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9.70 KB
- 文档页数:5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混凝土浇筑工艺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泵送商品混凝土以其施工方便、浇筑速度快。
易于振捣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仍存在诸如对配合此要求更严格,施工中易发生堵管等现象,现就泵送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问题微一简要说明。
普通水泥商品混凝土为悬浮密实结构,其强度形成机理是靠水泥的水化反应产生的凝结力获得的。
商品混凝土强度不仅服从水灰比定则,还要服从密实度定则。
由于普通商品混凝土较易捣实,在某种程度容易造成把密实度看成次要因素,而只注意水灰比与强度的关系。
然而,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其可泵性有特殊的要求,即:要求商品混凝土具有建筑工程所要求的强度需求,同时要满足长距离泵送的需要。
换句话说,就是商品混凝土在达到可泵性要求时应服从于阿布拉姆斯水灰比定则。
1.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合料应满足的要求(1)要有足够的水泥浆体水泥浆体是混凝上组成的基体,在泵送商品混凝土中,为了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润滑层。
保证商品混凝土泵送能够顺利进行,拌和物须满足以下要求①有足够的含浆量,砂浆除了填充骨料间所有空隙外。
还应有富余量使商品混凝土泵输送管道内壁形成薄浆层;②浆层内含有较多的水,以在输送管内壁处产生一层水膜,泵送时起到润滑作用。
(2)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合料应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泵送顺利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商品混凝土混合料应满足以下主要技术要求:①商品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小于商品混凝土混合料运输、泵送、直到浇灌完成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问;②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要好,并且要具有良好的内聚性、不离析、少泌水,以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泵送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分析由于泵送商品混凝土在性能及施工工艺上的特殊性,因此对其组成材料的质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1水泥品种和用量的选择适宜的水泥用量对商品混凝土的可泵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实践表明,适宜的水泥用量不仅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标号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管道尺寸、输送距离等有关。
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可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拌和物的混凝土。
要求其流动性好,骨料粒径一般不大于管径的四分之一,需加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管道中离析和堵塞的泵送剂,以及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在泵压下顺利通行的外加剂,减水剂、塑化剂、加气剂以及增稠剂等均可用作泵送剂。
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可避免混凝土施工中拌和料分层离析、泌水和堵塞输送管道。
泵送混凝土的原料中,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
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水泥用量较多,强度等级C20~C60范围为350~
550kg/m3。
2)超细掺合料时有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和降低造价,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等掺合料。
3)砂率偏高、砂用量多,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8~45%。
4)石子最大粒径,为满足泵送和抗压强度要求,与管道直径比1∶2.5(卵石)、1∶3(碎石)~1∶4、1∶5。
5)水灰比宜为0.4~0.6,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时,混凝土则易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
6)泵送剂,多为高效减水剂复合以缓凝剂、引气剂等,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因而对裂缝也有影响。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一、引言泵送混凝土是一种将混凝土通过泵送设备输送到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法,它具有高效、快速、节省人力和材料的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进行探讨。
二、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目标:1. 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泵送混凝土需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便在输送过程中能够顺畅地通过泵送管道,并且在施工现场能够顺利地进行浇筑和振捣。
2. 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合理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施工质量可控。
4. 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坍落度:泵送混凝土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坍落度,以便在泵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层、堵塞等问题,并且在施工现场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5. 经济合理: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成本、工程要求、施工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三、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泵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便进行后续的配合比设计。
2. 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性能和供应情况,确定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3. 控制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施工质量可控。
4. 确定骨料配合方案: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合适的骨料配合方案,包括骨料种类、粒径分布等。
5. 考虑施工性能:根据泵送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黏度调节剂和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泵送的配合比设计,与传统(非泵送)的配合比设计有所差别。
泵送在性能上,一方面要满足常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要求;另一方面又应具备良好的可泵性。
而这两方面的性能,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棒点就在于寻求两者的最佳协调,实现“双赢”。
泵送施工的成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首要因素。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具体详实的研究泵送施工条件与特点:如泵机性能、泵送距离、输送管状况、排送量计划、气温条件等等。
