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与人体健康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Foshan University营养学课题综述(论文)钙与人体健康学院:理学院专业:化学()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摘要本文阐述了钙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的关系,人体缺钙会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人体的健康,除正常膳食补钙外,人应该适当选择补钙制剂及其用量,以达到补钙最优效果。
关键词:钙人体健康缺钙膳食补钙补钙剂目录1 引言 (1)2 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1 骨骼与牙齿 (1)2.2 酶的活性 (1)2.3神经肌肉功能 (1)2.4细胞膜 (1)2.5心血管系统 (1)3缺钙引发症状 (2)3.1骨质疏松 (2)3.2手足抽搦 (2)3.3骨骼、牙齿发育障碍 (2)3.4出血及血压升高 (2)3.5各类疾病 (2)4补钙途径 (2)4.1膳食补钙 (2)4.2钙强化食品与补充剂 (3)参考文献 (3)钙与人体健康1 引言钙是人体的生命之本[1],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
成人人体内的钙含量约为1000-1200g,占体重的1.5%-2%,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
之外的1%的钙,有一半与柠檬酸螯合或蛋白质结合;另一半则与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外液、软组织和血液中。
这些钙在人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与骨钙保持动态平衡。
2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1骨骼与牙齿钙是骨骼和牙齿的基本构成部分。
人体内99%的钙沉积在这些钙化的硬组织中,使骨骼具有特定的硬度、强度及机械性能,对机体起着支持、运动和保护作用。
骨钙在破骨细胞的作用下不断被释放入混溶钙池,混溶钙池中的钙也不断沉积于成骨细胞中,如此反复使骨骼不断更新。
骨骼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2]。
此外钙对牙齿的构建与起着重要作用。
2.2酶的活性钙能够直接调节参与细胞代谢的酶的活性,还能激活多种酶,比如腺苷酸环化酶、淀粉酶、鸟苷酸环化酶、淀粉酶及钙调蛋白等[3]。
钙离子在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完成的。
钙对健康的重要作用钙对人体至关重要,不但关系到骨骼健康,而且可能与高血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有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趋关注,很多人希望通过补钙来保护健康。
然而,当人们面对众多补钙品时,常感到难以选择.有的自称含钙量高,有的说吸收好,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事实上,选择补钙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含钙量二是在肠道中的溶解度,因为钙溶解后才能被吸收。
补钙品的含钙量是指元素钙的含量,而不是钙化合物的含量。
目前,在有补钙作用的保健食品中,一部分产品的含钙量不足,钙值大大低于产品标准值.还有一些标明的是钙化合物含量,而不是元素钙含量,所以看似含钙量很高,实际并非如此。
因此,在选择补钙品时,应追究其含元素钙的量到底有多少。
影响补钙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是补钙品在肠道中的溶解度。
钙化台物只有在肠道内呈溶解状态,即不被其他物质结合或沉淀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否则就从肠道直接排出。
以下几种因素,可影响钙在肠道内的溶解度,并进而影响钙的吸收。
(1)膳食组成膳食中过多的膳食纤维,如存在于菠菜、苋菜、笋类等植物中的草酸,可以与钙结合成难溶解的钙盐,阻碍钙的吸收。
膳食中过多的脂肪或脂肪消化不良时,也可使钙吸收减少。
(2)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3可以作用于小肠粘膜细胞,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而钙结合蛋白可以与钙结合成一种可溶性复合物,加速钙的吸收。
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大部分来自体内,即在室外紫外线的照射下,人体皮肤中维生素D前体物可合成维生素D,再经肝脏和肾脏中酶的活化,成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
维生素D3对钙的吸收是不可或缺的,任何钙的吸收都依赖维生素D3。
(3)其他因素蛋白质、乳糖、某些氨基酸等,可以与钙整合形成低分子量的可溶性络合物,也有利于钙的吸收。
乳糖经肠道细菌的作用后酵解产酸,使肠腔处于酸性状态,钙呈离子状态,容易被吸收。
酪蛋白磷酸肽(CPP)是一种能提高钙溶解度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钙剂中,可增加钙的吸收。
影响人体对钙吸收的因素,除了上述影响钙化台物溶解度的因素外,还与人体需钙量和补钙量有很大关系。
钙的作用及功能
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功
能和作用。
以下是对钙作用和功能的详细介绍。
1. 维持骨骼健康
钙是骨骼构成的主要元素,它在骨骼中的含量占据了总量的99%以上。
人体只有得到充足的钙摄入才能保证骨骼的生长、发育、再生和维持
正常的骨密度。
如果摄入的钙不足,会导致骨骼变脆、易折断,出现
骨质疏松等问题。
2. 促进神经肌肉活动
钙离子是人体内关键的信号转导分子,能够调节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维持身体的正常运动。
如果身体缺乏钙离子,会导致神经肌肉活动的
障碍,从而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
3. 维持心脏健康
钙在心脏肌肉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收缩和心
律的稳定。
如果身体缺乏钙,会导致心跳不齐、心悸等心脏问题。
4. 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钙可以调节细胞分裂和分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尤其在婴幼
儿期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钙的作用尤为重要,能够促进骨骼和牙齿
的生长发育。
5. 帮助消化和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钙能够促进胃液的产生,帮助消化和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同时,它也能够与其他微量元素配合,如维生素D和磷酸盐,增强吸收和利用效果。
