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作业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
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高分子化学试卷答案篇一: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1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①凝胶点——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用pc表示。
凝胶化现象——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由线形转化为支链而交联,使粘度将急剧增大,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态的现象,即为凝胶化②引发剂引发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成为引发剂效率,用 f 表示。
③链转移反应——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若存在容易被夺去原子(如氢、氯等)的物质时,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
平均聚合度——链增长速率与形成大分子的所有链终止速率(包括链转移)之比。
④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某些单分子官能团可按逐步反应的机理相互加成而获的聚合物,但又不析出小分子副产物的反应⑤聚合度变大的反应——聚合度变大的反应包括:交联、接枝、嵌段、扩链线型高分子链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成为网状高分子,这就是交联反应二.选择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式①本体聚合(转化率不高,经济)②溶液聚合(不经济,效率低)③悬浮聚合(成本低,效率较高)④乳液聚合(环保,成本高,效率高)2.提高防蛀防腐加(丙稀氰酸甲酯)3.自由基聚合,往往有杂质或加高分子化合物,为了(调控分子量)4(多项).丙烯酸单体用过硫酸钾作做引发剂,在水分子聚合10000的分子,可采取(A,B)措施A采用加水溶性高分子,B增加水的用量,降低密度C.提高聚合物温度D.增加引发剂5.改善聚乙烯凝聚性能加(丙烯晴增塑剂)6.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指(醋酸乙烯醇)的水解7.纤维素硝化和环氧树脂固化(降解可以使聚合度降低)8.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B)A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C 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无终止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9.只能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单体是(C)A 氯乙烯B MMAC 异丁烯D 丙烯腈。
10.能引发异丁烯聚合的催化剂是(D ):A AIBNB n-C4H9LiC金属KD AlCl3/H2O三.简答题1.根据高聚物的性质的性质,预聚物分为哪几类?答:形成交联型产物之前的聚合物称为预聚物,可以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无规预聚物:分子链端得未反应官能团完全无规的预聚物。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2)《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次作业1、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区别。
答:①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②原核生物mRNA的转录和翻译不仅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空间里,而且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真核生物mRNA的合成和功能表达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内。
③原核生物mRNA半衰期很短。
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较长。
④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也不同: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 A结构。
真核生物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且绝大多数具有poly A结构。
2、大肠杆菌的终止子有哪两大类?请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结构特点。
答:大肠杆菌的终止子可以分为不依赖于p因子(内在终止子)和依赖于p因子两大类。
不依赖于p因子的终止子结构特点:1.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式结构。
2.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端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产物的3’端为寡聚U,这种结构特征的存在决定了转录的终止。
依赖于p因子的终止子的结构特点:1.转录的RNA也具有发夹结构,但发夹结构后无poly(U)。
2.形成的发夹结构较疏松,茎环上不富含GC。
3.终止需要ρ因子的参与。
4.与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一样,终止信号存在于新生的RNA 链上而非DNA链上过程。
3、真核生物的原始转录产物必须经过哪些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以用作蛋白质合成的模版?答:1.装上5′端帽子;2.装上3′端多聚A尾巴;3.剪接:将mRNA前体上的居间顺序切除,再将被隔开的蛋白质编码区连接起来。
剪接过程是由细胞核小分子RNA参与完成的,被切除的居间顺序形成套索形;4.修饰:mRNA分子内的某些部位常存在N6-甲基腺苷,它是由甲基化酶催化产生的,也是在转录后加工时修饰的。
4、简述Ⅰ、Ⅱ类内含子的剪接特点。
化学分子的构造练习题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化学分子的构造是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的重要基础。
通过分子构造的练习题,我们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分子空间构型的理解,并加深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认识。
下面是一些化学分子的构造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
1. 乙醇(ethanol)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什么?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它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
根据分子的构造,我们可以得出乙醇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一个扭曲的三角锥形结构。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空间杂化为sp3杂化,形成四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
其中三个sp3杂化轨道用于形成碳与氢之间的σ键,而第四个sp3杂化轨道形成碳与氧之间的σ键。
氧原子上还带有一个孤立的电子对。
乙醇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考察碳-氧键和碳-氢键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2. 乙烯(ethylene)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什么?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它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根据分子的构造,我们可以得出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一个平面四边形结构。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空间杂化为sp2杂化,形成三个等价的sp2杂化轨道。
