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夹杂物危害及应对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13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技术夹杂物概念及分类1内生夹杂物钢在冶炼过程中,脱氧反应会产生氧化物等产物,若这些产物在钢液凝固前未浮出,将留在钢中;Mn+FeO → Fe+MnOSi+2FeO → SiO2+2Fe2Al+3FeO → 3Fe+Al2O3Ti+2FeO → 2Fe+TiO2溶解在钢液中的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在降温和凝固时,或固溶体中析出,最后留在钢锭中。
内生夹杂物分布比较均匀,颗粒也较小,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减少其数量和改变其成分、大小和分布情况,不过一般是不可避免的。
2外来夹杂物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悬浮在钢液表面的炉渣、或由炼钢炉、出钢槽和钢包等内壁剥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夹杂物在钢液凝固前未及时清除而留于钢中。
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作用产生的夹杂物。
这类夹杂物一般特性是外形不规则,尺寸比较大,也无规律,又称为粗夹杂。
这类夹杂物通过正确的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变形能力分类按形态与分布分类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
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
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
D类(球状氧化物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
Ds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直径≥13μm的胆颗粒夹杂物。
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对使用性能的影响1、疲劳性能↓2、冲击韧性↓塑性↓3、耐腐蚀性↓对于尺寸小于10μm的夹杂物促进组织形核,焊接时组织晶粒长大。
(1)由于加入Nb、V、Ti等合金元素,在连铸、加热过程中都会析出,形核C、N化合物(一种微型夹杂物)(2)钙化处理的硫化物、硅酸盐类以及细小的氧化亚铁可以细化晶核。
钢中夹杂物的产生与去除途径李振旭钢中夹杂物对钢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减少钢中夹杂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各大院校、钢铁研究机构有很多研究成果及文献。
生产清洁钢有很多措施与手段,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我想就电弧炉单设备冶炼,结合很多的文献作一下具体分析与验证。
钢中夹杂物的来源无非有两大类:一、外来夹杂。
二、内生夹杂。
外来夹杂是由原材料、炉渣、耐火材料等引起的。
如炼钢的废钢带入的泥沙、铅锌砷锑鉍等,出钢时钢液混渣,炉衬、出钢槽、盛钢桶等耐火材料的侵蚀、冲刷剥离等造成的。
内生的夹杂物是由脱氧产物、析出气体的反应产物构成的。
一般脱氧产物称为一次夹杂。
二次夹杂为钢液从浇注温度下降到液相线,由于温度下降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析出而产生的夹杂物。
三次夹杂是金属在固相线下由于结晶而产生的。
四次夹杂是结晶完成后到常温过程中由于发生组织转变而产生的。
由此可以看出钢中的夹杂物大部分是一次夹杂和二次夹杂。
外来夹杂通过现场管理及使用优质耐火材料是可以控制或减少的,三、四次夹杂是无法消除的,故此不做讨论。
重点讨论一二次夹杂的产生与去除。
钢在熔炼的过程中为了去除由原料带入的杂质及有害元素,往往采取氧化法冶炼。
利用碳氧沸腾来增加熔池的动能,通过一氧化碳的排出将熔于钢液中的气体及夹杂物去除,氧化以后钢液得到净化。
但当氧化结束以后,钢液中存在较多的溶解氧及氧化铁,这种钢液在浇注时会因气体含量高而引起冒涨而导致无法使用,那么就要对钢液进行脱氧操作。
目前脱氧主要有沉淀脱氧、扩散脱氧及两种方法结合的综合脱氧法。
硅铁、锰铁是目前最常用的脱氧剂,其他的有铝、硅铝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硅钙钡、硅铝钡、硅镁、镍镁合金混合稀土等等。
用于扩散脱氧的有碳粉、硅铁粉、硅钙粉、铝粉、碳化硅粉等。
作为沉淀脱氧剂的硅铁、锰铁等直接加入钢液,它的脱氧产物是SIO2和MnO,MnS等,用铝作为终脱氧剂脱氧其产物是AI2O3,其中一部分会上浮排除,当然还会有部分存在于钢液中,造成氧化物夹杂。
钢液中存在着夹杂物会严重影响着钢的性能,制约着钢材的使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去除钢中夹杂物,改善钢的性能。
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方法主要有钢液吹氩技术,结晶器电磁技术,中间包过滤技术。
1、吹氩技术吹氩搅拌是现代炼钢应用较为成熟的1种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惰性气体均匀分散地吹入钢液中形成微小的气泡,气泡上浮时依靠界面张力将夹杂颗粒吸附在表面,上浮至液面除去。
在吹氩技术上又发展了1种技术,即中间包气幕挡墙,它是在包底埋入1排透气装置,通过向钢液内吹入微型气泡,形成1道气幕挡墙,夹杂物经过时与气泡发生碰撞,并吸附于气泡表面上浮,适合50-200μm夹杂物外墙岩棉复合板去除。
2、结晶器电磁技术结晶器电磁技术包括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它们工作原理相似。
电磁搅拌是在结晶器内板坯后方设置直线运动式传感器,产生移动磁场,以驱动结晶器内弯月面附近的钢水沿着水平方向旋转流动,达到搅拌目的。
适合小于20μm夹杂物去除。
电磁制动是在结晶器的两个宽面处外加1对恒定的电磁场,使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结晶器的两个宽面。
钢液从水口侧孔流出后,高速垂直穿过磁场,因钢水导电,会产生感应电流,在电磁场作用下,钢液会受到和自身流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力,是钢液流动速度降低,达到制动的目的。
该技术最早由瑞典和日本联合开发,冶金效果良好。
3、中间包过滤技术中间包过滤技术是在挡墙挡坝的基础上增加过滤器装置,主要通过机械阻挡和表面吸附作用去除夹杂。
过滤器由带有微孔结构的耐火材料制成,它横跨在中间包的两个宽面上,将中间包完全隔开,钢水只能从微孔通过。
这样既延长了夹杂物在钢液中的停留时间,又保证了微型夹杂物在钢液中的停留时间,又保证了微型夹杂物有足够的时间吸附在过滤器上,达到去除夹杂物的目的。
适合大于20μm的所有夹杂颗粒。
应用中,现有的技术很难单独完成彻底去除夹杂的任务,所以应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寻求更为合理可行的夹杂物去除方法和技术参数,做到“零夹杂”。
