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128层螺旋CT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5
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摘要】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探讨了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具体措施以及其效果评价。
通过对护理干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着显著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护理干预在这一技术中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帮助提升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护理干预、64排128层螺旋CT、应用、措施、效果评价、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冠状动脉狭窄、闭塞等心血管疾病。
而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检查的不适感,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满意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及其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作用与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效果;2. 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以及患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3. 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4. 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作用与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西门子64CTCTU扫描方案
西门子64CTCTU排128层螺旋CT,搭载新的采集系统,同时享有大孔径、快速扫描和高清图像三大优势,由随心扫球管、高功率发生器和自适应射线防护盾系统,在防护盾的呵护下,完美实现绿色低剂量成像。
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循环系统、骨关节等疾病先进的检查设备。
可以让临床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层厚更薄,辐射剂量更少,具有扫描速度快、无间距容积扫描等特点,其纵轴空间分辨力、时间分辨力、扫描跨度等均大幅提高,实现了各项目的同向性扫描;同时配备了西门子Via工作站,用于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P)等。
64排128层CT的优势
1.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计算机后处理系统功能强大、辐射小、临床应用广泛等优势。
2.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头颈部血管成像、肺动脉造影及四肢血管成像方面尤其突出,这种微创的检查方式能为DSA提供准确的手术依据及术前的精准筛查。
3.三维重建的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影像图像。
64排128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达到0.6mm,从而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
4.对肺内小结节灶的检出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早期手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病人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GE128层螺旋CT简介
我院新购美国GE公司产64排128层螺旋CT,该设备为当前最先进的CT扫描装置,与其它CT机相比,该机有以下优势。
1、扫描速度快球管旋转一圈仅需0.4秒,一次曝光最多可以重建128层图像。
非常适合冠状动脉成像及急症患者。
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辐射剂量。
2、层厚薄,覆盖范围大先进的探测器使层厚明显变薄,可达0.6毫米,成像体素各向同性,病变显示更加清晰,定位更准确。
探测器覆盖范围增大为4厘米,大大增加了扫描速度。
3、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机器专门配备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成像软件、仿真内窥镜及灌注成像软件等先进的软件系统。
冠脉成像功能可清晰显示3-4级冠脉,对大于2毫米的血管进行评价。
对血管中高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7%,非常适合早期冠心病的诊断。
可大部分替代DSA血管造影,大大减少了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穿刺、插管检查的痛苦。
多层面重建功能,可使病变在任意平面、任意角度得到全面、清晰显示,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该CT重建的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清晰可见。
重建的冠状动脉树。
64排128通道螺旋CT低剂量扫描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发表时间:2017-08-31T15:59:05.9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作者:李鹏[导读] 随着体检CT逐步取代常规胸片,小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早期发现治疗小结节。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 310022)【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低剂量的CT螺旋扫描在胸部常规体检人群中应用检出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及其广泛应用性。
