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化控技术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4
玉米密度化控试验总结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79-01试验目的:根据新疆温泉县主导作物生产现状,针对温泉玉米种植采用不同密度和化控量双因子试验,对温泉县玉米单产、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探索玉米增产的潜力和相关技术。
一、处理与方法1.供试化控剂玉米健壮素30ml/667?O,分二次喷施,2.供试作物品种玉米(kws3564)当地主栽品种。
3.试验地点与方法3.1试验地点设在温泉县塔秀乡呼和村,面积8亩,土壤肥力条件中等。
有机质/6.43g/kg,碱解氮9.2mg/kg,速效磷27mg/kg,速效钾323mg/kg,有效锌0.57mg/kg,有效硼0.74mg/kg,有效铁11.14mg/kg,有效锰9.53mg/kg,有效铜1.37mg/kg。
3.2玉米试验施肥情况根据温泉县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物和土壤,结合整地深施肥,磷酸氨(20kg/667m2),硫酸钾(3kg/667m2),硫酸锌(1kg/667m2),尿素(5kg/667m2),追施25kg。
3.3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两个因素,既不同种植密度与化控对作物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密度设:22cm×50cm、24cm×50cm、17cm×50cm三个处理。
分别在6月17日至6月24 日喷施玉米健壮素各15ml/667m2,并分设空白对照。
3.4试验田设计表试验随大田种植管理,东西方向种植。
4月28日播种,播种量为2.5kg/667m2二、验田管措施1.出苗4月4日,中耕松土两遍,浇水四次,化控两次,田管措施结合大田生产管理进行。
注解;根据试验各生育期观察,不同栽培密度玉米生长势,在抽雄前没有太大差别。
抽雄后17cm×50cm密度的试验处理,玉米基部叶片开始失绿,整株叶色变淡。
各处理化控后比对照的叶片平均变窄0.9cm左右,变短1.31cm左右,茎粗增加0.22―0.31cm。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玉米倒伏现象概述•化控技术在防倒伏中的应用•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具体措施•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实践案例•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优势与前景01玉米倒伏现象概述•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如风雨)或内部因素(如病虫害、栽培措施不当)导致植株倾斜或倒地的现象。
它是玉米生产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倒伏的定义玉米倒伏后,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阻,导致产量显著降低。
产量损失品质下降耕作难度增加倒伏的玉米植株往往容易出现穗部破损、籽粒散落等问题,使得玉米品质下降,影响市场价格。
倒伏的玉米植株给收割和耕作带来极大不便,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成本。
03玉米倒伏的危害0201玉米倒伏的发生原因气象因素:如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是造成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玉米生长后期,高大的植株更容易受到风雨的影响。
栽培管理:如种植密度过高、施肥不当、病虫害严重等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也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不良,增加倒伏的风险。
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玉米抗倒性存在差异,一些品种的茎秆较细、韧性较差,容易倒伏。
以上是对玉米倒伏现象的概述,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
02化控技术在防倒伏中的应用•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倒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化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玉米的防倒伏工作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化控技术在防倒伏中的应用。
化控技术在防倒伏中的应用03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具体措施•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措施,增强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和稳定性的农业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具体措施。
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具体措施04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的实践案例案例一:化控技术在某农场的应用位于东北地区的某大型农场,玉米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广。
玉米化控剂试验总结作者:陆洪海李强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摘要] 为更好的实现玉米增密保匀,防治玉米倒伏,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于2013年进行了玉米化控剂的药效试验,旨在验证不同化控剂的抗倒伏效果,同时找出化控剂的适宜施用时期。
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前喷施化控剂,玉黄金矮化株高22cm,矮多收矮化38cm,矮化效果显著,抗倒伏性强。
拔节后期差异不大。
[关键词] 玉米化控剂倒伏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15-01玉米增密是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同时存在密度大玉米植株易倒伏的问题[1]。
而化控可以控制玉米植株高度,有防倒伏的作用,所以安排玉米化控劑试验,来验证不同化控剂的抗倒伏效果,同时找出化控剂的适宜施用时期,为今后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作物与品种玉米,德美亚3号2.供试材料与来源玉黄金:由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矮多收:由郑州农大生化制品厂生产。
3.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处理:3.1玉黄金20ml/亩于玉米长出65%叶片时兑水叶面喷施;3.2玉黄金20ml/亩于抽雄前兑水叶面喷施;3.3矮多收20g/亩于玉米长出65%叶片时兑水叶面喷施;3.4矮多收20g/亩于抽雄前兑水叶面喷施;3.5对照:不喷化控剂(喷清水)。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1355.2m2(70cm行距×8垄×242m长)。
