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78.71 KB
- 文档页数: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的深入学习,理解分离定律及其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
2. 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遗传现象。
3. 培养独立思考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中,描述了哪几种性状?请列举实例。
(2)如何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的数据,得出分离定律的实质?(3)分离定律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在遗传学上它有什么重要性?2. 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分析以下遗传现象:(1)一对表现型相同的双胞胎,其子女可能出现的性状有哪些?为什么?(2)某生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有R和r表示。
现有一朵红花和一朵白花杂交,其子代全部为红花。
请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3. 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确保准确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2. 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科学原则。
3. 鼓励创新思维,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遗传现象。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对遗传现象有深入理解,实验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进行课堂讨论,共同提高。
3. 作业反馈: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适当提供提示或参考答案,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同时,关注学生在分析遗传现象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收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2.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将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将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4.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1.自由组合定律:把握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别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打算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打算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别与组合。
(1)分别:是把握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别而分别。
(2)组合:是把握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的现象。
3.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4.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5.等位基因:把握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
自主学习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过程及分析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把握。
2.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不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YR、Yr、yR、yr,比例为1∶1∶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
2.猜测过程。
3.试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猜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4.四、自由组合定律把握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别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打算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打算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试验方法的启示主要是:选材精确;方法科学;态度严谨。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觉1.基因:就是遗传因子。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4.等位基因:把握相对性状的基因。
合作交流1.推断正误:(1)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2)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是16种。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A.Bbdd B.BBDd C.BBdd D.BbDd【答案】C【解析】根据纯合子的定义,ABD均属于杂合子,C属于纯合子,故C正确。
2.已知某玉米的基因型为YYRR,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答案】C【解析】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A正确;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B正确;由于YYRR个体产生的配子是YR,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Y和R的基因,后代不会有yyRr的个体,C错误;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D正确。
3.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Yy:rr=1:1 B.Yr:yr=1:1C.Y:y=1:1 D.Y:y:r=1:1:2【答案】B【解析】依据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Yr:yr=1:1,B项正确。
4.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答案】C【解析】F1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与题意不符,①错误;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1:1:1,符合题意,②正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符合题意,③正确;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与题意不符,④错误;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符合题意,⑤正确;故正确的有②③⑤,C正确。
新人教版必修二1.2.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一、单选题1.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③④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C.图一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图二中子代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162.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基因型为yyRr豌豆的几率是()A.1/16 B.2/ 16 C.3/16 D.4/16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D.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4.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
在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1/4 B.3/4 C.3/8 D.5/85.让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出现了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的新品种,出现这种变异现象的原因是()A.性状分离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6.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现有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1都是黄色圆粒。