这些因素的每一个变化,对配合比要求、泵送效果都有影响;其中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坍落度、粗细骨料的粒径与级配、砂率、外加剂与外掺料等各项参数的大小,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比传统混凝土更直接,更显著。
因此,配合比设计中,应从泵送混凝土特点出发,结合工程条件选好上述各参数。
1.1 塌落度的选择坍落度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之普通混凝土敏感得多。
当坍落度偏小时.泵送阻力增大,泵送效率下降(坍落度小于8 cm,泵送不畅;小于6cm。
越出可泵范围)。
而坍落度偏大。
虽有利混凝土的流动,但也有副作用,如易泌水、混凝土的耐压性能降低、可能导致离析、阻管。
不仅混凝土的强度因而下降,若管理养护不善,还容易产生缩裂病害。
坍落度的选择,除了常规考虑因素外,更要考虑泵送的具体条件与要求:如输送管径大小、泵机性能、排送量大小、泵送距离等等。
此外,必须保障同批浇筑混凝土的坍落度具有相对可靠的稳定性(波动≯15%)和泵送前后损失小。
国内据京、沪、宁、穗等地的工程实践,坍落度一般低值在14~18之间,高值在23以下(个别例外)。
泵送效果良好。
缺乏经验的地区,除按“规范”(JGJ/T10-95)规定选用外,也不妨参照邻近地区和国内的经验,或以15±3范围试配,并在应用中逐步创建地区最佳范围值。
1.2 水泥用量问题混凝土在输送管中流动,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润滑管壁,和包裹骨料表面,以克服泵送阻力。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使用性能要求,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各组分的比例,以及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砂率、石料含量等参数,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
泵送混凝土是指通过泵车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输送到施工现场,其中包括将混凝土送至较高或较远的地方。
相比于传统的浇筑方法,泵送混凝土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设计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渗漏等问题。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水灰比。
2. 控制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重量与总骨料(砂和石)的重量之比。
砂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能。
一般情况下,砂率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但抗渗性能会相应降低。
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合适的砂率。
3. 调整石料含量:石料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石的重量与总骨料的重量之比。
石料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一般情况下,石料含量越大,混凝土的强度和断裂韧性越好。
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合理的石料含量。
4. 控制掺合料的使用量: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水泥替代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合适的掺合料使用量。
5. 确定配合比的稳定性:配合比的稳定性是指在给定的水泥用量下,混凝土的各组分比例是否合理稳定。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成为解决高层建筑混凝土输送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为例,研究了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和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混凝土泵送; 施工技术引言: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混凝土输送成为施工过程中的瓶颈。
传统的手工浇筑难以满足高楼层的需求,且存在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深入探讨和创新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关键技术势在必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一、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要点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首先,考虑抗压强度。
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以承受垂直荷载。
设计时需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荷载,确保混凝土达到所需的抗压能力。
通常采用高强度水泥、细骨料和掺合剂的组合,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其次,确保流动性。
由于泵送需要,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以确保能够顺利泵送至高层。
为此,可以采用高效的减水剂,优化水灰比,控制骨料粒径分布,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泵送性能。
此外,控制温度裂缝是关键。
超高层建筑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引发温度裂缝。
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采用合适的掺合剂,以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混凝土温升,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
最后,考虑耐久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
2、运输环节管控首先,确保及时供料。
混凝土的供应应具有高度的及时性,以避免混凝土在输送管道中发生凝固或分层的问题。
为此,需要合理安排混凝土搅拌车的发车频率,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均匀状态。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输送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停工时间。
其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时间。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过长或过短的搅拌时间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作者:陈春秀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7期陈春秀(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一处河北保定 071051)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混凝土浇筑工艺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泵送混凝土以其施工方便、浇筑速度快、易于振捣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仍存在诸如对配合比要求更严格、施工中易发生堵管等现象,现就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泵送施工工艺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简要说明。
关键词:配合比砂率泵送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a)-0101-011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满足和易性、可泵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
混凝土塌落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混凝土流动性的好坏,混凝土的输送阻力随着塌落度的增加而减小。
坍落度过大,会因为混凝土离析而造成堵管;而坍落度过小,出现干硬性混凝土,会增大输送压力,加剧设备磨损,并导致堵管。