方法:对67位常规体检人进行常规剂量,低MAS进行二次扫描,判断结节的检出率及剂量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低剂量的平扫大大降低患者的剂量,且能早期发现肺部小结节。
【关键词】小结节;低剂量;计算机体层【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16-02随着体检CT逐步取代常规胸片,小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早期发现治疗小结节,但是随着广大群众对放射的剂量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自身防护意识的逐渐加深,对螺旋CT辐射剂量有着严重的担忧,本文与西门子独有的技术相结合运用低MAS与常规剂量的胸部CT螺旋扫描图像相对比,来评估低剂量CT的诊断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7位胸片常规体检怀疑有疑似结节的病人,自愿进行CT复查,男性39人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4岁,女性28人年龄39~59岁平均年龄43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保证其每次吸气呼气的幅度是一致的。
1.2 检查方法运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让体检人除去金属异物,采用头先进,双上肢举过头顶,手置于头上,告知其采取低剂量再次扫描,征得本人同意后,先选择常规的胸部扫描方案(以120kv,130MAS)进行扫描,然后再以120kv 20MAS为参考的扫描参数运进行扫描,两次都是采用层厚5mm,螺距为1,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记录下剂量值。
1.3 肺部结节的定义肺结节是指肺部实质内类圆形、境界清楚、直径小于等于3cm的软组织病灶。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口腔影像技术,具有以下的
临床应用:
1. 牙齿拍摄: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非常细致的牙齿影像,可以用于检测牙齿的病变、牙周病情况和牙根结构等。
同时,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三维的口腔模型,方便临床医生进行牙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牙槽骨拍摄:螺旋CT技术可以提供牙槽骨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用于评估牙槽骨
的形态、密度和质量,为种植牙手术提供预测性的可视化指导。
3. 颌面部病变的检测与诊断:螺旋CT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颌面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
情况,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颌面部的肿瘤、囊肿和其他病变。
4. 颌面部外伤的诊断:螺旋CT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颌面部外伤的损伤情况,可
以提供骨折的位置、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信息,为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案提供可视化
指导。
总体而言,64排128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在口腔领域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口腔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
GE 迅捷64排128层螺旋CTGE 64排128层螺旋CT是采用世界最先进的XPrese迅捷平台生产的高档容积CT,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扫描速度快,达到每圈0.35秒,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和质量。
第二,检查范围大,全身多器官灌注成像。
第三,剂量低,CT采用非对称性屏蔽采集系统,起到了全面的剂量保护作用,检查时患者所用的放射剂量和造影剂量都相对减少,检查的成功率相对提高,而且该CT具有前门控装置,极大降低了冠状动脉扫描的辐射剂量,实现绿色CT。
第四,应用新,临床可用于心脏大血管的动态观察。
第五,图像清新,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
第六,视野大。
1秒钟扫描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扫描全身,具有无创、高效、精确、立体、智能等特点。
采用“0”键工作站,Intel四核处理器技术,直接3D扫描等全球最新技术。
64排128层螺旋CT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检查,具有包含头部、颈部、胸部、心脏、腹部、盆腔、脊柱及骨关节、眼耳喉鼻及头面部等部位。
对头颅外伤、脑血管疾病、颅脑先天性疾病、颅内炎症、脑积水各部位肿瘤,还用于肝脏、胰腺、脾脏、肾脏、肾上腺、胃肠等脏器的肿瘤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先天性病变和其它疾病,其容积重建功能可得到各个脏器的三维图像血管成像能高清晰的显示腹部血管全貌,仿真内窥镜详细显示胃肠道内腔情况。
对膀胱结石、息肉、肿瘤、子宫肌瘤、等病变均能明确显影。
庞大的三维重建功能对脊柱、关节外伤立体显示,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
64排128层螺旋CT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图像,还能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重建图像。
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不仅能显示很细的分支,还能定量分析血管壁的成分(如钙化指数),显示细如发丝的血管,定量分析血管壁钙化情况,进行心脏的扫描、完成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像及评估、进行全时相动态血管成像等。
具有扫描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大、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更低等优点。
做到对冠心病、复杂心脏病和肺梗塞的早期诊断。
