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要)
- 格式:docx
- 大小:26.10 KB
- 文档页数:13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者:xiaoyu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98 更新时间:2008年05月22日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确立了将天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规划的时代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本规划突破了传统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梳理来决定旅游发展格局的资源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从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未来天津旅游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天津旅游的发展要从“资源主导、遍地开花”的旅游现状走向“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并以此确定天津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一、发展定位以山河湖海泉为载体、近现代历史文化为主脉、国际港城规划建设为依托,以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为支撑的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将天津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体现生态海洋、最具北方特色的中国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二、形象定位渤海明珠活力天津三、发展战略1. 京津同城、互补发展突出天津特点,与北京旅游产品错位发展,整合线路各具特色,客源互补联合营销。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要注意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协调,特别是北京与天津两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随着京津城铁的开通,京津城市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同城效应形成了旅游的融合模式,京津旅游也进入了品牌竞合发展的时代。
为此,把北京作为天津的主要客源市场,在旅游产品上错位发展,在线路整合上联合设计,在综合服务上联动整合,在功能配套上特色互补,将京津两城共同打造为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 城旅一体、整体发展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把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体打造,将城市旅游变为旅游城市。
天津市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70天津市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70一、背景与目标天津市位于中国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产品。
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市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以下行动方案。
1.推动旅游投资通过搭建旅游投资平台,吸引国内外优质旅游项目投资天津。
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地旅游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拓宽旅游服务领域。
2.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市场营销,将天津市的旅游资源打造成独特的品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加大对旅游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天津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优化旅游环境改善旅游市场环境,加强旅游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提升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质量,提供良好的游客体验。
二、具体行动和措施1.推动旅游投资1.1建设旅游投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信息咨询和项目对接服务。
1.2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提升天津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1.3支持本地旅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2.打造旅游品牌2.1加大对天津市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和产品。
2.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2.3加强旅游市场调研和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定期更新和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
3.优化旅游环境3.1完善旅游监管和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旅游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3.2加强对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日常管理,提升其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
3.3加强旅游人员培训,提高游客服务意识,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行动方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天津旅游业,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打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提升天津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改善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 (2)二.规划重点 (4)第二章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 (4)一.规划原则、依据与参考 (4)二.规划期限与范围 (6)三.规划定位和目标 (6)四、发展战略 (8)第三章区域现状 (10)一、项目周边情况 (10)二、基地现状情况 (13)三、现状总结与分析 (177)第四章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19)一、海上部分的方案创意 (19)二、规划结构 (19)三、功能组团及分类 (20)四、用地布局规划 (22)第五章旅游发展规划 (29)一、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和评价 (29)二、旅游发展目标与方向 (33)三、休闲旅游产业规划 (34)四、相关产业发展建议 (35)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38)一、交通现状 (38)二、交通需求分析 (40)三、交通发展战略 (41)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42)第七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6)一、规划原则 (56)二、规划内容 (56)第八章生态建设规划 (65)一、生态现状 (65)二、生态发展原则及目标 (66)三、生态规划内容 (66)第九章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规划 (71)一、环境质量现状和问题 (71)二、环境保护规划 (73)三、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76)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79)一、目标及策略 (79)二、防震规划 (79)三、防洪规划 (80)四、防治地面沉降规划 (81)五、消防规划 (82)六、防风暴潮规划 (82)五、人防规划 (83)第十一章海洋工程规划 (84)一、海洋工程规划目标 (84)二、海洋工程实施规划 (85)第十二章分期实施规划 (87)一海滨休闲旅游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87)二近期实施项目 (88)附表:海域部分初期投资测算 (89)前言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文件中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
天津总体规划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国的一个中心城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交汇处,东临渤海,西濒大沽河,北临南运河,地处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4′之间。
总面积11839.64平方千米。
天津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人口众多并且经济实力强大,因此总体规划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
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功能完整性和生态平衡。
首先,在土地利用方面,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合理利用。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
要保护好农田和生态用地,合理控制城市的扩张速度,避免城市蔓延过快。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要建设更多的交通枢纽,并且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要加强城市的水系和绿地系统建设,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在城市功能布局方面,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发展。
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和功能,打造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要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和教育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最后,在城市管理方面,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要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力量,建设一个高效、透明和公正的城市管理系统。
要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城市。
总的来说,天津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的资源和空间,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理性布局城市的产业和功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确立了将天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规划的时代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本规划突破了传统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梳理来决定旅游发展格局的资源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从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未来天津旅游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天津旅游的发展要从“资源主导、遍地开花”的旅游现状走向“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并以此确定天津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一、发展定位以山河湖海泉为载体、近现代历史文化为主脉、国际港城规划建设为依托,以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为支撑的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将天津建设成为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体现生态海洋、最具北方特色的中国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二、形象定位渤海明珠活力天津三、发展战略1. 京津同城、互补发展突出天津特点,与北京旅游产品错位发展,整合线路各具特色,客源互补联合营销。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要注意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协调,特别是北京与天津两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随着京津城铁的开通,京津城市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同城效应形成了旅游的融合模式,京津旅游也进入了品牌竞合发展的时代。
为此,把北京作为天津的主要客源市场,在旅游产品上错位发展,在线路整合上联合设计,在综合服务上联动整合,在功能配套上特色互补,将京津两城共同打造为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 城旅一体、整体发展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把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整体打造,将城市旅游变为旅游城市。
