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6
682021, Vo. 41, No. 09农业与技术※ 种植科学不同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邢艳1张伟2王军1(1.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四川广安638000; 2.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为研究化控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正玉1818”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3种化控剂,分析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3种化控剂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增加了茎粗,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增加,产量增加了 7.1%~11.6%。
因此,化控可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进而降低重心高度,增加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形成高产。
关键词:玉米;化控;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19754/j. nyyjs. 20210515018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稳定增产对保障 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增加玉米产 量,要不断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依靠群体发挥增产 潜力,然而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群体结构发生改变,表现出植株重心上移,株高和穗位高增加,基部节间 变细、变长,群体结构被破坏,光合能力急剧下降,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
化学调控可以对玉米进行生长控制,减缓节间的生长,能够有效降低玉米株高、穗 位高,改善冠层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⑷。
因此,本 文研究了 3 种化控剂对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影 响, 研究其变化特征, 为化控技术的合理利用及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收稿日期:2021-04-06作者简介:邢艳(1978-),女,硕士,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1 材料方法1. 1试验材料试验于2019年在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6组进行,以“正玉1818”为试验材料,化控剂选用玉黄金(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吨田宝(哌啶鎓盐与基因激活剂水剂)和壮丰灵(乙烯利、芸苔素内酯,有 效成分总含量30%)。
七种化学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玉米是东北三省的主要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种植的中后期,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甚至干枯死亡,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为解决生产问题,采用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疾病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笔者在东北地区选择玉米大斑病重发生区,进行了化学药剂施用在田间控制玉米大斑病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8.7%丙环?嘧菌酯SC、32.5 %苯甲?嘧菌酯SC(瑞士先正达(中国)投资XX公司)、41%甲硫?戊唑醇SC(江苏龙灯化学XX 公司)、30% 醚菌?啶酰菌SC(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80%代森锰锌WP(美国陶氏益农业科技XX公司)、25%吡唑醚菌酯SC (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60%唑醚?代森联DF(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
1.2 试验方法2014年5月5日,在吉林市左家镇吉林特产研究所试验地,人工种植玉米――先玉335,公顷保苗5.5万株,试验设8个处理重复4次,顺序排列,共3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各处理为18.7%丙环?嘧菌酯SC 1050毫升/公顷,32.5 %苯甲?嘧菌酯SC 1050毫升/公顷,41%甲硫?戊唑醇SC 2250毫升/公顷,30% 醚菌?啶酰菌SC 900毫升/公顷,80%代森锰锌WP 900克/公顷,25%吡唑醚菌酯SC 900克/公顷,60%唑醚?代森联DF 750克/公顷。
2014年7月1日,玉米7~8叶期,将126℃60分钟灭菌的高粱粒,接入无杂菌的玉米大斑病基质,培养20天,每株玉米人工接种培养料的25克,形成带菌的植株,保证每一株玉米发病均匀,7月8日(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按计划剂量精准施药,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施药。
药前调查,7月8日,每小区随机选五点调查,每点取5株,计25株,每株调查第7~9叶发病情况,根据国标进行分级,统计病害发生级别及数量,药后30天,8月8日,每点取5株,计25株,每株调查第7~9叶发病情况,根据国标进行分级,统计病害发生级别及数量。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1215夏玉米化控剂对比试验示范总结张祥海毕景浩陈明(山东省曲阜市农业局,山东曲阜 273100)摘 要:近几年,随着夏玉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以及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性天气频发,倒伏已成为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玉米进行化控。
本文通过玉米化控试验,验证玉米化控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夏玉米;化控剂;对比试验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091试验目的近几年来,玉米生产中,常有倒伏现象发生。
而采用化控技术不仅能使玉米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增强。
化控防倒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新技术,鉴于市场销售的化控剂有多种,本试验选用了其中3种化控剂剂型,探讨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是曲阜市良种场;土壤潮褐土;耕层土壤质地中壤。
土壤肥沃,耕作层土壤营养含量:有机质1.4%、全氮0.120%、全磷0.101%、速效氮104mg/kg、速效纯磷16.1mg/kg、速效钾112mg/kg。
平原井灌区,轮灌周期5d。
前茬作物:小麦,单产水平800kg/667m2。
试验处理为A:助壮素(拔节期喷施);B:玉黄金(拔节期喷施);C:金大棒(拔节期喷施);D:对照(不施药)。
小区设计长15m,宽4m,面积60m2,8行区种植,顺序排列,重复3次。
试验品种是郑单958;播期:6月14号。
3田间管理足墒播种,麦收后整地、整畦,于整地前按照试验设计撒施底肥。
