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课我是一只小小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79.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苏少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鸟类的基本生态和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培养学生观察、表现鸟类外貌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练习用纸张塑造鸟类形体,提高学生造型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对鸟类外貌特征的表现•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对纸张塑造方法的掌握•学生对形体造型的把握•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飞翔的鸟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小鸟形象。
2.教师介绍鸟类的特殊生理构造,如身材、羽毛、嘴巴等。
并让学生对鸟类的生态环境有初步认知。
第二步:讲授1.讲解小鸟的线条和基本形体。
2.教授色彩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基本颜色和颜色的色彩搭配原理。
3.示例塑造一个小鸟,让学生研究他的制作方法。
第三步:操作练习1.分发彩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构思出自己的小鸟。
2.演示塑造方法,让学生跟着示范进行制作。
3.让学生观察对比自己及同学的作品,做出评价和反思。
第四步:总结1.小结鸟类的生态与形态特征以及色彩搭配知识。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学心得本课程是一节比较简单的美术课程,但要求学生对鸟类的生态和外貌特征等进行了解和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到造型和色彩的基本知识。
在帮助学生实现主题的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术的乐趣。
同时,本节课没有涉及到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一节美术课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苏少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绘制小鸟的形象来锻炼学生的精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能够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小鸟的特征和美感。
3.能够感受到小鸟在大自然中的生态环境和与人类的互动。
教学重点1.学会绘制小鸟的基本形状和轮廓。
2.学会使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小鸟的特征和美感。
教学准备1.素描笔、彩色铅笔、橡皮2.PPT或者图画资料3.海报或者海报纸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重点对小学生进行绘画培训。
而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小鸟的形象进行学习和练习。
第一节课在第一节课中,老师主要向学生们介绍小鸟的生态习性,包括小鸟的栖息地、食物来源、鸟巢构筑等方面。
同时,老师也会准备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们观看一些关于小鸟的自然记录片,让学生们加深对小鸟美好形象和其生态环境的理解。
第二节课在第二节课中,老师会向学生们简单介绍素描的相关概念和使用方法,然后教学生们如何使用素描笔来进行小鸟的轮廓绘制。
通过画“S”型线条、直线以及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们初步掌握和了解小鸟的基本形状和轮廓。
第三节课在第三节课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们学习如何使用彩色铅笔来为小鸟进行填充和涂色。
接下来,老师会教学生们选择适当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小鸟的特征和美感。
例如,可以使用橙色来表现小鸟的眼珠和嘴巴,使用灰色和黑色来表现小鸟的羽毛等。
补充内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小鸟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小鸟在种子传播,肉食昆虫控制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让学生们上网寻找一些有关小鸟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和资料,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小鸟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会简单的讲解小鸟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2.互动法:老师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小鸟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3.实践法:学生们需要亲自绘制小鸟的形象,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小鸟的理解和认识。
4.讨论法: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关于小鸟的问题和观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现小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绘画和手工制作小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绘画和手工制作小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出小鸟的生动形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鸟的图片、视频,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小鸟的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如何表现出小鸟的生动形象。
3. 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出小鸟的形象。
4.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我是一只小小鸟2. 插图:小鸟的图片和学生的作品。
3.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小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小鸟。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根据自己的创意表现出小鸟的形象。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还学会了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出小鸟的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阶段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小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初步感知小鸟的多样性。
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小学美术(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鸟的生态环境及习性。
2.能够以小鸟为主题进行描绘和创作。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小鸟的形态特征,能够真实地进行描绘和表现。
•难点:创作小鸟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表现小鸟飞翔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画板、纸张、彩色笔、调色板、水杯、擦布等。
•学生准备:彩色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利用图片或实物,介绍小鸟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及习性。
2.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画小鸟,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形态特征、颜色、骨架构造等。
•讲解小鸟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小鸟在自然界的生存状况。
3.实践操练•让学生自行画小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线条粗细和颜色调配,表现出不同的小鸟形态及特征。
4.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小鸟,小组之间交流和分享绘画经验,互相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5.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一些小鸟的绘画作品、摄影作品或雕塑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和想象力。
6.总结•结合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鸟的生态与习性,形成合理的创作思路。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并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五、课后拓展与作业•利用在线观赏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深学生对小鸟生态和习性的认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现和发扬自己的艺术天赋。
作业可以是在家半小时内,画一只自己心仪的小鸟。
六、教学心得本课是一节非常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有一定的教学挑战和难度,但也具有极高的人文和艺术价值。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艺术感受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人性化地理解小鸟生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认知。
同时,教师也必须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中。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身体结构,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鸟的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鸟类的身体结构:介绍小鸟的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等部位的特点。
2. 鸟类的动态表现:讲解小鸟站立、飞翔、觅食等不同状态下的动态表现。
3. 鸟类的色彩搭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描绘小鸟的羽毛,使画面更加生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鸟的身体结构、动态表现和色彩搭配。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生动地表现小鸟的形象,以及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鸟图片、课件、示范画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小鸟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小鸟的身体结构、动态表现和色彩搭配。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鸟。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小鸟画作。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1. 小鸟的身体结构: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等部位的特点。
2. 小鸟的动态表现:站立、飞翔、觅食等不同状态下的动态表现。
3. 小鸟的色彩搭配:运用色彩描绘小鸟的羽毛,使画面更加生动。