总之,钙在人体内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需要每天摄入充足的量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建议在饮食中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腐、鱼虾等,也可以适当补充钙补充剂,但要避免过量摄入。
文章编号:1006-446X(2004)03-0006-06钙在人体中的平衡与健康姚莉段玉峰(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它在人体内的平衡若被破坏,则会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和结构,并会导致相关的四十多种疾病。
关键词:钙;钙平衡;人体健康中图分类号:R15112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钙(Ca)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
它是人体内含量排第五位的元素,也是身体中最多的一种阳离子[1,2]。
它不仅是骨骼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而且在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自始至终支持着整个机体结构。
钙不仅是机体完整性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机体各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离子对这些功能的维持、酶反应的激活,以及激素的分泌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1人体内钙的分布及存在形态111骨骼中的钙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的钙总量m(Ca)约为1000~1200g,约为总体重的2%[1,3]。
骨骼中的钙及磷的形成,初时是沉积在一种软的纤维状有机基质中,这种基质是可以钙化的。
骨骼中的钙约占总钙的99%,其余约1%的钙构成混溶钙池(其中一半的钙与柠檬酸螯合或与蛋白质结合,另一半则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的细胞外液及血液中)。
混溶钙池与骨骼钙间呈现动态平衡,即骨骼中的钙不断地在破骨细胞的作用下释放出来进入混溶钙池;而混溶钙池中的钙又不断地沉积于成骨细胞中,从而使骨骼得以不断更新。
骨一直处于不断转换与形成的动态过程中。
骨钙除了释放入血外,每天积聚约250~1000mg 钙于钙池中,而骨骼钙的转换或更新会随年龄而异。
1岁以前的婴儿每年转换100%,以后转换率逐渐下降,至儿童阶段每年转换10%。
正常人的骨骼已经关闭和骨长度的生长停止以后,骨钙的转换率为每年2%~4%。
在40或50岁,骨质组织总体开始随着年龄的加大而减少,其速率约为每年017%,这种减少并不受饮食习惯或饮食中钙的质与量所影响[1]。
钙与人体健康摘要:钙元素是生命必需的宏量元素之一,它作为辅基能参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各种机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人体缺钙会导致各种不同症状,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科学选择含钙饮食品,能预防和根治由于缺钙而引发的疾病,从而提高国民体质。
关键词:钙元素;生物功能;人体健康钙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之一,是构成植物细胞壁(主要以果胶钙的形式存在)和动物骨骼(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的重要成分。
在成人身体内,钙约占体重的1.8%左右,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本文探讨钙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钙元素简析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就开始使用石灰这种钙的化合物,他们称之为“Calx”,钙现在的英文名字“Calcium”即由这一拉丁文名称派生而来。
瑞典化学家柏齐利乌斯和英国化学家哈姆雷·戴维在1808年首次分离出钙,并确定为一种元素。
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是碱土金属元素之一,元素符号Ca,原子量40.08,原子序数20,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是4s2,硬度1.5,密度1.55,熔点837℃,沸点1484℃,是银白色轻金属。
钙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铁,居于第五位,占地壳原子总数的1.5%。
钙是大部分生物组织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人的牙齿和骨骼中就含有大量的钙。
钙的化学性质异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为氧化钙,与水极易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它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用途。
2 钙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表现2.1 钙元素的生理功能2.1.1参与酶的催化作用钙是一些酶和辅酶的催化剂。
在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中,与配体结合能力最大的是Ca2+,酶只有与钙接触后才可能成为有活性的酶。
另外,在凝血过程中,催化血纤维蛋白质原转变为血纤维蛋白的各种蛋白酶原(凝血因子)几乎全都需与钙结合才能具有活力。
2.1.2信使作用生物体需要不断地协调体内各种生物过程,这就需要有各种传递信息的系统。
细胞间信号的传递必须要有接受器,化学信号的接受器是蛋白质,在细胞中功能最多的信使是Ca2+离子,它的主要受体就是钙媒介蛋白(是由148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单钛链蛋白质)。
钙与健康及补钙相关文献钙与健康: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之一,总量约为1200克,99%的钙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钙是人体最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
缺乏的原因是由于钙的吸收利用率低。
成人对膳食钙的吸收利用率一般仅约20%,儿童和青少年对钙的吸收率为35%左右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发育迟缓,骨皮疏松症,严重者甚至骨折,此外缺钙还可导致牙齿脱落,神经痛,外伤后流血不止等。
近年已证实缺钙还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及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钙与心血管疾病和及癌症的关系。
一、钙与心血管疾病:来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代谢评价资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动物模型的数据均支持钙营养状态与血压有关,即"钙摄入量不足可能是增加动脉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变化与高血压呈负相关,高血压病人的钙摄入量较低,其中一些人在钙代谢方面出现异常。
