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美术鉴赏》-图像与眼睛-湘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22
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同学分小组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
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容并初步掌握欣赏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课件,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肖像速写画导入
一.具象美术
由第一小组的同学解说此环节
教师补充《韩熙载夜宴图》加以说明。
(可加自己作品)
归纳:具象美术的特点:①叙事性②纪实性③具体性
二.抽象美术
由第二小组的同学解说此环节
教师补充,草书为什么也是抽象美术。
(用图像的形式看书法,注重形式美感)(可现场写)
归纳:抽象美术的特点:①即兴②主观③不可重复
三.意象美术
由第三小组的同学解说此环节
教师补充,意象美术作品的概念,以及意象美术作品的注重点归纳:意象美术的特点:①夸张②与现实有潜在联系③意境四.互动环节
找2位同学用抽象美术的方式来表达心情或者梦境(点评)老师表现具象美术
五.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教学目的: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三大类。
2、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突破只能欣赏具像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讲课类型:欣赏技能课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美术鉴赏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工具的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今天的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大量的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想躲避都可能无济于事。
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尝试练习一:认真观察一下图片,看完之后在一分钟内把它大的形体画出来。
(提高眼睛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图象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师: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有的人却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他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图像。
欣赏以下三张作品《拾穗者》、《奔马》、《百老汇的爵士乐》,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
师:各种美术作品,形象特征多样性。
那么,能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
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
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
)2、美术作品的的分类:根据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我们把它划分为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