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50
中医调整膏方大全
中医药在调理身体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膏方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份中医调整膏方的大全,供参考使用。
1. 滋阴补肾膏方
材料:
- 黄耆10克
- 熟地10克
- 山药10克
- 枸杞子10克
- 猪肉500克
用法:
1. 将黄耆、熟地、山药、枸杞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2. 加入猪肉,煮至熟烂。
3. 将药汁连同煮熟的猪肉一起吃。
功效:
此膏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腰
膝酸软、气血不足等症状的调理。
2. 舒筋活血膏方
材料:
- 三七10克
- 当归10克
- 川芎10克
- 红花10克
- 蜂蜜适量
用法:
1. 将三七、当归、川芎、红花研磨成粉末。
2. 将粉末与适量蜂蜜混合,制成膏状。
功效:
此膏方具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循环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疼痛、骨折损伤等症状的调理。
......
以上是中医调整膏方大全的一部分内容,供参考使用。
在使用任何膏方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使用。
膏方的临床应用膏方的临床应用1、引言本文旨在介绍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
膏方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通过贴敷在皮肤表面,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
膏方在皮肤病、损伤和一些疼痛症状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膏方的制备2.1 主要原料膏方的主要原料包括药物、基础膏剂和辅料。
药物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的治疗药物,基础膏剂是药物的载体,常用的有软膏、乳膏和凝胶等,辅料是为了增强膏剂的稳定性和药物的渗透性。
2.2 制备方法制备膏方的方法一般包括药物配伍、基础膏剂加热溶解、辅料加入和混合均匀等步骤。
具体的制备方法需根据药物特性和膏方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3、膏方的应用范围3.1 皮肤病的治疗膏方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对于局部发病的皮肤病,可以选择将膏方直接涂抹在患处,如湿疹、瘙痒等。
对于面积较大的皮肤病,也可以使用膏方进行湿敷或湿敷换药,如烧伤、溃疡等。
3.2 皮肤损伤的修复膏方在创伤和手术后的伤口修复中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贴敷合适的膏方,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并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创可贴、四环素眼膏等。
3.3 疼痛和炎症的缓解膏方在疼痛和炎症缓解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将膏方涂抹在痛点或炎症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减轻肿胀,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
4、膏方的使用注意事项4.1 使用前须洗净患处使用膏方前,应将患处清洗干净,以保证药物的充分吸收和作用。
4.2 使用时避免过度摩擦使用膏方时,应避免过度摩擦患处,以免影响药物的渗透和疗效。
4.3 遵循医嘱和药物说明书在使用膏方时,应遵循医嘱和药物说明书,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膏方的常用配方范例,供临床参考使用。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膏方:外用药物制剂,通过贴敷在皮肤表面以治疗病变。
6.2 基础膏剂:药物的载体,常见的有软膏、乳膏和凝胶等。
6.3 辅料:为了增强膏剂的稳定性和药物的渗透性而添加的成分。
膏方历史故事在古代,膏方是中医药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研磨成膏状,外敷于患部或经络上,起到温补、祛邪、化瘀、活血等作用。
膏方的使用历史悠久,有许多经典故事与之相关。
一、《伤寒杂病论》中的膏方《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学的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膏方的应用情况。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曾被封为“膏方之祖”的桂枝汤。
根据文献记载,桂枝汤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创,其方药中包括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主要用于治疗寒热未解而引发的恶寒发热等症状。
这一膏方的使用不仅有效,而且方便易行,成为许多医学家和临床医生学习的典范。
二、《千金翼方》中的膏方《千金翼方》是宋代医学家孙思邈所编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有关膏方的宝贵知识。
文中提到的一种膏剂是以当归、白芷、附子等为主要组成的补血活血膏。
这种膏剂在治疗妇女痛经、产后血虚等一系列妇科疾病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孙思邈对于膏方的运用非常独到,他在《千金翼方》中详细记载了膏方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为后人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膏方在现代临床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膏方在中医药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中医内科、妇科、外科等多个领域中,膏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比如,我们熟知的逍遥散就是以柴胡、黄芩、茯苓等为主的外治类膏方,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同时,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膏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新型载体技术和