6月21日人工开沟播种,出苗期土壤墒情良好;7月6日定苗,按种植密度要求留足壮苗;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前喷施除草剂1次,中耕清苗2次;苗期至拔节期防治玉米粗缩病3次,大口期捏施毒沙防治二代玉米螟1次,中后期防治玉米褐斑病、锈病3次;7月6日苗期追施尿素13kg/667m2、钾肥15kg/667m2,7月28日大口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kg/667m2,8月30 日浇灌浆水1次,追施尿素10kg/667m2;10月2日收获。
玉米化控剂试验总结作者:陆洪海李强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摘要] 为更好的实现玉米增密保匀,防治玉米倒伏,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于2013年进行了玉米化控剂的药效试验,旨在验证不同化控剂的抗倒伏效果,同时找出化控剂的适宜施用时期。
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前喷施化控剂,玉黄金矮化株高22cm,矮多收矮化38cm,矮化效果显著,抗倒伏性强。
拔节后期差异不大。
[关键词] 玉米化控剂倒伏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15-01玉米增密是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同时存在密度大玉米植株易倒伏的问题[1]。
而化控可以控制玉米植株高度,有防倒伏的作用,所以安排玉米化控劑试验,来验证不同化控剂的抗倒伏效果,同时找出化控剂的适宜施用时期,为今后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作物与品种玉米,德美亚3号2.供试材料与来源玉黄金:由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矮多收:由郑州农大生化制品厂生产。
3.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处理:3.1玉黄金20ml/亩于玉米长出65%叶片时兑水叶面喷施;3.2玉黄金20ml/亩于抽雄前兑水叶面喷施;3.3矮多收20g/亩于玉米长出65%叶片时兑水叶面喷施;3.4矮多收20g/亩于抽雄前兑水叶面喷施;3.5对照:不喷化控剂(喷清水)。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1355.2m2(70cm行距×8垄×242m长)。
其它措施同大田常规生产。
亩设计保苗株数5000株。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产品物理性状表现矮多收、玉黄金:放入冷水中迅速溶合,并且无沉淀物产生。
2.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生育期调查结果表明,处理1(玉黄金20ml/亩拔节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3日,生育期天数109天;处理2(玉黄金20ml/亩抽雄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处理3(矮多收20g/亩拔节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20日,吐丝期7月23日,成熟期9月12日,生育期天数108天;处理4(矮多收20g/亩抽雄前喷施),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对照(喷水),播种期5月23日,出苗期5月27日,拔节期6月26日,抽雄期7月18日,吐丝期7月21日,成熟期9月14日,生育期天数110天。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长水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武伟霞
一、试验目的
根据各类药剂的使用时期,在玉米生育期内进行不同药剂、不同时期的化控试验,筛选出最佳化控药剂及最佳喷药时期。
二、试验基本情况:
1、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选择在农场科技园区内。
2、化控剂品种:
(1)玉黄金: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吨田宝:黑龙江禾田丰泽兴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密高:德赛化工有限公司;
(4)超高产生控剂: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三高农业研究所。
3、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4、试验密度:9万株/公顷。
5、施肥水平:
亩施用纯量N20P15K5(单位:斤),分施底肥、种肥和追肥。
尿素追肥200斤/公顷,剩下的尿素和二铵、硫酸钾总量2/3作底肥,1/3作种肥。
6、播种方法:机械施肥,人工播种。
7、喷药方法:人工喷施。
8、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及时间苗,并于3-4叶期及时进行补苗定苗。
玉米出苗后深松一遍,于玉米拔节前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并于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
玉米生长发育期间人工除草2次。
生长期间内未使用任何杀菌剂、杀虫剂及其他促早熟措施。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小区8米长、4行区,垄距110cm,小区面积35.2平方米。
三次重复,重复间步道2米。
2、试验方法
(1)玉黄金:用量:28毫升/亩,使用时期8展叶;
(2)吨田宝:用量:50毫升/亩,使用时期8展叶;
(3)密高:用量:200毫升/亩,使用时期10展叶;
(4)超高产生控剂:用量:50毫升/亩,使用时期14展叶;
(5)对照:不使用化控剂。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调查:
通过田间调查,玉黄金、吨田宝在抽雄期和散粉期比对照早两天,成熟早一天;密高在抽雄期、散粉期比对照早一天,成熟比对照晚一天;超高产生控剂抽雄期、散粉期、成
熟期比对照晚一天。
2、玉米考种情况
株高最低的是吨田宝,依次是密高、玉黄金、超高产生控剂、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70.6、55.3、36.1、30.5厘米,穗位高由低到高分别是吨田宝、玉黄金、密高、超高产生控剂、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48.5、22.8、21.7、2.5厘米。
从籽粒含水量看玉黄金、吨田宝含水量最低,然后是对照,再其次是密高和超高产生控剂,百粒重吨田宝最高,比对照高1.3克,依次是玉黄金、对照、超高产生控剂、密高。
3、田间生育性状调查
叶面积:叶面积最大的是密高,其次是超高产生控剂,依次是对照、玉黄金、吨田宝,说明早期喷施化控剂对叶片生长有抑制作用,叶面积小于后期喷施化控剂的;
气生根:超高产生控剂气生根层数90%为2层,其它化控剂气生根只有1层;
倒伏率:在公顷保苗9万株情况下各个处理都没有倒伏发生;
节间长度:在前期使用的玉黄金、吨田宝对玉米下部节间明显缩短,中期使用的密高对中部及上部节间有缩短作用,后期使用的超高产生控剂主要降低上部节间的长度。
玉黄金对第一节到第五节都有控制作用,第一、第二节节间最短,主要控制穗位以下节间的长度;吨田宝对第一节到第七节都有控制作用,第一、二、三节节间最短,也主要控制穗位以下节间的长度;密高对第三节到第十一节都有控制作用,每一节不是很短但很均匀,对穗位上下的节间都有控制效果;超高产生控剂第六节到第九节比对照短一些,主要控制穗位以上节间的长度。
茎粗:使用化控剂的处理各节的茎粗相对比对照粗一些,不同化控剂的处理之间茎粗差异不明显。
4、产量结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方差分析
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11.437982 5.718990.4293710.660536 6.926608组内159.83361213.31946
总计171.271514
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处理差异比较表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