若F1自交获得F2植株,其中绿色皱粒个体为32株,则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植株数是()A.96 B.128 C.32 D.647.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遗传时可自由组合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 ∶1B.F1自交得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C.F1自交得F2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9/16D.F1自交得F2中,重组类型个体所占比例为3/89.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为()A.4种;1:1:1:1 B.3种;1:2:1C.4种;9:3:3:1 D.4种;3:1:3:110.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的后代是()A.黄色圆粒:绿色皱粒=1:1B.黄色圆粒:绿色皱粒=3:1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D.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1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的遗传规律;2. 能够运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分析实际问题;3.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后习题,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进行深入思考;2. 选取一种或多种常见的生物材料(如豌豆、玉米、水稻等),进行杂交实验,记录杂交结果,并分析子一代和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生物材料的遗传特点,并尝试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解释其遗传现象;4. 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与分析等部分,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作业要求:1.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2. 实验报告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要到位,逻辑要清晰;3.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实验报告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是否到位,逻辑是否清晰;2. 评价方式:教师评审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意见;2.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3. 教师将最终批改结果纳入课程成绩评定体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中的遗传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外,教师通过作业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希望本次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中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原理,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探究某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生物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原理及遗传规律。
2. 掌握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遗传图解绘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课程内容展开,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复习巩固:学生需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内容,包括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基因型的表示方法以及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遗传实例(如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学生需根据所学的基因遗传规律分析案例中的基因组合情况,并预测后代的性状表现。
3. 实践操作:设计一项模拟遗传实验,利用不同颜色的豆子代表不同等位基因,模拟不同亲本间的杂交过程,并记录遗传结果。
学生需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4. 思考题:设置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如何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类似遗传的例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5. 拓展延伸:介绍现代遗传学中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遗传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作业要求1. 复习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够准确表述。
2. 案例分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并能够预测后代的性状表现,分析过程需逻辑清晰。
3. 实践操作部分要求学生按照指导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要求记录准确、完整。
4. 思考题部分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答案需有理有据。
5. 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准确度、逻辑性以及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给出改进意见,同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1.2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孟德尔利用假说 - -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 ,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 ,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 ,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 ,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 ,比例为1:1:1:1【解析】F1表现显性性状 ,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 ,比例为9:3:3: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故A项错误;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F1形成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且雌雄配子结合时机相同 ,故B项正确;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相等 ,一般雄配子数目远多于雌配子数目 ,故项C错误;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 ,比例为1:1:1:1 ,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 ,故D项错误 .【答案】 B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①【解析】图中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是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③是受精卵的基因型组合,④是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所以D正确 .【答案】 D3.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 ,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 ,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 高50厘米 ,aabb高30厘米 ,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 ,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3:3:2:2 .自交得到F2 ,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比例为A.37.5% B. 34%C.26% D.8%【解析】依题意 ,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为(50-30)/4=5厘米 ,而且A和B基因连锁、a和b基因连锁 ,F1的基因型为AaBb ,F1产生四种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Ab:aB =3:3:2:2 ,F1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见下表:3/10AB 3/10ab 2/10Ab 2/10aB3/10AB 9/100AABB 9/100AaBb(40厘米)6/100AABb6/100AaBB3/10ab 9/100AaBb(40厘米)9/100aabb 6/100Aabb6/100aaBb2/10Ab 6/100AABb 6/100Aabb 4/100AAbb(40厘米)4/100AaBb(40厘米)2/10aB 6/100AaBB 6/100aaBb 4/100AaBb(40厘米)4/100aaBB(40厘米)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应该含有2个显性基因 ,从上表显示的结果可以计算出: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34% ,所以A、C、D三项均错误 ,B项正确 .【答案】 B4.桃的果实成熟时 ,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 ,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核 ,不黏连的称为离核 .离皮(A)对黏皮(a)为显性 ,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 .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 ,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 ,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aabb B.aaBB、AAbbC. aaBB、Aabb D.aaBb、Aabb【解析】AABB与aabb杂交、aaBB与AAbb杂交 ,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 ,均出现1种表现型:离皮离核 ,A、B项错误;aaBB与Aabb杂交 ,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 ,出现2种表现型:离皮离核、黏皮离核 ,C项错误;aaBb与Aabb杂交 ,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出现4种表现型 ,分别为离皮离核、黏皮离核、离皮黏核、黏皮黏核 ,D 项正确 .