其它措施同大田常规生产。
亩设计保苗株数5000株。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产品物理性状表现矮多收、玉黄金:放入冷水中迅速溶合,并且无沉淀物产生。
2.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生育期调查结果表明,处理1(玉黄金20ml/亩拔节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3日,生育期天数109天;处理2(玉黄金20ml/亩抽雄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处理3(矮多收20g/亩拔节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20日,吐丝期7月23日,成熟期9月12日,生育期天数108天;处理4(矮多收20g/亩抽雄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对照(喷水),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一、前言随着绿色革命的兴起,化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玉米生产经历了从食用到饲用、化工,从自交、混交到杂交的转变,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随着科研、生产水平的日益改进,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株高从当初的180厘米左右增长到现在的270厘米左右,其穗位由当初的不足50厘米增加到现在的110厘米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50厘米以上,且穗行也相应增大。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适逢玉米旺长期(如灌浆期)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造成田间玉米大面积倒伏,甚至折断,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化控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目前玉米生产上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倒伏、折断问题,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的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在河南农业大学毛庄实验基地(郑州),供试品种为豫玉22,该品种具有株高、穗大、高产量、不抗倒伏等特点,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
玉米在4月20号按2800棵/667m 2露地直播,设置(2×4+1)9个小区,各小区面积均为33.35m 2。
在玉米生长5叶期、7叶期、9叶期、11叶期各小区分别用玉黄金(A)处理,每个处理1次重复,对照直接用水喷洒且不设重复。
玉米成熟时分别测量株高、穗位高及收后测定产量。
三、结果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喷施A 对玉米的各生理特征影响有明显差异。
在测定的几个玉米生育关键期,在5叶期喷施A 对株高和穗位数值最小,产量最低,其数值分别为CK 的0.7456%、47.75%和54.30%。
由表1中所测定的玉米各不同生育期的特征值与对应的CK 值之比可以看出,在玉米各不同生育期施用A 处理,玉米穗位、产量的变化较大,其次是株高。
可见对玉米施用A 改变玉米穗位和产量的风险较大,效果明显,其次是株高。
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喷施A 对各特征值的影响有很好的规律性。
玉米技术总结第1篇随着年末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作为一名技术员,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情况。
一、工作内容与完成情况玉米种子生产管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负责玉米制种的生产管理工作。
我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种子生产方案,并监督实施。
通过合理的安排,我们成功完成了年度种子生产任务,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技术改进与创新:在生产过程中,我不断尝试新的制种技术,优化制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我们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子的品质。
员工培训与指导:作为技术员,我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在生产过程中,我深入一线,指导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我参与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了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生产的种子达到了国家标准,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二、工作成果与亮点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在全年的生产过程中,我们提前完成了生产计划,保证了市场的供应。
创新成果显著: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我们成功研发出新型玉米品种,并在多个试验点表现出优良的'性状。
质量管理体系获认证: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家认证,为种子的出口奠定了基础。
员工技能提升:通过培训和实践指导,员工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生产成本偏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力度不够:未来我们需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新的玉米品种,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质量意识需加强:部分员工对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质量意识的培训和教育。
四、未来计划与展望继续优化生产流程: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种子生产的流程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技术研发:我们将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推出新的玉米品种,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的种子达到更高的标准。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总结
闫大明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建三江 156300
一、玉米化控技术背景
近年随着玉米新品种引进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新栽培技术、新科技成果不断推广,七星农场玉米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不断增加玉米的栽培密度。