其中两个sp2杂化轨道用于形成碳与碳之间的σ键,而第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碳与氢之间的σ键。
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考察碳-碳键和碳-氢键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3. 硝酸(nitric acid)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什么?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
它由一个氮原子、一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根据分子的构造,我们可以得出硝酸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一个平面三角形结构。
该分子中氮原子的空间杂化为sp2杂化,形成三个等价的sp2杂化轨道。
其中一个sp2杂化轨道用于形成氮与氢之间的σ键,另外两个sp2杂化轨道分别形成氮与两个氧之间的σ键。
硝酸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考察氮-氢键和氮-氧键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子的空间构型直接影响着分子的性质和化学行为。
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还可以为合成新的化合物和解释实验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 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比较一下聚合物的流动性,哪个最好 ( C )A.MI=0.1B. MI=1C. MI=10(2)某一结构对称的结晶聚合物,其T m =210℃,其结晶速度最快的温度在 ( A )A .115℃ B. -25℃ C. 210℃(3)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
( B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4)大多数聚合物流体属于 。
( D )A .膨胀性流体(,1n Kr n σ=>&)B .膨胀性流体(,1n Kr n σ=<&) C .假塑性流体(,1n Kr n σ=>&) D .假塑性流体(,1n Kr n σ=<&) (5)用 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线性聚合物的应力松弛现象。
( B )A 、粘壶与弹簧串连的kelvin 模型B 、粘壶与弹簧串连的maxwell 模型C 、粘壶与弹簧并连的kelvin 模型D 、粘壶与弹簧并连的maxwell 模型(6)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 A )A 、n MB 、 w MC 、z MD 、M η(7)高分子链柔性越大,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 ( B )A 、越长B 、越短C 、 不变D 、不能判断(8)以下哪种现象可用聚合物存在链段运动来解释 ( B )A 、聚合物泡在溶剂中溶胀B 、聚合物受力可发生弹性形变C 、聚合物熔体黏度很大(9)下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 C )A 、玻璃化温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 、玻璃化转变是热力学一级转变C 、玻璃化温度是自由体积达到某一临界值的温度(10)聚丙烯酸甲酯的T g 为3℃,聚丙烯酸的T g 为106℃,后者T g 高是因为 ( B )A 、侧基的长度短B 、存在氢键C 、范德华力大2. 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或卷曲)构象,在晶体中呈伸直链或折叠链构象。
高分子物理第一、二章作业1、名词解释(1)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与远程结构(2) 高分子链的构型与构象(3) 高分子链的柔性与刚性(4) 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与等效自由结合链(5) 均方末端距与均方回转半径(6) 相对粘度、增比粘度、比浓粘度与特性粘度(7) 分子量的多分散性与多分散性系数(8) 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粘均分子量2、比较下列聚合物(写出名称与缩写)分子链柔性的大小,阐述理由。
CH 2 CH CH 2 CH CH 2 CH CH 3CN Cl nn n n Cl CH 2 CH CH 2 C Cl n Cl CH 2 C CH CH 2Cl n n Cl CH 2 C CH CH 2n CH 2 CH CH CH 2CH CH n C (CH 2)4 C O CH 2 CH 2 O O O C O CH 2 CH 2 O CO Onn CO O C CH 3OCH 3n (1)(2)(3)(4)3、将分子量分别为105和104的同种聚合物的两个级分混合时,试求:10g 分子量为104的级分与1g 分子量为105的级分相混合时,计算n M 、w M 、z M 。
4、聚苯乙烯-甲苯溶液在25℃时测得不同浓度的渗透压为:Cx103(g/cm 3) 1.55 2.56 2.93 3.80 5.38 7.80 8.68π (g/cm 3) 0.16 0.28 0.32 0.47 0.77 1.36 1.60 试求聚苯乙烯的Mn 和该溶液的A 2、χ1值(ρ1=0.862g/cm 3,ρ2=1.054g/cm 3)。
5、某种高分子溶液体系的Mark-Houwink 参数K 和α值分别为3.0x10-2和0.7,如果溶液的浓度为2.5x10-3g/ml ,在粘度计中的流过时间为145秒,溶剂流过的时间为100秒,试估算该试样的分子量。
6、某一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含有水10mol ,聚合物0.1mol ,在100℃、1atm 下其蒸汽压为5.065x103Pa 。
一、填空题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都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和_______力。
2._________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它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地做_________的运动。
3.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_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
___________越高,_________越剧烈。
4.(1)俗话说得是“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2)“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
5.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6.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7.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有()A.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水中放一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8.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情境描写,下面摘录的一部分语句都是描述我国大好河山的,其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9.关于扩散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分子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运动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10.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把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11.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C.水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2.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13.一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14.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高分子物理》标准化作业本参考答案沈阳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物理》课程组2014.3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一、 概念1、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叫构象。
