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方案

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钢结构厂房

编制人:张丽华

审核人:曹建峰

编制日期:2015-8-26

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新建2#厂房

移动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新建2#厂房工程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申路以南,本工程为钢结构单层厂房,层高为9米。总面积4458.62m2。

二、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2.1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法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底座采用 14a槽钢焊接,架体采用Φ48×3.5mm的脚手架钢管用扣件相扣接进行制作搭设,立杆与底座槽钢采用焊接连接,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安全。上部平台次梁间距为300mm,台面满铺50mm厚脚手板,一一加以固定,使其不松动。操作平台的面积为3m×4m,总高度为8.85m(包括栏杆);移动脚手架的周边,按照临边作业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踢脚板等,并配置登高扶梯,梯子采用φ12钢筋焊接,梯子不得缺档,横档间距以30cm为宜。架体移动采用四个φ500×70的成品铸钢轮子,轮轴直径32㎜,在底部移动的轮子上设置转向和锁止装置。

底座平面示意图

侧面图一

侧面图二

三、移动式操作平台验算

1、平台次梁计算

取次梁间距为300cm,次梁(均布荷载)计算简图见下图(1)先按均布荷载验算次梁

q=615.6N/m

次梁计算简图(均布荷载)

次梁计算简图(均布荷载)

次梁计算简图(集中荷载)

次梁计算简图(集中荷载)

得荷载设计值为:

木铺板自重 220N/m2×0.30m×1.2=79.2N/m

钢管自重 40N/m×1.2=48N/m

施工活荷载 1000N/m2×0.30m×1.4=420N/m

荷载设计值 =547.2N/m

故弯矩为M=1/8ql2=1/8×547.2×32=615.6N·m

(2)按次梁承受集中荷载验算

恒载为:

木铺板自重 220N/m2×0.30m×1.2=79.2N/m

钢管自重 40N/m×1.2=48 N/m

恒载设计值 =127.2N/m

取集中荷载为1000N计,得荷载设计值为1000×1.4=1400N

故弯矩为M=1/8ql2+1/4pl=1/8×127.2×32+1/4×1400×3

=143.1+1050=1193.1 N/m

(3)取以上两弯矩值中的较大值M=11193.1 N·m,验算次梁的弯曲强度。

D48×3.5mm 钢管的截面抵抗矩为W n=5.078cm3,得W n·f=5.078 ×215=1091.77N·m,故知取集中荷载为1000N时,M>Wn·f。

但M值超过Wn·f仅10%,未超出20%安全系数,尚可用。

2、平台主梁验算

q=2576N/m

主梁计算简图

次梁计算简图(均布荷载)

(1)主梁按两跨简支梁连续梁计算,其荷载为:

木铺板自重:220 N/m2×1.2×2m=528N/m

次梁钢管自重:40N/m/0.3×1.2×2m=320N/m

施工活荷载: 1000N/m2×1.4×2m=2800 N/m

主梁钢管自重: 40×1.2=48 N/m

荷载设计值为: = 3696 N/m

中间柱顶处弯矩为:MB=-0.125ql2

=-0.125×3696×22

=-1848 N·m

(2)验算弯曲强度,得MB(1848 N·m)>Wn·f(1091.77 N·m) 因此活荷载1000N/m偏大, 施工活荷载取:600N/m2×1.4×2m=1680 N/m则:q=2576 N·m

MB=-0.125ql2

=-0.125×2576×22

=-1280 N·m>Wn·f(1091.77 N·m)

但M值超过Wn·f仅11%,未超出20%安全系数,尚可用;施工中要控制活荷载不得大于600 N/m2

3、支撑钢管强度的验算

荷载的计算:

立杆、剪刀撑、水平杆自重:(6*9.2m+6m*16+8*7m+5m*4)×40 N/m×1.2=9088N×1.2=10905.6N

脚手架自重:(220+193)N/m2×3m×4m×1.2+10905.6N=16852.8N 施工活荷载取:600N/m2×1.4×3m×4m=10080N

Q=26932.8N

单根立杆荷载:q=4488.8N

δ=4488.2N/489㎜2=9.17 N/m2

远小于 [f]=215 N/m2,强度满足要求!

4、底座槽钢强度的验算

1)槽钢一

4M槽钢计算简图

自重:145N/m×1.2=174 N/m

M=4488.8×2+1/8×174×42=8977.6+348 N·m=9325.6 N/m

δ=M/W=9325.6N·m/(80.5cm3)=115.8N/㎜2< [f],强度满足要求!

2)槽钢二

槽钢计算简图二

自重:145N/m×1.2=174 N/m

M=5386.56×0.5+1/8×174×42=2693.28+348=3041.28 N/m

δ=M/W=3041.28N·m/(80.5cm3)=38N/㎜2< [f],强度满足要求!