管线钢夹杂物的危害及来源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点击数: 611)管线钢中夹杂物的危害管线钢中夹杂物主要以非金属化合物形态存在,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与夹杂物的种类、数量、形状、分布有关,通常只有当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小于1μm,且其数量少、夹杂物彼此之间的距离大于10μm 时,才不会对材料的宏观性能造成影响,当然不同的钢种对钢的纯净度与钢中夹杂物的要求也不一样。
对管线钢性能影响较大的夹杂物主要有Al2O3、MnS及钙铝酸盐。
(1)Al2O3此类夹杂物为钢中内生夹杂物。
管线钢中,采用有Al脱氧工艺即用Fe-Al或Al脱氧时,Al2O3是常见氧化物夹杂物中对钢质影响最大的一类,它属于脆性不变形夹杂物,与基体的热变形能力差异较大,在热加工的应力作用下,大块的Al2O3等脆性夹杂物,经变形破碎成具有尖锐菱角的夹杂物,并成链状分布在基体中,这些坚硬的形状不规则Al2O3夹杂物能将基体划伤,并在夹杂物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场直至在交界面处形成空隙或裂纹,同时作为应力集中点,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造成管线钢的疲劳断裂。
(2)MnS管线钢中线性硫化物是裂纹源,使产品易于断裂,对于中厚板易于产生SSC裂纹和HIC裂纹。
钢中硫等有害元素严重恶化钢的性能,主要表现在:损害全厚度韧性;降低上平台韧性和提高韧脆转变温度;导致性能各项异性,在横向和厚度方向上韧性严重恶化;增加热脆和焊接结晶裂纹的倾向性;导致氢致开裂;由于奥氏体转变可在夹杂物上形核,因而导致相变温度升高和软组织的形成。
(3)硅酸盐及钙的铝酸盐管线钢中此类夹杂物成分复杂,它的产生受钢液脱氧工艺、钢水条件及浇注系统中耐火材料使用情况等的影响,有内生的,也有外来的,还有内外共同作用的。
在轧制过程中,这些夹杂物保持原来的球点状。
特别是硅酸盐夹杂物,它在钢的凝固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较快,某些液态硅酸盐来不及结晶,其全部或部分以过冷液体即玻璃态的形式存在于钢中,在800℃~1300℃内,塑性依其组成不同变化很快。
钢中夹杂物浅析1. 钢中夹杂物的分类1.1 根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分类(1)内生夹杂物钢在冶炼过程中,脱氧反应会产生氧化物和硅酸盐等产物,若在钢液凝固前未浮出,将留在钢中。
溶解在钢液中的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在降温和凝固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与其他元素结合以化合物形式从液相或固溶体中析出,最后留在钢锭中,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夹杂物。
内生夹杂物分布比较均匀,颗粒也较小,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减少其数量和改变其成分、大小和分布情况,但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2)外来夹杂物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悬浮在钢液表面的炉渣、或由炼钢炉、出钢槽和钢包等内壁剥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夹杂物在钢液凝固前未及时清除而留于钢中。
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作用产生的夹杂物。
如炉料表面的砂土和炉衬等与金属液作用,形成熔渣而滞留在金属中,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剂。
这类夹杂物一般的特征是外形不规则,尺寸比较大,分布也没有规律,又称为粗夹杂。
这类夹杂物通过正确的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1.2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
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1)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长度/宽度)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2)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3)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4)D类(球状氧化物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5)DS 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直径>13μm的单颗粒夹杂物。
2. 钢中夹杂物主要类型及特征2.1 硫化物硫化物是钢液中所含的硫在凝固时以沉淀物析出形成的产物。
1.气孔、夹杂和夹渣及防止措施(1)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在固体时能逸出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成为气孔。
气孔是一种常见的焊接缺陷,分为焊接内部气孔和外部气孔。
气孔有圆形、椭圆形、虫形、针状形和密集型等多种,气孔的存在不但会影响焊缝的致密度,而且将减少焊缝的有效面积,降低焊缝的力学性能。
产生原因:焊件表面和坡口出有油、锈、水分等污物存在;焊条药条药皮受潮,使用前没有烘干;焊接电流太小或焊接速度太快;电弧过长或偏吹,熔池保护效果不好,空气侵入熔池;焊接电流过大,焊条发红、药皮提前脱落,失去保护的作用;运条方法不当,如收弧动作太快,易产生缩孔,接头引弧动作不正确,易产生密集气孔等。
防止措施:焊前将坡口两侧20~30mm范围内的油污、锈、水分清除干净;严格地按焊条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烘培;正确地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正确操作;尽量采用短弧焊接,野外施工要有防风设施;不允许使用失效的焊条,如焊芯锈蚀,药皮开裂、剥落,偏心度过大等。
(2)夹杂和夹渣夹杂时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由冶金反映产生的非金属夹杂和氧化物。
夹渣时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
夹渣可以分为点状夹渣和条状夹渣两种。
夹渣削弱了焊缝的有效断面,从而降低了焊缝的力学性能,夹渣还会引起应力集中,容易使焊接结构在承载时遭受破坏。
产生原因:焊接过程中层间清渣不净;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焊接过程操作不当;焊接材料与母材料化学成分匹配不当;坡口设计加工不合适等。
防止措施:选择脱渣性能好的焊条;认真地清除层间熔渣;合理地选择焊接参数;调整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
2. 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裂纹按其产生的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分为冷裂纹、热裂纹和再热裂纹;按其产生的部位不同分为纵裂纹、横裂纹、焊根裂纹、弧坑裂纹、熔合线裂纹及热影响区裂纹等。
裂纹时焊接结构中最危险的一种缺陷,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生产事故。
