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all建筑范例分析妹岛和世
- 格式:pptx
- 大小:12.31 MB
- 文档页数:33
"I CULTURE AND EXPLORATION呼反耳|文化与探索浅析妹岛和世建筑风格邓加贝(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日本建筑注重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女性建筑师从自身独特的角度给予建筑不同的风格特色。
妹岛和世的设计简单纯净,注重人的感受,对建筑、材料、空间有独特的理解,坚持将自己的建筑理念导入设计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与大部分设计师不同,妹岛有很多出色的小而美的住宅设计作品,针对这些建筑总结妹岛的建筑艺术风格。
关键词:妹岛和世;建筑艺术;不确定性;通透性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11背景(日本建筑的发展)在建筑领域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女性建筑师做出的成就正在逐渐在打破这种性别的界限,由于女性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心理感受与建筑风格相结合给建筑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当代,妹岛是女性建筑师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表现着女性独特的品味。
日本设计起步晚但善于吸收别的国家的设计风格特点,受到东方文化与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些不足。
日本建筑注重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建筑物的布置也是不对称避免产生人工造成的效果。
走在日本街头,让人感觉日本建筑样式单一,走进建筑物会发觉内部设计缜密精致,其现代建筑材料多采用混凝土,钢架,玻璃。
而妹岛的设计充分表现了日本设计的特点。
妹岛说“玻璃是前卫而性感的材质,白色又是最基本的色彩,它能对光线产生延伸作用,使得整个空间成为同质空间,我不是为了透明而透明”,她的设计是简洁纯净的。
2妹岛和世简介妹岛和世(1956-)出生于日本茨县城,建筑师,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工作室工作。
妹岛继承了伊东丰雄设计的不确定性,形成了一种轻盈飘逸的风格逐渐形成极少主义。
妹岛善用大面积白墙,她的设计又被称为“白色暧昧”。
简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设计———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例王柄棋,靳铭宇(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石景山100144)妹岛和世[1]作为当代日本建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对建筑独特的洞察力,设计手法上的先进性,使其在当代建筑名家中独树一帜。
轻盈、通透、纤薄是人们对妹岛和世建筑设计最常见的评价。
在进行建筑整体感受与空间的营造时,妹岛和世不仅仅拘泥于推敲建筑本身的设计,还会从建筑的场地设计出发,以建筑的外部设计来强化表达建筑所营造的空间感受与形式美感。
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为例,简析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中场地设计的作用,探究其建筑本体与外部空间设计的关系。
妹岛和世;场地设计;外部空间面模糊的圆形设计对城市建筑的影响类似于一种具有自然场地属性的效果:均质而又平滑。
从建筑本体设计来看:轻盈的屋顶、纤细的钢柱、大面积通透的的立面,三者共同营造出了金泽21世纪美术馆轻、透、薄的建筑特点。
在美术馆的外部场地设计中,妹岛和世从外部空间的均质性、植物的种植、道路的设计及内部室外天井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这些特点。
1.1外部空间的均质性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外部场地设计主要以大面积的草地绿化为主,建筑外部根据地势起伏围绕着一周环形道路,在主要入口处,环道向内部延伸出支路以供游览者进出美术馆。
可以看出,妹岛和世在场地设计中并未根据场地不同位置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级,所有场地的基本绿化都是由一种草本植物完成的;道路与建筑类似的环形,且并未区分道路的主次等级。
沿着外部环形道路除了2处面积不大的硬地外,并未设置其他景观节点。
美术馆所有的外部空间都以一种平级的、均质化的形态进行组织。
这样扁平化的空间组织形式与建筑本身正圆形的形体相互呼应,模糊了建筑本身的边缘性,同建筑本身一样以一种模糊的姿态来应对城市环境。
这种空间的均质性布置,给游览者提供了行为随机发生的场所。
美术馆外部的空间就像是一个舞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随意地进行各种活动。
案例评价之妹岛和世——李子林住宅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的作品李子林住宅是一栋建造完成于2003年的小房子,坐落在东京都郊区一个宁静的住宅区内,设计师妹岛和世,她的作品形式单纯,强调内部空间的物质反映,以凝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细腻的情感。
