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队有关法律法规解读苗东升
- 格式:pptx
- 大小:239.54 KB
- 文档页数:84
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有效提高矿山救护队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是指将矿山救护队前勤工作纳入军事化管理体系,统一组织、指挥和管理。
第三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的任务是提供与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勤务保障,确保救援队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顺利执行任务。
第四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1.组织调配人员和装备,确保救援队伍在任何时刻都能随时出动。
2.保障救援队伍的生活、休息和训练条件,提高队伍的身体素质和应急救援能力。
3.负责救援队伍的物资供应和消耗管理,确保救援行动的持续进行。
4.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援和配合,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指挥,按照任务需要,在救援指挥系统内实施统一指挥。
2.科学调度,根据任务需要,合理调度矿山救护队的人员和装备,确保救援行动的效果。
3.规范管理,对矿山救护队前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救援行动的秩序和效率。
4.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前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的责任分工如下:1.矿山救护队负责人负责组织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工作,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2.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监督和指导矿山救护队前勤工作的实施。
3.矿山救护队各级单位负责具体落实军事化管理要求,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工作。
第七条:矿山救护队前勤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必须符合军事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的合法合规。
第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关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矿山救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山救护管理工作,落实《矿山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提高矿山救护工作效率和水平,切实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救护管理工作,对矿山内的救护人员、设备、设施及相关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第三条矿山救护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提高救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矿山救护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治矿、科技兴矿、绿色发展"的方针,通过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第五条矿山救护管理工作应密切结合矿山的特点,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矿山安全稳定发展。
第二章行为准则第六条矿山救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救护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救护操作规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护工作。
第七条矿山救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坚持不懈地进行救护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提升自身的救护水平。
第八条矿山救护人员应遵守职业操守,严肃认真对待每一起救护工作,严禁敷衍塞责,确保救护工作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矿山救护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积极沟通协调,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救护工作,确保救护工作的高效性和协调性。
第十条矿山救护人员应加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救护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十一条矿山救护人员应按照矿山救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参加矿山救护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救护工作。
第十二条矿山应当建立救护队伍,明确救护队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工作职责等,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救护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三条矿山应当配置完善的救护设备和设施,确保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完善的救护站或者救护室,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
第十四条矿山应当建立健全的救护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一起救护工作建立详实的记录,包括伤员的基本信息、伤情、救护措施及效果等,并保存好相关材料。
矿山救护队责任制管理制度一、前言矿山作为一个危险行业,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其中之一就是矿工在工作中突然病倒或者出现意外。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矿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救护队。
救护队作为一支专业的急救队伍,可快速响应并提供急救服务,因此,救护队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矿山救护队责任制管理制度。
二、定义2.1 定义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护队是在生产安全事故、急性病、职业病、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及时处置的专业急救服务队伍。
2.2 定义责任制管理责任制管理是一种按照职责明确,以责任为导向的管理方式。
三、制度内容3.1 组建救护队在矿山环境中,多样的工作场所不仅需要救护队员的数量足够,还需要救护队成员技能的多样性。
在成立矿山救护队时,必须考虑以下要素:1.缺陷挖掘2.安全检查3.作业及施工4.第一协助5.急救训练6.其他相关技能3.2 救护队的任务在矿山生产环境中,救护队需要负责以下任务:1.为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准备2.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尽快提供相应的急救服务3.为现场的伤员提供周到的护理4.对伤员进行转运3.3 矿山救护队的组成矿山救护队要求必须具备以下组成:1.由队长组成的核心团队2.包含不同技能和专业的救护队员3.救护车、急救箱、担架等必要的急救工具和设备3.4 救护队员的要求矿山救护队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2.具备矿山安全生产知识3.具备矿山生产现场急救能力4.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5.具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3.5 救护队员职责矿山救护队员需要履行以下职责:1.在发生事故或矿工疾病时,快速反应并到达现场2.现场进行对伤员的初步判断和急救处理3.转运伤员到医院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4.学习并不断提高急救技术和知识3.6 队长责任矿山救护队队长需要承担以下责任:1.安排急救人员的分工2.报告、并协助处理发生的事故3.确保队员的急救技能得到不断提高4.提供队员日常需要的教学和培训四、总结本文档的目的是要确保矿山救护队管理制度的明确和实施。
矿山救护规程第一章总则1. 为保证安全、快速有效的实施矿山企业生产与建设事故应急救援,保护矿山职工和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资源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2.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山灾害事故的专业队伍,实行军事化管理。
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是矿山一线特殊作业人员。
3. 矿山救护队员必须经过资质认证,取得资质认证书后,方可从事矿山救护工作。
4. 矿山企业(包括生产和建设矿山的企业)(以下同)均应设矿山救护队,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应根据本区域矿山灾害、矿山生产规模、企业分布等情况、合理划分救护服务区域,组建矿山救护大队或矿山救护中队。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矿山企业应设立兼职救护队,并与就近的取得三级以上资质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有偿服务救护协议,签订救护协议的救护队服务半径不得超过100km:矿井比较集中的矿区经各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规划、批准,方可联合建立矿山救护大(中)队。
矿山救护队驻地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min为限。
年生产规模60×104t(含)以上的高瓦斯矿井和距离救护队服务半径超过100km的矿井必须设置独立的矿山救护队。
5. 矿山救护队必须独立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以及“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指导原则,坚持矿山救护队质量表准化建设,切实做好矿山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6. 矿山救护队所在企(事)业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应对在矿山抢险救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救护指战员给予奖励,对在抢救遇险人员.国家和集体财产中牺牲的救护指战员,应为其申报“革命烈士”称号。
第二章矿山应急救援组织一. 矿山救护队伍1. 救护大队a)救护大队有由两个以上的中队组成。
b)救护大队负责本区域内矿山重大灾变事故的处理与调度、指挥,对直属中队的直接领导,并对区域内其他矿山救护队,兼职矿山救护队,进行业务指导或领导,应具备本区域矿山救护指挥、培训、演习训练中心的功能c)救护大队设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2人,总工程师1人(分别为正处、副矿处级),副总工程师1人,工程技术人员数人:应设立相应的管理及办事机构(如办公、战训、培训、后勤等)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矿山救护大队的指挥员的任免,应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机构备案2. 救护中队a)救护中队由三个以上的小队组成,是独立作战的基层单位。
矿山救援队在地震救援中的作用——山东省第三地震灾害紧
急救援队实例分析
徐孟利;苗东升;石际云
【期刊名称】《中国应急救援》
【年(卷),期】2017(0)1
【摘要】山东省矿山企业众多,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极有可能造成矿井大面积塌方,大量矿工被困井下,如不及时救出,将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井
下大面积塌方事故救援不同于地面建筑坍塌救援,专业性比较强,消防、武警、部队
官兵,因缺乏必要的井下救援知识,无法下井开展救援工作,必须发挥专业矿山救护队的优势,利用专业矿山救护队所掌握的救援装备和技能,在地震发生初期到达事故矿井,通过侦察、分析、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地震给矿山企业带来的损失。
【总页数】4页(P54-57)
【关键词】矿山救援队;地震救援;作用
【作者】徐孟利;苗东升;石际云
【作者单位】山东省第三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龙矿集团救护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寻找”国家救援队——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汶川抗震救灾现场掠影[J], 裴季壮
2.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次出动巴楚--伽师地震紧急救援 [J], 陈建英
3.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通过中国重型地震救援队能力测评 [J], 石玉成;景天孝;高晓明
4.做新时代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领头羊”——记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J], 付瑞平;
5.进一步加强我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为例 [J], 郭其云; 樊继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