5、 移动时倾覆验算

移动时,上部停止施工,仅考虑脚手架自重,推脚手架时,人员直接推底座槽钢,作用力在槽钢上部,距地为(0.65+0.14)=0.79m 槽钢自重:16m ×145 N/m=2320N

脚手架自重:16852.8N

总自重

G=19172.8N

Tmax=19172.8N ×2m/0.79m=48538N

Tmin=19172.8N ×

2m/8.65m=4433N 脚手架倾覆推力最小为作用在顶部操作层时,大小为4433N ,此工况不可能发生;实际脚手架移动时,直接推动脚手架槽钢底座,最小水平推力要达到48.533KN 时才可能发生倾覆事故,实际经试验仅需6人左右推移,其推力大约在8KN 左右,远达不到

48.533KN,因此移动脚手架推移时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发生倾覆。

四、移动操作平台施工

4、1搭设要求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底座平台要焊接牢固。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1.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移动式操作平台四个立面必须设置剪刀撑,中部和顶部设置二道水平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或焊接,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2 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4.3 底座和梯子制作由专业焊工焊接,上部架体搭、拆必须由经安全教育合格且持上岗证的架子工承担,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得操作。

4.4 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4.5 搭、拆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带钉的鞋。

4.6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

4.7 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4.8 施工中发现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

4.9 搭设移动式脚手架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4.10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4.11 移动操作平台上的操作工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连接平台防护栏),穿防滑鞋。

4.12 应设专人对脚手架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避免大的事故的发生。

4.13 在搭设操作平台的同时,必须设置登高扶梯,严禁在脚手架上攀登。

4.14 搭拆现场以及使用阶段必须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内。

4.15 严禁将拆卸下来的材料和杆部件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并堆码整齐,保持现场文明。

五.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验收

5.1 移动式操作平台在使用前,搭设完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本方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确认操作平台搭设牢固,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5.2 板材按规范要求固定牢固。

5.3 施工荷载不得超过600N/M2,严禁超载;架子上严禁堆放大量材料物品,杂物要及时清理,防止掉落伤人。

5.4 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的规定。

六、使用要求

6.1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方案中有关移动式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向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2搭设完成应按规范及方案的要求对架子钢管、扣件、板材、轮子、焊缝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6.3使用注意事项

6.3.1 底部移动的轮子在架体投入使用时,应当设置锁止装置,限制平面上移动。

6.3.2架体移动时,上部应没有作业人员。

6.3.3如果上部全封闭后影响施工,必须有一部分位置敞开时,作业人员在敞开部位作业时,应当按照高挂低用的原则系挂安全带。

6.3.4 决不允许攀登杆件上下。

6.4 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6.4.1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4.2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

卸。

6.4.3移动脚手架时,应设10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

严禁在脚手架上有人时移动。

6.4.4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式脚手架,或沿脚手架拉设。

七. 移动式脚手架的拆除

7.1 拆除移动式脚手架时,应由专人负责监护。

7.2 拆除移动式脚手架前,应将脚手架上的留存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

7.3 脚手架拆除顺序一般为板材→栏杆→剪刀撑→横杆→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拆除。

7.4 拆下的杆件和配件分类堆放,运至室外。并及时按品种、规格放整齐。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平顶山平东热电有限公司2×210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7机组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批准人: 会签人: 编制人: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04月20日

目录 目录 (2) 1、编制依据 (3) 2、施工范围 (3) 3、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 4、施工工序和方法 (4) 5、主要工器具及劳动配置 (6) 6、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6) 7、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 (13) 8、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 (15)

1、编制依据 1.1 《实用建筑施工手册》2000缩印版。 1.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000版。 1.3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DL5009.1-2002。 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 1.5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安装图。 1.6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超净排放改造工程技术协议。 1.7 原脱硫系统相关施工图纸,技术文件。 2、施工范围 2.1 脚手架搭设范围为吸收塔拆除安装、烟道拆除安装脚手架搭设拆除。 3、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1 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1根据施工任务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程序文件、施工图纸资料、安全措施及要求、相关现行国标、规范、规程等组织全体参与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具体为:工程范围、进度要求、操作方法、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技术检查与验收要求、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3.1.2班长1人(施工组长必须熟悉了解架子搭设和拆除整个流程的安全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和保证措施),架子工6人(根据施工量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杂工2人(材料转运和堆码等)。 3.2 必须具备的条件 3.2.1现场场地必须夯实平整且排水畅通,水、电、路接通,施工用材料、机具准备就绪。 3.2.2施工用安全器材准备充分。 3.2.3施工用材料按要求提前组织进场,材料的场内水平运输以盘拖为主,辅以人工转

碗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案35026

白佛村改造(S1、S2、S3地块)S3部分地下车库(超力8800)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北超力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布署 (4) 4.施工准备 (4)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5) 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5) 7.质量保证措施 (6) 8. 安全保证措施 (6)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 10.模板支架计算书 (8) 10.1模板面板计算 (9) 10.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10) 10.3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11) 10.4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11) 10.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2) 10.6楼板强度的计算 (12) 11 冬雨季安全措施 (13) 11.1冬季安全措施 (13)