为此,旅游业与商贸、金融、科技、港口、工业等功能进行整合,同时整合各种社会经济资源投入旅游发展,以旅游为纽带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挥,在整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配套、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全面融入旅游功能。
天津市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470天津市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了提升天津市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水平,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行动方案:1. 提升景区质量:加强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景区的服务能力和游览体验,修缮景区设施和配套设备,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形象。
2. 完善旅游交通: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口,提升交通的便捷度和安全性。
加强市内公共交通的改善,增加公交车辆和地铁线路,提高旅游者的出行体验。
3. 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增加酒店、旅馆和民宿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住宿设施的舒适度和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设,提供全天候的旅游咨询和服务。
4.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建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5. 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提升天津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举办各类旅游推广活动,参加各类旅游展览和交流会,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国际旅行社的合作。
6.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旅游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加强旅游景区的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7. 推动旅游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创新和改革,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鼓励企业开展旅游众筹和共享经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通过以上行动方案的实施,预计在三年内,天津市的旅游业将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
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全市旅游消费年均增长10%,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天津市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8. 加强旅游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天津市的独特旅游文化,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物。
建设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游客深入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
9. 创造良好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和改善,保持城市的清洁和整洁,提升城市的绿化和景观。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简本)(2010年8月)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天津市行政管辖区域,其中陆域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约370平方公里。
第2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为近、中、远三期,其中近期为2010-2012年,中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第3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的要求,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天津市近代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港口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旅游载体和主体建设;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联动;加强环渤海区域联合,推动区域合作;加快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第二章旅游产业现状分析第4条天津市旅游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概述“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一年见亮点、两年大变化”的总要求,我市旅游业发展呈现新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
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旅游业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为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旅游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248亿元,年均增长16.8%(2005至2010年,下同);入境游客166万人次,年均增长17.5%;外汇收入14.2亿美元,年均增长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8%;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00万人。
天津旅游方案第1篇天津旅游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日益繁荣,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天津市,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为充分利用天津市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旅游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深入挖掘天津市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
2. 提高旅游服务品质,确保游客满意度。
3. 合法合规,保障游客权益。
三、项目内容1.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1)历史文化游:结合天津五大道、意式风情街、古文化街等历史文化资源,设计主题游览线路,邀请专业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历史故事,感受天津的历史韵味。
(2)自然风光游:利用海河风光带、天津之眼、盘山等自然景观,推出观光游船、徒步、骑行等多种游览方式,让游客亲近自然,享受休闲时光。
(3)美食体验:整合天津特色美食资源,如狗不理包子、麻花、炸鸡等,打造美食之旅,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天津味道。
2. 旅游服务保障(1)交通:合理规划旅游线路,确保游客出行便捷、舒适。
提供正规车辆,保障游客交通安全。
(2)住宿:根据游客需求,推荐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确保住宿环境整洁、舒适。
(3)餐饮:严把食品安全关,为游客提供健康、卫生的餐饮服务。
(4)导游:选拔具备专业素质和良好服务意识的导游,为游客提供优质讲解服务。
3. 旅游安全与合规(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旅游法律法规,确保旅游活动合法合规。
(2)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3)购买旅游意外保险,降低游客出行风险。
四、项目实施与推广1. 成立项目组,明确分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
3.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定期收集游客反馈意见,优化旅游产品及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一、“十一五”时期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我市旅游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一年见亮点、两年大变化”的总要求,发展呈现新变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
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旅游业发展仍保持高速增长,为在“十二五”时期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旅游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248亿元,年均增长16.8%(2005至2010年,下同)。
入境游客166万人次,年均增长17.5%。
外汇收入14.2亿美元,年均增长22.8%。
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13.5%。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8%。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00万人。
我市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旅游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断扩大、优化。
截至2010年底,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55家,与2005年末相比增加了27家(其中5A级景区2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0家,旅游特色村160家。
高尔夫球场11家。
星级饭店115家(五星级酒店20家,是2005年末的3.3倍),客房达到1.9万间,床位超过3万张。
旅行社316家,具有出境游资格的旅行社25家。
注册导游员8700多人。
旅游院校22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12万人。
(三)旅游产品体系日益完善。
“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津湾广场、古文化街、五大道、意式风情区、德式风情区和估衣街等一批特色旅游街区丰富了都市观光旅游体系。
杨柳青民俗大院、极地海洋世界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建成,增加了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
请各区县提供《天津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素材提纲一、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优势和特点的概括)二、本地区红色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本地区红色旅游的规划思路1、概况2、主题定位3、规划包括:核心产品、红色旅游景点、与其他类型旅游景点的有机结合、旅游线路的串联、配套交通、资源保护、宣传推广、产业运作等四、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开发规划1、景点现状2、规划可以酌情考虑以下几方面:(1)旧址修缮、文物保护(2)扩展范围、增加功能(3)改善景点环境、完善旅游服务(4)策划旅游活动、整合旅游线路五、附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简表注:“类型”按以下8个内容划分:1、“东方曙光”: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的系列内容;2、“革命摇篮”: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革命活动的系列;3、“万里长征”:反映红军长征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系列内容;4、“抗日烽火”: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光辉历史的系列内容;5、“走向胜利”: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彰显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奋斗历程的系列内容;6、“民族团结”: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的系列内容;7、“伟人风范”: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他们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的系列内容;8、“浩气长存”:反映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迹,彰显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系列内容。
“现状”分为2种情况:1、建成并对外开放,注明建成时间;2、遗存旧址,没有对外开放。
“备注”:填写是否文保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级别。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2.31
•【字号】西青政办发〔2020〕25号
•【施行日期】2020.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文化
正文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中长期旅游发
展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西青区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12月31日(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