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对照组静滴注射用(头孢他啶)2.0g,第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9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临床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性啰音。
胸部X线片示大小片状浸润影。
采用随机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和对照组(头孢他啶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情、发热例数、白细胞升高例数等基本情况经t检验和X2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
研究方法:治疗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每12小时1次,疗程为10~14天。
对照组使用头孢他定2.0g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
从用药开始至停药1周内禁酒,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生素。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拍X线胸片,痰培养,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并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细菌学检查:根据病情选取痰标本做致病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种类,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并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药前后分别检查1次。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
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及分析目的探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普深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观察组患者中只发生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1]。
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治疗效果也逐渐下降。
因此,探讨更加有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
为进一步探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于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作用,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普深进行治疗,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41~78岁,病程在2~10年;對照组患者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42~79岁,病程在4~1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必要的止咳、化痰对症治疗。
1.2.1观察组患者注射舒普深将2.0g舒普深注射液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12h,治疗2w。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3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接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感染致病菌,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40-01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多发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临床上对该病多是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尤其近年来因为临床上抗生素过量滥用现象致使治病细菌普遍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需要选择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
左氧氟沙星是左旋异构体,比右旋异构体的抗菌活性强,且组织穿透力强、抗菌谱较广、作用时间长、应用剂量少,近年来临床医师普遍认可其疗效[1]。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06年2月——2011年2月接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抽取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7.62±8.17岁。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符合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过细菌培养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排除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伴发其他严重内科疾病、主要器官严重损伤或功能障碍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给药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治疗安排。
1.2 方法1.2.1 分组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7.87±7.82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26±7.79岁。
2020年11月 第17卷 第22期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该病常见的病原体有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病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和病毒等,因此治疗时应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以利选择有效的抗生素[1-3]。
目前,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均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
哌拉西林舒巴坦是哌拉西林和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是抗假单胞菌青霉素,舒巴坦是内酰胺酶抑制剂,二者联合可以使哌拉西林钠免受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水解,从而保持其抗菌活性。
左氧氟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可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导致细菌死亡[4-6]。
为研究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对74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王丽华1,刘振仪21.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 330800;2.高安市新街中心卫生院,江西高安 330800[摘要]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74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6月,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事件及临床恢复进度,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咳嗽停止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体温下降时间、肺部啰音消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8.11%)与对照组(2.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效比较观察组(100.00%)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及早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推广。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探析钱海霞【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总结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的依据.方法选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组别,各45例.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头孢替安、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五水头孢唑啉治疗.结果ⅠⅡⅢⅣ四个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 > 0.05.Ⅰ组、Ⅲ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Ⅱ组、Ⅳ组,P < 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使用头孢他啶、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效果理想,费用低.%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antibiotics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ummed up the best therapeutic scheme,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To choose 160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were divided into I, II III IV four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Respectively with ceftazidime,cefotiam, Levofloxacin Mesylate Injection, five water cefazolin therapy. Results I II III IV four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no difference inP > 0.05. I group, III group treatment cost were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II, group IV,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deal use of ceftazidime, Levofloxacin Mesylate Injection effect, low cost.【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6)012【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效果【作者】钱海霞【作者单位】226400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下呼吸道感染英文简称为Lower resp iratory tract infection,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药物是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种类较多,在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还需要考虑经济性的特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第10卷第3期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10Vol.10No.3·251··药物经济学·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白瑶*,刘玉琴,饶艳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药剂科,深圳市518036)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24(2010)03-0251-02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