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在8cm~18cm范围内,对于长距离和大高度的泵送一般需严格控制在15cm左右。
在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即在泵送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泥浆来润滑管壁,以克服泵送时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
水泥在泵送混凝土中,起胶结作用和润滑作用,同时水泥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使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不易泌水,水泥的用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若水泥用量过少,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吸入性能,同时使泵送阻力增加,混凝土的保水性变差,容易泌水、离析和发生堵管。
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应大于320kg,但也不能过大,水泥用量过大,将会增加混凝土的粘性,从而造成输送阻力的增加。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要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即为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用量的比值,选用水灰比时应保证设计强度和泵送混凝土所需的坍落度,且不发生离析。
万科·假日润园住所工程泵送混凝土控制举措一、泵送混凝土原资料和配合比的控制1、泵送混凝土原资料的控制(1)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切合以下国家现行标准:①《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②《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 1∶2∶ 5;泵送高度在 50~100m时,宜在 1∶ 3~1∶4;泵送高度在100m 以上时,宜在1∶4~1∶5。
粗骨料应采纳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3)细骨料宜采纳中砂,经过筛孔的砂,不该少于 15%。
(4)泵送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一般为减水剂。
高强混凝土若不加减水剂是没法泵送的。
在采纳减水剂时,要选含游离硫酸盐数目少的减水剂,不然水泥浆会很快变硬而不利于泵送。
在夏天施工时,因气温太高,混凝土在短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很大,特别是远距离泵送很简单堵管。
此时可适合加入必定量的缓凝剂,在选择时要注意羟基羟酸盐缓凝剂会增大混凝土的泌水,可使大水灰比低水泥用量的混凝土产生离析。
(5)泵送混凝土宜掺适当粉煤灰,在泵送混凝土中搅合磨细的粉煤灰,能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明显提升,且能降低泌水和干缩,改良混凝土的可泵性。
在大概积混凝土构造,掺加必定的粉煤灰还可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益于控制温度裂纹的产生。
因为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的缓凝作用显然,冬天施工时慎用。
粉煤灰混凝土较一般混凝土总碱含量低,抗酸腐化较好,并可增添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凝土的浇筑条件有极其显然的改良。
但其外观较差,只好将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基础混凝土,大坝混凝土等隐蔽建筑中。
掺加粉煤灰或矿物搅合料的混凝土在运输、浇筑和振捣工序中也要考虑采纳相应措施。
如不宜用翻斗车,宜用罐车运输;不宜用手推车运送,宜用泵送浇筑(如用吊斗运送,需在下斜口加装附着式振捣器,以利出料);浇筑薄板混凝土时,不宜将插入式振捣棒插入拌合物并水平拖动振捣(振捣棒通事后物料回填困难,易离析并形成单薄部位,且易开裂),宜采纳小间距、浇插频换振点的方法;浇筑梁、柱或墙壁混凝土需要深插时,则应上下振动,垂直且迟缓拨棒,免得留下孔洞,振点相同需要加密,战胜振动衰减显然的弊端。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泵送时,根据工程要求制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需要更加注意配合比的合理性,因为泵送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会经历强烈的剪切力和高压力,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过低或过高,从而影响泵送效果和工程质量。
在制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骨料种类、水泥品种、外加剂的使用等。
一般来说,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坍落度适中:坍落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变差,而坍落度过低则会使混凝土难以泵送。
因此,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该在5~12cm之间。
2. 骨料分布均匀:混凝土中的骨料应该均匀分布,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水灰比合适: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而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应该在0.4~0.6之间。
4. 外加剂的使用:在泵送混凝土中,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水灰比、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等性能。
总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
只有制定出合理的配合比,才能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 1 -。
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C5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中国交通建设China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Company配合比编号:申报单位:申报日期:C5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 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 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 42-2005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设计图纸二、设计强度等级C55,用于桥涵工程(箱梁等),设计坍落度为160mm-200mm。
三、配合比使用材料1、水泥:华新水泥(岳阳)有限公司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粉煤灰:巴陵石化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Ⅰ级粉煤灰。
3、细集料:湘阴河砂,采用Ⅱ区中砂,细度模数M F=2.73。
4、碎石:临湘市新屋采石场5-20mm连续级配: 9.5-19mm、4.75-9.5mm两级配,比例为80%:20%。
5、水:当地饮用水。
6、减水剂: 山西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 HJSX-A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四、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0设计要求砼强度f cu,k=55Mpa,标准差δ=6.0Mpa,砼配制强度:f cu,0=f cu,k+1.645δ=55+1.645×6.0=64.9Mpa2、计算水胶比(W/B)(1)以强度要求计算水胶比:①因水泥无28d强度实测值,故采用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γc=1.10,计算得水泥强度:f ce=γc ×f ce,g=1.10×52.5=57.8Mpa。