裴晓晨同学在主讲的过称中从建筑师妹岛和世的思想生平出发先剖析妹岛的设计风格,把重点放在李子林的空间分析上,从空间类型到流线分析再到空间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分析了李子林的构造、材料与色彩的特点,讲解得最后总结了妹岛的设计思想,以及他们自己感受,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再从基地、平面、以及特点等方面对李子林进行基本介绍,此次讲解在李子林住宅的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住宅空间的设计方法和建筑师对于具体的细节问题的特殊处理方式。
了解了妹岛和世的这些设计手法和思想。
而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她在设计时对于使用者在建筑中的活动,行为,舒适性,心理感受的关心,她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不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为依据来设计,她不画那些稀奇古怪的草图,而是事无巨细的深入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在李子林住宅这样空间尺度很奇怪的房子里,也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温暖气息。
从主讲者把握时间的角度上来讲,跟其他组一样,都大大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无法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完全阐述对妹岛和世及其她的李子林的深刻理解。
主讲人裴晓晨在讲解的过称中思路清晰,能有条不紊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在运用辅助工具上,他为了能更清晰的在表现李子林的空间构成上运用了建模的形式,让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李子林的空间,这是值得其他组好好学习的地方。
其次在细节的阐述上晓晨他们也分析的很好,譬如李子林住宅中运用的大面积的白色,世界上有很多建筑师钟情于将建筑设计成白色,包括柯布西耶,密斯,迈耶,阿尔瓦罗·西扎等等,虽然都是白色,但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妹岛和世的设计所体现的白色表达是一种轻盈飘逸,模糊,透明,有点“暧昧”的味道。
李子林住宅,这个外观全白色的小房子是对这些特点很有代表性的诠释。
●小住宅(Small House)●李子林住宅(House in A Plum Grove)妹岛和世作品分析妹岛其人主要作品歧阜北方住宅李子林住宅O-博物馆 等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近代日本知名女建筑师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风格穿透、流动小住宅Small House一种纯粹的美:简约、通透、暧昧、轻快、飘逸、浮游感、细腻、精致、轻盈、直观、洁净、直率、朴素、无拘无束、勇敢、富于女性气息。
基地介绍这个住宅位于东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基地面积非常小。
周围多为底层住宅。
平面业主对住宅有明确的规划,设计师将其分成四个空间垂直层叠在基地上。
这四个位于不同楼层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卧室、儿童活动室、起居/厨房/餐厅和带浴室的屋顶平台。
三层功能·流线由下到上依次为卧室、儿童活动室、起居/厨房/餐厅和带浴室的屋顶平台。
垂直方向流线简洁方便。
功能解析①③① 由于用地面积非常狭小,建筑基底必须充分利用场地,考虑到度层架空会切断建筑与地面的联系,所以选择了采用由地下层至一层做一个大厅空间并由此进入住宅的建筑方案。
② 现代建筑元素依旧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父母与子女居住的亲密性。
③ 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一个视野开阔的活动平台,满足主人的活动需求。
形体建筑的外形是将不同面积和位移的楼层通过墙连接起来并确定开窗位置的操作结果。
在小空间的限制下,尺寸上的小区别足以导致使用上的大小不同。
结构·材料“小住宅”采用全钢骨架建造,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钢结构住宅的空间灵活性与可变性为妹岛的构思提供了可能。
从妹岛的作品中,我们看到钢结构体系提供便捷的构造方式,而空间却拒绝“模式化”。
妹岛和世关注室内空间远大于外部造型。
在外墙上经常使用铝板、打孔的钢板和玻璃。
立面·私密性东西立面强烈的虚实对比。
南北立面灵活的虚实过渡。
半地下的卧室保证了私密性。
通过一小院采光。
生活·室内外在这个住宅中,由于各平面规模小并独立,室内空间受室外空间很大的影响。
经典案例分析一.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1.建筑师简介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舞台上,54岁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是绝对的主角。
人们称她的建筑为“白色暧昧”的建筑。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