方法:采用统计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0.0%,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成本分别为948.57元和2529.45元,差异明显。
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比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更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关键词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下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moxicillin /Sulbactam Sodium vs.Cefoperazone /Tazobactam So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BAI Yao *,LIU YU-qin ,RAO Yan-hui (Dept.of Pharmac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a pharmacoeconomic analysis of amoxicillin sodium /sulbactam sodium versus cefoperazone /tazobactam sodium for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of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 :The statistical research and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conduct the pharmaco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treatment costs for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moxicillin /sulbactam sodium and cefoperazone /tazobactam sodium were 88.0%and 90.0%respectively ,showing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chemes (P >0.05);however ,the costs of two scheme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948.57Yuan vs.2529.45Yuan ).CONCLUSION :Pharmaco -economically ,amoxicillin /sulbactam sodium is more economical than cefoperazone /tazobactam sodium for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thus meeting the 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KEY WORDS Amoxicillin/sulbactam sodium ;Cefoperazone/tazobactam sodium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主管药师。
头孢地嗪联合氨溴索治疗中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李澍【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9(009)016【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头孢地嗪; 氨溴索; 下呼吸道感染; 多种病原体感染【作者】李澍【作者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江苏南京 2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较为常见,是一种临床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多种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等[1],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还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有关临床资料显示,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其自身痰液黏稠不容易被咳出,从而导致气道出现阻塞现象,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可能还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期限,对患者产生不小的影响,故选择较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尤其重要,而临床也在不断的探索较好的药物治疗手段,以期能够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45 例中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不同手段进行治疗,比较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 年4 月20 日~2018 年4 月25 日我院就诊的45 例中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别22、23 例。
本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两组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下呼吸道感染;(2)无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史;(3)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不配合研究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3)存在肺结核、支原体感染者;(4)沟通障碍者。
对照组男/女之比=13:10,平均年龄(59.9±3.3)岁;观察组男13 例,女9 例,平均年龄(60.5±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头孢地嗪治疗:选择0.5 ~1g 头孢地嗪(大熊制药株式会社,H20110544)进行静脉注射,1 次/6h;观察组使用头孢地嗪联合氨溴索治疗:选择头孢地嗪进行静脉注射,剂量:0.5 ~ 1g;1次/6h;之后选择氨溴索治疗,即将30mg 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J20080083)与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 次;两组均治疗5d。
您的位置:首页 > 我的继续教育 > 全文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诊断和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体的耐药率。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投药方法氨基甙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常用药物,但因其毒性较大,容易产生耐药,一般很少单独使用。
氨基甙类联合β-内酰胺类治疗重症或耐药细菌肺炎是值得推荐的方案之一。
国外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甙类日剂量一次使用与分二、三次使用相比,疗效没有变化(也有报告认为增加),耳、肾毒性有所减少。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阿米卡星日剂量一次使用与二次使用相比,药效相当,血肌酐清除率下降幅度减少,耳蜗外毛细胞缺失率也减少。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16小时与治疗后72小时,单次给药组比分两次给药组有所减少,但其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C-反应蛋白,在治疗72小时后,单次给药组较两次给药组下降明显,提示单次给药效果要好。
药摄入总量减少。
二、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价值喹诺酮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氧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左氟沙星,其中绝大多数国内已能生产。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吸收好,吸收率在90 %以上,口服可以代替注射,很少发生过敏反应,使用前不用皮试,临床应用方便。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组织穿透力强,在肺组织中浓度高。
喹诺酮类药物不仅对细菌有效,对非典型致病源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均有较好疗效。
(二)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足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情绪变化等发生率较高,严重时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2.有潜在催畸作用并影响幼年动物的骨关节发育。
喹诺酮的机制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DNA,可能同时会影响到胚胎的DNA,孕妇和儿童不宜应用。
3.药敏实验虽然比较理想,但是一般血药浓度不是很高,临床效果不好,决定杀菌活性的Cmax/MIC并不十分理想。
2014.07临床研究43<<下转44页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和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该病会涉及到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肺炎等,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死亡率较高,因此其临床治疗工作引起了重视[1]。
为了选择经济、安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并为其临床用药治疗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本文研究将选取的1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全部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组各40例,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肟钠这四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药学分析。
现将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患者年龄为17~75岁,平均年龄(48.3±6.7)岁。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谭 军澧县人民医院 湖南省常德市 415500【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四种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同治疗效果,并对这几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案进行成本、疗效等药学分析,为其临床用药治疗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组各40例,并分别采用以下四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肟钠。