3、均方末端距:高分子链的两个末端的直线距离的平方的平均值。
4、链段:链段是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动动的单元,是高分子链中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位。
5、全同立构:取代基全部处于主链平面的一侧或者说高分子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
6、无规立构:当取代基在主链平面两侧作不规则分布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体单元完全无规键接而成。
二、选择答案1、高分子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 A )首先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
A 、H. Staudinger,B 、K.Ziegler, G .Natta,C 、P. J. Flory,D 、H. Shirakawa2、下列聚合物中,( A )是聚异戊二烯(PI)。
A 、 CCH 2n CH CH 23B 、O C NH O C NH C 6H 4C 6H 4n C 、 CH Cl CH 2n D 、OC CH 2CH 2O O n O C3、下列聚合物中,不属于碳链高分子的是( D )。
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 、聚氯乙烯,C 、聚乙烯,D 、聚酰胺4、下列四种聚合物中,不存在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的为( B )。
A 、聚丙烯,B 、聚异丁烯,C 、聚丁二烯,D 、聚苯乙烯5、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 )。
A 、工程塑料ABS 树脂大多数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组成的三元接枝共聚物。
B 、ABS 树脂中丁二烯组分耐化学腐蚀,可提高制品拉伸强度和硬度。
C 、ABS 树脂中苯乙烯组分呈橡胶弹性,可改善冲击强度。
D 、ABS 树脂中丙烯腈组分利于高温流动性,便于加工。
6、下列四种聚合物中,链柔顺性最好的是( C )。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3)《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次作业1、遗传密码有哪些特性?答:a.遗传密码的连续性,密码间无间断也没有重叠,即起始密码子决定了所有后续密码子的位置。
b.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即同一个氨基酸可能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
c.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特殊性,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也无论是对病毒、细菌、动物还是植物而言,遗传密码都是通用的;但是某些密码子在不同生物中有着相对特殊的作用。
d.遗传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的反密码子在核糖体内是通过碱基的反向配对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的。
2、有几种终止密码子?它们的序列和别名是什么?答:3种,它们的序列是UAA、UGA和UAG,其中UAA叫赭石密码,UAG叫琥珀密码,UGA叫蛋白石密码。
3、简述摆动学说。
答:1996年,Crick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摆动学说,解释了反向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两个以上密码子的问题。
假说中提出: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一个tRNA 究竟能识别多少个密码子是由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性质决定的,反密码子的第一位A或C时智能识别1种密码子,为G或U时可以识别2种密码子,为I 时可识别3种密码子。
如果有几个密码子同时编辑一个氨基酸,凡是第一、二位碱基不同的密码子都对应于各自独立的tRNA。
4、tRNA在组成及结构上有哪些特点?答:(1)所有的tRNA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存在经过特殊的修饰碱基,tRNA的3’端都以CCA-OH结束,该位点是tRNA与相应氨基酸结合的位点。
(2)tRNA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受体臂(acceptor arm):其3’端的最后3个碱基序列永远是CCA。
TφC臂:根据3个核苷酸命名的,其中φ表示拟尿嘧啶,是tRNA 分子所拥有的不常见核苷酸。
第九章 温度和气体动理论
课 后 作 业
1、黄绿光的波长是5000 A (1 A =10 -10 m).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以黄绿光的波长为边长的立方体内有多少个分子?(玻尔兹曼常量k =1.38×10- 23J ·K -1) 解: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分子数密度为
n = p / (kT )=2.69×1025 个/ m 3 3分
以5000 A 为边长的立方体内应有分子数为
N = nV =3.36×106个. 2分
2、已知某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 400 m ·s -1.当其压强为1 atm 时,求气体的密度.
解: 223
131v v ρ==nm p ∴ 90.1/32==v p ρ kg/m 3 5分
3、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w = 6.21×10-21 J .试求:
(1)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
(2) 氧气的温度. (阿伏伽德罗常量N A =6.022×1023 mol -1,玻尔兹曼常量k =1.38×10-23 J ·K -1)
解:(1) ∵ T 相等, ∴氧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氢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w
=6.21×10-21 J .
且 ()()483/22/12/12==m w v m/s 3分
(2) ()k w T 3/2==300 K . 2分
4、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为29.1 J ·mol -1·K -1.求它在温度为273 K 时分子平均转动动能. (玻尔兹曼常量k =1.38×10-23 J ·K -1 )
解: R R i R i C P +=+=2
22, ∴ ()5122=⎪⎭
⎫ ⎝⎛-=-=R C R R C i P P , 2分 可见是双原子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
211077.32/2-⨯===kT kT r ε J 3分
5、一超声波源发射超声波的功率为10 W .假设它工作10 s ,并且全部波动能量都被1 mol 氧气吸收而用于增加其内能,则氧气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氧气分子视为刚性分子,普适气体常量R =8.31 J ·mol -1·K -1 )
解: A = Pt = T iR v ∆2
1, 2分 ∴ ∆T = 2Pt /(v iR )=4.81 K . 3分
6、1 kg 某种理想气体,分子平动动能总和是1.86×106 J ,已知每个分子的质量是3.34×10-27 kg ,试求气体的温度.
(玻尔兹曼常量 k =1.38×10-23 J ·K -1)
解: N = M / m =0.30×1027 个 1分 ==N E w K / 6.2×10-21 J 1分
k
w T 32== 300 K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