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尿钙排泄的增加与血压升高有关,提示特殊人群尿钙排泄量的增加是患高血压危险的征兆。
根据四年发生高血压危险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钙摄入量大于0.8克与高血压降低有关。
根据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库,人们发现钙摄入量的增加对降低血压的影响有明显临界值,即随人群膳食钙水平从1.4克降低到0.6克,高血压的流行从4~5%上升到7~8%;随着再降低到0.3克,高血压升高的比例增加到10~12%。
这个临界值随年龄和性别而改变。
二、钙在预防肿瘤中的作用:目前,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仍然是西方社会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脂肪摄入量增加,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流行病学的研究一般均支持膳食脂肪的量是结肠癌和乳腺癌形成病因学的一个环境因素。
钙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结肠癌和乳腺癌。
因为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方式类似于结肠癌,与膳食脂肪有密切关系。
简述无机盐钙的营养功能无机盐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人体内含有99%的钙,大部分存储在骨骼中,其中1%分布在血浆、细胞内和其他软组织中。
钙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牙齿的形成、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钙在人体中的需求量、吸收与利用情况、对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无机盐钙的营养功能。
一、钙在人体中的需求量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人体对其需求量有一定的标准。
按照不同年龄段、性别、生理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划分,其需求量也会有所差异。
1.成年男女的建议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建议摄入量如下:年龄段钙建议摄入量(mg/d)19-50岁女性80051岁以上女性100019-50岁男性80051-70岁男性100070岁以上男性12002.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建议摄入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需要满足自身需要以及胎儿或乳汁中的钙的需求,其建议摄入量会相应增加:年龄段钙建议摄入量(mg/d)怀孕3个月内1000怀孕4-6个月1200怀孕7-9个月1500哺乳期(0-6个月)15003.儿童和青少年的建议摄入量儿童和青少年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钙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发育。
所以,其建议摄入量也比较高。
年龄段钙建议摄入量(mg/d)1-3岁4004-8岁6009-17岁1000二、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与利用情况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饮食、身体健康状况、内分泌、生长发育阶段、年龄等。
1.饮食因素饮食中的钙来源主要包括奶类、豆类、海产品、绿色蔬菜、干果、蛋黄等食物。
其中,奶类食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此外,摄入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脂肪鱼等食物,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2.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也有影响。
比如,患有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影响钙的正常吸收和利用。
3.内分泌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也有影响。
钙与人体健康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小儿因正在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取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
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体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需要。
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
孕妇每天需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
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大阳,还要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
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其他豆类、粗粮、水果、荠莱、雪里蕻、苋莱、花菜(花椰莱)、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鱼骨、酥排骨等)。
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
必须注意的是菠莱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莱。
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中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大。
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①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乎足抽搐。
③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中的钙与骨骼肌的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亦起着重要影响,钙过多可引起肌紧张减弱,心跳减慢甚至心脏停搏。
④参加血液的凝固过程。
血凝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止血机能。
可见,钙的生理功用十分重要,人体必须维持钙的正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