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休眠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冬天的植物休眠冬天是一年中寒冷的季节,许多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应对低温和极端的气候条件。
这种休眠的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冬天植物休眠的原因,以及植物如何进入和结束休眠状态。
一、植物休眠的原因冬天的低温和短暂的日照时间是植物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低温会影响植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使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等生物活动。
同时,光照时间的减少也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和能量获取。
另外,冬天的干燥环境也是植物休眠的原因之一。
在冬季,土壤中的水分很难保持稳定,而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
为了应对这种干燥条件,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水分的需求。
二、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过程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期和实际休眠期两个阶段。
首先是准备期,这个阶段发生在气温开始下降之前。
植物通过逐渐停止生长和减少光合作用来准备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植物停止了根部和茎部的生长,将养分集中到根系中。
同时,植物的叶子开始变黄和凋落,以减少水分蒸发。
之后进入实际休眠期,植物的生理活动几乎停止。
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新陈代谢减缓,体温降低,以减少能量消耗。
植物的根系仍然保持活跃,从土壤中吸收少量水分和养分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
三、植物结束休眠状态的过程植物结束休眠状态通常发生在气温回升、日照时间增加以及土壤水分充分的时候。
随着气温的回升,植物的生理活动逐渐恢复。
新的茎、叶和花蕾开始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恢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也加快。
此时,植物需要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来支持新生的生长。
四、冬季保护植物休眠的方法在冬季,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护休眠的植物,以确保其在来年能够良好生长。
首先是对于室外植物来说,我们可以覆盖它们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低温和强风对植物的伤害。
此外,选择抗寒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也有助于提高其在冬季的适应能力。
对于室内植物,我们可以将其移动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以提供足够的光照。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室内植物的休眠和生长也很重要。
植物生理学试题集与题解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三、名词解释1.信号转导:主要研究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
2.受体: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天然分子,可特异地识别并结合化学信号物质——配体,并在细胞内放大、传递信号,启动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特定的细胞反应。
四、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True or false)1、土壤干旱时,植物根尖合成ABA引起保卫细胞内的胞质钙离子等一系列信号转导,其中ABA是第二信使。
()2、植物细胞中不具有G 蛋白连接受体。
()3、G 蛋白具有放大信号作用。
()4、受刺激后胞质的钙离子浓度会出现短暂的、明显的下降。
()5、少数植物具有双信使系统。
()6、钙调素是一种不耐热的球蛋白。
()7、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遍的翻译后修饰方式。
()8、植物细胞壁中的CaM促进细胞增殖、花粉管萌发和细胞长壁。
()1、×2、×3、√4、×5、√6、×7、√8、√六、填空题(Put the best word in the blanks)1、信号传导的过程包括___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___、__跨膜信号转换_____、____胞内信号转导网络的信号传递______和生理生化变化等 4 个步骤。
2、__信号____是信息的物质体现形式和物理过程。
3、土壤干旱时,植物根尖合成ABA,引起保卫细胞内的胞质钙离子等一系列信号转导,其中_干旱__是信号转导过程的初级信使。
4、膜信号转换通过______细胞表面受体______与____配体_____结合实现。
5、蛋白由__a _、__B __、__r _三种亚基组成。
6、白质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分别由________蛋白激酶____和_____蛋白磷酸酶______催化完成。
7、据胞外结构区的不同,将类受体蛋白激酶分为3 类:1)_ S 受体激酶___,2)___ 富含亮氨酸受体激酶___,3)___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_____。
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种子休眠是一种种子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停止发芽和生长的状态。
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环境条件不利:种子休眠可以使种子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下来,等待更适合的生长条件再开始生长。