(1)热裂纹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间所产生的焊接裂纹成为热裂纹。
铁道车辆用车轴钢夹杂物分析及改善措施发布时间:2022-08-10T03:19:17.97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第3月第6期作者:莫子懿[导读] 在铁道车辆中,车轴钢是非常总要的一项内容。
莫子懿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市 530000摘要:在铁道车辆中,车轴钢是非常总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首先分析了LZ50车轴钢生产工艺流程,其次探讨了夹杂不合原因,最后就改进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车轴钢;大颗粒夹杂物;炼钢;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引言随着高碳铬不锈钢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特钢行业对航空轴承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G95Cr18是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典型钢种之一,具有良好的耐蚀、抗高温能力,作为轴承材料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钢中夹杂物(尤其是氧化物、点状夹杂)显著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寿命,使钢的加工性能变坏,对钢材表面光洁度和焊接性能有直接影响1LZ50车轴钢生产工艺流程国内某钢厂车轴钢采用80t电转炉冶炼-80tLF精炼-80tVD真空脱气—连铸准690mm大圆连铸坯—铸坯红送—热轧250mm×250mm工艺流程生产。
采用电转炉冶炼,其成分要求如表1所示。
出钢要求C0.10%~0.51%,P≤0.010%,出钢温度范围为1640~1680℃。
LF精炼主要采用铝脱氧,LF精炼工序在调白渣后,保持时间≥25min。
LF出钢参考温度为1655~1675℃;VD真空处理需在高真空度(≤67Pa)下保持时间≥20min;脱气目标:钢液中[H]≤1.5×10-6,软吹时间≥15min。
连铸过程中过热度保持在(25±5)℃,中间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保护渣采用车轴钢专用保护渣,连铸二冷水配水采用弱冷工艺,拉速控制在0.20~0.24m/min,同时配备有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二冷区电磁搅拌(S-EMS)、末端电磁搅拌(F-EMS)。
连铸坯在红送到加热炉后其预热温度为700~900℃,加热速度≤150℃/h,均热温度控制在1260~1290℃;开轧温度1200~1250℃,终轧温度控制在850~950℃。
专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及其危害姓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摘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按来源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类,讨论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钢的危害和钢性能的影响,最后简述降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措施。
关键词: 钢;非金属夹杂物;分类;危害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Steel and its Hazards.English name(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Shanxi , 710055)Abstract: Th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steel is classified by source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urse of its production ,the hazards of it to steel and its effect to the quality of the steel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At last,the measure of reducing th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steel is evaluated.Key words: steel; non-metallic inclusions; classification; hazards0 前言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是指钢中不具有金属性质的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和氮化物。
它们是钢在冶炼过程中由于脱氧剂的加入形成氧化物、硅酸盐和钢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某些元素(如硫、氮) 溶解度下降而形成的硫化物、氮化物, 这些夹杂物来不及排出而留在钢中。
外来夹杂物是炉渣或耐火材料或其它夹杂在钢液凝固过程中未及时浮出而残留于钢中。
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1.概要1.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钢铁冶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先进的冶炼技术,钢中总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非金属夹杂物,其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①脱氧、脱硫产物,特别是一些比重大的产物没有来得及排除。
②随着钢液温度的降低,S、O、N等杂质元素的溶解度下降,于是这些不溶解的杂质元素就呈非金属化合物在钢中沉淀。
③带入钢液中的炉渣或耐火材料。
④钢铁被大气氧化所形成的氧化物。
通常将前两类夹杂物称为内生夹杂物,后两类夹杂物称为外来夹杂物。
内生夹杂物的类型和组成取决于冶炼的脱氧工艺和钢的成分,尤其是与S、O、N亲和力强的元素含量,如Al、B、Mn、稀土、Ca等。
而与S、O、N亲和力弱的元素,如Ni、Co等,即使它们含量变化很大,对夹杂物也不产生明显影响。
外来夹杂物系偶然生成,通常颗粒大,呈多角形,为成分复杂的化合物,分布也没有规律。
在钢中的含量通常只占夹杂物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往往是难以确定的。
1.2 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
主要表现对钢的强度、延性、韧性、疲劳等诸方面的影响。
所以冶炼中应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其含量,并科学地调节夹杂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等,使其对钢的性能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①夹杂物类别的影响铝镇静钢在连铸时,高熔点的Al2O3夹杂物易粘在中间包的水口上面影响浇铸,可通过改变脱氧工艺使钢液中固态的Al2O3夹杂物变为液态的铝酸钙,就可以避免夹杂物在水口上面的粘结。
