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了还用吃降糖药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需要警醒的糖尿病治疗误区作者:于滨力来源:《科学养生》2014年第02期我们目前已经“荣升”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有1.2亿糖尿病患者,占人口的11%还多。
在治疗中,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时常出现反复,甚至加重,原因在哪里呢?解放军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志民教授等专家提醒患者注意以下问题:凭感觉用药、擅自停药。
不少糖尿病患者经药物控制后,症状基本消失、血糖降至正常,无明显不适,于是,患者就自己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有的人就不服药了。
专家提醒: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也不能放松,切忌擅自停药。
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其实,只有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
等到出现这些明显症状才用药,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
相信糖尿病能够根治。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迄今为止,都不能根治糖尿病。
目前,有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但是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技术还很不成熟,应用的面也很窄,只限于发病6个月内的13岁~40岁的中青年1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看到广告说药物根治糖尿病,千万不要随便相信。
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对于媒体或其他广告中宣称的中药根治糖尿病,十有八九是骗局,绝对不可轻信。
轻信保健品的功效。
有的保健品号称能够治疗糖尿病,其中有的擅自添加了劣质药物,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极不稳定,隐患极大;有些保健品宣传能降低血糖,但并没有临床试验等证据支持,患者可能不仅会多花冤枉钱,还可能对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这里提醒一句:国家早就不允许保健品声称有治疗作用,只能说是有辅助治疗作用。
遇到宣传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勿轻信,也最好不买。
不定期复查。
有的糖尿病患者服药后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的血糖、尿糖变化,不注意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人云亦云,跟风吃药。
餐后血糖8到10之间要吃药吗《餐后血糖 8 到 10 之间要吃药吗》在关注血糖健康的过程中,不少人会遇到餐后血糖处于 8 到10mmol/L 之间的情况,而此时一个常见的疑问就产生了:这种情况需要吃药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正常的餐后血糖范围。
一般来说,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应小于 78mmol/L。
当餐后血糖在 8 到 10mmol/L 之间时,虽然高于正常范围,但还不算特别严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个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这个人本身就有糖尿病病史,那么需要进一步分析其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患病时间长短、是否存在并发症等。
如果是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餐后血糖处于这个范围时,医生可能会先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量。
饮食对于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稳定血糖。
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比如,少吃蛋糕、糖果、油炸食品,多吃青菜、糙米、鸡胸肉等。
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实行少食多餐的原则,都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运动也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消耗。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调整,餐后血糖仍然在 8 到10mmol/L 之间,或者血糖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也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
另外,患者的年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在控制血糖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如果餐后血糖在 8 到 10mmol/L 之间,且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能不需要急于用药,而是继续观察和调整生活方式。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
糖尿病人停药必须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条件是血糖要达到相应的
控制目标,然后再看一下患者的其他指标,如果均在控制范围内,就
可以考虑对糖尿病人停药,但是糖尿病人不可擅自停药。
血糖达标的具体指标是空腹状态下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状态下血糖≤10.0mmol/L。
除空腹和非空腹状态的血糖控制之外,还要求糖化血红蛋白<7.0%。
糖尿病的管理除了血糖控制外,还要兼
顾血压、血脂、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是
一个综合的全面管理。
通常血压应低于130/80mmHg;高密度脂蛋白男
性应>1.0mmol/L,女性应大于1.3mmol/L;甘油三酯<1.7mmol/L,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男性<2.5,女性<3.5,尿白蛋白的排泄率<
20μg/min。
如果所有的检测指标均达标,在上述列举的范围内,糖尿病人可
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减少药量直至停药。
如果糖尿病人服药后多次
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或停药。
需注意,停药后还要持续巩固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遵医嘱定期监测
血糖、血压、血脂等,如果血糖等指标再次升高,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免血糖升高引发并发症。
空腹时全血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在此范围内的空腹全血血糖值都属于正常情况。
日常饮食后的血糖范围一般要低于7.8mmol/L,而“糖尿病临界值”则是11.1mmol/L。
餐后若不超过10mmol/L,一般来说仍属于超过正常范围值但是尚未达到糖尿病临界值的范畴。
简单来说,血糖的正常值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其一是全血血糖,其二是血浆血糖。
空腹时,全血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可换算为70~110mg/dL,凡是在此范围内的空腹全血血糖值都属于正常情况。
一般来说,血糖的浓度指标可以用以协助诊断糖尿病,成为其诊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糖尿病的“危险”血糖“信号”值,是空腹全血血糖≥6.7mmol/L,或者是空腹血浆血糖≥7.8mmol/L。