目前,发展玉米生产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
主要采取增加种植密度,增施肥料等措施,但同时玉米倒伏问题成为突出的限制因素,化控抗倒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试验目的
筛选适合本地区最佳的玉米化控药剂,明确药剂的施用时期,为提高本地区玉米产量、提高抗倒伏能力提供相应技术支撑。
三、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七星科技园区进行,土壤类型为白浆土,前茬作物大豆。
土壤养分含量:pH值6.4,有机质34.78g/kg,碱解氮175.4mg/kg(扩散法),速效磷28.8mg/kg(Olsen法),速效钾68.6mg/kg(1NNH4AC浸提法)。
试验品种:德美亚1号
试验药剂:见表1
表1试验用药剂品种及生产厂家
药剂品种生产厂家
玉斗风郑州富利达农药有限公司
矮丰王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吨田宝黑龙江禾田丰泽兴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缩节安四川国光农业有限公司
多效唑四川国光农业有限公司
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小区对比设计,11个处理,每处理6垄,垄距68cm,垄长20m,总面积81.6m2,各处理如下:
处理1:为对照,不使用化控药剂。
处理2:玉斗风:25ml/亩,于玉米6-7叶期喷施。
处理3:矮丰王:20ml/亩,于玉米6-7叶期喷施。
处理4:吨田宝:40ml/亩,于玉米6-7叶期喷施。
处理5:缩节安:1.5g/亩,于玉米6-7叶期喷施。
处理6:多效唑:20g/亩,于玉米6-7叶期喷施。
处理7:玉斗风:25ml/亩,于玉米9-10叶期喷施。
处理8:矮丰王:20ml/亩,于玉米9-10叶期喷施。
处理9:吨田宝:40ml/亩,于玉米9-10叶期喷施。
处理10:缩节安:1.5g/亩,于玉米9-10叶期喷施。
处理11:多效唑:40g/亩,于玉米9-10叶期喷施。
3、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机械施肥,人工播种。
按照玉米各生育时期规定浓度喷施药剂。
喷液量为15L/亩,喷雾器用山东卫士牌WS-16型手动喷雾器,选用Teejet 11001型扇形喷嘴,喷雾压力2个大气压,空白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
最后一次施药后15天进行生育时期调查。
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
四、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玉米主要生育性状的影响
通过表2可知:各处理株高均低于CK,株高最低为处理7株高比CK低38.6cm,其次是处理9比CK低35.9cm;茎粗比较,各处理茎粗与CK差异不大;穗位高均低于CK,其中处理2穗位最低,比CK低17.6cm。
表2 不同处理玉米主要生育性状调查表
处理株高(cm)茎粗(cm)穗位高(cm)处理1(ck)261.0 2.22 76.6 处理2 226.4 2.52 59.0
处理3 229.3 2.27 73.9
处理4 235.2 2.54 76.4
处理5 259.8 2.14 75.7
处理6 253.1 2.24 75.8
处理7 222.4 2.20 70.7
处理8 232.6 2.10 76.3
处理9 225.1 2.20 73.1
处理10 259.4 1.94 76.3
处理11 252.8 2.17 74.6
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各处理产量分析
处理穗长
cm 穗粗
cm
穗行行粒秃尖(cm)百粒重(g)亩保苗亩产(kg)
处理1(ck)19.90 4.58 15.4 37.7 0.40 30.3 4000 597.72 处理2 19.15 4.51 15.2 35.1 0.30 31.2 4000 566.83 处理3 17.95 4.46 15.1 33.2 0.80 30.4 4000 517.35 处理4 18.90 4.50 15.7 36.6 0.15 29.2 4000 570.66 处理5 19.35 4.63 15.5 35.4 0.95 31.2 4000 582.09 处理6 19.35 4.67 15.6 37.1 1.00 30.1 4000 592.79 处理7 20.80 4.39 15.4 33.7 2.15 32.7 4000 576.14
处理8 21.10 4.51 15.7 33.5 1.70 33.3 4000 595.61 处理9 21.75 4.77 15.8 37.7 1.80 31.5 4000 637.95 处理10 19.25 4.55 15.4 36.2 0.90 29.2 4000 553.47
表4 续表3
处理亩产量(kg)增产(kg)增产率(%)
处理1(ck)597.72 ————处理2 566.83 -30.89 -5.2
处理3 517.35 -80.37 -13.4
处理4 570.66 -27.06 -4.5
处理5 582.09 -15.63 -2.6
处理6 592.79 -4.93 -0.8
处理7 576.14 -21.58 -3.6
处理8 595.61 -2.11 -0.4
处理9 637.95 40.23 6.7
处理10 553.47 -44.25 -7.4
处理11 596.32 -1.40 -0.2
从表3、4可知,各处理的穗长、穗粗与CK相近,穗粒数、秃尖和百粒重差异较大。
行粒数处理9最多,为37.7粒,百粒重处理8最高为33.3g,其次是处理9的31.5g;产量
处理9最高,达到637.95kg/亩,比对照增产40.23kg/亩,增产率6.7%。
其它处理均出现不
同程度的减产。
总体表现为玉米9-10叶期喷施化控剂产量性状好于6-7叶期喷施。
3、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表5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单位:(元/亩)
处理
产量
(kg/亩)
产出效
益(元)
玉斗风矮丰王吨田宝缩节安多效唑效益
排
名
1(CK)597.721195.4--- --- --- --- --- 345.4 2
2 566.831133.7 5 --- --- --- --- 278.7 9
3 517.351034.7--- 2.5 --- --- --- 182.2 11
4 570.661141.3--- --- 10.
5 --- --- 280.8 8
5 582.091164.2--- --- --- 0.5 --- 313.7 6
6 592.791185.6--- --- --- --- 5 330.6 5
7 576.141152.3 5 --- --- --- --- 297.3 7
8 595.611191.2--- 2.5 --- --- --- 338.7 3
9 637.951275.9--- --- 10.5 --- --- 415.4 1
10 553.471106.9--- --- --- 0.5 --- 256.4 10
11 596.321192.6--- --- --- --- 10 332.6 4
注:生产成本,肥料200元;种子80元;除草剂加机械打药70元;机械作业费200元,利费300/亩。
成本总计850元。
玉米价格按2元/kg。
表5表明,净增效益最高的是处理9,效益为415.4元/亩,其它处理净增效益均低于对照。
五、结论
玉米最佳的化控时期为9-10叶期,选用吨田宝40ml/亩效果明显,比常规对照株高矮
35.9cm,增产40.23kg/亩,增产率为6.7%。
效益增加70元/亩。
六、讨论
目前,我们就吨田宝的主要成分和增产机理尚不明确,玉米产量的提升还有许多的相关制约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化控药剂在玉米上产的应用前景还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