②夹杂物颗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大而集中的夹杂物对钢的性能很有害,而分布弥散和细小颗粒的夹杂物,不仅其危害能消除,有时还有改善钢的性能的作用。
例如在室温下,Al2O3颗粒超过1μm时,钢的屈服强度和抗张强度降低,但当夹杂物颗粒小于0.3μm时,屈服强度和抗张强度都将提高。
钢液中有同等量的氧、硫含量时,对小型铸件,由于冷却速度快,夹杂物的颗粒小,分布均匀,对铸件的性能几乎不产生影响。
降低钢中夹杂物的途径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
然而,钢材中存在着各种夹杂物,如气孔、夹杂、夹锰、夹杂物等,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其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
因此,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含量是提高钢材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降低钢中夹杂物的途径。
1. 优化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纯净的原料是降低钢中夹杂物的首要步骤。
原料中夹杂物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最终钢材的质量。
因此,需要从供应商选择合格的原料,并在进料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2. 优化熔炼工艺:熔炼是钢材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夹杂物形成的主要阶段。
通过优化熔炼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含量。
一方面,可以控制炉温和炉压等参数,提高熔炼过程中的熔化效率,减少夹杂物的生成。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真空熔炼、气体保护熔炼等特殊工艺,排除气体和氧化物等夹杂物。
3. 引入精炼工艺:精炼是降低钢中夹杂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精炼工艺,可以进一步减少钢中的夹杂物含量。
常用的精炼工艺包括钢包精炼、真空精炼、熔化保温精炼等。
这些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钢中的气体、硫化物、氧化物等夹杂物,并提高钢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4. 控制浇注温度和速度:钢材的浇铸过程也是夹杂物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控制浇注温度和速度,可以有效减少夹杂物的生成。
合理的浇注温度和速度可以降低钢液的气化程度,减少气孔和夹杂物的形成。
此外,在浇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一些防止夹杂物形成的措施,如振动浇注、渣包覆盖等。
5. 严格控制冷却过程:钢材冷却过程也会影响夹杂物的生成。
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都会导致夹杂物的增加。
因此,在冷却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冷却速度,确保钢材的均匀冷却,减少夹杂物的生成。
6. 加强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确保钢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钢材中的夹杂物。
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钢夹杂物危害及应对措施一、前言钢铁业是几乎所有重工业的基础与支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最主要使用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材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从纪元年代前后,世界主要文明地区陆续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钢铁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到今天,钢铁材料的这种作用不但没有减弱,而是在不断增强。
房屋建筑、交通运输、能源生产、机器制造等都是立足于钢铁材料的应用基础之上;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既是许多领域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覆盖而极广的功能材料。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洁净钢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认为:洁净钢指钢中五大杂质元素(S 、P 、H 、N 、O) 含量较低,且对夹杂物(主要指氧化物和硫化物) 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 主要包括:钢中总氧含量低,夹杂物数量少、尺寸小、分布均匀,脆性夹杂物少及其合适的夹杂物形态。
钢的纯净化技术是生产高性能、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代表钢铁冶金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钢的洁净度不断提高。
日本2000年批量生产的洁净钢中,有害元素(P、S、N、O、H) 总量可达0.005 %,中国宝钢可达0.008 %,国内外钢厂生产洁净钢水平见表1 表1 国内外一些钢厂生产的洁净钢水平单位: ×10 - 6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中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材质量,随着洁净钢和纯净钢概念的提出,更是对钢中夹杂物的控制提出苛刻的要求。
钢中夹杂物能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寿命,使钢的加工性能变坏,对钢材表面光洁度和焊接性能有直接影响。
钢中的夹杂物对于钢材性能影响很大例如钢中夹杂物可导致汽车和电气产品用薄钢板的表面缺陷、DI罐用薄钢板裂纹、管线钢氢致裂纹、轮胎子午线加工过程断线、轴承钢疲劳性能恶化,同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于钢板抗撕裂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也有不利影响。
连铸钢中的夹杂物及其引起的缺陷分析【摘要】连铸钢中的夹杂物是影响钢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增加连铸钢铸坯修磨工作量和废品的重要因素。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钢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对钢材的需求量以及钢材的质量也具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对连铸钢中的夹杂物要求越来越低。