一旦达到甚至是超过这个数值,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诊治,不要掉以轻心,延误病情。
若是空腹血糖指的是空腹血浆血糖,则7mmol/L尚属略高于正常范围,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危险指标”临界值的情况。
若是指的是全血血糖值,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日常饮食后的血糖范围,一般是要低于7.8mmol/L的,而“糖尿病临界值”则是11.1mmol/L。
餐后若是不超过10mmol/L,一般来说仍属于超过正常范围值但是尚未达到糖尿病临界值的范畴。
这种情况下,建议听从医嘱,适量服用降糖药,将血糖浓度调节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以来缓解血糖浓度偏高而带来的一些不适状况。
关于降血糖的降糖药类,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按其作用机理,可以分成9大类,即: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酰脲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PP-4酶抑制剂和中成药九大类多个品种。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适应症,慎重选择合宜的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用药时要切记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的把控,否则可能会因剂量摄入过多而造成血糖大幅降低造成低血糖的副作用,与将血糖值调节至正常范围的治疗初衷相悖。
2024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
2024年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是中国医学界发布的用于糖尿病治疗的
权威指南。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首先,糖尿病治疗应以个体化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目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次,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血糖控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对治疗的态
度来确定,一般来说,血糖控制指标为空腹血糖3.9-7.2mmol/L,餐后血
糖小于10mmol/L。
其次,糖尿病治疗应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非药
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心理调整和教育指导等。
对于Ⅱ型糖尿
病患者,应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可以考虑使用口服降糖
药物。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在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后,可以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控制。
应避
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等的食物,并控制饮食的总热量。
患者还应控制饮酒,戒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最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相关检查。
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可以进行常规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等,以及眼科、神经病学、心血管等专科的相关检查。
总而言之,2024年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详细规范了糖尿病治疗的目标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血糖高需终身服药吗文章目录*一、血糖高需终身服药吗*二、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机*三、血糖高吃什么好血糖高需终身服药吗1、血糖高需终身服药吗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疾病,就是说一旦确诊,他肯定是不能够去根的,但是就是有些病人,比较轻的病人,他可能通过饮食运动,就能够血糖达标,也不需要吃药,但有些患者通过饮食运动,他血糖不能够达标,那么这些患者,他可能就需要服药,这些患者如果需要服药的话,可能基本上多数人,是需要终身用药的,因为你一旦停药,他可能血压就又高了,并不是说因为用药成瘾,是因为你的胰岛功能在下降,可能你不服药的话,很难达到一个标准的范围,所以这个就要终身服药,所以咱们患者,不要认为就是,我血糖控制好了,就要停药,那么你一停药血糖可能又高了,所以还要跟你的血糖情况,和你的胰岛功能,多数患者是需要终身用药的。
2、血糖高的原因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会导致身体中的糖分仍然很高并却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糖高。
饮酒可能导致血糖高。
喝酒会减少饮食,但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因此会导致血糖高。
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情绪的起伏波动太大,会使人身体中的某些器官功能不能正常的发挥,造体内环境紊乱,使血糖升高。
过度肥胖。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过多的食用含糖分过多的食物,不仅肥胖而且血糖升高。
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使的人体中的糖分含有量明显高于标准的要求,同时还会形成血中脂肪增加,导致血糖高。
3、血糖高的症状口渴。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血糖问题在出现以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渴,甚至有很多从前不爱喝水的朋友,突然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那么这种症状就很可能是高血糖的症状,一定要排除吃盐较多的情况。
乏力。
其实身体乏力很可能是高血糖的常见症状,只有当血糖偏高时,我们才能够感到过分疲劳想要睡觉。
因此如果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不同程度的出现不明因素的乏力状况,那么就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了。
化验血糖前是否该停用降糖药?作者:于峰来源:《药物与人》2013年第04期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就是要严格地控制血糖,使其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
因此,化验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对于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化验血糖前是否该停用降糖药一直是个糊涂的问题。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认为:“我用药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我的糖尿病好了,不必再用药了。
”还有人认为:“化验血糖的当天不能吃降糖药,否则药物会影响化验的结果。
”其实,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糖尿病虽然可以得到控制,但仍然无法根治。
服用降糖药后患者的血糖水平降到正常只能说明其病情得到了控制。
此类患者一旦停药,其血糖还会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进行治疗。