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她的作品让人感受到其老师伊东丰雄的影响,妹岛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息。
妹岛经常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把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直观感中解放出来。
她的外墙纯净但是材质丰富,有点象女性的肌肤,有弹性,甚至有些性感。
在外墙上她经常使用铝板,打孔的不锈钢板和玻璃。
特别是对玻璃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她经常采用透明的,磨砂的,尤其是贴膜玻璃,使人观看外面景物有种陌生,虚幻和变形的意味,有一种预言又止的暧昧在里面,充满了日式的精致与淡淡的惆怅。
就象是川端康成的小说“那种寂静的美似乎把时间都凝固了”。
妹岛和世主要作品:劳力士学习中心、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东京成城公寓、日本和田艺术中心、托莱多艺术博物馆、关税同盟设计管理学院等。
2.作品简介由SANAA设计的“大胆且高度实验性质”的劳力士学习中心于2010年2月22日正式开放。
学习中心坐落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内,距离建筑5000米处是瑞士有名的阿尔卑斯山。
学习中心地面只有一层,波浪形的盒子外观将安静的学习区域与山脉和斜坡连接起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教师隔离起来。
妹岛和世作品分析与设计手法解析摘要:通过对2010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经典作品的分析, 阐释了其独特的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妹岛和世;作品分析;设计手法一.妹岛和世简介: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
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在SANAA事务所建立的十余年里, 他们陆续在国际性竞标中夺魁, 这使得妹岛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 其作品也因为对于新美学的诠释和鲜明的实验性而引起了世界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二.建筑思想:妹岛和世遵循的原则应该是空间概念,她的概念源自于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消隐,她的理解是拒绝明确的空间秩序,即拒绝空间与功能的明确对应。
注意她是拒绝明确,追求模糊,而非拒绝对应与秩序。
她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就能很好体现她的原则:低矮的圆形建筑,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将室内外和室内空间边界模糊化,而被使用者理解成穿透、流动。
1.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
建筑界的cp组合——妹岛和世西泽⽴卫在建筑界,有这么⼀对神奇的组合:他们都是1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伊东丰雄的得意弟⼦。
她是⽇本知名的⼥建筑师,建筑风格深受伊东丰雄的影响;他出⾝于建筑师家,叔叔西泽⽂隆在庭院设计、⼤哥西泽⼤良在住宅设计中都颇有名⽓,⽽他更是青出于蓝。
他们成为建筑界合作持久的黄⾦搭档,最佳CP。
他们就是妹岛和世与西泽⽴卫。
左:西泽卫右:妹岛和世1987年,妹岛离开了⼯作了6年的伊东丰雄事务所,⾃⽴门户。
偶尔还会回去看看伊东丰雄的妹岛也在拜访中慢慢认识了新来伊东丰雄事务所的西泽。
由于伊东事务所⼈员已经接近饱和,要想随时随地和伊东本⼈交流⼏乎机会渺茫,⽽妹岛则是当时的后起之秀,已能独当⼀⾯。
所以在上个世纪九⼗年代之初,西泽选择了追随妹岛。
五年之后,他们成⽴SANAA。
SANAA 组合中的S代表妹岛和世( Sejima Kazuyo), N代表西泽⽴卫(Nishizawa Rye),⽽A则寓意员⼯。
2004年,他们合作设计出的⾦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狮奖;2010年,两⼈⼜荣获象征建筑学最⾼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他们既相互合作⼜保持独⽴,除了SANAA之外,他们都有独⽴的⼯作室,带领着各⾃进⾏的项⽬。
在⾃⼰的⼯作室中能独扛⼤旗,在合作项⽬中⼜能相互配合。
他们之间相互平等,但在讨论中⼀个思维感性飘逸,⼀个维持理性分析,才使得建筑在从创新之余⼜不显得过于取巧。
正是这样平等⽽辩证的合作模式,他们成为了不可代替的黄⾦组合。
SANAA的暧昧建筑妹岛始终没有忘记创造公共活动场地的职责。
开放式的空间规划、⼤量透明材料的使⽤使得⼈们之间的阻隔更少。
她认为公共场所应该是开放包容的,空间应该友善,能拉近⼈与⼈之间的距离,能⾃由对话,没有隔阂。
“⽆论是博物馆也好,还是美术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应该如同⼀个街⼼公园。
”妹岛和世如是说。
深受伊东丰雄建筑的不确定性的影响,SANAA中尤其是妹岛的建筑风格简约,冷静,精致,以及有着欲⾔⼜⽌的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