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首先对64排128层螺旋CT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探讨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优势。
接着阐述了护理干预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在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讨论了护理干预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护理干预在该技术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护理干预、检查结果、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64排128层螺旋CT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多层面的三维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领域。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的情况,对于评估心脏血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干预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护理干预可以在影像检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协助患者准备、提供心理支持、监测患者情况等。
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护理干预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
研究护理干预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影像检查服务,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护理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检查结果,评估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作用和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疗依据和护理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还可以优化护理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的检查体验和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护理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院引进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高端螺旋GEOPTIMA660我院引进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高端螺旋GE OPTIMA660我院引进的全进口美国GE Optima660型128T新一代功能型CT机于2013.11.01正式投入临床运行。
它是目前我市最先进、最高端的螺旋CT机。
该机采用了源自超高端CT(宝石CT)的核心技术-ASIR平台,低剂量的动态500排技术,低剂量的三率合一心脏成像,实现了更低剂量、更低设备消耗下的图像质量的跃进。
突破了传统CT技术瓶颈,实现了从二维、三维成像进入四维成像的全新时代。
该机超快速扫描能力,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高精度影像检查,对肿瘤学的研究起到极大的帮助。
应用先进的精控扫描床及独特的低耗高效技术,使心脏检查能力超越了任何的64层CT,成为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
我院的GE64排128层螺旋CT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仪器,其独具的无创、高效、精确、立体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查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硬化斑块、冠脉搭桥、支架的形态学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极大的优越性,为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迅速、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
肿瘤诊断方面,由于它覆盖面广,各向同性好,能做任意角度重建,所以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对术者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腹部疾病中,优势也特别突出,对腹痛病因的诊断有很大帮助,能发现一些临床难于诊断的疾病。
在急性外伤方面,由于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一次即能扫描完全身器官,能缩短检查时间,为治疗争取时间。
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应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起显示脑缺血灶。
GE64排128层螺旋CT除上述强大的硬件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重现(V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脏器灌注等,这样强大的功能对诊断及临床具有很大的意义。
GE 64排128层螺旋CT简介在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下,我科新引进的GE 64排128层VCT终于可以正式使用了。
相信不少人对于新的CT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台CT的优点。
GE 64排128层VCT旋转一圈可以获得64层或128层图像,有40mm 最大的探测器覆盖范围;0.3mm最小的各向同性分辨率,清晰显示细微结构,800mA峰值输出,保证了特殊体型、特殊部位的图像质量。
速度比一般普通螺旋CT和16排CT速度快4倍,功能更强大、图像更清晰、X线辐射量低、效果更高!1秒单器官扫描,175mm/s高分辨扫描速度,最适合急症患者、小儿和体弱患者;5秒心脏成像,轻松屏气即可完成,避免了16排CT由于患者屏气不好和心率起伏造成的血管影阶梯状改变和失败,有极高的成功率,结果更可靠、可信、灵活和便捷,而且对比剂用量大幅度减少,真正使CT 心脏检查能够常规应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置入后、心脏搭桥术后支架及血管的通畅性的判断更清晰、更准确,是冠心病的更有效的筛选方法。
