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玉类矿床
- 格式:pdf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63
重要的矿床类型1、矽卡岩型铁矿床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
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
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可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
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如石榴石、透辉石及钙铁辉石、方柱石、钠长石、阳起石、符山石、绿泥石、方解石、金云母、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等,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异。
矿石具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致密块状等构造。
围岩矽卡岩化普遍,且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分带情况因矿床而异、蚀变最强烈的部位多在正接触带。
近矿围岩多见金云母化、阳起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
(3)成矿作用模式(见图7-8)虽不排除部分矿床的铁来自岩体的围岩,但大多数矿床的铁质是岩浆热液带入的,岩体富钠及钠化蚀变作用有利于铁质进入热液。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产的种类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1、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刚玉Al2O3【化学组成】有时含微量的Fe、Ti、Cr、Mn、V、Si 等,以类质同像置换或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于刚玉中。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a0=0.477 nm,c0=1.304 nm;Z=6。
晶体结构见图Y-3。
沿垂直三次轴方向上O2-成六方最紧密堆积,而Al3+则在两O2-层之间,充填的八面体空隙。
八面体在平行{0001}方向上共棱成层(图Y-3(a)),在平行c 轴方向上,共面联结构成两个实心的[AlO6]八面体(图Y-3(b)中带斜线方块)和一空心由O2-围成的八面体(图Y-3(b)中空白方块)相间排列的柱体。
[AlO6]八面体成对沿c 轴呈三次螺旋对称(图Y-3(c))。
由于AlO 键具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性质(共价键约占40%),从而使刚玉具共价键化合物的特征。
两个较为靠近的Al3+发生了斥力,因而两组O2 层之间的Al3+,并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图Y-3 刚玉的晶体结构(引自潘兆橹等,1993)【形态】晶体通常呈腰鼓状、柱状,少数呈板状或片状(图Y-4)。
常依菱面体{101}、较少依{0001}成聚片双晶(图Y-5),以致在晶面上常常出现相交的几组条纹。
刚玉的晶体形态与其形成时的介质成分有关:产于SiO2 含量低的岩石(如正长岩、斜长岩等)中的刚玉,呈长柱状和近三向等长的晶形;而产于SiO2 含量有所增高的岩石中的刚玉,其晶体形态则以板状为特征。
集合体成粒状或致密块状。
图Y-4 刚玉的晶体(引自潘兆橹等,1993)【物理性质】一般为灰、黄灰色,含Fe 者呈黑色;含Cr 者呈红色者,称红。
刚玉的化学组成中国耐材之窗网[耐火原料] 2006年3月3日一、矿产名称:刚玉(Corundum)二、矿床类型及其分布刚玉矿床类型主要有三类,现分述如下。
1、岩浆岩矿床本类型矿床中又可分为两种。
(1)霞石正长岩刚玉矿床该类型矿床是在岩浆分异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刚玉集中于岩体的边缘部位。
如加拿大安大略阿斯庭斯刚玉矿床。
刚玉为柱状晶体,长达50cm,Al2O3含量在95%以上。
(2)去硅伟晶岩刚玉矿床该类型矿床见于南非德兰士瓦附近。
围岩为太古代杂岩,刚玉产于伟晶岩中,品位变化很大,低者仅5%,而富集部位品位达80%左右。
该矿床除伟晶岩外,还有一种粗结晶岩石,称为珠云刚玉岩,其中刚玉成层状,出现于珍珠云母的集合体中。
2、变质岩刚玉矿床主要为在碱性热液作用下,由次生石英岩中的高铝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等,经变质作用形成。
这种矿床的矿体多为透镜状,长度可达数百米。
刚玉常与红柱石共生。
富矿中刚玉的含量可达95%。
3、刚玉砂矿床刚玉砂矿床为原生矿床风化产物,矿石中常伴生有红柱石,蓝晶石,有时还伴生有红、蓝宝石。
资源分布中国刚玉矿床分砂矿和原生矿两种,主要产地有:江苏六合,福利明溪,海南蓬莱,湖北英山,云南麻粟坡,河南灵宝,西藏曲水等地。
此外,河南登封及陕西佛坪新见有矿产地。
三、矿床的一般工业指标砂矿:工业品位:含矿率(矿物)≥7.7千克/米3。
刚玉矿物:含Al2O3>94%。
有害组分:Fe2O33.53~4.35%。
灼失量: 0.06~0.23%。
可采厚度:0.5米。
原生矿:工业品位:矿物30%。
四、矿石性质刚玉是一种纯的结晶氧化铝,莫氏硬度为9,在天然矿物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刚玉虽是铝的氧化物,但密度是4g/cm3左右。
比金属铝大。
刚玉的外观有强烈的玻璃光泽,颜色多样,常见黄灰、蓝灰。
含钛的刚玉呈碧蓝一青蓝色,称蓝宝石,含铬呈红色透明者则称红宝石,绿色的为绿玉,黄色的为黄玉,都是名贵的宝石。
刚玉的主要性质列于表1。
浅谈且末县某和田玉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属于热液接触交代型矿床,它的成矿条件是围岩、侵入岩、构造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该矿与且末县开采历史悠久的塔特勒克苏玉矿直线距离28km,同属于”阿尔金山宝玉石成矿带”内,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巨大。