制剂配方的研究,膏方的制作和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中药成分对于疾病发生机制的影响,以及膏方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膏方作为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从古代经典到现代临床,膏方一直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方便的制作、使用方式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未来,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推进,膏方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古代经典名方膏方大全古代医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其中,膏方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使用方便、容易保存的优势。
下面是一些古代经典名方膏方的介绍。
1.人参膏人参膏是一种以人参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人参膏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乏力乏气、心悸气短等症状。
2.当归膏当归膏是一种以当归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止痛祛痘的功效。
当归膏适用于经血不调、痛经、血瘀症状。
3.甘草膏甘草膏是一种以甘草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益气养阴、调理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甘草膏适用于气虚体质、脾胃不好、久咳不愈等症状。
4.熟地黄膏熟地黄膏是一种以熟地黄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补肾养血、滋阴补阳、调理经脉的功效。
熟地黄膏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经闭等症状。
5.枸杞子膏枸杞子膏是一种以枸杞子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滋肝肾、明目补益、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
枸杞子膏适用于精神疲乏、视力模糊、腰酸腿软等症状。
6.参苓白术散膏参苓白术散膏是一种以黄精、茯苓、白术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益肾健脾、补气养血的功效。
参苓白术散膏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
7.海螺膏海螺膏是一种以海螺粉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滋阴养血、润肌肤、舒缓瘙痒的功效。
海螺膏适用于皮肤干燥、瘙痒、湿疹等症状。
8.天麻膏天麻膏是一种以天麻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清利头脑、镇静安神、缓解头痛的功效。
天麻膏适用于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9.丹参膏丹参膏是一种以丹参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清除毒素的功效。
丹参膏适用于心脏病、中风后遗症、痔疮等症状。
10.炮姜膏炮姜膏是一种以炮姜为主要药材制成的膏剂。
它具有散寒温经、止痛祛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炮姜膏适用于寒性疼痛、关节疼痛、风湿痛等症状。
这些古代经典名方膏方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疗效,在古代医药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得到验证。
一、.什么是膏方?.膏方的作用膏方是中药剂型的一种,可以中长期服用,被誉为最具个性化的成药。
膏方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经过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开小灶,膏方可全面调理脏腑,具有补虚扶弱,补中寓治,治中寓补,随病加减,量体施方,灵活功专,无毒高效,简易易服,省时省力等特点。
用膏方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延年益寿。
二、膏方进补的适应人群?膏方的适宜人群1、慢性病人的进补:有慢性疾病史,但治疗后病情稳定者,可以根据季节,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
2、亚健康者的进补:(1)工作压力较大,体力消耗过多,常感乏力倦怠,睡眠不佳的青年人。
(2)无慢性疾病,但身体虚弱,易反复感冒者(3)体质下降,常常觉得力不从心的中老年人(4)女性产后恢复期,更年期及畏寒肢冷、月经不调、大便秘结者(5)肿瘤病人放化疗后体质虚弱者(6)性功能低下者3、老年人的进补:老年人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4、女性的进补: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三、膏方应按体质进补人们都认为,膏方进补离不开人参鹿茸,膏方就是一般保健品,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其实,这些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这个“补”,应该理解为删多余、补不足,寓固本清源为一体。
膏方需要医生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体质、辨证候、辨年龄,进行个体化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
比如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神疲倦怠、动则气喘、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中药制成的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少神、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形体瘦削、口干咽燥、渴欲饮水、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阳虚体质者,表现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频遗尿、腹中冷痛等,可以选用由鹿角胶、杜仲、蛤蚧、核桃仁等中药制成的膏方。
膏方小知识
1、什么是膏方?
