍射图样,可以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进而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仪研究新型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发现其特殊的物理性质。
4.2. 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领域,x射线衍射仪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的晶体结构。
通过了解药物的晶体结构,可以了解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活性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等,为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4.3. 新能源材料x射线衍射仪也被用于研究新能源材料的晶体结构。
通过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离子导电性能,为新能源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5. 结论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可以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参数。
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与应用1. 引言X射线衍射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通过衍射实验可以获得物质的晶体结构信息。
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仪器,用于研究晶体结构、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以及分析晶体中的相变现象等。
2. X射线衍射的原理X射线衍射的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即:nλ = 2d sinθ其中,n为入射X射线的衍射次数,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d为晶面的间距,θ为入射X射线与对应晶面的夹角。
当入射X射线满足布拉格条件时,经过晶体衍射后的X射线将出现干涉,形成多种衍射图样。
这些衍射图样包含了晶体结构的信息,可以通过衍射图样的分析来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晶胞结构以及晶胞内原子的排列方式。
3. X射线衍射仪的组成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X射线源:产生高能的X射线,常用的源包括X射线管和同步辐射源。
- 样品支架:用于固定样品,使得X射线可以照射到样品上。
- X射线探测器:用于检测经过样品衍射后的X射线,常用的探测器包括闪烁探测器、CCD探测器和闪光点探测器等。
4. X射线衍射仪的应用X射线衍射仪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材料科学X射线衍射仪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晶体相变的过程。
通过衍射图样的分析,可以确定材料中晶胞的尺寸、晶体的晶格类型以及晶格畸变等信息。
4.2 药物研究在药物研究中,X射线衍射仪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晶体结构,确定药物分子在晶格中的排列方式。
这对于开发合成新药以及改进药物的性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3 矿物学X射线衍射仪是矿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对矿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矿物的成分和晶体结构,帮助矿石勘探和矿石加工。
4.4 金属材料分析X射线衍射仪可以通过衍射图样的分析,确定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等参数。
这对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材料性能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4.5 生物化学X射线衍射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中。
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自1896年X射线被发现以来, 可利用X射线分辨的物质系统越来越复杂。
从简单物质系统到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X射线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物质静态结构的信息。
此外, 在各种测量方法中,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由于晶体存在的普遍性和晶体的特殊性能及其在计算机、航空航天、能源、生物工程等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人们对晶体的研究日益深入, 使得X射线衍射分析成为研究晶体最方便、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X射线衍射的原理和应用。
1. X射线衍射原理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 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 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 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 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 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 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 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 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 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1.1 运动学衍射理论Darwin的理论称为X射线衍射运动学理论。
该理论把衍射现象作为三维Frannhofer衍射问题来处理, 认为晶体的每个体积元的散射与其它体积元的散射无关, 而且散射线通过晶体时不会再被散射。
虽然这样处理可以得出足够精确的衍射方向, 也能得出衍射强度, 但运动学理论的根本性假设并不完全合理。
因为散射线在晶体内一定会被再次散射, 除了与原射线相结合外, 散射线之间也能相互结合。
Darwin不久以后就认识到这点, 并在他的理论中作出了多重散射修正。
1.2 动力学衍射理论Ewald的理论称为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考虑到了晶体内所有波的相互作用, 认为入射线与衍射线在晶体内相干地结合, 而且能来回地交换能量。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首先,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X射线的波长范围内,它的波长大致在0.1-10纳米,相当于能量在1-100千电子伏特之间。
当X射线射到物质上时,发生与物质中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在物质中,晶体结构是各种晶体成分的排列有序的方式,不同晶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
当X射线作用在晶体上时,会被晶体中的原子发生干涉现象。
由于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排列的空间尺寸相当,因此干涉现象会发生,形成一系列衍射图样。
衍射图样中最重要的特征是衍射角和衍射强度。
通过测量衍射角可以获得物质的晶体学参数,包括晶格常数、晶胞结构和晶体的对称性等。
而衍射强度可以用来得到物质结构中原子的位置和原子的放置方式等。
X射线衍射分析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晶体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确定物质的晶体结构,进而揭示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生长机制。
这对于材料学家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设计和合成新的材料。
此外,X射线衍射分析还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征和质量控制中。