本研究主要重点分析连铸钢中的夹杂物引起的缺陷,并提出一些减少连铸钢中夹杂物的工艺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连铸钢;夹杂物;缺陷;分析引言钢中的夹杂物主要是以非金属化合物形式存在,造成钢组织不均匀,同时钢中夹杂物的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也将会造成钢加工的过程的性能产生恶化现象,进而严重造成钢的疲劳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降。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连铸钢中的夹杂物对提高钢材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连铸钢中的夹杂物及其引起的缺陷连铸钢中的非金属及杂物的来源主要内生夹杂物和外来夹杂物,其中内生夹杂物主要是由于钢水冷却凝固过程的析出物或者是钢脱氧后产生的物质;而外来夹杂物主要是钢水和外界之间的机械或者化学作用产生的物质;连铸钢中的夹杂物不仅会造成冷热加工性能以及理化性能降低,同时对钢的质量也具有严重的影响。
1.1连铸钢中夹杂的硅酸盐及缺陷连铸钢中硅酸盐的夹杂主要是钢水凝固的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导致钢水中的液态硅酸盐来不及结晶而以玻璃态的留存于钢中。
钢中夹杂的硅酸盐成分较为复杂,如果在800~1300℃的高温下,由于硅酸盐的存在将会造成连铸钢中的塑形发生变化。
在连铸钢轧制的过程中,夹杂物硅酸盐也将会造成连铸钢的韧性和塑形降低,造成钢制造的过程中出现断裂以及带钢分层的现象。
如下图所示为钢中存在的大量的硅酸盐而造成断口和分层的现象。
1.2连铸钢中氧化铝杂物及其缺陷在镇静钢加工生产中,氧化铝是最为常见的夹杂物,其也是一种对钢性能影响最大的一种夹杂物,氧化铝夹杂物是一种脆性不变形夹杂物,其在钢中留存对钢的热变形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钢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热加工应力的作用,钢中夹杂的氧化铝及其脆性杂质,将会破碎形成具有尖锐棱角的夹杂物以及链状在钢中,这些不规则且坚硬的杂质很容易划伤钢基体,同时由于夹杂物周围产生集中应力直接达到交界面处形成裂纹,由于钢基体中夹杂物应力集中点在循环应力下将会造成钢材疲劳断裂,严重影响钢材的质量。
钢中夹杂物去除与控制刘金刚 刘浏(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通过对钢包—中间包—结晶器中不同环节中的去除夹杂物的不同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环节中间包均应保护浇注和防止卷渣卷气,中间包应具有合理的结构(上下挡墙、湍流抑制器、旋涡抑制器)以得到合理的流场;利用钢包注流的剪切破碎作用在中间包中生成的小气泡、中间包气幕挡墙和电磁搅拌离心流动可以有效去除钢水中夹杂物;电磁制动技术日趋成熟但其能耗较大,因此可以发展低能耗的中间包真空浇注对结晶器液面波动进行抑制。
电磁搅拌和电磁连铸有利于改善铸坯的内部质量和防止振痕的产生。
关键词: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控制Inclusions Removal and Control in the Steel MeltLiu Jingang Liu Liu(CISRI, Beijing 100081)Abstract: Through synthetic analysis of various methods to remove inclusions during ladle-tundish-mold processes,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protective casting, avoiding gas and slag wrapping ar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clean steel produ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undish should be reasonable, (dam, weir; turbulence inhibitor; vertex inhibitor) in order to get a preferred flow pattern. It could also utilize the shear flow from ladle to tundish to form small gas bubbles, utilize gas bubble curtain an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caused centrifugal flow to remove inclusions from steel melt.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raped but it was very energy consumed, thus it could develop low energy consumption vacuum tundish casting technology to control the fluctuation of melt surface in mol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is good for improving inner quality of slab and preventing the oscillation marks formation.Keywords: tundish, inclusion, remove, control二○○三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2.7亿吨,但由于质量问题一些高品质钢材仍需进口,这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障碍,影响我国钢铁产品走向世界。
钢中大颗粒夹杂物的产生及防止摘要:本文对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怎样防止大颗粒夹杂物。
关键词:脱氧、夹杂物、二次氧化1主要设备兴澄钢铁公司滨江厂区采用全线从国外引进的100t超高功率电弧炉+LF(VD)+CCM(300mm×340mm)大方坯连铸工艺.项目参数铸坯断面/mm×mm300×340弧形半径/m12流数5矫直方式多点连续二冷却方式气雾冷却电磁搅拌(M-EMS,F-EMS)有铸流保护有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质量指标。
降低大颗粒夹杂的生成,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将低,从而提高了钢材的纯洁度。
因此控制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已经成为炼钢厂重点关注的问题。
2钢包吹氩时氩气泡对夹杂物的浮选作用钢包吹氩条件下钢中固相夹杂物的去除主要依靠小气泡的浮选作用,即夹杂物与小气泡碰撞并粘附在气泡壁上,然后随着气泡上浮而去除。
对钢包吹氩去除夹杂物决定于吹入钢液中的气泡数量和气泡的尺寸,气泡尺寸越小,夹杂物被气泡俘获的概率越大,吹入钢液的气泡数量越多,去除夹杂物的数量就越多[1]。
