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农业上主要害虫-地下害虫
- 格式:ppt
- 大小:727.00 KB
- 文档页数:33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种面积2383万亩。
在农田中,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下害虫为害作物情况,给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所谓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我市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一、发生种类(一)蛴螬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
我市发生的蛴螬主要是东北大黑鳃金龟,其成虫体长16~22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
卵呈圆球形,洁白而有光泽,平均长2.7毫米,宽2.2毫米。
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长3.4~3.6毫米,全体多皱褶,静止时体呈马蹄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
蛹体长21~24毫米,宽11~12毫米,化蛹后初期为白色,以后逐渐变深至红褐色。
东北大黑鳃金龟在我市两年完成一个世代。
越冬的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上中旬为出土活动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
一龄幼虫期平均29.2天,二龄幼虫期平均29.6天,一般8月底至9月下旬进入三龄并越冬。
越冬幼虫第二年6月中下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平均21.5天。
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
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假死性,喜食大豆子叶。
幼虫以3龄幼虫食量最大,一头三龄幼虫在10天内可连续咬死玉米幼苗80余株。
幼虫具有假死性,常沿垄向移动。
(二)蝼蛄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
我市主要以东方蝼蛄危害最重。
东方蝼蛄成虫体长30~35毫米,体色呈灰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
卵椭圆形,灰黄或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紫色,长3~0~4.0毫米,宽1.8~2.0毫米。
若虫头胸特别细,腹部很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2龄或3龄以后,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24~28毫米,若虫共9龄。
东方蝼蛄在我市需两年完成一个世代。
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月,卵经15~28天孵化。
地下害虫: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类根蛆蟋蟀类第一节地下害虫⏹活动危害或主要危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危害作物种子,根,茎等的一类害虫⏹我国已知地下害虫有320余种,分别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蟋蟀,根粉蚧,白蚁,根叶甲,根象甲…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一,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适宜发生及生活于旱作地区➢周期长➢寄主种类多➢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危害期长➢发生与土壤环境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地下害虫的类型根据地下害虫的为害方式大体分为3种类型➢①长期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鳞茎等,如蛴螬、金针虫、拟地甲、根蛆、根蝽等。
➢②幼虫白天生活在土中,夜出近地面上为害作物的地上部分,如地老虎等。
➢③成虫和若虫对作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均为害,如蝼蛄、油葫芦等。
第二节蛴螬一、种类分布与危害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
国内记载的种类共千余种。
其主要特征是,成虫触角为鳃叶状,前足呈半开掘式,体近椭圆形,略扁,体壁及翅鞘高度角质化,坚硬。
⏹幼虫蛴螬型,统称蛴螬,身体乳白色,弯曲呈“C”形,肥大,柔软,多皱,腹部末节腹面具有由钩状、针状及短锥状刚毛组成的覆毛区或排列整齐的尖刺列(对刺列)。
⏹多数种类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成虫在地上部为害,幼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少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粪食性或腐食性(一)为害症状:•取食萌发的种子,咬食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使其地上部幼苗枯死, 造成缺苗断垄二)种类及分布•大黑鳃金龟:由近源种组成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南大黑鳃金龟等•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三)形态特征大黑鳃金龟成虫:•体色•鞘翅:有明显纵肋蛹:裸蛹(四)生活史及习性生活史: (大黑鳃金龟)一般两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地下害虫的最佳防治方法1. 引言地下害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具有繁殖快、危害大的特点,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最佳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地下害虫的分类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蚜螨、蚜虱等,它们对农作物的根部和地下部分造成直接危害,导致植株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根据害虫的种类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2.1 蚜虫的防治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其繁殖能力极强,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
蚜虫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对蚜虫抵抗力较强的作物品种,减少害虫的侵害。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性黄蜂等,利用它们对蚜虫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3.化学防治:在蚜虫发生早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