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等综合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为传统中药饮片经过煎煮、过滤、浓缩后,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膏状物质。
膏方可为不同体质患者“量身定制”一人一方,充分体现辩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且膏方具有浓度高、体积小、药性稳定、服用时无需煎煮、口感好、便于携带等优点。
2、膏方服用最佳时间
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
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天气趋凉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
膏方进补宜在每年农历立冬(2020年11月7日)到第二年立春(2021年2月
3日)期间。
根据岭南的气候特点,岭南地区可延至翌年农历二月前后。
3、膏方适合人群
亚健康、慢性疲劳、老年体虚、慢性损耗性疾病等人群,或大病、产后、手术后的患者身体虚弱均可服用膏方调治。
4、膏方不适合人群
新近外感之人、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患者等人群。
5、膏方服用方法
膏方通常一天两次服用,一次1汤勺,初次服用先以半量开始,饭后15分钟内服完,适应一周后,改为常规用法用量。
或根据体质强弱、病情轻重调整剂量。
膏方服用时以温开水调服;服用时间根据功效来选择,如补益类膏方宜空腹服用;治疗胃肠道疾病者,宜饭前1小时左右服用;养心安神类的膏方,宜睡前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吃膏方,一般要吃2-3月,膏方的疗效在第三个月方能明显体现。
膏方的作用膏方是一种传统中药剂型,通过将一些草药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一些辅料混合而成的一种膏状药剂。
膏方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作用,是中医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剂型。
首先,膏方具有温热通窍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体内的“寒气”、“湿气”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温热的膏方来驱散这些寒湿之气,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的目的。
膏方中常常含有一些热性的药物,比如大黄、肉桂等,这些药物具有温热的特性,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湿,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其次,膏方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痰湿阻滞的结果,因此需要用热性的药物来化痰。
膏方中常常含有一些有化痰作用的药物,比如半夏、枳实等,这些药物可以疏通气道,促进痰液的排出,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此外,膏方中还常常含有一些能够润肺止咳的药物,比如百部、蜜炙麦冬等,这些药物可以滋润肺脏,减少咳嗽的发生。
再次,膏方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医认为,体内的湿气、寒气等会导致体内气血不畅,使得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膏方中常常含有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比如没药、全蝎等,这些药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最后,膏方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膏方中常常含有一些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比如生地、蜜炙大黄等,这些药物具有滋养血液,促进纤维组织生长的作用。
在患有创伤、溃疡等疾病时,膏方可以通过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膏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剂型,具有多种作用,可以温热通窍、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
在中医药治疗中,膏方是一种非常常见和重要的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进行调配和使用,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虽然有一定的药效,但仍然需要病人遵循医嘱正确使用,避免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反应。
中医膏方中医疾病膏方大全1.青春期月经失调膏方案例:女,14岁,学生。
患者禀赋不足,肾气不充。
初潮至今,经事不调,量多先期,甚至崩漏。
体质虚弱,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继发贫血。
脉细且软,舌淡苔薄。
病久正虚,值此封藏冬令之际,拟益气养血,调摄肝肾。
此冀经调体健,以膏代煎,缓缓图治。
配方:生晒参3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西洋参5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潞党参120克生黄芪90克全当归90克细生地90克大熟地90克杭白芍60克枸杞子90克桑椹子90克菟丝子90克女贞子90克旱莲草120克仙鹤草50克茜草根90克芡实90克莲须90克川杜仲120克桑寄生120克炒川断120克巴戟肉90克肉苁蓉90克炒谷麦芽(各)60克生甘草60克地骨皮60克粉丹皮60克制香附60克青陈皮(各)60克胡麻仁60克藕节炭60克陈阿胶250克龟板胶100克湘莲90克胡桃肉120克白蜜150克文冰500克陈酒400ml 龙眼肉60克提醒:本膏中参芪补气,虚人为宜;旱莲草、仙鹤草、茜草根、藕节炭凉血止血;桑寄生、杜仲、川断等补肝肾强筋骨;桑椹子、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等平补肝肾,用之不腻;诸药配制成膏,补而不腻。
2.小产膏方案例:女,28岁,婚后二度流产,气血耗伤,经脉失养,关节酸楚冷痛,小腹胀痛,经事稍前,量多挟块,带下粘稠色黄。
脉沉细,舌偏红,苔薄腻。
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
时值冬令,治以养肝肾、调气血、疏经脉。
膏以代煎,冀来年体健痛除,胎孕乃成。