3钢包处理过程中钢包包龄对非金属夹杂物形成的影响钢包处理过程中钢包釉面层对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在钢包处理工艺的各个环节以及从不同包龄的钢包中都取了钢样,在显微镜下对夹杂物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发现在钢水脱氧之前以及在钢包处理的末期,夹杂物的数量随着钢包包龄的增加而增加,在钢包使用超过一定炉次后,夹杂物的增加更为显著。
钢样中全氧含量与溶解氧含量之间存在的差异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结果。
在浇铸之前钢水中有两种类型的夹杂物,一种只包含成分接近于3CaO·A1 O 的氧化物溶体,另一种除包含该氧化物溶体之外还包含MgO相。
该发现与另一项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即在钢包釉面层的钢渣渗透层中同时存在3CaO·A1 O 和MgO。
得出的结论是,在钢包处理过程中,钢包釉面层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最重要来源。
减少炼钢连铸钢中夹杂物的工艺措施陈 坤1,周 勇2(1.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060;2.济南泉东标准物质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对钢中夹杂物的来源、分布以及危害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炼钢和连铸工艺中减少夹杂物的脱氧净化、电磁净化、固体电解质净化、钢包净化、过滤净化等生产工艺措施,认为钢中的夹杂物不可能都要降到最低,应根据不同材料和用途将夹杂物减少到合适的水平即可关键词:炼钢;连铸;夹杂物;净化;脱氧中图分类号:TF 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08(2004)05-0004-03TECHNOLOGICAL MEASURES TO REDUCE CONCLUSIONS INCONTINUOUS -CASTED STEELCHEN Kun 1,ZHOU Yong2(1.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2.Jinan Quandong Standard Substa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Shandong ,250006)Abstract :The source ,distribution and harm of conclusions in steel are stated.Being as the major points the process measures in steel making and continuous -casting to reduce conclusions are introduced :deoxidation purification ,electric -magnetic purification ,solid electrolyte purification ,ladle cleaning ,filtering purification and etc.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clusion needs not to be reduced to the lowest level and it is ok to an appropriate level accord 2ing to various material and usage.K ey Words :steel making ;continuous casting ;conclusion ;purification ;deoxidation1 前言钢材应用越来越广,对其使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管线、桥梁、汽车、造船和压力容器等行业的生产用钢中,对夹杂物级别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对钢的纯净度要求越来越高。
连铸中夹杂物的控制连铸提高钢的质量控制夹杂物的办法有两类:第一类是防止夹杂物的生成和带入,第二类是去除钢液中已存在的夹杂物。
主要采取的对策包括:保护浇注、中间包冶金技术、中间包钢水流动控制、中间包覆盖渣、碱性包衬、中间包电磁离心分离技术、中间包热循环操作技术、防止下渣和卷渣技术、结晶器钢水流动控制、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等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1、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钢液的二次氧化是指钢液脱氧后,继续和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物作用,使钢中的氧含量升高。
为了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应对钢液进行保护浇注,具体措施如下:(l)注流的保护。
钢液注流的保护包括钢包注流的保护和中间包注流的保护。
通常有长水口、浸入式水口及惰性气体屏蔽等方法。
通过注流保护浇注,既可以防止注流的二次氧化,又可避免浇注时钢流冲击液面使钢液裸露而造成的二次氧化。
(2)合理使用中间包覆盖剂。
为了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生产高纯净钢,仅仅靠对注流的保护是不够的,因为中间包内高温钢液裸露于空气中,同样会受到空气的污染,因此减少钢液的二次氧化的另一措施就是在中间包内加覆盖剂。
从提高钢水清洁度的角度来讲,覆盖剂应具备隔绝空气、绝热保温、吸收从钢液中分离出来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功能。
目前使用的覆盖剂有三种:酸性:典型的为炭化稻壳,绝热性好,成本低,但不利于吸收中间包中上浮的夹杂;中性:典型的为SiO2-A12O3质材料,有一定的绝热性,成本较低,有吸收夹杂的能力;碱性:以MgO或白云石为基的材料,吸收夹杂能力强,但绝热性能不好,易产生保护渣结壳现象。
有研究表明高的碱性覆盖剂的使用效果比酸性和中性覆盖剂的使用效果好。
(3)合理使用结晶器保护渣。
在结晶器中高温钢液面上加入低熔点的渣,会迅速形成粉渣层,烧结层和液渣层三层结构,并均匀地覆盖整个钢液面,将空气与钢液隔开,有效地阻止空气中的氧进入钢液。
但是,渣中氧化物(如FeO)的存在会增加渣金界面的氧势,提高了液渣层中氧的扩散速率,促进空气中的氧经过渣层进入钢液中,因此一般要求保护渣中FeO<4%,有的要求小于1%。
钢夹杂物危害及应对措施一、前言钢铁业是几乎所有重工业的基础与支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最主要使用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材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从纪元年代前后,世界主要文明地区陆续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钢铁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到今天,钢铁材料的这种作用不但没有减弱,而是在不断增强。