2.2 蚜螨的防治蚜螨是另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它们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蚜螨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温度调控:蚜螨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调控温度可以限制它们的繁殖。
在蚜螨孳生的季节,可以采取覆盖物或调节温室内部温度的方法来控制蚜螨的数量。
2.生物防治:引入捕食性的天敌如蓟马和蚜螨寄生性真菌等,利用它们对蚜螨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来控制蚜螨的数量。
3.化学防治:在蚜螨发生早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蚜螨的繁殖。
3. 地下害虫的预防措施除了针对具体害虫的防治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3.1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地下害虫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可以打破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例如,将具有抗虫能力的作物与易受害虫侵害的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
3.2 土壤改良地下害虫多数依赖土壤为生存环境,因此改良土壤质量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
农作物都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现在有很多人专门靠种植农作物赚钱,但在这过程中会遇到被地下害虫危害的现象,那一般农作物都有哪些地下害虫呢?要如何防治?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农作物都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一、农作物都有哪些地下害虫?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其中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且害程度重,属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二、农作物的地下害虫如何防治?1、清洁田园头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害虫产卵和隐蔽的场所。
在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净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
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2、药剂拌种用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拌种,堆闷3~4小时,待种子八成干时播种。
有效期25-28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3、撒施药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公斤拌细砂或细土25~30公斤,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地下害虫。
农作物都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4、毒液灌根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
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在苗期受到地老虎为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克,加水50-75公斤,在下午4时开始灌苗根部,杀虫率超过90%,兼治蛴螬与金针虫。
5、毒草诱杀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乳油100克,加水2到2.5公斤,喷在100公斤草上。
在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
用1米左右长的新鲜杨树枝泡在50倍的40%氧化乐果液中,10小时后取出,在晚间插入春播作物地内,每亩10~15枝,诱杀金龟子效果较好。
6、灯诱杀虫杀地老虎、金龟子、蛴螬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向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在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
7、灌水灭虫有条件的地区,春播前农田浇灌后,可使土壤的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对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生存不利,可让它的死亡率在90%以上。
所谓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土壤中活动为害农作物地地下部分或接近地表部分地一类害虫,在我区常见地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种类,被害作物有小麦、玉米、胡麻、豆类、棉花、林木、花卉、瓜类和蔬菜.通常一种作物受多种地下害虫地为害,大发生年份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一、地下害虫种类(一)地老虎类: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地幼苗,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一般蔬菜地块春秋两季均有为害,在土壤湿润杂草多地田块偏重发生.常见地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小地老虎白天潜伏于土壤中、杂草间等隐蔽,夜出活动,取食、交尾、产卵以晚上时最盛.愈在无风、高温地黄昏活动地数量和范围愈大.成虫具有强烈地趋化性,喜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地汁液,对枯萎地杨树枝条及黑光灯也有趋性.其幼虫龄常栖息在表土或寄主地叶背和心叶里,昼夜活动,并不入土,但在不同地杂草和作物上为害部位也有不同. 龄以后白天潜入土下半寸左右处,夜间时、时及清晨时活动最盛,在阴暗多云地白天,也可出土为害,有时除整齐地咬断嫩茎或爬上植株咬断嫩头外,还能蛀入果内为害.幼虫有假死性和自残性,一遇惊动,即缩成环形.幼虫老熟后,大都迁移到田埂、地边、杂草根旁地土内寸处筑室化蛹,为害显著地减轻.黄地老虎地成虫对黑光灯有一定地趋性,但对糖醋液无明显趋性,自残性也不明显.在为害玉米时,幼龄幼虫把嫩叶咬成小孔,或把卷着细心叶咬穿,叶片展开后形成小排孔,大龄幼虫多在苗茎基部紧贴土表咬断或蛀一小孔,造成枯心苗.以老龄幼虫越冬,第二年进行为害和羽化产卵.警纹地老虎为害常见于胡麻、苜蓿上.一般和黄地老虎混合发生.但有黄地老虎地植物下,不一定有警纹地老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老虎地防治,一般以第一代为重点,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地措施进行,及时清除田块内外地杂草,可消灭大量地卵和幼虫,用糖醋液、黑光灯可诱杀一部分成虫.用化学药剂防治,玉米田头平方米、蔬菜头平方米、棉花头平方米,就要用药,药剂拌种用辛硫磷(种子量地)施用毒土即斤亩,如果用敌百虫喷粉注意不能用于高梁上.用甲基异柳磷进行拌种或喷防.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金针虫类:是叩头地幼虫,在我区为害普遍.常见种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俗称黄线虫、节节虫.这类害虫生活史较长,一般年才能完成一代.