【答案】 D5.一种欣赏植物的颜色 ,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 ,F1都为蓝色;F1自交 ,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6紫:1鲜红 .假设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用鲜红色植株授粉 ,那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1紫:1红:1蓝 B.1紫:2蓝:1红C.1蓝:2紫:1红 D.2蓝:2紫: 1红【解析】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 ,F1都为蓝色AaBb ,假设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AaBb)用鲜红色植株(aabb)授粉 ,那么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蓝:2紫:1红 ,选C .【答案】 C6.在豚鼠中 ,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正确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也就是验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是否彼此别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否自由组合 ,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 ,因此最|正确方法为测交 .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 ,比例接近1:1:1:1) .所以选D .【答案】 D7.假设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 ,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 ,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 B.1/16C.3/16 D.3/8【解析】根据题意 ,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ddrr)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DDRR)杂交 ,F1的基因型为DdRr ,F2中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 ,其中既抗倒伏又抗病(ddR_)类型的比例为3/16 ,所以C正确 .【答案】 C8.在对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表达中 ,错误的选项是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F2圆粒和皱粒之比拟近于3:1 ,与别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D.F2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解析】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得到的F1(YyRr)自交 ,F2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D正确;说明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即在雌配子和雄配子中均有YR:Yr:yR:yr=1:1:1:1 ,A正确;F2圆粒和皱粒之比为(9+3):(3+1)=3:1 ,与别离定律相符 ,B正确;F2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 ,C错误 .【答案】 C9.2021·宁德期末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 ,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A_B_表现为青色 ,A_bb表现为灰色 ,aa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 .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 ,F1全为青色 ,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A.9/16 B.3/4C.6/7 D.9/14【解析】根据题意 ,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 ,F1全为青色 ,那么灰色鼠基因型为AAbb ,黄色鼠基因型为aaBB ,F1基因型为AaBb ,那么F2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 _)=9:3:4 ,由于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 ,所以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9/14 ,D正确 .【答案】 D10.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 ,那么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9/16 B.1/2C.8/9 D.1/4【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F1全为扁形块根(AaBb)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1AABB +2AABb+2AaBB+4 AaBb)、圆形块根(1AAbb+2Aabb+1aaBB+2aaBb)、长形块根(1aabb)的比例为9:6: 1 ,那么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 ,所以C正确 .【答案】 C11.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 ,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 ,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 )存在时 ,那么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 ,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A.四种9:3:3:1 B.两种13:3C.三种12:3:1 D.三种9:3:4【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皮基因(W)存在时 ,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 .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 ,其后代中 ,白皮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wwYY、2wwYy;绿皮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wwyy .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 .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12.某同学利用性状别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 ,进行如下实验 ,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 ,记录组合情况 ,重复屡次实验后 ,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 ,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解析】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A(a)、B(b)两对等位基因 ,A项错误 .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基因的种类 ,B项错误 .该实验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A(a)和B(b)基因的自由组合 ,C项正确 .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 ,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 ,D项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 (14分)遗传学研究知道 ,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其中 ,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散(黑色素的分散决定了灰色性状的出现);没有黑色素的存在 ,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散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以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 ,答复以下问题:(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不完全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中 ,纯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 .(4)育种时 ,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野生纯合白兔进行杂交 ,在其后代中 ,有可能得到灰毛兔,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2)灰色为A_B_ ,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黑色为A_bb ,纯合子为AAbb .(3)亲本为AABB×aabb ,F1为AaBb ,F2为9A_B_(灰色):3A_bb(黑色):3aaB_(白色):1aabb(白色) ,aaBb概率为2/16 ,aaB_与亲本基因型不同 ,概率为3/16 ,故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2/16)/(3/16)=2/3 .(4)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AAbb与野生纯合白兔(aaBB或aabb)进行杂交 ,如果亲本为AAbb×aabb ,子代都为Aabb(黑色) ,如果亲本为AAbb×aaBB ,子代都为AaBb(灰色) .