房屋建筑、交通运输、能源生产、机器制造等都是立足于钢铁材料的应用基础之上;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既是许多领域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覆盖而极广的功能材料。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洁净钢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认为:洁净钢指钢中五大杂质元素(S 、P 、H 、N 、O) 含量较低,且对夹杂物(主要指氧化物和硫化物) 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 主要包括:钢中总氧含量低,夹杂物数量少、尺寸小、分布均匀,脆性夹杂物少及其合适的夹杂物形态。
钢的纯净化技术是生产高性能、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代表钢铁冶金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钢的洁净度不断提高。
日本2000年批量生产的洁净钢中,有害元素(P、S、N、O、H) 总量可达0.005 %,中国宝钢可达0.008 %,国内外钢厂生产洁净钢水平见表1 表1 国内外一些钢厂生产的洁净钢水平单位: ×10 - 6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中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材质量,随着洁净钢和纯净钢概念的提出,更是对钢中夹杂物的控制提出苛刻的要求。
钢中夹杂物能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寿命,使钢的加工性能变坏,对钢材表面光洁度和焊接性能有直接影响。
钢中的夹杂物对于钢材性能影响很大例如钢中夹杂物可导致汽车和电气产品用薄钢板的表面缺陷、DI罐用薄钢板裂纹、管线钢氢致裂纹、轮胎子午线加工过程断线、轴承钢疲劳性能恶化,同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于钢板抗撕裂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也有不利影响。
钢夹杂物危害及应对措施一、前言钢铁业是几乎所有重工业的基础与支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最主要使用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材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从纪元年代前后,世界主要文明地区陆续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钢铁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到今天,钢铁材料的这种作用不但没有减弱,而是在不断增强。
房屋建筑、交通运输、能源生产、机器制造等都是立足于钢铁材料的应用基础之上;钢铁材料是诸多工业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既是许多领域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也是产量最大覆盖而极广的功能材料。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洁净钢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认为:洁净钢指钢中五大杂质元素(S 、P 、H 、N 、O) 含量较低,且对夹杂物(主要指氧化物和硫化物) 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 主要包括:钢中总氧含量低,夹杂物数量少、尺寸小、分布均匀,脆性夹杂物少及其合适的夹杂物形态。
钢的纯净化技术是生产高性能、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代表钢铁冶金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钢的洁净度不断提高。
日本2000年批量生产的洁净钢中,有害元素(P、S、N、O、H) 总量可达0.005 %,中国宝钢可达0.008 %,国内外钢厂生产洁净钢水平见表1 表1 国内外一些钢厂生产的洁净钢水平单位: ×10 - 6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钢中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材质量,随着洁净钢和纯净钢概念的提出,更是对钢中夹杂物的控制提出苛刻的要求。
钢中夹杂物能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寿命,使钢的加工性能变坏,对钢材表面光洁度和焊接性能有直接影响。
钢中的夹杂物对于钢材性能影响很大例如钢中夹杂物可导致汽车和电气产品用薄钢板的表面缺陷、DI罐用薄钢板裂纹、管线钢氢致裂纹、轮胎子午线加工过程断线、轴承钢疲劳性能恶化,同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于钢板抗撕裂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也有不利影响。
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钢的性能及其化学成分、组织均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钢铁产品将按着钢液洁净度高、成分控制精度高和产品性能稳定性能高的方向发展,其中洁净度钢的生产是2l世纪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钢中夹杂物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但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两类:(1)外来夹杂物:耐火材料、熔渣或两者的反应产物混入钢中并残留在钢中的颗粒夹杂称为外来夹杂。
包括从炉衬或包衬、或从汤道砖、中包绝热板、保护渣进入钢水中的夹杂物(有人还将钢水二次氧化生成的夹杂物包括在内)。
这类夹杂颗粒较大,易于上浮,但在钢中,它们的出现带着偶然性且不规则。
(2)内生夹杂物:在冶炼、浇注和凝固过程中,钢液、固体钢内进行着各种化学反应,对于在冶炼过程中所形成的化合物、脱氧时产生的脱氧产物、或在钢水凝固过程产生的化合物,当这些化合物来不及从钢水中彻底排出而残存在钢中者,叫做内在的非金属夹杂物。
内生夹杂物形成的时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一次夹杂:钢液脱氧反应时生成的脱氧产物;②二次夹杂:在出钢和浇注过程中温度下降平衡移动时生成的夹杂物;③三次夹杂:凝固过程中生成的夹杂;④四次夹杂:固态相变时因溶解度变化生成的夹杂。
一般说来外来夹杂物颗粒较大,在钢中比较集中,而内生夹杂物则与此相反。
从组成来看,内生夹杂物可以是简单组成,也可以是复杂组成;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在铸坯凝固以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夹杂物不仅与钢基体保持平衡,而且夹杂物本身也不断发生改变,例如析出新的化合物以趋于稳态。
在轧制或热处理时,每次加热都为夹杂物和钢基体之间趋向平衡提供了条件,在室温下所观察到的夹杂物实际上是经过了一系列复杂变化的结果。
2.按化学成分分类,一般分三类。
(1)氧化物:如FeO、Si02、Al2O3等,有时它们各自独立存在,有时形成尖晶石(如MnO,Al203)或固溶体 (如FeO 和MnO)。
(2)硫化物:如FeS、MnS及(Fe、Mn) S的固溶体。
当加Al过多时可能以A12S3的形态出现。