1.编制依据 1.1《白佛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白佛改造(S1、S2、S3地块)S3部分地下车库(超力8800㎡) 工程地下车库施工图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白佛改造 2.2建筑地点:本工程为河北宏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建设地点为石家庄市长安区,东临京珠高速公路,西临银龙小区,东临和平东路,南临白佛旧村,由河北九易庄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河北超力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三级,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组,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0.00绝对高程68.75m。 由于层高较高,特拟定此方案指导施工。 3.施工布署 . 3.1.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张君显(项目经理)———现场总负责 副组长:宋会涛(执行经理)———现场施工总协调 组员:安兴乐(木工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潘军强(钢筋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安兴旺(混凝土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王凯风(专职质检员)———现场施工质量检查 刘社民(材料主管)----------材料供应 何志恩(专职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检查 劳务分包队经理、技术、质量、安全人员负责对施工班组的管理。 3.2施工方法: 模板采用满樘碗扣式脚手架,立杆的横、纵间距1.2米,步距1.2米。立杆顶端用U形托与楼板底模木枋支撑。 4.施工准备 4.1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使用荷载,确定脚手架平面、立面布置,列出构件用量表,制订构件供应和周转计划等。 4.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 4.3对施工班组进行现场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伍的技术素质。 4.4对胶合板、木枋、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4.5脚手板采用宽不小于200mm,厚度为50mm的脚手板。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立杆底座下铺垫板,垫板采用不小于100mm的模板条。 4.6清理组架范围内的杂物.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1)

脚手架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人: 日期:

目录 一、主要依据 (2) 二、施工准备 (2) 三、满堂红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 (4) (一)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 (4) (二)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5) (三)脚手架检查、验收、使用 (7) (四)脚手架的拆除 (9) 四、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0) 五、脚手架搭拆安全措施 (11)

一、主要依据 1、施工现场平面图 2、《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3、《直缝电焊钢管》GB13793-2016 4、《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2011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0、《建筑施工安全核查标准》JGJ59-2011。 11、山东省建委、建管局、安全监督站等有关部门的文件规定。 12、企业与项目部的安全保证计划。 13、按照规定编制的脚手架施工方案,以确保本工程脚手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场地应平整、清除地上障碍物,保证钢构件进退场的道路畅通无障碍物。 2)提供构件堆放场地及施工电源,保证架料的进出方便。 3)确保施工过程中必备的主要消防设施;安装用小型设备及工具。

同时将电源接入施工作业面,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配电箱和提供夜间照明灯具。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请项目管理公司协调与各专业工种施工之间的相关配合工作,确定上述施工区域的进度节点计划及现场安装电源、材料和安装机具的平面布置位置,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二)技术准备: 1)满堂红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在现场对脚手架搭设专业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参与搭设作业;脚手架搭设人员和使用人员须熟悉掌握脚手架施工方案内容、要求和特点。 2)按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清点、检查、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材料不齐时不得搭设,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材料、构配件不得在同一脚手架上使用。 3)组织安排专业架设和使用人员进场并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质量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4)架子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三)材料准备: 本工程采用落地式满堂红脚手架,具体材料: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方案

1、工程概况 1.1、山西大唐国际临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是由北京国电清新环保公司总承包,建设一个投资低、运行维护费用经济合理、运行方便的副产品利用型烟气脱硫系统。 1.2、本次安装的脚手架为吸收塔进行安装时所用脚手架,搭设在吸收塔筒体的内外侧,吸收塔筒体 高为38.656m,脚手架的搭设需满足整个吸收塔安装的要求。 2、编制依据 2.1、《山西临汾热电脱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图纸:《吸收塔制作图》北京国电清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SPCLF-S-S0101。 2.3、引用技术规范及标准:《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 3、构造设计 3.1、由于该脚手架服务对象为吸收塔圆形筒体,因此该脚手架设计为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设计参数及形状见附图一)。 4、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4.1、作业范围为:吸收塔安装区域,占地面积约为350m2o 4.2、主要工程量及材料:沿吸收塔壳体内外侧周围搭设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合计约50吨。吸收塔脚手架主要工程量及措施用料见下表: 5、施工准备