例如,种子可能在干旱、低温或高温等条件下进入休眠状态,以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发芽并无法存活。
2. 保护种子的储存物质:种子休眠可以保护种子内的储存物质,避免在过早发芽时消耗过多的储备能量。
这样一来,种子在休眠期间可以维持较高的营养储备,以备将来的生长所需。
3. 种子成熟度:有些种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来完成成熟过程,使得种子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得以完全形成。
这种休眠状态有助于确保种子在适当的时候才开始生长,并提高生长成功率。
4. 种子传播适应性:种子休眠也可以帮助种子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发芽,以增加种子的传播适应性。
通过在休眠状态下等待适宜的环境条件,种子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并提高种子在新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总的来说,种子休眠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发展出的一种生存策略,它有助于种子在恶劣条件下生存,保护种子的储存物质,并提高种子的传播适应性。
1/ 1。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A卷姓名:学年学期:2012-2013-2 学号:考试时间:2013-06-27 班级:一、名词解释(2分/ 小题,共20分)1.呼吸商2.G蛋白3.三重反应4.生长大周期5.临界日长6.单性结实7.抗逆性8.春化作用9.代谢源10.向性运动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分/小题,共10分)1. R/T2. BSC3. CaM4. NAA5. ACC6. Pfr7. SOD8. RuBP9. PSⅠ10. CAM三、填空题(在下列对应的“空格处”填上最合理的答案。
1分/ 空,共20分)1.植物组织进行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1)。
在进行组织培养的愈伤组织,芽和根的分化取决于培养基中IAA/CTK比值,当IAA/CTK比值高时有利于(2)的分化,该比值低时有利于(3)的分化。
2.温度较低而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4)脂肪酸的形成。
3.诱导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5),诱导α-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6)。
4.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7)、(8)、(9)、(10)。
5.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11)、(12)、(13)。
6.植物开花的光周期反应基本类型为(14)、(15)、(16)。
7.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含量增加最显著的氨基酸是(17),其主要作用是(18)和(19)。
8.光周期诱导之后,植物体内产生的成花物质一般可通过(20)传递。
四、单项选择题(根据题意选择1个最合理的答案。
1分/ 小题,共10分)1.水稻受到水淹时,往往其()活性增强以适应O2供应的不足。
A.细胞色素氧化酶B.抗坏血酸氧化酶C.乙醇酸氧化酶D.酚氧化酶2.淀粉种子和油料种子贮藏的安全含水量()。
A.相同B.淀粉种子高,油料种子低C.不一定D. 淀粉种子低,油料种子高3.IAA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A.色氨酸B.亮氨酸C.甘氨酸D.蛋氨酸4.能使黄瓜雄花分化多的植物激素是()。
种子休眠原因及休眠解除方法研究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木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此外,牡丹中的‘凤丹’和紫斑牡丹还具有重要的油用和药用价值。
牡丹播种繁殖具有繁殖系数大,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等优点,因此多用于牡丹嫁接用砧木苗的培育,同时,播种繁殖也是培育优良牡丹新品种和药用牡丹产业化生产重要方式。
牡丹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需要历时数月,具有发芽率低,出苗不齐等问题,野生牡丹在自然环境下需要的萌发时间更长。
因此,探究牡丹种子休眠原因以及研究牡丹休眠解除方法,使种子快速萌发,对于实际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凤丹’(P.ostii‘Feng Dan’)、紫斑牡丹(P.rockii hybrids hybrids)为实验材料,通过(1)牡丹种胚活力测定实验;(2)牡丹种子种皮透水性实验;(3)牡丹种胚形态观测实验;(4)牡丹种胚休眠特性研究实验;(5)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测定;(6)牡丹种子休眠解除法方研究,来探究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和休眠解除方法。
主要结论如下:1.牡丹种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具有很高的发芽潜力,牡丹种子萌发率低并不是因为牡丹种子种胚活力低,而是因为牡丹种子具有休眠性。
2.牡丹种皮对种子吸水速度有一定阻碍作,但不会降低吸水率,牡丹种子浸水56 h后,其吸水率基本恒定。
种皮的透水性不是牡丹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但种皮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机械阻碍作用。
3.牡丹果实成熟后,其种胚并未发育完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形态及生理后熟才能萌发。
种胚形态发育不完全及生理障碍,是导致牡丹的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之一。
4.牡丹的种子中含有抑制物,这些抑制物不仅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也抑制自身种子的萌发,种子不同部位所含抑制物种类和含量不同。