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小鸟,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2. 观察身边的小鸟,记录它们的特点和动态,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小鸟的身体结构和动态表现掌握得如何,是否需要在下次课进行复习?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解决?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2. 新课内容身体结构:通过展示小鸟的解剖图或模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小鸟的头部、身体、翅膀和尾巴等部位的结构。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是一只小小鸟》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教材以一只小小鸟为主题,通过模仿小鸟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小鸟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小鸟外部特征的描绘,也有对小鸟生活环境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小鸟并不陌生,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绘画表现自己内心情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想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用画笔表现小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地表现小鸟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呈现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大班艺术《我是一只小小鸟》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一节《我是一只小小鸟》。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鸟的外形特征,学习用绘画表现小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能够描述小鸟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小鸟,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鸟类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小鸟的特点,用绘画表现小鸟。
教学重点:认识小鸟的外形特征,学习绘画小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鸟图片、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PPT 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鸟的特点。
2. 讲解小鸟的外形特征(10分钟)通过PPT讲解小鸟的形状、颜色、羽毛等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3. 绘画小鸟(10分钟)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小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示范,自行绘画小鸟,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我是一只小小鸟》2. 内容:小鸟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羽毛绘画步骤:勾勒轮廓、填充颜色、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鸟,并为其上色。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水平,鼓励他们发挥创意,不设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针对不足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小鸟,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小鸟的外形特征3. 绘画小鸟的示范与指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图片选择:挑选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小鸟图片,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兴趣。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绘画小鸟的方法和技巧。
3. 创作一幅以小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绘画小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小鸟的生动形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鸟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讲解绘画小鸟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描绘小鸟的羽毛、眼睛、嘴巴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小鸟的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
4. 练习:学生独立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1. 我是一只小小鸟2. 副四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3. 内容:小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绘画方法和技巧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以小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小鸟的生动形象。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和展示,使学生全面掌握绘画小鸟的方法和技巧。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观察、学习、实践到创作全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学过程1. 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对小鸟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和创作做准备。
方法:展示小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7我是一只小小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我是一只小小鸟》这一课是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描绘小鸟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鸟类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小鸟的外形特征的描述,也有对小鸟生活环境的描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鸟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特征,对鸟类的内部结构和生态环境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鸟类,挖掘他们的创作潜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绘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鸟类,学会观察和描绘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鸟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谜语“头尾尖尖,嘴巴大大,羽毛黑白,会飞不会说话”引导学生猜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鸟。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了解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鸟类的结构,如翅膀、尾巴、腿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3.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尊重生命。
2024年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案我是一只小小鸟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对应章节为《我是一只小小鸟》。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鸟的基本结构特征,学习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鸟的形态;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介绍简单的构图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鸟的基本结构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小鸟的生动形象。
重点:掌握小鸟的基本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小鸟,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小鸟的基本结构特征,如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等,让学生了解并牢记。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观察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鸟的形态。
4. 例题讲解: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描绘一只生动的小鸟,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描绘一只小鸟,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提高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我是一只小小鸟》2. 内容:a. 小鸟的基本结构特征: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等。
b.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法。
c. 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只你最喜欢的小鸟。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周围的小鸟,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是一只小小鸟》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是一只小小鸟》。
根据新课改理念,现代美术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整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首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我是一只小小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主要内容是选取各种材料,把自己化装成鸟儿,进行游戏、表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体会创作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针对的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能够运用一些造型方式,对造型元素、表现方式、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题材,进行构思创作。
但这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与活跃,对于生活中的经验不足,对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还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结合他们的学龄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知目标: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环境下,使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鸟的资料,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现状,包括鸟的生活。
并在游戏环节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受鸟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2、技能目标:(1)让学生尝试利用网上信息资源调查研究,促进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
(2)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创设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学习环境。
最终达成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橡皮泥、纸板等)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