化验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监测病情的必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化验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而从广义上讲,化验血糖还应包括化验糖化血红蛋白(AIC)或糖化血清蛋白(GSP),这两项化验结果分别反映的是患者在2~3个月或2~3个星期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可以说,进行不同项目的化验其目的和临床意义均不相同,而且对患者在化验前是否该停用降糖药也有不同的要求。
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患者空腹时的血糖水平。
患者在进行此项化验前至少应保证8个小时没有能量摄入,而且不能服用降糖药。
一般情况下,从检测血糖的前一天晚上8点开始患者就不应再吃东西,但可以喝水。
而并发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若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可以在检测当天晨起时服用降压药(该药对测定血糖影响不大),以免血压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若前往医院化验空腹血糖的时间偏晚,应酌情减少中午的用药量,以免两次服药的作用叠加后造成低血糖。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是为了了解通过药物治疗是否使餐后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因此,患者在进行此项化验的当天应该和往常一样服用降糖药,并尽量保持日常饮食和运动的规律,以使医生了解其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
血糖7.2,我该怎么办血糖7.2意味着您已进入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范畴。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如果不得到控制,将会对您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下面将介绍如何治疗高血糖以及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改变饮食习惯控制饮食是降低血糖的首要方法。
您应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麦食品的摄入量,避免吃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同时,建议您多喝水,少喝饮料和酒精类饮品。
2.增加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您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建议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3.药物治疗如果改变饮食和增加运动不足以控制血糖,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开始服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4.监测血糖您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便了解您的血糖是否得到合理控制。
监测血糖可以通过在家中使用血糖仪完成。
二、注意事项1.减轻体重与肥胖有关的病症,如糖尿病和高血压,通常都能通过减轻体重来改善。
坚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您达到减轻体重的目标。
2.戒烟限酒吸烟会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加重,因此建议病人戒烟。
同时,限制饮酒数量也是必要的。
酒精会对糖尿病的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3.定期检查建议您定期进行体检和眼科检查等。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和神经病变,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接受治疗。
4.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除了控制血糖,您还应该注意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水平都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建议您定期进行血压和胆固醇检查。
总之,只要您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您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
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接受医生的建议。
血糖高,最近尿黄,不舒服,血糖高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尿黄可能是血糖高的一种表现。
血糖高对人体危害较大,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及时治疗血糖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血糖降下去还用吃药吗文章目录*一、血糖降下去还用吃药吗*二、血糖如何降下来*三、血糖高的危害有哪些血糖降下去还用吃药吗1、血糖降下去还用吃药吗血糖降下去还需要吃药.血糖不同于感冒病毒,病毒在药物治疗后,数量大幅减少,直到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控制病毒的数量下降时,才可以停止药物治疗。
但是血糖在体内是有一个平衡范围的,高血糖和低血糖都不是正常的。
打比方说就像天平的两边,一边是血糖,一边是药物。
药物随血糖值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变化不能太剧烈,应该在持续一个阶段后,再遵医嘱逐步变换药量。
2、血糖降下去中断治疗会有什么后果某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配合适宜的饮食控制,进行适量的运动,血糖能够渐渐地回归正常范围,各种临床症状也会暂时消失。
这时,患者经常会误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经被治愈了,因此就不再注意生活方式,甚至停药,但是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发现,血糖水平又上升回来了。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应持之以恒。
血糖正常就停药会使血糖反弹,并加重对胰岛细胞的损害,进而影响其他脏器功能。
3、降血糖的药物有哪些3.1、磺脲类: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的长效类药物。
代表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苯脲等等。
3.2、双胍类:双胍类药物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让身体里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
双胍类药物由于对肠道有点刺激,因此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用一半。
代表药物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
3.3、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细胞核受体,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血糖如何降下来1、喝点茶茶不仅能提供人体充足的水分,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等,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只要学会喝茶,不仅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还有预防并发症的功效哦。
文章来源:/article-364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阻击糖尿病(四)[权威专家教您如何选对药降血糖]CCTV10《健康之路》本期介绍本节目主要内容:降糖药品种繁多,哪种药效果好、副作用小,吃药又有哪些关键的注意事项,本期节目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教大家选对药降血糖。