【答案】(1)符合在等位基因别离的同时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2)4种AAbb (3) 2/3 (4)AAbb ,aaBB14. (12分)香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 ,B和b)共同控制 ,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右图所示:(1)从图解可知 ,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基因 ________________ .(2)开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其中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表现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3)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 ,子代都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4)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解析】(1)分析图解可知 ,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基因A和B ,才能完成代谢生成紫色素 .(2)开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其中基因型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表现型为紫花植株(1AABB、2AaBB、2AABb、4AaBb)白花植株(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9:7 .(3)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1AABB、2AABb):白花植株(1AAbb)=3:1 .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也表现为紫花植株(1AABB、2AaBB):白花植株(1aaBB)=3: 1 .(4)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AABB) .【答案】(1)A和B (2)4 AaBb (3)AABb AaBB (4)AABB15. (14分)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 ,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 .答复以下问题:性状等位基因显性隐性种子的形状A-a 圆粒皱粒茎的髙度B-b 高茎矮茎子叶的颜色C-c 黄色绿色种皮的颜色D-d 灰色白色豆荚的形状E-e 饱满不饱满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F-f 绿色黄色花的位置G-g 腋生顶生(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那么该豌豆种群内 ,共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2)将髙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碗豆豆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 ,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 ,那么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各种类型的该豌豆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 的豌豆种子 ,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探究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控制豌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1)单独考虑每对基因可形成3种基因型 ,2种表现型;同时考虑7对基因自由组合 ,那么最|多可形成37种不同基因型 ,27种不同表现型 .(2)根据题意 ,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B_G_D_)占27/64 ,说明F1的基因型为BbGgDd ,由此可推出双亲的基因型为BBGGdd、bbggDD ,F2中纯合子占1/2×1/2×1/2=1/8 ,所以杂合子占1-1/8=7/8 .(3)鉴定植物的基因型或者验证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最|简单的方法是取双杂合子进行自交(自花传粉) ,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如果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9︰3︰3︰1 ,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3︰1或者4种表现型 ,但比例不是9︰3︰3︰1 ,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知定律 .【答案】(1)37(2187) 27(128) (2)7/8 BBGGdd bbggDD (3)①取豌豆豆荚饱满、豆荚颜色为绿色的双杂合子豌豆种子种植并让其自交 ,观察子代的豆荚形状和颜色②4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9︰3︰3︰1 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或4种表现型 ,但比例不是9︰3︰3︰1。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Ⅱ)[基础巩固]1.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1[答案] A[解析]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1∶1,所以A 错误。
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答案] B[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只有一种,F1产生的配子为YR、Yr、yR、yr,比例为1∶1∶1∶1。
F1测交后代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 4种,表现型也为4种,比例均为1∶1∶1∶1。
3.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2∶2∶1∶1 B.1∶1∶1∶1C.9∶3∶3∶1 D.3∶1∶3∶1[答案] A[解析]由F1中圆粒∶皱粒=3∶1,知亲代相应基因型为Rr×Rr;由F1中黄色∶绿色=1∶1,知亲代相应基因型为Yy×yy;故亲代基因型为YyRr×yyRr。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F1中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
按如下计算:13YyRR×yyrr→16YyRr、16yyRr;23YyRr×yyrr→16YyRr、16Yyrr、16yyRr、16yyrr。
综合考虑两项结果,得YyRr∶yyRr∶Yyrr∶yyrr=2∶2∶1∶1。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基础巩固]1.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不必考虑的是(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解析: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要求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A项不符合题意;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因为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为避免自然状态下的自花传粉,故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 项不符合题意;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一样,故不需考虑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小麦杂交遗传图解,下列对此图的评价错误的是( )A.子代的基因型书写正确B.漏写杂交符号“×”C.漏写雌雄配子的比例D.漏写亲本、子代的表型解析:遗传图解中只要求写出配子种类,不需要写配子的比例。
答案:C3.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推测子代表型和基因型各有( )A.4种、8种B.2种、6种C.2种、4种D.4种、9种解析:Aa×Aa子代产生AA、Aa、aa 3种基因型和2种表型,Bb×BB子代产生BB和Bb 2种基因型和1种表型,因此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推测子代表型有2×1=2(种),基因型有3×2=6(种)。
答案:B4.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B.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组合方式有9种C.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显性现象的多种表现并不违背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一般而言,杂交亲本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A项错误;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组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有9种,B项错误;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相同的染色体上,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显性现象的多种表现并不违背孟德尔遗传规律,D项正确。
答案:D5.下图是豌豆人工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时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套袋隔离的目的是。
(2)若甲为纯种绿粒普通型,乙为纯种黄粒半无叶型,F1自交后代类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类型绿粒半无叶型绿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数目413 1 251 141 421根据结果,黄粒与绿粒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你的观点,可让F1与测交来加以验证,当后代出现的结果时,可支持上述观点。