标签:和田玉透闪石接触交代0前言和田玉属于软玉的一种,以其光洁温润、坚韧致密、人文气息浓郁而驰名中外。
据考证,和田玉的开采与流通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玉石饰品的投资、收藏、配戴的热情与日俱增,和田玉价格一路看涨。
随着“籽料”日渐枯竭,寻找和田玉原生矿床逐渐成为找矿热点。
2014年笔者在且末县开展和田玉矿勘查工作,在0.5km2范围内发现五条玉石矿体(工作区总面积26 km2),均为和田玉原生矿,经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鉴定为:青白玉(和田玉)原料。
1大地构造条件该矿所处构造单元为阿尔金断隆的中西段与古尔嘎坳陷及祁漫塔格优地槽褶皱带三个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阿尔金北东东向巨型走滑大断裂横贯全区,区域上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并以压扭性为其主要特征。
2成矿条件和田玉稀有、珍贵、价值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和田玉矿成矿条件较为苛刻,探明资源量较少。
和田玉是由白云石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也有少量基性岩)发生热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它是围岩、侵入岩、构造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成矿温度一般为300℃~450℃,压力一般为0.2 KPa~1KPa。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95%以上是透闪石,透闪石是含水的钙铁镁质硅酸盐,化学分子式:Ca2(Mg,Fe2+)5[Si8O22] (OH)2。
2.1围岩和田玉钙镁质的来源是白云石大理岩,其化学成分为:MgO 21%,CaO 30%,工作区内广泛出露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岩组白云石大理岩(Chh),该岩石由中元古代晚期陆缘海相沉积镁质石灰岩或钙质白云岩受新元古代末期塔里木运动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
刚玉类宝石一、文化红宝石(Ruby)——七月生辰石,爱情、热情和高尚品德的象征蓝宝石(Sapphire) ——九月生辰石,慈爱、诚实和稳重的象征二、基本性质(一)化学成分1、主要成分:Al2O32、微量元素纯者无色红色:Cr3+蓝色:Fe2+、Ti4+黄色:Fe3+绿色:Fe3+、Fe2+、Ti4+(二)晶系与晶体形态1、晶系:三方晶系2、晶形:多呈六边形桶状、柱状或板状晶体中常有平行于六边形晶形的六边形生长线或色带(三)力学性质1、硬度:92、无解理;双晶发育的晶体可显三组裂理(菱面体和底面裂理)3、相对密度:4.0±(+0.10,-0.005)(四)光学性质1、颜色红宝石:红—粉红、紫红蓝宝石:蓝、橙、黄、绿、无色等(可见红皮书195致色元素与刚玉颜色对应关系表)2、光泽、透明度透明—不透明抛光表面:亮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3、折射率:1.762—1.770双折射率:0.0084、光性:非均质体,一轴晶(-)5、多色性除无色刚玉外,有色刚玉都有二色性,为明显—强自身颜色、颜色深浅程度决定了二色性的强弱、色彩变化6、发光性①同一样品的紫外荧光强度:长波﹥短波②Cr含量高,红色荧光强而鲜艳;Fe含量高,荧光弱而暗。
③蓝色刚玉一般无荧光7、特殊光学效应红、蓝宝石都可出现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个别可见十二射星光针状或纤维状金红石包体,常呈三组平行排列并互以60°角相交,密集者琢磨成弧面型可显示六射星光效应。
8、查尔斯滤色镜红宝石——不同程度的红色蓝宝石(包括黄、绿等色)——颜色不变化9、吸收光谱红宝石:476nm、475nm强吸收线蓝宝石蓝——471 , 460 , 450黄——471 , 460 , 450绿——471 , 460~450三、不同产地红宝石的鉴定特征(一)缅甸抹谷——变质大理岩矿床1、颜色①含丰富的Cr2O3(2-3%),呈鲜艳的玫瑰红-红色。
②最高品质者——鸽血红,一种颜色饱和度较高的纯正的红色。
第35卷第8期2019年4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5No.8Apr.2019甘肃阿尔金山余石山刚玉矿找矿发现及意义吴义布,司豪佳△,赵建国,贺斌,司东泽,郭兵(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甘肃阿尔金山余石山刚玉矿是甘肃省地质调査院2017年发现的,行政区划隶属于甘肃省阿克塞县。
刚玉矿产于长城纪熬油沟组地层中,赋矿岩性主要为花岗质糜棱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矿带呈似层状和长透镜状顺层产出,长约1km,宽10~50m。
余石山刚玉矿发现填补了甘肃省内此类矿种的空白,同时对余石山锯铉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关键词:阿尔金山;阿克塞县;余石山刚玉矿中图分类号:P619.242刚玉(Corundum)是一种结晶氧化铝,属氧化物矿物,化学式A12O3,含微量铁、钛或钻,三方晶系,晶体短柱状、腰鼓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形成于高温富铝、贫硅的地球化学背景下,代表了高温矿物的形成环境,在地质学领域很有研究价值叭刚玉由于所含微量元素不同而呈不同颜色,达到宝石级的刚玉可作为红蓝宝石产出叫和祖母绿、钻石和猫眼一起并称五大名贵宝石,作为一种很名贵的宝石其经济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刚玉还可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