5.1 、现场作业准备及条件 5.1.1 、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合格并报验监理。 5.1.2 、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合格,作业人员技安交底双签字。 5.1.3 、施工现场道路畅通,照明良好,爬梯随脚手架同时搭设。 5.1.4 、吸收塔周围基础回填夯实,所有搭设材料随工程进度一月前必须满足使用用量。 5.2 、劳动力组织 5.2.1 、根据工程情况成立一个架工班,班长一名,架子工十名。 5.2.2 、工期要求:随吸收塔的壳体安装逐层搭设,在壳体安装前提前两天搭设完毕。 6、主要搭设程序 6.1、搭设流程为:架杆、板、扣件等领料、检查T基础检查、放线定位T铺设垫木T竖底层里外立杆T搭设扫地杆水平横杆T铺脚手板T绑扎护栏、斜梯T第三步三跨加装连杆件T张挂安全网T接第二层 里外立杆T同以上 4-9步搭设程序相同直至搭设完毕。 6.2 、根据安装要求,计算脚手搭设材料用量,在脚手架搭设前领料,领料时,检查架管外观是否有裂纹、扁曲、损伤及腐蚀严重等不良现象,并抽查其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检查无裂纹、无少螺栓、脱扣等不良现象,转动灵活;脚手板使用时无破裂、虫蛀等不良现象,厚度符合要求,富有弹性;未使用完的脚手架、板、网、扣件等要按规格分类码放,并加设垫木,环境应干燥,防止雨淋、水泡,造成严重锈蚀。 6.3 、搭设基地检查放线定位:首先在吸收塔基础回填时应就监督其回填质量,每层回填土厚度不超 过300mm并逐层夯实,回填到要求后建议在脚手搭设部位下浇筑一层混凝土,搭设脚手时,基础符合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将脚手搭接部位放样划线。(由于吸收塔周围正在施工,因此吸收塔脚手搭设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遵循原则:先搭的先搭,后搭的加搭) 6.4、立杆搭设时,在每根立杆的底部放置底座或垫木,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200mm左右, 长度大于500mm在搭设第一层立杆时以 6m与4m管交错搭设,先里后外,以避免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在同一高度内,(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开始搭设立杆时,以立杆最低部紧贴地面搭设 扫地杆,并每隔 6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杆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连杆件设置为三步三跨,将小横杆直接焊在外加强筋上(设置时应尽量设置在吸收塔加强筋上),以后每层立杆的搭设以 6m/层的高 度向上涨接,外侧最顶脚手高度高出塔顶 1.5m左右, 塔内侧脚手低于塔顶板 0.4m左右。 6.5 、大小横杆的搭设:在同一步中,大横杆应四周交圈,相邻两横杆相互交错,横杆的底步距为 1.6m,从第二步起每步高度为 1.8m,大横杆一般置于立杆里侧,横杆搭设时离壳体及加强筋的内外壁距离 不大于200mm小横杆应贴近立杆布置,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小横杆布置在双立杆之间与大横杆连接,小横杆可根据脚手板的长度、宽度作相应调整,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横杆等同步搭设,由于该脚手架为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因此不设剪力撑,只在拉杆焊接的位置设置水平斜撑。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工[2004]09号文,《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在本规范得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了广泛得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碗扣式脚手架在我国应用得实践经验、与相关标准规范相互协调得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得主要内容就是:1总则;2术语、符号;3主要构、配件与材料;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搭设与拆除;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与维护。 本规范由建设部安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得主编单位就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北苑路68号邮政编码:100012)。 本规范参编单位有: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有限公司 北京建安泰脚手架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长宁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上海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亚男贺军余宗明蒋金生任升高陈传为 高秋利高妙康刘厚纯熊耀莹

1 总则 1.0.1为了在碗扣式脚手架得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得设计、施工与使用。其它用途如:烟囱、水塔等一般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水坝等工程可按照本规范得原则执行。 1.0.3落地碗扣式脚手架当搭设高度H≤20m时可按普通架子常规搭设,当搭设高度H>20m及超高、超重、大跨度得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制定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 1.0.4与碗扣式脚手架结构类型相似得其她脚手架可参照本规范得原则执行。 1.0.5碗扣式脚手架得设计与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得规定。

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方案

满堂脚手架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规模: 3、施工主要内容: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及高度、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进度及结构层不同 变化的特点,1、2、3、4、5#楼间飘带、连廊及装饰柱、射击场露天顶棚外装搭设满堂脚手架。 4、建设地点: 5、本脚手架方案对象为室外飘带、连廊、露天顶棚外装施工采用的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及有关图纸会审记录。 2、主要规范、规程 国家现行的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与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关于贯彻建设部新颁发的两个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通知 有关脚手架施工的技术要求、规范及文件。 3、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 4、参考手册 建筑施工手册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使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建筑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设计整体思路 1.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及高度、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进度及结构层不同变化的特点, 1、2、3、4、5#楼间飘带、连廊及装饰柱、射击场露天顶棚外装搭设满堂脚手架。用 作干挂铝板各工序的装饰施工。 2.搭设布局范围:本工程脚手架均采用Φ48× 3.5钢管扣件搭设,为满堂形 式。满堂脚手架在飘带、连廊、露天顶棚正下方操作面区域内立杆纵、横距基本均为1.2m,步距均为1.8m。 在飘带、连廊、露天顶棚侧面操作面区域内的满堂脚手架超出投影面外侧两排立杆,立杆纵距1.2米、横距1.05m,步距均为1.8m,里立杆距侧面铝板完成面25㎝,防护栏杆搭设在工作面外立杆处,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比工作面脚手板面高1.2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架体总体高度最高约为20m,操作平台至施工点的距离在900mm-1800mm之间,飘带两侧外立面架体高出满堂脚手架约1.5m-2.5m,高出部分利用双杆箍梁式拉杆与钢构梁拉结,拉结点水平间距为4.8m;在后搭设部分的脚手架纵横向间距及步距将根据实际随时调整,但均会在规范和方案要求之内。 由于本次搭设的脚手架较高,因此在架体的纵、横向方向均设置剪刀撑,加强脚手架的稳定。纵向剪刀撑连续设置。剪刀撑在后搭设部分的脚手架处断开,在后续搭设时跟进。 第四章搭设前的施工准备 一、地面 现场清理,确保脚手架搭设范围内无障碍物,场地无积水,脚手架平台已具备作业条件。 二、材料 1、采用¢48×3.5钢管,涂刷好防锈漆,钢管的端部切口平整,严禁使用明显 变型,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2、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必须有准用证、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 及相应检验报告等。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者禁止使用。

