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其他原因也不难揣测
(1)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
要认真;
(2)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
尚;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可是
顾客要的是时髦;他认为靴子的品质
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
厌旧……
矛盾的焦点,也许就在于他太重视靴
子的品质。
19
探究
1、如何理解题目的双关含义? ——既是靴子的优等品质,又是做人 的优秀品质。 2、作者对其人其靴是如何赞美的? ——“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医生说:他是由于慢性饥饿而死的。
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 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13
质疑探究一
小说开头(1—7)写了什么?说明什么?
着重介绍这是一个怎样的靴匠.
1、手艺好— 太美观,模范品,穿不坏 2、相貌平平 黄皱皱,死板板 ——怎样归纳? ‥‥
——这是一个严肃、古板、固执, 不善交际,却精于手艺的老头。 14
17
探究:
格拉斯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 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 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 美,死而无憾。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是导致格 斯拉生意下滑的原因(“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 子”)。赶时髦、要样式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气?除了小说结束部 分借“年轻人”之口说出了一部分原因,你 还能猜出别的原因吗?
——为写人物的死作铺垫,从而揭示了主题 。 在一番对话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为“我”量 尺码;“我”在收到货后,又对靴子作了一番 评价这些铺垫之下,人物的命运就显得不可思 议:格斯拉竟然饿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的 一段话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亲手制 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 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 钱,“经常断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