2016-2017年,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在实施“甘肃省阿克塞县余石山锭钮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属于甘肃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对余石山区内金银铅(锌铜)等矿种开展普查评价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了余石山刚玉矿带。
余石山刚玉矿行政区划属于甘肃省阿克塞县,位于余石山锭钮矿区北部,属阿尔金山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板块与柴达木板块的交接地带(如图1所示),以阿尔金山走滑断裂为界,北为塔里木板块东缘敦煌地块;南为中祁连-柴达木板块北缘褶皱带;东与中祁连地块相交接叫JxQbbJxQbbPtiDPt,BPt<DPtiDPbDPtiD 前JxQbftK因国因因國堡宦逻旨辰旨旨蕊图1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A)和测区区域地质简图⑷1地质概况1.1地层区域地层分属三个地层小区,南部为秦祁昆地层区柴达木地层小区、北部为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塔南地层分区阿尔金地层小区、东部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中祁连地层小区。
刚玉的成分
刚玉是一种非常硬的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在自然界中,它通常以单晶体形式存在于岩石矿床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钻石矿床。
除了天然的刚玉外,人工合成的刚玉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技领域。
人工合成刚玉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通过将铝和氧的原料放入特殊的反应器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制造。
刚玉的硬度非常高,达到9.0的莫氏硬度,是天然矿物中最硬的物质之一。
这使得刚玉成为制造切割工具、轴承和磨料等高精度材料的理想选择。
此外,刚玉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熔炼、电子工业、光学器件、陶瓷制品等领域。
总之,刚玉是一种极其有用的矿物,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
其硬度高、耐热性强、耐腐蚀性好等特性使得它在工业和科技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刚玉岩的化学成分与成矿元素特征研究摘要:刚玉岩是一种稀有且重要的岩石类型,其研究对于了解地质过程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刚玉岩的化学成分和成矿元素特征的研究,总结了刚玉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同时讨论了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和成矿机制。
1. 引言刚玉岩是一种富含刚玉的火成岩,其主要由刚玉、辉石、石榴子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
刚玉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常与高温矿床和岩浆活动有关。
由于刚玉岩中富含重要的矿物资源,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矿床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刚玉岩的化学成分刚玉岩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硅、铝、钙、钾、镁等元素组成。
其中,刚玉是刚玉岩的主要矿物,其化学式为Al2O3,含有高浓度的铝元素。
辉石和石榴子石是刚玉岩常见的辅助矿物,含有较高浓度的镁、铁和铝等元素。
斜长石则富含钙和钠元素,与刚玉共同构成了刚玉岩的基质。
3. 刚玉岩的成矿元素特征刚玉岩中常富集一些重要的成矿元素,这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对于矿床的形成和矿物资源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钼元素在刚玉岩中一般呈正异常分布,其富集特征与刚玉岩的形成过程有关。
其他富集的元素还包括铜、锡、钨等,其中锡可能与刚玉岩中的石英脉有关,而铜和钨则可能与刚玉岩中的辉石和石榴子石有关。
4. 刚玉岩的形成机制刚玉岩的形成过程与高温和高压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刚玉岩通常形成于变质或岩浆作用过程中,由于高温下的铝元素富集和硅含量的增加,导致矿物相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刚玉岩。
此外,刚玉岩的形成还与岩浆中的硅、铁、镁等元素的活动有关,这些元素的富集和迁移对刚玉岩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5. 刚玉岩的应用前景刚玉岩作为一种重要的岩石类型,其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刚玉岩中富含的铝元素是铝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可以用于铸造、水泥制造、陶瓷工艺品等领域。
此外,刚玉岩还被广泛应用于磨料、磨具、切割工具等领域,其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高效切削材料的理想选择。
