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七单元《回顾整理》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100以内加减运算的顺序,能正确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发展问题意识,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并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亲爱的同学你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
上课前请认真阅读老师的温馨提示,做好准备,下面我们要开始上课喽!同学,你去过元宵节的灯会吗?今天我们一起去逛逛热闹的灯会吧。
灯会上有很多漂亮的彩灯,还有精彩的节目表演。
我们先来看孔雀灯,你能找到哪些关于孔雀灯的信息?请你认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大孔雀由68盏灯做成,小孔雀由22盏灯做成。
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请你找一找吧。
有序地观察会让我们找的又快又准确。
你找到这些信息了吗?左边的叔叔卖了18串糖葫芦,右边的叔叔卖了24串糖葫芦。
打腰鼓的有32人,踩高跷的有19人,扭秧歌的有28人。
一共有30个气球,男孩买了7个,女孩买了5个。
同学,我们一下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在找信息时记得要分类、按顺序认真地观察。
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你按下暂停键,自己来说一说吧。
根据大孔雀由68盏灯做成,小孔雀由22盏灯做成,我们可以提出大孔雀和小孔雀一共是由多少盏灯做成的?还可以提出:大孔雀比小孔雀多用多少盏灯?或者小孔雀比大孔雀少用多少盏灯?根据左边的叔叔卖了18串糖葫芦,右边的叔叔卖了24串糖葫芦,我们可以提两个人一共卖了多少串糖葫芦?还可以提出:谁卖的多?多多少?根据打腰鼓的有32人,踩高跷的有19人,扭秧歌的有28人。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其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和退位】。
教学措施: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学生熟悉的换回生活,动物世界,手工劳动等,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直观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基础训练.单元达标检测等形式来检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 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 小棒。
2017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一、认识钟表★1、钟面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分钟:细长② 12个数字,从1—12③一共有12个大格④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⑤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2、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3、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钟就走1圈(60分);相反,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就走一大格(1时)。
所以 1时=60分; 60分=1时。
★4、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时.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就是()时。
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和()的中间就是( )时半。
大约几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就是大约( )时。
期中,分针如果在12的左面,表示快到,也是快到()时;分针在12的右面,表示刚过,也是刚过( )时。
★5、易错时刻:快到6时,6时刚过,11时半、1时半二、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一年级数学青岛版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材目录一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下雨了---认识钟表三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四牧童---认识图形五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六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九我换牙了——统计十儿童乐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认识钟表★1、钟面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
分钟:细长②12个数字,从1—12③一共有12个大格★2、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时。
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举例:以33 34 35为例: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比34多1的数是35。
③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④35比34多1,33比34少1。
以52为例: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②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9、数的大小比较(在○里填>、<、=)56 ○ 100 1)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56 ○ 65 2)数的位数相同,先比最高位,这里最高位是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56 ○ 59 3)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10、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20比98(少得多) 70比15()45比50(少一些)53比49()★11、判断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45. ()77里面两个“7”,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都表示“7”个一。
()在计数器上,从左面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的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12、列举法有顺序的列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
各位是0的数有()十位是6的数有().20以内有多少个单数,多少个双数。
单数:双数:★1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一、认识钟表★1、钟面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
分钟:细长② 12个数字,从1—12③一共有12个大格④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⑤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3、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钟就走1圈(60分);相反,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就走一大格(1时)。
所以 1时=60分; 60分=1时。
★4、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时。
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就是()时。
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和()的中间就是()时半。
大约几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就是大约()时。
期中,分针如果在12的左面,表示快到,也是快到()时;分针在12的右面,表示刚过,也是刚过()时。
★5、易错时刻:快到6时,6时刚过,11时半、1时半二、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十个(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百数图》以33 34 35为例: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
单元名称:第七单元一、课题:小小运动会二、教学内容:本单元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低年级学生运动会中的“报名”、“领饮料”、“投沙包比赛”、“赛跑分组”、“领奖”等为素材,提供丰富的直观信息,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上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在知识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编排方式,而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别放在两个信息窗内,教材只安排了9+6、6+9和16-9、11-3进行合作,探索学习基本的口算方法,把其余内容安排在自主练习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的口算方法完成全部内容。
教材由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多种算法。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信息窗1和3是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信息窗2和4分别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信息窗5又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一个信息窗是“参加运动会报名”,通过提出“需要写多少码?”的问题,引出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方法的探索,并通过自主练习进行巩固。
青岛版⼀年级数学下册(最新)知识点汇总#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教育头条#纯粹⼲货知识点总结:可打印放⼝袋及时查看!⼀、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点1:⼗⼏减9⽅法:想加算减;(利⽤“9加⼏得⼗⼏”来计算。
)破⼗法;(把⼗⼏分成⼗和⼏,先⽤10减9得1,在把1和⼏相加的⽅法。
连续减:把减数分成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个数和另⼀个数,⽤被减数去减去与它个位上相同的⼀个数是10,在⽤10减去另⼀个数,即可求出差。
(让孩⼦选择⾃⼰熟练的⽅法,进⾏运算。
当孩⼦对20以内的退位减不熟练时,适当的采⽤多种⽅法进⾏讲解。
让孩⼦理解计算过程后在练习中找到适合⾃⼰的⽅法进⾏计算。
)知识点2:⼗⼏减⼏知识点3:看图列算式知识点4:⽤数学解决问题1.会认字,会读题,多读题(读3遍)2.找到数量关系式3.选择正确的计算⽅法4.计算正确,写好单位名称⼆、认识钟表1、钟⾯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
分钟:细长② 12个数字,从1—12③⼀共有12个⼤格2、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条直线上是6时。
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向⼏就是⼏时。
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过⼏就是⼏时半。
⼤约⼏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就是⼤约⼏时。
其中,分针如果在12的左⾯,表⽰快到,也就是快到⼏时;分针在12的右⾯,表⽰刚过,也就是刚过⼏时。
3、易错时刻:快到6时,6时刚过,11时半、1时半,画钟表的⼤约⼏时,注意分清是快到还是刚过的情况三、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是100,读作⼀百。
100是由10个⼗或100个⼀组成,它是⼀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个⼀个的数,也可以⼆个⼆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个⼗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位是个位,第⼆位是⼗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个(右边)第三位第⼆位第⼀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位⼀颗珠⼦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计数器表⽰⼀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数和这个数的个位,⼗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