一、关于糖尿病患者服药正确的是?A、根据血糖高低决定B、糖尿病初期可以不服药C、有症状再服药正确答案是:A,糖尿病患者服药应该根据血糖高低决定。
专家观点:多数糖尿病前期的人是不需要服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即可调整血糖。
降糖药种类:降基础血糖:双胍类,格列酮类降餐后血糖: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降全天血糖:磺脲类二、关于降糖药服用的剂量说法正确的是?A、多吃饭就要多吃药B、少吃一餐应该少吃一次药C、不能根据饭量调整药量正确答案是:C,糖药不能根据饭量调整药量专家观点: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血糖值来调整药量注意,如果不能确定什么时候能吃饭,糖尿病患者不能饭前过早服药。
如何识别正规的降糖药?方法很简单,认准国药准字号,并且可以在国家药物监督局网站上查询,名称、标示都统一的药才可以选择。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卫食准字、国食健字的产品,都号称有非常神奇的降糖作用,其实带有很强的欺骗成分,不能取代降糖药。
卫食准字通俗化的理解就是食品,不能取代降糖药。
国食健字就是常说的保健品,也不是药物。
只有国药准字号,才是真正的药物。
新药如何上市?新药上市需要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伦理委员会监督,然后再进行动物实验。
动物试验后再进入临床实验。
I期临床实验:10人以上。
II期临床实验:数百人。
III期临床实验:500-数千人,此时获得批准文号:国药试字XXXXX。
IV期临床实验:数千人以上,完成后获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XXXX。
如果不确定自己购买的国药准字号药品是否是真的对应的国药准字标号,可以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网址是/W S01/CL0001/也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关于降糖哪种说法正确?A、降糖药都有副作用B、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效果好C、降糖药需要终身服药?正确答案是:A,降糖药都有副作用,但是副作用偏小,而且合格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血糖高需要终身吃药吗文章目录*一、血糖高需要终身吃药吗*二、糖尿病的食疗偏方*三、糖尿病的用药误区血糖高需要终身吃药吗1、血糖高需要终身吃药吗对于占糖尿病发病人群95%左右的Ⅱ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给予及时、正规、科学的医学干预,部分病人可以不必终生用药,而仅靠科学运动和科学饮食,就能实现满意控制血糖和病情的目的,既避免了长期用药带来的生活不便,或因长期口服降糖药造成的肝、肾损害等并发症,又能实现高质量生活和长寿的目标。
2、饮食运动无效需用药如果经过饮食加运动,血糖仍然偏高,就需要应用药物治疗了。
目前国内上市的降糖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两大类。
对于血糖不是很高,且无其他合并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先选用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中包括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增敏剂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新药在逐渐上市,分别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可单药或联合应用,药理作用很复杂,最好是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对于Ⅰ型糖尿病、血糖很高的患者及有多年病史、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根据情况选择短效、中效或长效的胰岛素。
3、糖尿病的日常护理饮食要健康:患者每天都要吃饭,而日常饮食一定要保持健康主和合理。
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
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
有了这些方法也能做到糖尿病的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糖尿病的病情一般较平衡,但是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所以要注意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多,因此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每日测血压2次,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高血压可加重视网膜病变。
更要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防止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观察体重及尿量的变化: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记出入量和小便次数,并注意尿的颜色、气味,随时留置标本,以备检查。
血糖多高才吃降糖药在日常生活中,血糖值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指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血糖多高才需要吃降糖药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回答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常的血糖范围。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 39 61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小于 78 毫摩尔/升被认为是正常的。
但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 70 毫摩尔/升,或者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等于 111 毫摩尔/升,且这种情况在不同时间测量多次,那就可能诊断为糖尿病。
然而,仅仅依据这个诊断标准来决定是否吃降糖药是不够全面的。
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比如,年龄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于年轻人,尤其是那些预期寿命较长、没有严重并发症的,血糖控制的目标通常会更严格一些。
如果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然不能达标,可能在血糖稍高于诊断标准时就需要启动降糖药物治疗。
相反,对于老年人,特别是 70 岁以上、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已经有多种严重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因为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而低血糖对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摔倒、昏迷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血糖明显高于诊断标准,甚至出现了一些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时,才考虑使用降糖药。
除了年龄,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很关键。
如果患者本身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即使血糖只是轻度升高,也可能需要尽早使用降糖药来综合管理这些代谢异常,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糖尿病的类型也会影响用药时机。
1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一经诊断就需要立即使用胰岛素治疗。
