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年记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青年记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青年记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记者是帮人们伸张正义的工作,他们有着很重大的责任,对他们的培训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青年记者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4月2日至28日,作为中国医药报社驻**记者站(筹)的记者,我有幸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轮训学习。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也许自己专业知识成长有限,但对于食药监管的宣传报道却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脚步。

《中国医药报》隶属于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每周一、二、三、四、五出版,每周一、周三、周五刊各四版,每周二、周五刊各八版。报社主要有要闻部、综合新闻部、食品新闻部、医药新闻部、法制科普新闻部等。驻地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集中在要闻部与综合新闻部,这次我有幸进入食品新闻部轮训学习。食品新闻部主要报道食品行业最新资讯、食品产业发展动态及趋势的深度解析等。全新的领域使我压力倍增。在部门主任和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会议现场和专家采访的摸索实践中,我的思考方式和写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对报社的运维模式和日常管理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轮训的点滴都凝聚成了丰厚的“三心”收获:

激发活力,永怀热情之心。绿植满目皆是,讨论声不绝于耳。朝气蓬勃不仅体现在报社的环境中,也洋溢在每位报社老师的脸上。每天早上十点和下午三点,报社就会准时响起广播体操的旋律。大家跟随着体操摇摆跳动,一天的疲惫便一扫而光。在轮训过程中,编辑老师的耐心和细致让我受益良多,思想的碰撞过程和讨论创新也使自己的日常宣传工作得到启发。自己时常会因为忙碌或懒散放过某个新闻点,有时还会闭门造车,所写的稿件自然也蜻蜓点水、平淡无奇。但是,只有坚持时效性、激发写作活力与热情才是写好新闻的基础,也是不断优化稿件的主动力。下班后,自愿加班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的努力都是为了稿件更有深度和说服力,让新闻及时有效的传达。唯有热爱,方能致远。因此,要把怀抱热情之心作为青年记者工作时奋勇向前的中坚力量,发挥拼搏精神,用青春热血谱写出动人的监管故事。

坚定理想,保持敬畏之心。细微之处下功夫,平实之中见功力。每一份《中国医药报》都要经历从记者采写、编辑加工、编前会报稿、排版设计、部门签字到总编室通过、审读审定、执行编委确认签字等精雕细琢的过程,每个过程的严格执行无一不是敬畏之心的表现,对于每份报纸以及报纸上刊登的每篇文章,记者都应该心存敬畏。驻地记者因为距离报社较远,不能第一时间阅读报纸,往往会忽略每张报纸复杂的产出过程,造成随意落笔的情况。不能及时与报纸的

文章“对标”,稿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驻地[本文来自文秘网转载请保留此网址]记者的写作能力自然进步缓慢。敬畏之心可以促进记者深入了解新闻故事,反复梳理、分析和对照新闻素材,发现、提炼并展现最有价值、最接地气的内容,养成追问到底的扎实采访作风。只有常怀敬畏之心,青年记者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提高稿件的公信力,才能多视角、多维度、多形式讲好基层食药监管故事。

攻坚克难,不忘责任之心。标点符号的应用、异形词的整理、消息和导语的写法、如何让新闻角度活起来……报社每天清晨的编前会上,执行编委都会带领大家学习新颖报道,重温基础知识。点评前一天的报纸、申报第二天的稿件,是每天编前会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报纸的版面回顾和文章规划,既提高了新闻策划能力,也全面了解、掌握了食品药品监管知识,同时也是对新闻负责的体现。记者的工作神圣而光荣,青年记者更需要唤醒责任意识。对新闻线索负责,记者才会深入挖掘鲜活素材;对新闻稿件负责,记者才会反复修改、融会贯通;对报纸文章负责,记者才会虚心学习、日进日新。驻地记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坚持写好每篇食药监管故事,也在于为驻地省局提供更好的宣传服务。作为青年记者,更要积极投身于当地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为食药监管宣传开拓创新。

报社的工作流程对于**省局的宣传工作也带来了些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