配方:生晒参100克西洋参50克党丹参各120克生熟地各120克全当归120克赤白芍各90克抚川芎60克川杜仲120克炒川断120克桑枝寄生各120克伸筋草150克川桂枝60克金狗脊120克炙川乌40克炙草乌40克鸡血藤150克络石藤150克广地龙120克秦艽120克大红藤150克炒薏仁120克炒谷麦芽各60克佛手60克青陈皮各60克苍白术各60克枸杞子90克炙甘草60克陈阿胶250克鹿角胶100克胡桃肉150克黑芝麻150克小红枣60克冰糖500克湘莲120克陈酒400克蜂蜜250克提醒:本膏中重用生晒参,大补元气而不滞,气旺而祛瘀;党参、沙参合用气阴两补;丹参、生地、当归、赤白芍养血之药同用,使其血旺而气行;川芎、川杜仲、桑寄生、狗脊、川断行气,补肝肾强筋骨;川桂枝、炙川乌、炙草乌温经通络;鸡血藤、络石藤、广地龙、秦艽、大红藤搜风通络,使外来之邪无可归避,邪去正安;炒薏仁、炒谷麦芽、苍白术调理脾胃,安后天之本;佛手、青陈皮理气调经。
江西省中医院专家膏方专家膏方是中医药领域中的一种独特疗法,经过专家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运用中药、草药等天然植物材料炮制而成。
江西省中医院作为一家知名的中医医院,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的膏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优良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江西省中医院专家常用的膏方。
膏方一:消肿止痛膏【配方】苍朮15克,广陈皮15克,牛膝30克,三棱30克,紫草30克,白芷15克,辣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将苍朮、广陈皮、牛膝、三棱、紫草、白芷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辣椒粉,混匀制成膏剂。
【使用方法】将膏剂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创伤、扭伤、骨折等引起的肿痛症状。
膏方二:通络消肿膏【配方】川芎10克,防风10克,桑白皮10克,全蝎10克,赤芍10克,冰片10克,樟脑适量。
【制作方法】将川芎、防风、桑白皮、全蝎、赤芍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冰片和樟脑,混匀制成膏剂。
【使用方法】将膏剂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为止,每日2次。
【适应症】适用于风湿、骨痛、筋伤等症状。
膏方三:疏风散寒膏【配方】白芷10克,羌活10克,荆芥穗10克,白马齿10克,独活10克,樟脑适量。
【制作方法】将白芷、羌活、荆芥穗、白马齿、独活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樟脑,混匀制成膏剂。
【使用方法】将膏剂搽抹于患处,每日2次。
【适应症】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膏方四:清热解毒膏【配方】黄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0克,甘草10克,冰片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柏、黄连、黄芩、连翘、蒲公英、甘草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冰片,混匀制成膏剂。
【使用方法】将膏剂涂抹于患处,每日2次。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引起的瘙痒、湿疹、烫伤等症状。
以上介绍的膏方仅是江西省中医院专家所使用的部分膏方,每一个膏方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疗效。
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膏方治疗时,应严格按照专家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适应使用。
膏方注意事项膏方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膏方是否适合自己: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不同,同样的膏方可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在使用膏方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确保膏方的使用对自己是安全有效的。
2.遵循膏方的使用方法:膏方通常需要外用,应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正确使用。
一般来说,先清洁患处,然后将膏方均匀地涂抹在患处,按摩或敷贴一段时间。
使用时要注意避开伤口、瘀血等禁忌部位。
3.坚持使用膏方:膏方通常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使用膏方的过程中,要坚持按时按量使用,不要提前停止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4.注意饮食调理:膏方在治疗某些病症时,还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调理。
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的摄入。
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5.避免外界刺激:使用膏方时,要注意避免外界刺激,如寒冷、湿气等。
尽量避免接触寒冷的水、冷风等,合理保暖,避免感冒和气候变化对治疗的不利影响。
6.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膏方时,要注意保持患处的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在使用膏方之前,要先用温水清洁患处,并保持患处干燥。
同时,要避免与他人共用膏方,以免交叉感染。
7.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膏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红肿、瘙痒等。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膏方,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总之,膏方虽然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但使用时仍需谨慎。
从选方到使用,都需要依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来进行。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界刺激,合理调理饮食,确保膏方的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中医疾病膏方大全【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请谨慎参考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附件】请膏方具体说明及使用方法等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请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正文】膏方是中医药治疗常用的一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介绍中医疾病膏方大全,详细罗列了常见疾病对应的膏方药方及其使用方法。