(3)氮化物:如TiN、ZrN 等3.按夹杂物的变形性能分类当钢进行热加工时,例如:轧制时,夹杂物此时是否也变形,它对钢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为此,把夹杂物分为三类:(1)脆性:这类夹杂物完全没有塑性,在热加工时,尺寸和形状都没有变化,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A1203、Cr203等,它们属于高熔点的夹杂物。
(2)塑性:钢在加工变形时,夹杂物也能随之变形,形成条状,属于这类的有硫化物以及含SiO2 40--60%的铁、锰硅酸盐。
(3)球状(或点状)不变形:属于这类的有Si02及SiO2 >70%的硅酸盐。
4.按尺寸大小分类,可分三类:(1)大型:尺寸> 100μm。
(2)中型:也叫显微型,尺寸1-100μm。
(3)小型:也叫超显微型,尺寸<100μm。
三、夹杂物的来源钢的冶炼、浇注及凝固结晶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一化学过程。
内生夹杂是钢在液态及凝固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各种化合物,当钢液凝固时,它们来不及上浮而嵌入钢中;或者是高温下溶解在钢中的非金属物质,当钢液温度降低时,这些非金属物质在钢中的溶解度降低而从钢中析出,以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
如液态铁在1540 ℃时,可溶解 1.26的硫,在固态下,硫几乎不溶于铁,结果当铁凝固时,就以硫化铁夹杂物的形式出现。
又如液态铁在l 520 ℃时,可溶解0.16 的氧,常温下氧在铁中的固溶度仅为0.035 ,超过此固溶度的氧也是以各种氧化物夹杂的形式存在于钢中。
一般炼钢生产多以锰铁、硅铁及铝等金属作为脱氧剂。
它们与氧结合生成的氧化物不能上浮至钢渣除去,即成为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此外,还有氨,它在铁中的溶解度极小,在590 ℃时仅约为0.1 ,常温时仅0.00001左右、一般很少考虑它的影响,但在冶炼不锈钢时,由于钢中的合金元素钛、铬、铌与氮的亲合力很大,加之钢液可自大气中吸收大量的氮,因此使钢中出现氢化物夹杂。
所以,钢中的内在夹杂物,一方面是由于气体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脱氧去气反应的产物。
外来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冶炼及浇注操作时的疏忽,混钢中的钢渣,或者是由于耐火材料质量不高,由炉衬、出钢槽、盛钢桶及浇注系统中剥落而混入钢中,当钢液凝固时,它们未能浮出而存在于钢中。
通常情况下,严格地区分内在的与外来的这两类非金属夹杂物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地讲,内在夹杂物多比较细小,不容易控制;外来夹杂物多比较粗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偶然因素,通过加强操作等可予以避免。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塑性夹杂物过高,会引起钢的热脆性。
钢中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淬火时会引起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降低疲劳强度,甚至使工件直接报废;夹杂物的存在,会使零件在腐蚀介质中在夹杂物处引起腐蚀。
按钢的冶炼流程,在以下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引起铸坯产生夹杂物:1.转炉出钢下渣挡渣出钢效果相对较差,出钢时带入钢包中的炉渣较多,再加上使用过的钢包有的不太干净,出钢时很多剩渣夹裹在钢水中,污染了钢水。
有的炉次吹气精炼不好,直接浇注,脱氧产物及钢水中悬浮的炉渣不能充分上浮,也造成钢水的污染。
2.钢包、中间包包衬侵蚀物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钢包包衬侵蚀物进入钢水,尤其是LF精炼炉升温时对钢包上部打结料的侵蚀严重,会造成包衬侵蚀污染钢水。
大量的中间包填充料(粘土砖粉)和绝热板残块进入钢水也会造成污染,而被中间包填充料污染的钢水极易通过浸入式水口进入结晶器,所形成的夹杂物的尺寸也是最大的,对钢板性能的破坏亦最明显。
另外,浇注后期涂料侵蚀透后,中间包打结料侵蚀进入钢水也造成污染。
3.钢水二次氧化钢水由大包到中间包应采用全程密封保护,但在实际使用中,上部钢流往往暴露与空气中造成二次氧化。
还有浇注过程中用氧气烧高压保护箱内壁上的钢瘤等时形成的氧化物极易进入结晶器凝入坯壳。
精炼炉吹氩时,如果片面追求快速降温或缩短精炼时间,会使氩气压力过高,使大包液面翻动过大,一方面造成钢水面裸露二次氧化,另一方面,液面过度翻动使表面渣层裹入钢水,污染钢水。
4.中间包污染浇注过程中,上下炉钢水连接时,往往由于生产组织或其它方面的原因,造成连接不好,下炉钢水不能及时再浇,中间包液面过低,上层的渣子随水口涡旋进入结晶器。
中间包不干净,杂物及耐火材料碎块也污染钢水。
5.结晶器液面波动如果中间包塞棒开闭和拉速调整是由人工控制,结晶器有时液面波动较大,并且前一时期浸入式水口侧孔角度偏小,插入深度经常变化以改变水口渣线的位置,都加剧了结晶器液面的波动,保护渣被钢流冲至水口到侧弧板二分之一的位置聚集,并被钢流卷入钢水中,而结晶器面上下波动最易造成铸坯弯月面处初生坯壳皮下裹渣。
四、夹杂物对钢质量和性能的影响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钢中夹杂物主要以非金属化合物形态存在,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造成钢的组织不均匀,而且它们的几何形状、化学成分、物理因素等不仅使钢的冷热加工性能和某些理化指标恶化,而且还会降低钢的机械性能和疲劳性能。
使钢的冷热加工性能乃至某些物理性能变坏。
通过研究钢中夹杂物的行为,采用相关技术防止钢中夹杂物的进一步形成和减少钢液中已存在的夹杂物,对生产高纯净度的钢乃至于提高钢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属材料受力断裂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裂纹萌生,二是裂纹扩展,三是断裂。
钢中大量夹杂物的存在,一方面剖裂了金属基体,减少了钢受力的有效横截面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大量的裂纹源,使钢在较小的载荷作用下,便以某个夹杂为裂纹源产生应力集中,当这个应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随即就在裂纹源处萌生裂纹。
萌生的裂纹一旦出现,应力松动效应便同时产生,因此在继续增加载荷时,所产生的应力不再增加,而被裂纹的扩展所松动。
推动裂纹扩展的应力大小由夹杂物的数量多少、尺寸大小、分布状态及其与应力的位相关系等因素决定。
它有时小于,则屈服点消失;有时它大于物理屈服现象虽然清晰可见,但往往引起钢材过早疲劳断裂,造成强度极限低废。
夹杂物对钢的性能影响的具体程度决定于一系列因素。
在考虑钢中夹杂物对钢的性能影响的时候,应当注意夹杂物的数量、颗粒大小、形态及分布,不同夹杂物与钢基体的连接能力的大小,夹杂物的塑性和弹性系数的大小,以及热膨胀系数、熔点、硬度等几何、化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因素。
1.夹杂物对强度的影响当夹杂物颗粒比较大(>10μm),特别是夹杂物含量较低时。
明显降低钢的屈服强度,且同时降低钢的抗拉强度;当夹杂物颗粒小到一定尺寸(<0.3μm)时,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