03吸收塔脚手架搭设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11、12#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吸收塔脚手架搭设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新海项目经理部 二00七年元月二十五日

1、工程概况 新海电厂2×220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是由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一个投资低、运行维护费用经济合理、运行方便的副产品利用型烟气脱硫系统。 、该工程包含烟气主流程系统和石灰乳制备系统及石膏处理系统两个辅助系统,共三个系统。其中烟气主流程系统为从11、12#炉后引风机出来的未处理烟气升压风机升压GGH加热器加热吸收塔脱硫处理GGH加热器加热烟囱。 、本次安装的脚手架为吸收塔进行安装时所用脚手架,搭设在吸收塔筒体的内外侧,吸收塔筒体高为31.6m,脚手架的搭设需满足整个吸收塔安装的要求。 2、编制依据 、《新海电厂脱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图纸: 《吸收塔制作图》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J0301。 、引用技术规范及标准: 《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3、构造设计 、由于该脚手架服务对象为吸收塔圆形筒体,因此该脚手架设计为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设计参数及形状见附图一)。 4、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作业范围为:吸收塔安装区域,占地面积约为200m2。 、主要工程量及材料:沿吸收塔壳体内外侧周围搭设多边形封闭式双排脚手架,合计约40吨。吸收塔脚手架主要工程量及措施用料见下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脚手管ф48××6000根500随工程随时 2脚手管ф48××4000根60随工程随时 3脚手管ф48××2500根1000随工程随时 4脚手管ф48××2000根1500随工程随时 5扣件十字只6000随工程随时 6扣件接头只600随工程随时 7扣件转向只100随工程随时 8脚手板50×250×2000块1000随工程随时 9安全网大眼㎡800随工程随时 10铅丝8-12#kg400随工程随时 11其它随工程随时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及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12-09

目录 1. 施工概况 (1) 2. 依据的图纸、文件及标准 (1) 3. 脚手架构造 (1) 4. 施工准备 (2) 5. 主要搭设程序 (2) 6. 脚手架拆除 (4) 7. 注意事项 (4) 8. 安全措施 (4) 脚手架安全承载力计算 (6) 附表1脱硫设备烟道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 附表2:绿色施工实施计划表 工作危险源识别(JHA) 重大风险作业及控制措施 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表 重大风险作业危险控制措施验证表

#4吸收塔脚手架搭设及拆除 1.施工概况 热电生产中心取消旁路烟道改造项目,新建#4吸收塔,吸收塔上部直径φ3.8m、下部直径φ8.6m,吸收塔顶标高40m。现阶段吸收塔需要搭设的脚手架有:吸收塔原烟道入口组合安装用脚手架搭设、吸收塔内部施工脚手架搭设。 2.依据的图纸、文件及标准 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5建筑施工特种人员管理规定2008 2.6《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 5417-2009) 2.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发布并实施 2.8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范DL/T5437-2009 2.9总平面图、吸收塔安装图纸 3.脚手架构造 3.1吸收塔内部施工脚手架搭设①在吸收塔内部中心搭设井字架,高度至塔内顶部以下1m 处;井字架横向纵向均设置6排立杆,立杆间距均为1.4m,井字架立面设置剪刀撑。②沿吸收塔内壁整圈搭设环形双排脚手架,高度至塔顶以下1m处;双排脚手架宽度1.2m,靠近筒壁立杆间距0.5m,,脚手架每层高度不超过1.8m,环形脚手架与塔中心的井字脚手架相连,使之更牢固稳定,注意小横杆要与塔壁留有至少150mm-200mm的间隙,每层脚手架上铺设双跳板并绑扎。③每层人孔门处设置为进出吸收塔内的通道,施工人员进入吸收塔从塔外楼梯攀登至作业层高度进出吸收塔作业。(人孔门处设置警示牌)④在吸收塔内标高 4.4m、18.3-22.3m、26m高的空间层搭设满堂架,满铺跳板为安装氧化空气管、喷淋层、除雾器服务。 3.2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烟气入口脚手架、吸收塔内部施工脚手架合计用料约35吨,主要用料见下表:注:本表材料仅供参考

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施工方案.(DOC)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搭设构造要求 (2) 四、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4) 五、质量检查 (6) 六、安全措施 (7) 七、应急预案 (8) 附件 (9)

一、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 1、施工图纸;北京立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2、应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京澳特舒尔增资二期扩建项目1#生产厂房及研发中心工程、整体为框架结构、地上一层7007.95㎡、地下一层2047.85㎡、1-7轴为独立基础、8-20轴为地下室、地上一层檐高10m、地下层高4.5 m、1-20轴171m、A-D轴39m 。研发中心独立基础、地上三层,层高3.4m、檐高11.12m、1-7轴49.160m、A-F轴28.16m、面积3858.69㎡ 三、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搭设构造要求 本工程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整个结构使用落地式、全封闭的满堂红碗扣式模板支撑脚手架,架体受力计算书详见附件。 3.1、搭设材料 (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定型标准碗扣架管,本支撑架使用Φ48.3 × 3.6钢管,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立杆、横杆最大长度1500-2400㎜。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使用前仔细检查质量。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模板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规定。 (6)、木脚手板有断裂、腐朽的禁止使用。 (7)、安全网必须有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产品。 3.2、搭设要求 (1)、立杆间距为1.2米,纵距为1.2米,歩距1.5米,纵横向满设扫地杆。 (2)、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支架安装中4-6米设置一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3)、为确保本工程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架体中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图一:剪刀撑示意图及平面图 (5)、模板支撑架可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的梁板合支方法。当梁的荷载超过横杆的设计承载力时,可采取独立支撑的方法,并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如下图所示: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98705