解析:(1)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若对甲乙进行杂交,需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根据结果,F2中绿粒∶黄粒≈3∶1,普通型∶半无叶型≈ 3∶1,故绿粒是显性性状。
F2中绿粒普通型∶绿粒半无叶型∶黄粒普通型∶黄粒半无叶型≈9∶3∶3∶1,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果要进一步证明该观点,可让F1与隐性纯合子即黄粒半无叶型测交来加以验证,若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接近1∶1∶1∶1的结果。
答案:(1)花蕾期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2)绿粒是黄粒半无叶型性状分离比接近1∶1∶1∶1[拓展提高]6.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遵循分离定律C.F1的表型和基因型能确定D.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解析:在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而且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项错误;若Y和y分别控制黄色和绿色,R和r分别控制圆粒和皱粒,则F1的基因型为YyRr,表型为黄色圆粒,C项正确;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YYRR和yyrr,或YYrr和yyRR,表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或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因此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项正确。
答案:B7.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不属于产生这一结果所必需的是( )A.人工异花传粉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B.必须对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必须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解析:人工异花传粉后,母本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这是实现F 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的条件之一,A 项不符合题意;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 2表型相同,比例均为9∶3∶3∶1,B 项符合题意;F 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F 2中出现 9∶3∶3∶1的保证,C 项不符合题意;对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首先要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待花粉成熟时对母本授以父本的花粉,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8.假如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则F 2中( )A.重组类型占38或58B.高秆抗病个体中纯合子占116C.既抗倒伏又抗病的类型出现的比例为116D.高秆抗病个体与F 1中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49解析:假设水稻的高秆和矮秆用D 、d 表示,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用R 、r 表示,纯合高秆抗稻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矮秆易感稻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的F2:D_R_∶D_rr ∶ddR_∶ddrr=9∶3∶3∶1,F2中出现的重组类型为3D_rr 和3ddR_,即占38;高秆抗病(9D_R_)个体中纯合子(1DDRR)占19;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ddRR 、216ddRr,所以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316;高秆抗病(9D_R_)个体与F1中基因型(DdRr)相同的比例为49。
答案:D9.人类中,显性基因D 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 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C.基因型为DdEe 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16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 的孩子解析:夫妇中一个听觉正常(D_E_),一个耳聋(D_ee 、ddE_、ddee),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ddE_)的夫妇也有可能生出听觉正常的孩子;夫妇双方基因型均为DdEe,后代中听觉正常孩子所占的比例为916,耳聋孩子所占的比例为716;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 的孩子,如基因型为D_ee 和ddE_的耳聋夫妇,有可能生下基因型为D_E_听觉正常的孩子。
答案:B[挑战创新]10.鸡冠的形状有多种,纯合子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交配,子一代(F 1)全是胡桃冠,F 1雌雄交配,F 2出现了单冠鸡,表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单位:只)。
F 2胡桃冠 豌豆冠 玫瑰冠 单冠 公鸡72 24 24 8 母鸡72 24 24 8 合计 144 48 48 16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鸡冠形状的遗传受 对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
(2)从F 2中随机挑选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各一只,形成一个杂交组合:豌豆冠鸡(♀)×玫瑰冠鸡(♂),或豌豆冠鸡(♂)×玫瑰冠鸡(♀)。
①不考虑正交、反交的区别,只考虑基因型,则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可能 有 种。
②理论上,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出现4种表型,且4种表型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的概率是 。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 2设计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①实验方案:让F 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 交配,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 (填“隔离”或“混合”)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 3),观察、统计全部F 3的冠形和数量。
②预期实验结果:理论上,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1∶1; 。
解析:(1)由题意可知,鸡冠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①用A 、a 和B 、b 这两对基因表示,F2中豌豆冠鸡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 、Aabb,玫瑰冠鸡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 、aaBb,因此不考虑正交、反交的区别,只考虑基因型,则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有2×2=4(种)。
②理论上,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出现4种表型(即2×2),且4种表型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则杂交的两个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该杂交亲本出现的概率为23×23=49。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利用F2设计实验,可以让F2中全部胡桃冠母鸡与(多只)单冠公鸡交配(即测交),分别只收集、孵化每只母鸡产的蛋,隔离饲养每只母鸡的子代(F3),观察、统计全部F3的冠形和数量比,即可得出结论。
预期实验结果:理论上,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1∶1;有8只母鸡的子代全部为胡桃冠;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玫瑰冠=1∶1;另有32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
答案:(1)两自由组合(2)①4②49(3)①多只单冠公鸡隔离②有8只母鸡的子代全部为胡桃冠;有16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其数量比为胡桃冠∶玫瑰冠=1∶1;另有32只母鸡的子代表型及数量比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单冠=1∶1∶1∶1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题型一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导【典例1】已知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两品种杂交,其后代出现黄色圆粒70株,绿色圆粒68株,黄色皱粒73株和绿色皱粒71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B.YYrr和yyRRC.Yyrr和yyRRD.Yyrr和yyRr解析:已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70株,绿色圆粒68株,黄色皱粒73株和绿色皱粒71株,分别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黄色∶绿色=(70+73)∶(68+71)≈1∶1,是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Yy、yy;圆粒∶皱粒=(70+68)∶(73+71)≈1∶1,是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