而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往往是逐渐衰退的,在疾病早期可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糖,但随着病情进展,当血糖持续升高、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
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或者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大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为了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可能需要更早更积极地使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12向教授:您好!我在医生的帮助下,坚持药物、饮食、运动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朋友告诉我,像我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停用口服降糖药,请问是不是这样? 读者 齐先生 齐先生:您好!控制血糖的问题不在于方法和过程,而是必须治而达标,也就是说不管用药与否,必须使年轻的患者空腹血糖降至6.1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7.8毫摩尔/升以下;年长的患者的空腹血糖降至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10.0毫摩尔/升以下,而且不出现低血糖症。
达标后能不能停药?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多数人来说,血糖控制良好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共同作用的结果,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不容低估,一旦停了降糖药,高血糖就会卷土重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在其血糖控制好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严格控制饮食,加强锻炼,而且由于血糖的下降,他们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得少了,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增强了,他们可以停用口服降糖药。
停药过程中要注意:第一,血糖偏低的时候再停药,如果血糖值已达标,但是还是在满意范围的高限,最好不要急着停药。
其次,停药必须逐渐进行,一片一片地减,能减到什么程度就减到什么程度,不要牺牲血糖而硬减药物。
第三,减药后要更加注意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因为没有药物的支持,仅能靠饮食与运动的功效了。
患者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自认为是“糖尿病好了”而放松饮食及运动治疗,造成病情的反复。
最后,停药后必须经常监测血糖。
(编辑/梅语 校对/高雅)。
血糖平稳了可以停掉降糖药吗血糖平稳了可以停掉降糖药吗?血糖平稳了并不代表可以停掉降糖药,因为高血糖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它也是一种疾病风险因素,所以治疗高血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高血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并不是最重要的,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更加重要。
所以,当血糖稳定后,患者不应该停止降糖药物,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对剂量进行调整,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血糖控制药物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等。
2.饮食治疗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饮食中的盐和油的摄入。
3.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血糖。
4.心理治疗患者需要与家人沟通交流,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
注意事项1.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生化和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用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3.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减少烟酒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患者要加强锻炼,但要注意运动量的大小,以避免因运动过量而引起身体不适。
5.患者应该有规律的生活,并且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减轻身体和大脑的负担,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6.患者应该关注自身情感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适当采取放松心情的方式,例如听音乐、练吟等,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疾病。
早上就空腹在家里测的血糖6.8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它主要是由于身体缺乏或不能很好地运用胰岛素而引起的。
如果不予以治疗和注意事项,高血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
下面将介绍高血糖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高血糖的治疗方法1. 通过饮食控制为了控制高血糖,您可以试着改变您的饮食习惯。
饮食控制包括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鱼类、鸡肉、豆类和全麦食品。
血糖正常了还用吃降糖药吗
一、血糖正常了还用吃降糖药吗二、降糖药什么时间服用三、哪些情况不宜服用降糖药
血糖正常了还用吃降糖药吗1、血糖正常了还用吃降糖药吗
初发糖友经过积极正规的生活习惯调整、超重者减轻体重、药物治疗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出现明显的症状缓解,甚至不用药物也可保持血糖正常,临床上称为“蜜月期”。
大家要正确看待“蜜月期”。
“蜜月期”的出现代表胰岛部分β细胞功能有所保留,可以代偿,是个好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期间可以放弃饮食、运动控制和药物治疗。
2、糖尿病吃西药会吃坏肝肾吗
长期高血糖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要远远超过降糖药物对肝肾的影响,很多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肝肾不是吃药吃坏的,而是高血糖“泡”坏的。
不用惧怕药物的副作用,所有的西药上市前都会经过严格的药物毒性试验,检测不同剂量、不同服用时长下,药物的毒性与副作用,只有合乎标准才能上市(也就是能在医院和药店中买到)。
那么如何判断降糖西药的副作用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观察降糖效果,看看自己吃药后血糖控制如何,有无低血糖,有无其他不良反应等。
二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一般建议,用药半年内监测2~3次肝肾功能,如果结果都没有问题,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半年后则每两个月检测一次。
3、服用降糖药的误区
价格高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很多患者选药的标准就是价格高,但是这种药并不一定对自己有效。
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