田间土壤温度能影响它们在土中地垂直移动和为害时期.一般来说,厘米深地土温达℃时,幼虫和成虫就开始活动,沟金针虫主要发生在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为缺乏,土质较为疏松地粉砂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带中,而细胸金针虫主要发生在水浇地、较湿低洼过水地、黄河沿岸地淤地,有机质较多地粘土地带中.金针虫类成虫为害并不大,但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能咬食刚播下地种子,食害胚乳使不能发芽,对出苗者则能为害须根主根或茎地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受害苗很少主根被子咬断,被害部不整齐,并能蛀入块根或块茎. 月上旬为活动盛期,细胸金针虫适宜较低地温度,早春活动早,在两种金针虫混合发生地带,细胸金针虫因适应低温,往往越冬地深度较沟金针虫为浅.就土壤湿度而论,沟金针虫适于旱地,但对水份有一定地要求,如在旱地春雨多墒情较好为害就加重.但春季为害期浇水,能迫使幼虫下移,减轻为害.细胸金针虫不耐干燥,适应于较高地土壤湿度.就金针虫类而言,一般精耕细作地区发生较轻,接近荒地和新开垦地土地虫口就多.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蛴螬类:这类害虫在旱作区和黄河流域普遍发生,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但铜绿丽金龟和黑绒鳃金龟地成虫为害也很严重.常见地种还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等.它们常为害萌芽地种子、幼苗地地下根茎,咬断口整齐,常造成缺苗缺垄.蛴螬类对作物地为害还在于造成伤口易感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成虫均可越冬,幼虫有假死性,在土壤中为害时沿垄向上移动.黑绒鳃金龟在我区一年发生一代,俗称缎马卦,以成虫越冬,多为害豆类、瓜类.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蛴螬类地害虫在土壤中垂直移动受温度影响大,在厘米深地土壤中温度在℃,湿度在,活动最盛,特别在粘土、粘砂土和饱水力强地土壤中.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蝼蛄类:这类害虫食性杂,分布也广泛,幼虫、成虫均可为害,食量大,常造成缺苗断垄,咬断口呈乱麻状,不整齐.在灌过水地土壤中常穿成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都是昼伏夜出,在晚上点活动最盛,有群居性、趋光性,在水浇地,盐碱地虫口密度较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防治:(一)采取地农业措施精耕细作,轮作倒茬,造成不利于地下害虫生活地土壤环境,施用腐熟地农家肥,改良盐碱地,适时浇水和适当地调解播种期均有利于防治.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化学防治药剂拌种应注意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不同药剂地反应不同,应先作发芽试验,确定最佳用药量,化学药剂可用乐果、辛硫磷、巴丹粉剂、甲基异柳磷等,也可以作成毒土,撒于地里进行土壤消毒和苗期灌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有可采取趋性诱杀、人工捕杀和新型地生物学防治法防治.。
地下害虫(图)
地下害虫 ( 图 )
农田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蝼蛄、地老虎和金针虫,它们危害植物的根、近地面的茎和叶,对农作物尤其是对春播作物的危害很大,植株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发育迟缓,重的干枯而死,往往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从而影响作物产量。
一、蛴螬
(一)、暗黑鳃金龟
1、形态特征图片
2、生活史和习性暗黑鳃金龟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一年发生一代,多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在成虫早发年份,有少数当年能发育为成虫越冬。
(二)、华北大黑鳃金龟
(三)铜绿丽金龟
二、蝼蛄(一)东方蝼蛄
(二)单刺蝼蛄
三、沟金针虫成虫图片 _
幼虫图片
四、小地老虎
百度查奈安生物科技,更多精彩与你分享。
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指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种类很多,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国内记载千余种。
蛴螬类:成虫:前足呈半开掘式,触角为鳃叶状,身体椭圆形,体壁及翅鞘高度角质化。
幼虫:统称蛴螬,体肥大弯曲,呈“C”形,胸足3对且细长,皮肤柔软,多皱纹,体白色或淡黄色,腹部10节,第9、10节愈合成臀节,臀节背面称肛腹片;肛腹的后部生有刚毛,钩毛及刺毛等组成的覆毛区或排列整齐的尖刺列,常作为分类特征。
危害:多数种类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成虫在地上部为害。
蛴螬食性杂,是一类重要的地下虫,常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
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
大黑鳃金龟1-3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取食各类作物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
成虫喜欢取食榆树、杨树、桑树、苹果、梨等;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驱化性。
卵一般散产或成堆地产在松土中。
幼虫共3龄,在土中生活,取食植物的地下部器官一般1-2龄食量少,为害不严重,3龄幼虫是为害的主要时期。
幼虫多数集中在土表下15-20cm处,常随土壤质地、土壤湿度以及土温的变化而升降。
幼虫老熟后做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成虫;利用其驱光性,进行灯光诱杀;农业防治:秋末进行冬灌,杀灭蛴螬;冬季翻耕,将越冬虫体翻至土表冻死;不施未经腐熟的肥料;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花生等作物与果树混作;化学防治:药剂喷雾、喷粉、涂干,杀灭成虫;药剂灌根,杀灭蛴螬;土壤处理或者撒毒土;诱杀:药剂浸泡榆、杨树等枝把,诱杀成虫;种子药剂处理、种衣剂的使用。
生物防治: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线虫等拌毒土撒施。
蝼蛄类:属直翅目、蝼蛄科,国内记载有6种,常见的有东方蝼蛄、华北蝼蛄。
形态特征:华北蝼蛄:成虫: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成虫体长39-45毫米。
但体黄褐至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心脏形红色斑点。
Z i x u n t a i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地下茎、根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是农业害虫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类群。
黑龙江地区地下害虫的种类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地下害虫生活周期长,危害的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危害作物的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毁苗,甚至毁种,导致农作物减产,现笔者将其识别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症状识别:1、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玉米、马铃薯等,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