通过测量物质中的衍射角和衍射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中的晶体结构、相对含量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这对于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X射线衍射分析还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测试中。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非破坏地确定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和组分,进而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医学领域,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这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药物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物质对X 射线的衍射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和组成成分。
它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揭示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分,还可以用于材料表征和质量控制,甚至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和应用1. 简介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通过测量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后的衍射图样来确定晶体结构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地质学等领域,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2. 原理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nλ=2dsinθ,其中,n为衍射阶次,λ为入射X射线波长,d为晶体的晶格常数,θ为入射X 射线的入射角。
根据布拉格方程,当入射角等于特定的衍射角时,X射线将发生衍射。
3. 实验装置X射线衍射实验通常需要以下实验装置:•X射线源:用于产生高能的X射线。
•样品台:将样品固定在台上,使其在入射X射线下进行衍射。
•探测器:用于检测衍射X射线的位置和强度。
4. 实验步骤使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需要以下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制备成晶体,并固定在样品台上。
2.调整入射角:调整入射角,使得入射X射线与晶体发生衍射。
3.测量衍射图样:使用探测器测量衍射X射线的位置和强度。
4.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的衍射图样,利用布拉格方程计算晶体的晶格常数和结构参数。
5. 应用X射线衍射法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地质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结构研究:通过测量材料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从而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相变研究:通过监测衍射图样随温度、压力等变化的情况,可以研究材料的相变行为。
•蛋白质结构研究:X射线衍射法在生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结晶质量检测:通过测量晶体的衍射图样,可以评估晶体的质量,用于结晶体的优选和筛选。
6. 总结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来研究晶体结构和性质。
通过测量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后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和结构参数。
X射线衍射法在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四X射线衍射技术及定性相分析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 了解衍射仪的结构原理与衍射实验技术。
2. 掌握X射线定性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测绘一个单相矿物和一个混合物的衍射图,并根据衍射数据作出物相鉴定。
实验四衍射仪的结构原理和样品衍射实验二. 衍射仪的结构和原理衍射仪是进行X射线分析的重要设备,主要由高压控制系统、测角仪、记录仪和水冷却系统组成。
新型的衍射仪还带有条件输入和数据处理系统。
图7示出了X射线衍射仪框图。
图7 X射线衍射仪框图测角仪是衍射仪的重要部分,其几何光路如图8所示。
X射线源焦点与计数管窗口分别位于测角仪圆周上,样品位于测角仪圆的正中心。
在入射光路上有固定式梭拉狭缝S1和可调式发射狭缝K,在反射光路上也有固定式梭拉狭缝S2和可调式防散射狭缝L与接收狭缝F,有的衍射仪还在计数管C前装有单色器。
当给X光管加以高压,产生的X射线经由发射狭缝照射到样品上,晶体中与样品表面平行的面网,在符合布拉格条件时即可产生衍射而被计数管接收。
当计数管在测角仪圆所在平面内扫描时,样品与计数管以1:2速度连动。
因此,在某些角位置能满足布拉格条件的面网所产生的衍射线将被计数管依次记录并转换成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处理后通过记录仪描绘成衍射图。
图8 测角仪光路布置图2. 衍射实验方法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实验参数选择和样品测试。
(1)样品制备在衍射仪法中,样品制作上的差异对衍射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要比照相法中大得多,因此,制备符合要求的样品,是衍射仪实验技术中重要的一环,通常制成平板状样品。
衍射仪均附有表面平整光滑的玻璃的或铝质的样品板,板上开有窗孔或不穿透的凹槽,样品放入其中进行测定。
1)粉晶样品的制备①将被测试样在玛瑙研钵中研成10μm左右的细粉;②将适量研磨好的细粉填入凹槽,并用平整光滑的玻璃板将其压紧;③将槽外或高出样品板面的多余粉末刮去,重新将样品压平,使样品表面与样品板面一样平齐光滑。
若是使用带有窗孔的样品板,则把样品板放在一表面平整光滑的玻璃板上,将粉末填入窗孔,捣实压紧即成;在样品测试时,应使贴玻璃板的一面对着入射X射线。
X射线衍射仪工作原理操作及其应用(精选5篇)第一篇:X射线衍射仪工作原理操作及其应用X射线衍射仪工作原理操作及其应用(一)工作原理X射线是利用衍射原理,精确测定物质的晶体结构,织构及应力。
对物质进行物相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科研、航空航天、教学、材料生产等领域。
特征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为20~0.06nm)的电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
在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产生的X射线中,包含与靶中各种元素对应的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称为特征(或标识)X射线。
考虑到X 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间的距离相近,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提出一个重要的科学预见: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即当一束X射线通过晶体时将发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
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样,便可确定晶体结构。
这一预见随即为实验所验证。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在劳厄发现的基础上,不仅成功地测定了NaCl、KCl等的晶体结构,并提出了作为晶体衍射基础的著名公式──布拉格定律:式中λ为X射线的波长,n为任何正整数。
当X射线以掠角θ(入射角的余角,又称为布拉格角)入射到某一点阵晶格间距为d的晶面面上时,在符合上式的条件下,将在反射方向上得到因叠加而加强的衍射线。
(二)操作步骤2.1开机前的准备打开循环水,检查水温是否在20摄氏度左右,上下波动范围不超过3度;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上下波动范围不超过3度;湿度小于80%;样品放置在样品台正中间; 2.2开机检查记录检查情况,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预热30分钟,加载高压;启动电脑,打开commander软件,点击init drives按钮进行初始化,然后点击Move drives按钮驱动各个轴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处;在commander软件中将设备功率设定到额定功率,铜靶40KV,40mA;钴靶35KV,40mA;设定2thet角的范围(通常范围在2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