满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济源三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综合楼单位工程为地上二层框架结构,1094.7m2,总高度13.45m。综合楼内一层设置10kV/35kV配电室;二层设置110kVGIS配电室、二次设备室、10kV消弧室;楼梯间位于综合楼北侧。 二、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 1、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栏杆、扫地杆等。 2、材质要求 钢管、扣件、丝杠:无锈蚀,弯曲,无烂口,并定期刷防锈油漆。密目网、竹架板、木板、方木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架体采用Ф48×3.5的Q235钢管。立杆支撑在丝杠或结构板上,丝杠下部垫设短方木。 4、脚手架按步高1.5m,纵向、横向水平杆间距1m,纵向、横向立杆间距1m,顶部水平杆为双钢管。脚手架外立杆四周连续设置剪刀撑,内杆每隔两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水平宽度为四跨,垂直宽度为四步与水平夹角在45°—60°之间。立杆下必须全设扫地杆,为双向每跨满设,扫地杆距地面高度≤300mm。 5、栏杆:建筑物四周按规定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正面设安全通道。 三、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结合建筑结构形式,在结构施工时,主体内采用满堂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员验收后才能使用。 1、基本要求: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脚手架,是保证安全施工的结构,它要求承受施工过程中垂直和水平的作用力,直接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和安全进行,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中受到各种正常荷载时不发生失稳倒塌、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 2、受荷情况: 采用Ф48×3.5钢管、扣件、丝杠等构成的脚手架,立杆和水平杆是主要受力构件,剪刀撑是保证脚手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杆件,并具有加强脚手架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力的能力,扣件是脚手架组织整体的连接件和传力件。 3、脚手架基础: 搭设满堂式脚手架时,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夯实、平整,基础结构板面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75%以上。 4、垂直荷载传力路线: 施工荷载多层板、方木水平杆丝杠立杆基础或结构板面。 四、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 1、计算依据: 1.1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高支模碗扣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整体搬迁暨**石家庄产业园 项目—钢结构检修车间 高支模碗扣式脚手架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北省**建筑工程公司第*分公司 石家庄**项目部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布署 (4) 4.施工准备 (4)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4) 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5) 7.质量保证措施 (6) 8. 安全保证措施 (6)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 10.模板支架计算书 (8) 11 雨季安全措施 (12)

1.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 1.2 主要规程、规范规范一览表 2.工程概况 2.1、项目名称:整体搬迁暨**石家庄产业园项目——钢结构检修车间。 2.2、建设地址:本工程位于河北省栾城县内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东临栾城大街,石家庄市南三环路以南4公里。 2.3、建设单位:**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2.4、设计单位:**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5、本工程建设面积:36876.43m2,建筑基底面积为34450.28m2。1-43轴长246.00m,A-X轴长138.64m,其中A-U轴为一层钢结构厂房,V-X 轴为二层框架。建筑高度(到女儿墙):厂房14.85米,辅助间10.05米。 辅助间西侧1-4/VWX空压机房框架结构楼顶标高9.300m,模板支设高度超过8m,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3.施工布署 . 施工方法采用满樘碗扣式脚手架,立杆的横、纵间距1.2米,横杆步距1.2米。立杆顶端用U形托与楼板底模木方支撑。框架梁、柱及顶板模板的面板均为12mm厚的覆膜木胶合板。支撑架每隔1步增设剪刀撑或斜支撑。为增加稳定性,在中间一层梁处增设横杆与梁支撑。顶板模板主龙骨采用两根40×90mm方木,间距:1200mm,副龙骨40×90mm方木,间距不大于200mm。 4.施工准备 4.1编制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明确使用荷载。 4.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 4.3对施工班组进行现场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伍的技术素质。 4.4对胶合板、木方、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4.5脚手板采用宽不小于200mm,厚度为50mm的脚手板。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立杆底座下铺垫板,垫板也采用脚手板。 4.6清理组架范围内的杂物.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5.1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一→安立杆一→安扫地杆一→安横杆一→铺临时脚手板一→ 安上层立杆一→安上层横杆一→逐层支设到楼板底,安立杆顶U形托一→安纵横木龙骨,铺胶合板 5.2脚手架搭设: 5.2.1在立杆下满铺脚手板,接头位置交错安装。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 的立杆上,搭设纵横向扫地杆。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水井巷中央商务区一期有顶步行街顶棚A区满堂架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西宁世纪佳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陕西恒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青海豪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审核人: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8年1月12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1满堂架搭设位置 (2) 1.2安装方法 (3) 二、主要依据 (3) 三、施工准备 (4) (一)现场准备 (4) (二)技术准备: (5) (三)材料准备: (5) 四、满堂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和施工方法 (6) (一)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 (6) (二)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7) (三)脚手架检查、验收、使用 (9) (四)脚手架的拆除 (11) 五、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2) 六、脚手架搭拆安全措施 (13)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架)计算书 (14)