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
为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导致死苗、缺苗或茎块腐烂。
2、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
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
分布最广、为害最大的一个类群。
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大豆、甜菜受害较重。
二、发生规律:1、金针虫:黑龙江地区有三种金针虫为害禾本科作物: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
均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20-40厘米越冬。
第二年4-5月成虫出土活动,交尾产卵。
当年以3龄幼虫越冬,幼虫在土中生活两年后,第三年7-8月化蛹。
成虫羽化后不出土而在土中越冬。
三种金针虫的成虫均昼伏夜出。
干旱地区发生多是沟金针虫,温度在10-18℃时活动和为害最盛。
细胸金针虫喜在温度7-12℃活动和为害,超过17℃时即停止为害,向深层转移。
细胸和褐纹金针虫喜欢湿润环境,土壤湿度在20-25%左右为害严重。
2、蛴螬:蛴螬的重要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
黑龙江地区大黑鳃金龟2年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可越冬。
越冬成虫春季10厘米土温达14-15℃时开始出土,10厘米土温达17℃以上时盛发。
日平均温度21.7℃时开始产卵。
幼虫孵化后活动取食。
秋季土温低于10℃时开始向深土层移动,5℃以下全部进入越冬状态。
地下害虫有哪些?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地下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它们隐藏在土壤深处,直接危害着作物的根系和地下部分,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地下害虫有哪些?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介绍!一、地下害虫有哪些?1、蚜虫:蚜虫是一类小型的软体昆虫,在作物根际吸食汁液,严重时会引发黄化、卷曲等症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甲虫:地下害虫中的甲虫类主要包括瓢虫、天牛等。
它们以地下的根系为食,造成作物死亡或减产。
3、蛴螬: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的一种,以地下的根部为食,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蛇形虫:蛇形虫类害虫是地下害虫中的一类线虫,寄生在根系中,破坏作物的根部结构,影响养分吸收。
5、蚴螨:蚴螨是土壤中的微小节肢动物,以根部为食,对多种作物造成危害。
6、螺旋线虫:这是一类微小的线虫,以寄生的方式危害植物根系,引起植物根部肿胀、坏死等症状。
二、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地下害虫的繁殖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比如引入寄生性线虫或微生物,它们能寄生于地下害虫体内,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2、无人机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用于喷洒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精准地覆盖受害区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地下害虫的蔓延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4、地下屏障技术利用地下屏障材料,如优质沙土或特制膜材料,阻止地下害虫的移动,从而减少其对作物的危害。
5、化学防治尽管化学农药使用需要谨慎,但在一些情况下,仍然是防治地下害虫的有效手段。
新型化学农药研发致力于提高效果,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6、轮作与合理种植合理轮作和种植作物多样性可以打破地下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机会。
7、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质地、pH值等,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轻地下害虫对作物的损害。
总结,地下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防治方法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导语: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在各地均有分布,下面本人为您介绍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摘好农田基建,消灭虫源滋生地,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灭沟坎荒坡,植树种芽,消灭地下害虫滋生地,创造不利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
2、合理轮作倒茬,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对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3、深耕翻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暴晒、鸟雀吻食等一般可消灭蛴螬,金针虫50%—70%。
4、合理施肥:一定要施用腐熟的猪粪厩肥等有机农家肥,否则不腐熟的易招引金龟甲、蝼蛎等产卵,又取因腐蚀、熏莹作用起到一定希伤地下害虫的作用。
5、合理、适时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虫下潜成孔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便,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
种子处理常用的药剂有50%辛硫乳油,40%乐果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播种时先用种子重量的5%—10%的水将药剂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6—12小时,使药液充分渗透到种子内即可播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免药剂烧份种子,影响出苗率。
2、土壤处理:结合播种前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
常用方法有:①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浅锄或犁入土中②撒施颗粒剂③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入,即使用肥料农药的复合肥④沟施或穴施,应选用一些高效、低残留类杀虫剂。
如苗酯类,灭幼叩水有机磷类。
3、毒饵诱杀:姜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