请阅读下文详细了解。
一、感冒膏方1.草决明膏【方剂组成】草乌、决明子、石膏、桑白皮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添加蜂蜜搅拌均匀,每次取适量膏状药膏涂抹于喉咙部位,每日2-3次。
2.川贝淡豆腐膏【方剂组成】贝母、川贝、淡豆腐、蜂蜜等。
【使用方法】将贝母和川贝研磨成细粉,混合豆腐、蜂蜜搅拌均匀,每日取适量膏状药膏食用,分2-3次服用。
二、消化系统疾病膏方1.保胃膏【方剂组成】陈皮、香附、良姜、厚朴、甘草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添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每日取适量膏状药膏分2次食用。
2.消食减肥膏【方剂组成】神曲、山楂、陈皮、法半夏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每日取适量膏状药膏分2次食用。
三、呼吸系统疾病膏方1.百部宁咳膏【方剂组成】太子参、黄芩、桔梗、款决明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与蜂蜜混合,每次取适量膏状药膏,分2-3次服用。
2.解华橘红清肺膏【方剂组成】连翘、罗汉果、胆南星、薏苡仁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每日取适量膏状药膏,分2次服用。
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膏方1.肾气质脑膏【方剂组成】冬虫夏草、何首乌、茯苓、川芎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次取适量膏状药膏,分2次服用。
2.通络舒筋膏【方剂组成】秦艽、红花、柴胡、白芷等。
【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添加少量的生姜汁调匀,每次取适量膏状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2次。
膏方的临床应用膏方的临床应用1.膏方的定义膏方是指将中药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辅料(如胶葛、淡豆粉等)制成膏剂,用于外用治疗的中药处方。
2.膏方的制备方法膏方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中药研磨成细末:将中药材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末状。
- 辅料的选择与加入:选择适合的辅料,如胶葛、淡豆粉等,并根据具体需要加入适量辅料。
- 配方比例的确定:根据病情和中药的药性,确定各种中药和辅料的配方比例。
- 膏剂的制备:将中药粉末和辅料进行混合搅拌,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植物油等),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3.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膏方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主要用于外用治疗各种皮肤病、伤口溃疡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辅助治疗。
常见的临床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外用治疗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疮疡等。
- 外用治疗创伤和溃疡:如烧伤、烫伤、割伤、糖尿病足溃疡等。
- 外用治疗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 外用治疗其他疾病:如痔疮、瘰疬、乳腺炎等。
4.膏方的使用方法膏方的使用方法因病情而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洗患处:先用温水清洗患处,保持患处清洁。
- 取适量膏剂:根据患处大小和需要,取适量的膏剂。
- 均匀涂抹:将膏剂均匀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使其吸收。
- 空气敷料:根据需要,可以在涂抹膏剂后使用敷料覆盖,保持患处湿润。
5.膏方的注意事项- 个别体质较敏感者慎用,如有不适请及时停用。
- 膏方仅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 如有过敏症状或症状加重,请立即就医。
6.附件本文档附件:无7.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药:指以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药材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工制作而成的药物。
- 中医:中华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注重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
- 药性:中药的性质和特点,包括其寒热温凉等属性的表现。
- 皮肤病:指人体皮肤发生的各种疾病,如湿疹、牛皮癣等。
- 溃疡:指由于组织破损而形成的表皮或粘膜缺损。
什么是膏方?
从字义上看,膏者泽也。
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
在中医药学中,膏本指中医传统的八种剂型—丸、散、膏、汤、酒、露、锭之一,主要包括有内服膏方和外用膏剂等。
外用膏剂。
即今骨伤科、外科常用的软膏和硬膏药,古代称为“薄贴”,用于外科疮疡和风寒湿痹痛等症。
内服膏方是将饮片再三煎熬,去渣浓缩,加冰糖或者蜂蜜等辅料收膏而成。
用于慢性咳嗽、体弱等慢性疾病。
内服用膏方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各科。
由于膏方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在南方尤其沪、杭、宁地区群众基础十分深厚,多数家庭冬天都要用膏方。
近年来,在北方地方膏方逐渐普及,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都设立了膏方门诊,膏方门诊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在亚健康调养、睡眠障碍的治疗、医学美容、纠正月经不调、冬病夏治等方面逐渐赢得患者的信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还批准三甲中医医院定点开展膏方的门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是获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医院之一。
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编.膏方养生小常识.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