一、工程概况 水井巷商务片区改造一期工程,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城市核心区域,北起西大街,南到人民街,西从水井巷,东至北斗宫街。总用地面积46487.18m2,总建筑面积380296.86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73787.56m2,地下室(不计容积率)面积106509.30m2。 1.1满堂架搭设位置 满堂架搭设位置图

总平面图 1.2安装方法 满堂架从一层搭设至六层楼顶,搭设高度为35.5米。从负三楼搭至一楼,每层搭设高度5米。从六楼搭至7楼,搭至高度5米。满堂架顶层施工区域铺设10mm厚钢板,非施工区域铺设40mm厚木工板,滑盖大梁放倒移动至固定位置,采用2台5吨卷扬机微调至安装位置。 二、主要依据 1、施工现场平面施工图 2、《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3、《直缝电焊钢管》GB13793-92

地下室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碗扣式脚手架

地下室高支模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碗扣式脚手架)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银湖雅苑二期项目 建设单位:鸿鑫泰(沈阳)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沈阳建都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辽宁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公司 地理位置: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号路20号 结构特征:本工程二期共有7#、12#、14#、16#、17#、18#、19#楼7栋高层,10#、11#、13#、15#楼4栋多层,以及3个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79696.4平米。其中3栋高层为地上18层、地下一层;1栋高层为地上24层,地下二层。 该3栋楼的地下室一层结构高度均超过5米,属高支模施工,须按有关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以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因此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二、编制依据 1)、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 2)、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3)、JGJ80-9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4)、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建标[2000]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2011); 7)、《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66—2008)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10)、《脚手架结构计算及安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二版;11)、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如建质[2009]87号文等;12)、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3)、辽宁省、沈阳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14)、本工程的承包合同、设计图纸与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方案确定: 1、模板及支撑选型 本工程高支模部分的主要构件使用模板及支撑选型如下表: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整个结构使用落地式、全封闭的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新型承插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具有拼拆迅速、省力,结构稳定可靠,承载力大,易于加工,应用广泛等特点。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的杆件之间为轴心相交、构件的整体性和刚度较好,且碗扣节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矩,因而具有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支撑架较高的稳定承载能力。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方案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方案 一、施工规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荷载和结构自重等各方面因素,大堂部分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其余用组合式钢管脚手架。由于本工程楼板大部分采取单向板形式,板厚为100mm,框架梁截面为300×600~350×800,次梁截面为250×600,而且钢筋非常稀少,综合考虑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砼自重、钢筋自重及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荷载,按11KN/㎡进行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决定采用组合式钢管门式脚手架和满堂红钢管脚手架相结合的模板支撑方式。 二、搭设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 GJ130-2001 J84-2001(2002年版);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59;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准备 1、工程各级负责人,应严格按本方案中各项要求及安全技术规程中的要求。逐级向脚手架搭设和使用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型钢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 3、钢管和扣件防腐处理,栏杆规定红白相间的色标。 4、脚手架底部立杆交错至用,排距为1.5m,柱距1.8m,剪

力撑倾角为45度跨距5个柱距,连续设置。 5、连接件的扣紧力矩为40-65NM,对接扣件的开口应向上 向内,扣件的栓柠昆力矩用矩板检查,抽样方法按随机均布的原则进行,抽样数目按有关标准进行。 6、结构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一致,基本平整,锚固 可靠。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7、架在搭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同步检查验收,完成后进行总的 验收,合格后,经批准方可使用。 四、搭设脚手架施工流程 4.1 垫块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采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铺设平整,不得倾斜、悬空、摇晃。 4.2 立杆 立杆应立于垫块中央,严禁悬空。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钢管端头两端面应平齐,其切斜偏差不能大于1.7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止雨水进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其垂直度,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用铅锤校正立杆的垂直度,搭设完毕后使其全高偏斜不大于

吸收塔及原净烟道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660MW机组#2脱硫AFT塔检修脚手架搭设技术规范书 一、工程概况: 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机组脱硫AFT内部检修工程,AFT直径为18m,总高度为25m。本要求是针对AFT塔体防腐所编制的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的依据。 #2AFT塔氧化风管疏通脚手架具体内容如下: 1)AFT塔内沿氧化风母管搭设脚手架,规格约为:18×3×24(米)。 2)AFT塔外氧化风母管两端,搭设2个脚手架,规格约为:2×1.5×24(米)。 3)AFT塔内不超过4米高的小脚手架,包含在本项目内(如有需要)。 二、依据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3《施工组织设计》 2.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三、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3.1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a.AFT脚手架子搭设前施工方案须编制完毕,经审批合格。 b.所需要脚手杆、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必须提前到场并经检查合格,锈蚀严重,强度不够的脚手架材料不允许使用。 c.AFT底部淤泥清理干净。 d.搭架子所需使用的工器具要进行全面检查、检修,保证使用中的可靠性。 e.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让所参加交底人进行签字、记录。 f.现场交通工具必须满足施工要求,现场道路平整,具备运输条件。 g.塔内照明必须充足,低压行灯变压器、行灯及电源准备齐全。 h.施工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i.施工记录表格、验收表格准备齐全,做到天天有记录,搭设完毕后及时验收。

j.施工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k.脚手架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四、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五、所需材料及工机具 六、作业程序及内容