刚玉岩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分析摘要刚玉岩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矿产,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与地球古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对刚玉岩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进行分析,揭示了刚玉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古代环境背景,为地质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引言刚玉岩是一种高硬度、高韧性的岩石,具有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价值。
它主要以刚玉作为主要成分,常见于变质岩中,包括大型矿床和矿化岩脉。
刚玉岩的形成与地球古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对其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形成机制及其对古代地球环境的响应。
2. 刚玉岩的沉积特征刚玉岩一般由刚玉、石英和少量辉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其沉积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 良好的结晶性刚玉岩中的刚玉晶体呈均匀致密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晶性。
这与其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可能是由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刚玉的晶体形成过程导致的。
2.2 高硬度与抗压性刚玉岩具有高硬度和抗压性,这是由于刚玉晶体的高硬度和韧性所致。
这种特征使得刚玉岩在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用作磨具、磨料等。
2.3 孔隙度低刚玉岩的孔隙度很低,其孔隙率一般在0.1%以下。
这与其高度结晶的特征相关,说明刚玉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3. 刚玉岩的古环境演化通过对刚玉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刚玉岩形成过程中的古环境背景。
3.1 古地壳条件刚玉岩主要形成于变质作用环境下,其分布与古地壳的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刚玉岩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的地壳环境,这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等有关。
3.2 古气候条件刚玉岩的形成与古气候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
刚玉岩的形成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这可能与古气候的干燥、高温等环境条件有关。
3.3 古地球动力学环境刚玉岩的形成过程还与古地球动力学环境密切相关。
地球的构造运动、洋陆相互作用等因素可能对刚玉岩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4. 刚玉岩的形成机制根据对刚玉岩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刚玉岩形成机制的可能:4.1 地质构造作用刚玉岩的形成与地质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M gO一般小于2%,Mg/(Mg+Ca)比值一般为1.1%~6.0%,Al/(Al+Si)比值一般为9.6%~40%,Al/(K+Na)比值为大于1%~14.59%。
坡残积物中红刚玉的含量最高可达39.17g/t,平均为0.58~5.88g/t。
该矿区红宝石颜色纯正、浓厚、艳丽、匀净,粒度较大,并多呈短柱状、中柱状和等轴状,加工性能良好,在水中或加工琢磨后呈现光彩夺目的珠光宝色。
根据红刚玉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红宝石中的成色元素主要是Cr2O30.17%~3.02%; TiO20.04%~0.16%,FeO0.03%~0.21%。
由于Ti4++Fe2+→2A l3+或2Cr3+,该矿区红宝石具有特征的紫色色调,有人认为“略带蓝色色调者最为罕见的珍品”,主要颜色为玫瑰红色—深玫瑰红色。
约占总量的60%。
红宝石毛料的粒度组成情况是:主要为0.2~1cm,占70%,最大可达5cm以上(单粒重量达121.6g),一般透明到微透明,少数呈透明,宝石原料的粒度大小取决于瑕疵的多少。
宝石瑕疵,主要是裂纹呈片理纹、蚀痕、包裹体等,一般而言,粒度愈大则瑕疵愈多。
各种粒度、颜色和瑕疵的红宝石原料,物理性质差异不明显,硬度为1892~2284kg/cm2,平均2084.05kg/cm2(Hm:8.66~9.22,平均8.94),相对密度为3.68~4.052,平均3.91。
3经济和地质意义(1)宝石矿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象征,红宝石具有高档饰物和稳定硬通货的双重意义。
目前国际上优质红宝石的需求很高。
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的发现和开发利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2)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在形成环境、大理岩石特征、矿床特征、伴生矿物组合等许多方面,与目前世界著名的红宝石矿床(点)几乎完全一致,但目前世界著名的变质红宝石矿床(点)集中分布在环绕印度次大陆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而云南哀牢山的红宝石矿则赋存于扬子地块西缘的造山带内,因此该矿床的发现可能揭示了一条新的红宝石成矿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