因本配合比中掺入了粉煤灰19%,故γs=1.00,γf=0.85f b= f ce×γf×γs=57.8×0.85×1.00=49.1②计算混凝土水胶比(W/B)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64.9 Mpa,胶凝材料强度f b=49.1Mpa,查表得碎石回归系数: a a=0.53,a b=0.20W/B=a a f b/(f cu,o+a a a b f b)=0.53×49.1/(64.9+0.53×0.20×49.1)=0.37(2)选定水胶比根据施工经验及相关规范特选定水胶比为0.30。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根据构筑物的特点(如浇筑部位、截面大小、钢筋疏密、泵送高度),使用泵的性能,混凝土捣实方式和耐久性要求等进行选择,确保混凝土可泵性和浇灌振动后里实外光不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等缺陷以及强度等级的要求。
在不妨碍施工操作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件下,原则上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以降低工程造价,并获得质量较高的混凝土。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坍落度的提高,泵送效率随之提高,泵送压力损失减小,因此,随着输送高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应提高。
混凝土泵经过一定使用期,由于泵老化,泵的性能下降,泵送压力相应提高,输送管及液压泵的磨损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下限值应相应提高1~2 c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上限为23 cm,但一般不宜超过20 cm,坍落度过大进入料斗的混凝土易产生离析,大量石子积聚在料斗底部而使搅拌轴停止搅拌,压力骤然升高形成阻塞,因此单纯加大坍落度对泵送混凝土是不可取的。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输送距离、气温、时间、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坍落度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失。
可以加入SW1缓凝型减水剂,并在混凝土入泵前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促使混凝土在拌筒内慢速转动,对减小坍落度损失效果明显。
当水泥用量与坍落度等发生矛盾时,应适当增大坍落度指标调整水泥用量;泵送有抗渗要求的砼宜采用集中搅拌站拌合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所考虑的坍落度应为泵送要求的坍落度与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之和。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除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明显影响外,对泵送粘性阻力也有影响。
试验表明: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混凝土的流动阻力很大,泵送极为困难。
随着水灰比增大粘性阻力系数(η)逐渐降低,当水灰比达到0.52后,对混凝土η影响不大,当水灰比超过0.6时,会使混凝土保水性、粘聚性下降而产生离析易引起堵泵。
因此,泵送混凝土水灰比选择在0.45~0.6之间,混凝土流动阻力较小,可泵性较好。
泵送混凝土水泥品种的选择和水泥、粉细料用量的确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同其它品种水泥相比,具有需水量小、保水性能较好等特点。
因此,泵送混凝土一般宜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尤其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冬季施工以及重要结构的高强混凝土。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并适当降低坍落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在冬季施工中,加入早强剂增加混凝土抗冻能力。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除了满足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外还要考虑输送管道的要求。
因为泵送混凝土是用灰浆来润滑管壁的,为了克服管道内的摩擦阻力,必须有足够水泥浆量包裹骨料表面和润滑管壁。
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规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同时,水泥用量也有一个限度,水泥用量过大后,混凝土空隙率增大,保水性能有所减弱,混凝土泵送时粘聚阻力增大。
泵送混凝土中每3混凝土水泥用量多在300~350kg之间。
对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可以用部分粉细料(沸腾炉煤渣磨细料)代替部分水泥使用,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同时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具有良好的作用,也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粉细料掺量以15%~20%为宜。
粗细骨料、砂率的选择
粗细骨料的选择除了有害杂质含量、自身强度满足要求外,其最大粒径选择主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 不超过最小结构面边长的1/4;
②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③)最大粒径选择还要考虑输送管道的内径,防止阻塞,保证泵送顺利进行。
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泵管内径的1/3.
砂石级配好,空隙率小,有利于混凝土在管道中顺利流动、节省水泥砂浆用量;要求适当含量的细粒组分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避免在泵送过程中发生泌水。
砂的细度模数要求在2.3~2.8之间。
在泵送混凝土中,砂浆不仅填满石子之间的空隙,而且在石子之间起润滑作用。
合适的砂率,减小了骨料内摩擦,降低了塑性粘度,提高
了保水性能,并且空隙率低,混凝土可泵性好。
影响泵送混凝土砂率的主要因素是石子最大粒径、种类、砂石的颗粒级配、水灰比等。
笔者认为在砂石颗粒级配良好、掺用粉细料时,砂率范围选择在40%~45%之间,混凝土可泵性较好。
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及其掺量
用于泵送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是SW1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水或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同时有利于泵送和夏季施工。
SW1减水剂能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1~3h,对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有利。
其掺量越多,在一定范围内减水效果越明显;但若掺量过多,会使混凝土硬化进程变慢,甚至长时间不硬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须严格控制掺量。
SW1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0.8%,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掺量取大值;冬季施工,掺量取小值。
另外,SW1减水剂对不同水泥有不同的适应性,当使用的水泥品种或水泥的矿物成分含碱量及细度不同时,减水剂的掺用效果不同,其最佳适宜掺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SW1减水剂时对不同的水泥要做适应性试验。
泵送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一般都要进行实验室试配,检定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容重,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适当调整,
施工中根据砂石含水率值调整用水量。
另外,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受运输时间、气温的影响有所波动,因此应根据施工情况对配比设计估算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值进行修正;同时观察混凝土可泵性能,若发现泵送效率低甚至泵送困难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反馈,以利于集中搅拌站及时调整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