吸收塔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平顶山平东热电有限公司 23210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7机组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批准人: 会签人: 编制人: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04月20日

目录 目录 (2) 1、编制依据 (3) 2、施工范围 (3) 3、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 4、施工工序和方法 (4) 5、主要工器具及劳动配置 (6) 6、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6) 7、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 (13) 8、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 (15)

1、编制依据 1.1 《实用建筑施工手册》2000缩印版。 1.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000版。 1.3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DL5009.1-2002。 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 1.5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安装图。 1.6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超净排放改造工程技术协议。 1.7 原脱硫系统相关施工图纸,技术文件。 2、施工范围 2.1 脚手架搭设范围为吸收塔拆除安装、烟道拆除安装脚手架搭设拆除。 3、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1 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1根据施工任务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程序文件、施工图纸资料、安全措施及要求、相关现行国标、规范、规程等组织全体参与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具体为:工程范围、进度要求、操作方法、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技术检查与验收要求、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3.1.2班长1人(施工组长必须熟悉了解架子搭设和拆除整个流程的安全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和保证措施),架子工6人(根据施工量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杂工2人(材料转运和堆码等)。 3.2 必须具备的条件 3.2.1现场场地必须夯实平整且排水畅通,水、电、路接通,施工用材料、机具准备就绪。 3.2.2施工用安全器材准备充分。 3.2.3施工用材料按要求提前组织进场,材料的场内水平运输以盘拖为主,辅以人工转运,同时视工程量的大小考虑汽车转运;垂直运输以人工为主,同时视工程量的大小及施工高度考虑吊车提运。

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要求规范标准

总则 1.0.1 为了在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其它用 途如:烟囱、水塔等一般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水坝等工程可按照本规的原则执行。 1.0.3 落地碗扣式脚手架当搭设高度H≤20m时可按普通架子常规搭设,当搭设高度H>20m及超 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制定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 1.0.4 与碗扣式脚手架结构类型相似的其他脚手架可参照本规的原则执行。 1.0.5 碗扣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 碗扣式脚手架CuplokScaffolding 采用碗扣方式连接的钢管脚手架。 2.1.2碗扣节点Cuplok Joint 脚手架碗扣连接的部位。 2.1.3立杆Standing Tube 碗扣脚手架的竖向支撑杆。 2.1.4 上碗扣Bell Shape Cap 沿立杆滑动起锁紧作用的碗扣节点零件。 2.1.5下碗扣Bowl Shape Socket

焊接于立杆上的碗型节点零件。 2.1.6 立杆连接销Pin 立杆竖向接长连接专用销子。 2.1.7限位销limitPin 焊接在立杆上能锁紧上碗扣的定位销。 2.1.8横杆Flat TubeCross 碗扣式脚手架的水平杆件。 2.1.9 横杆接头Spigot 焊接于横杆两端的连接件。 2.1.10 专用斜杆:Special Batter Tube 带有旋转横杆接头,提高框架平面稳定性的斜向拉压杆。 2.1.11水平斜杆Horizontal SlantTube 钢管两端焊有插头的水平连接斜杆。 2.1.12 十字撑CrossBracing 用作双排脚手架竖向加强支撑的构件。 2.1.13 八字斜杆Splayed Slant Strut 斜杆八字型设置方式。 2.1.14 间横杆:Intermediate Flat Tube

碗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案(2)

白佛村改造(S1、S2、S3地块) S3部分地下车库(超力8800 ) 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北超力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布署 (3) 4.施工准备 (4)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4) 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5) 7.质量保证措施 (5) 8. 安全保证措施 (6)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 10.模板支架计算书 (7) 10.1 模板面板计算 (8) 10.2 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9) 10.3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10) 10.4 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10) 10.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1) 10.6 楼板强度的计算 (11) 11 冬雨季安全措施 (11) 11.1 冬季安全措施 (11) 1.编制依据 1.1《白佛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白佛改造(S1、S2、S3地块)S3部分地下车库(超力8800㎡)工程地下车库施工图 1.3 主要规程、规范规范一览表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白佛改造 2.2建筑地点:本工程为河北宏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建设地点为石家庄市长安区,东临京珠高速公路,西临银龙小区,东临和平东路,南临白佛旧村,由河北九易庄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河北超力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三级,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第二组,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 0.00 绝对高程68.75m。 由于层高较高,特拟定此方案指导施工。 3.施工布署 . 3.1.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张君显(项目经理)———现场总负责 副组长:宋会涛(执行经理)———现场施工总协调 组员:安兴乐(木工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潘军强(钢筋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安兴旺(混凝土工长)———现场施工协调 王凯风(专职质检员)———现场施工质量检查 刘社民(材料主管)------- 材料供应 何志恩(专职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检查 劳务分包队经理、技术、质量、安全人员负责对施工班组的管理。3.2施工方法:模板采用满樘碗扣式脚手架,立杆的横、纵间距1.2米,步距1.2米。立杆顶端用U形托与楼板底模木枋支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