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政治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 考前综合提升 专题二十六 六、意义类主观题

2020高考政治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 考前综合提升 专题二十六 六、意义类主观题

六、意义类主观题

意义类主观题是浙江选考的常见题型,题目一般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运用××知识说明××事情的意义、积极作用、重要性、影响等。

解答意义类主观题,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三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国家(政府、人大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国家、劳动者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我们可以从财政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文化多样性等角度分析意义。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在解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对应训练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多项举措: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用优质制度建设支撑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加大政府性资金扶持力度,实现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等方面共同发展;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为其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推进政府“最多

跑一次”改革的实践创新,强化精准服务。这些举措,为新时代浙江民营经济再创辉煌、再立新功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浙江省政府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之间创新交往与合作模式的典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中非关系也是国际关系的楷模,代表着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从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开始,中国就一直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联合国、G20和金砖国家等国际机制更加重视非洲议题。当前,中非正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全球治理的借鉴意义。答案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维护多边合作机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2003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千万工程”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发展理念,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和古村落保护。注重把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高污染的小作坊通过转型升级,搬迁到工业园区;许多农村开辟了绿色农产品经营、手工艺品等绿色产业,并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同时注重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点,把农村的生态环境转化成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达到完美的结合。“千万工程”实现了农业产业“向绿”,农业环境“向美”,农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