其血管重建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头颈部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DSA基本一致,并能准确显示颈动脉管壁、腔内钙化及血栓情况,同时反映狭窄血管与周围组织空间位置;体部血管CTA能显示到第四级血管分支,有数据表明其对门静脉四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达到100%,能真实反映其解剖结构。
仿真内窥镜技术可无创的现实气道、胃肠道、膀胱甚至血管内部情况,除了与电子内镜结果有着较高符合率之外,还可以观察到电子内镜无法查看的部位,例如梗阻远端、病变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
三维重建、灌注成像等效果均较常规CT更好。
GE 64排128层VCT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 成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进一步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
该机的安装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科诊断水平的提高,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放射科高杨。
CT,螺旋CT,64排128排……什么意思医生告诉我,要做螺旋CT,你们是螺旋的吗?人家是128排CT,你们医院是多少排的?经常遇到病人这么问。
今天,就告诉大家什么叫螺旋CT?“排”又是什么意思叫?CT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影像诊断的一场革命,差不多每10年有一个大的跨跃发展。
从最早的旋转-旋转式扫描,到后来的滑环式旋转扫描,这一个飞跃,实现了连续扫描,它是指在球管旋转的同时,可以进床连续扫描,得到的图像不再是一层一层的,而是人体一段容积的数据,被人们称作螺旋扫描,从此,也就有了螺旋CT的概念,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机型早已全部是螺旋CT机了。
螺旋CT,机架旋转速度不断提升,扫描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达到了亚秒级,0.27秒旋转360度。
GE Revolution 256CT同时,CT探测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单排探测器,增加到了双排探测器,单排探测器时代,X线球管旋转一圈,扫描得到一层图像,双排探测器扫描一圈得到两层图像,扫描效率提高了一倍,再后来很快出现了4排、16排、32排探测器,一次扫描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极大提高了扫描速度和扫描效率。
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多排螺旋CT中排的概念,是探测器排列数量的意思。
2000年以后,发展到了64排,这是一个界限,64排以上的机型可以顺利完成CTA扫描,用于冠状动脉成功率极大提高。
此后,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探测器宽度达到了16cm,256排,甚至还有520排的机型应用于临床。
探测器排数的增加,带来的好处是,扫描速度的加快和扫描范围的扩大,全腹部或胸腹联合扫描,头颈血管联合扫描,成了可能,一次大范围扫描的时间仅数秒,冻结了生理运动,极大地改善了图像质量。
Siemens 高端CT扫描仪除了上述的排的叫法,还有人叫层,如64排128层CT,这又是怎么回事呢?64排是指探测器有64排,在采集数据后,重建图像时,采用一种插值算法,将原始数据拆分得到的不是64层图像,而是128层图像。
GE64排CT由美国GE公司最新推出、配置最高的64排128层Light Speed螺旋CT(VCT)在张掖市中医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GE 64排128层螺旋CT,价值1千多万元,是目前国内首台采用XPress迅捷平台生产的高档容积CT。
其速度快、精度高、配置全,图像高度清晰。
1秒钟扫描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可以扫描全身,具有无创、高效、精确、智能、立体等特点。
采用“0”键工作站,Intel四核处理器技术,直接3D扫描等全球最新技术。
具有层数多、检查项目多;快速、高分辨;高清图像质量;X线辐射低;心脏检查质量优这五大优势。
该螺旋CT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检查。
具体包含头部、颈部、胸部、心脏、腹部、盆腔、脊柱及骨关节、眼耳喉鼻及头面部等部位。
对头部外伤、脑血管疾病、头颅先天性疾病、颅内炎症性疾病、脑积水、颅内肿瘤、眼眶疾病、耳部疾病等疾病。
该CT不仅能提供优质的图像,还能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重建图像。
在心脏及冠状动脉重建、肺动静脉重建方面具有其他机型无法达到的快速、清晰。
采用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不仅能显示很细的分支,还能定量分析血管壁的成分(如钙化指数),使过去认为难以做到的冠心病早期诊断、复杂性心脏病诊断和肺梗塞诊断变得非常容易和非常精确。
128层CT在显示心壁、心腔及冠状动静脉上较其他机型有很大优势,能显示细如发丝的血管,显示轻微的狭窄,定量分析血管壁钙化情况,使复杂性心脏病诊断和冠心病早期诊断变得既容易又准确。
128层CT还适用于肝、胆、胰、脾、胃、肾肠、肾上腺等脏器的肿瘤性病变、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其容积重建功能能高质量地重建各个脏器的三维图像,血管重建功能能高清晰地显示腹部血管全貌,仿真内窥镜功能能详细显示肠道内腔情况。
对膀胱结石、息肉、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及附件癌、睾丸及附睾肿瘤等疾病,做128层CT都可以明确诊断。
128层CT三维重建功能可从冠状位、矢状位、多角度体位立体观察脊柱和骨关节情况,对椎管狭窄、椎间盘脱位、椎体移位、骨折的移位程度、关节脱位程度,对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手术计划都非常有帮助。
美国GE64排128层容积CT近期在我院投入运行,该机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128层图像,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成像进入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
一、主要性能特点。