治疗结束后对四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四种抗生素方案的治疗成本,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1)左氧氟沙星(Ⅰ组)和头孢曲松钠(Ⅲ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费用成本明显低于阿奇霉素(Ⅱ组)和头孢唑肟钠(Ⅳ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应用四种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对中国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6年5~11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住院的老年患者44例,随意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试验组(n=24例)和美洛西林/舒巴坦对照组(n=20例)。
试验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照药物为美洛西林/舒巴坦,5.0 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 ml,2次/d静脉点滴,疗程5~14 d。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5.22%和56.52%,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标签: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LRTIs)机会增加,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大量应用,增加了微生物的选择性压力,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哌拉西林为一广谱半合成酰脲类青霉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多数革兰阴性及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目前耐药的情况日益增多。
舒巴坦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可使抗生素免遭β-内酰胺酶破坏[1]。
哌拉西林/舒巴坦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复方制剂,希望联合制剂可保护哌拉西林钠免受β-内酰胺酶破坏,增强哌拉西林钠的抗酶作用和杀菌能力。
本文旨在评价哌拉西林与舒巴坦复方制剂对中国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克服临床耐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5~11月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参考2004年《内科学》[2]和2004年《实用老年医学》[3]标准,确诊为LRTIs的患者。
头孢妥仑匹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金寿德;荣海芳;高光敏【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妥仑匹酯片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头孢妥仑匹酯和头孢克肟口服,1次200 mg, bid治疗,疗程7~14d.结果:头孢妥仑匹酯和头孢克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3%,细菌清除率为94.2%和6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和6.0%,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妥仑匹酯片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安全性高.【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0(010)011【总页数】3页(P1028-1030)【关键词】头孢妥仑匹酯;头孢克肟;下呼吸道感染【作者】金寿德;荣海芳;高光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150001;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头孢妥仑匹酯片(商品名美爱克)是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研发的新型口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通过使细菌细胞壁黏肽交叉连结作用受阻,进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杀菌作用。
该药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特别稳定,现已被划归为第4代口服头孢菌素[1]。
为进一步验证该药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6月进行临床研究,并与头孢克肟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入选标准:具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体征和化验异常,确诊为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
(2)排除标准:重症感染不宜单独使用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者;有重度心、肝、肾功能损害及进行性基础疾病者;确定或怀疑由头孢妥仑匹酯耐药菌引起感染的患者;对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依从性差者。
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80例,A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B组应用阿奇霉素,C组应用头孢呋辛钠,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
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25%,B组率为87.50%,C组为88.75%,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A组的C/E值最小,其敏感度分析结果也表明A组应用的左氧氟沙星性价比更高。
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性价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下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时应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便于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多、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因素,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不仅应考虑治疗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也应考虑其中,使患者以最少的治疗费用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探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头孢呋辛钠3种不同抗菌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高热、咳嗽、咽痛、流涕、打喷嚏等,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x线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
纳入标准:(1)年龄20~82岁;(2)体温≥37.5℃;(3)48h 内未应用过其他抗菌药物。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免疫缺陷、糖尿病患者;(2)意识模糊、神志不清以及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3)对相关抗菌药物过敏者;(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5)血栓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80例,A组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82岁,平均(47.9±19.6)岁;B组患者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22~81岁,平均(50.1±18.3)岁;C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0~79岁,平均(49.3±18.9)岁。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A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应用500mg左氧氟沙星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B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5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c组患者应用头孢呋辛钠1~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三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
1.3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并进行痰培养、x 线检查,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7d后,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x线等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菌培养转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显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血常规、x线等检查偶见异常,痰细菌培养转阴。
好转:患者用药后病情有所改善,但不明显。
无效:患者用药72h后病情未见好转或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
1.5成本的确定
成本是指所关注的某一特定方案的或药物治疗所消耗资源的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由于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条件差异较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统计,故本文中所计算成本为直接成本(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以及住院费用等)。
因三组患者除医药费用有所不同外,其他费用基本一致,故本文仅对医药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费用均按照2013~2014年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统一规定的各项价格为依据。
药物成本以C(元)表示,治療效果以总有效率E(%)表示,成本一效果比(C/E)表示1个单位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C/E越小越好。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25%,B组为87.50%,C组为88.75%,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B组患者出现静脉炎2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C组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2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异常表现。
2.3三组患者的C/E分析
应用左氧氟沙星的A组的C/E最小,其他两组患者的C/E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E分析,见表2。
2.4三组患者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数据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
在本文中,假设所有药价均下降10%,则A组的治疗费用为330.75元,B组为581.22元,C组为529.79元,其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中可见,药品价格的浮动未对C/E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