1、扫描时间更短、层面更薄:扫描1周仅需0.4秒钟,可以采集到12 8层亚毫米(0.625毫米)层厚的图像,1秒钟可以扫描一个器官,5秒完成心脏检查,10秒钟可以扫描完全身。
2、图像更清晰:Lightspeed VCT属于真正的容积扫描,呼吸运动伪影的进一步减少,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和病灶显示的清晰度。
3、定位定性诊断更准确:亚毫米薄层图像采集多方位图像重组,以及一次注射对比剂行多期扫描,更有利于早期和微小病变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4、病变显示更直观:容积数据采集后,进行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还可模拟手术观察,降低手术风险。
5、X线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64排128层CT的球管每旋转一圈曝光可完成多达128个层面的图像,比普通螺旋CT的X线利用率提高数十倍,使相同扫描范围所用的X线剂量降到了最低。
6、造影剂用量减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的范围,使动脉、静脉和实质期扫描更加准确,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用量减少,降低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其检查更加安全,造影增强检查从此成为常规应用,极大地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
7、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和途径:64排128层CT提供了新的临床诊断模式,例如,可以在5个心跳周期之内获得一个完整的心脏冠脉造影图像,使得医生能够利用无创的方法诊断心血管疾病。
还可做心脏灌注检查和心血管大范围三维后处理重建,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手段。
二、临床应用价值。
该设备除了可以完成常规CT的所有检查项目外,还有一下一些特殊功能:
1、全身血管成像:具有无创、高清晰、高对比、多种后处理分析软件能显示血管细小分支,采用智能血管跟踪技术软件获得真正的动脉、静脉与
平衡期图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闭塞、主动脉夹层、肿瘤增生血管等。
2、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和心功能评价:一直以来,对于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金标准”是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来确诊,不仅价格昂贵,且患者需住院进行有创手术,令许多患者无法接受。
而64排128层容积CT对于整个心脏高分辨率的检查仅需5秒钟,临床医生就可看到完整、清晰的三维立体冠状动脉图像。
无需切开皮肤插入导管,使检查更加快捷、舒适、安全;费用低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无需再住院,就可以通过CT 检查清晰观察到支架放置后的情况和桥血管的情况;同时可以为冠心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除此以外,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还可以用于心肌病、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各种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3、CT灌注成像:CT灌注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以获得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转换和计算机伪彩处理计算出灌注组织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表面通透性等指标。
VCT已由脑部灌注扩展到体部器官肿瘤的灌注,对常规CT 扫描和增强扫描时不易鉴别的肿瘤、感染、炎症、梗塞有一定的意义,并可对脑中风、痴呆、偏头痛等做出评价。
4、急诊检查:对于急性胸痛患者,64排128层CT进行一次快速、无损伤扫描,就能诊断出是否有心脏病、肺栓塞或者主动脉夹层等导致胸痛的最致命性原因。
医生因此能够识别导致急性胸痛的原因,排除不必要的医院
耽搁,减少漏诊。
对于外伤患者,128层CT10秒钟的扫描和先进的后处理软件能够准确检测全身任何脏器的损伤和骨折,不仅为挽救生命节约了时间,而且也节约了检查费用。
5、先进的仿真内镜技术:先进的结肠分析软件可自动去除小肠影像,将充气的结肠影像展平,从多角度,多平面分析结肠病变,较传统结肠镜检查方便。
此外,仿真内镜技术也可应用于任何组织密度比较均匀的空腔器官或实质性脏器,如胃、血管、气管支气管、胆道、输尿管、骨等的仿真内镜检查,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6、肺功能检查与肺结节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自动分析和记录首次检查的结果,再次复查时可自动计算出肺结节的增长率和倍增时间,为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提供客观依据。
分别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对肺进行C T扫描,在工作站上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普查。
X线辐射剂量的进一步降低,使得低剂量CT扫描进行肺癌、结肠癌的普查成为可能,成为目前最敏感有效的检查方法。
8、泌尿系CT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以后行泌尿系统容积扫描,不仅能获得不同时相泌尿系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面、曲面的二维图像,还可重建出肾盂、输尿管、膀胱的三维图像,图像非常直观形象,使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更加容易,可全面替代传统的KUB+IVP。
9、骨关节系统、口腔颌面部及内耳听小骨三维成像:对骨关节系统骨折、关节脱位、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血管性病变、口腔矫形外科等方面,V
CT容积数据采集多种形式二维和三维重建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通过二维及三维清晰显示内耳和听小骨,清晰展示人体内最小骨骼的精细形态和解剖结构,揭示听器的组成全貌,对内耳、中耳及面神经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