牡丹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是牡丹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5.牡丹种子成熟采摘后,有最佳播种时间,一般为采后1~2周,采摘后不经过后熟阶段立即播种或者放置时间过长都会影响牡丹的萌发。
植物科学基础专项复习(四)一、名词解释:1、植物激素: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故又称内源激素。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类似植物激素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3、环剥:是指在木本植物的枝条或树干上,用刀环割两圈,两圈之间的宽度根据枝条和树干的粗度而定。
4、生长中心:是指正在生长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5、休眠:指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在某一时期内停止生长的现象,叫做休眠。
6、强迫休眠:这种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所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
7、自发休眠:这种不是由于外部条件所引起的停止生长的现象叫做自发休眠或深休眠。
8、生长大周期:生理学上将植物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慢——快——慢的过程,叫做生长大周期或大生长期。
9、极性:植物体形态学上下两端,在生理上的差异,叫极性。
10、再生:指当植物失去某些部分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恢复失去的部分,重新形成完整的植株,这种现象叫做再生。
1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各部分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叫做相关性。
12、组织培养:如果将植物的任何生活部分,放到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中培养,同样可以再生长出新的个体,这叫做组织培养。
13、根冠比:是植物根和茎、叶的干重比值。
14、顶端优势:指一般植物茎的顶芽生长很快,侧芽生长较慢,甚至潜伏不长,这种顶芽生长占优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15、黄化现象:指栽培在黑暗溃的植物,细胞伸长不受抑制,因而茎部伸长,节间也长,但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细嫩多汁,根系生长不良,叶呈黄色,故称黄化苗,这种现象黄化现象。
16、春化作用:许多植物秋季播种,出苗后经过冬季的低温,来年春夏才能抽穗开花。
这种经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叫做春化作用。
17、春化处理:用人工低温处理小麦种子,使其通过春化作用的方法,叫做春化处理。
18、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要求每天有一定的光照和黑暗的反应才能开花,这种现象叫做光周期现象。
植物休眠:管理植物休眠期间的养护和保养植物休眠是植物生长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此时植物的生长活动减缓或暂停,进入休眠状态。
管理植物休眠期间的养护和保养,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要了解植物休眠的原因。
植物休眠主要是为了应对不利环境条件,如寒冷的冬季或干旱的夏季。
休眠期间,植物的生长活动暂停,以减少能量消耗,同时积蓄能量,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
在植物休眠期间,养护和保养的要点包括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对于需要低温休眠的植物,应保持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同时,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对于需要保持干燥的植物,应将它们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并控制浇水频率。
此外,光照也是植物休眠期间的重要因素。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安排光照时间。
在光照不足的季节,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光照,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除了环境因素外,施肥也是植物休眠期间的重要养护措施之一。
在植物休眠期间,应适当减少施肥量,以免造成根部损伤。
同时,应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和施肥时机。
总之,管理植物休眠期间的养护和保养是保证植物生长和健康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施肥管理,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它们的正常生长和繁衍。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12187)一、名词解释1.光合单位在类囊体膜上存在的完成一次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由作用中心色素和辅助色素构成。
2.量子产额是指每吸收一个光量子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的分子数,又称为量子效率。
3.辅助色素是指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不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体色素,又称为聚光色素。
4.作用中心色素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心的少数特殊状态下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叶绿素a分子。
5.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能量,与同一时间内照射在同一土地面积上的日光能的比率。
6.水势在标准状态下,每偏摩尔水的体积的溶液化学势与每摩尔体积的纯水的化学势只差,称为水势。
7.安全含水量是指粮食种子安全贮藏的最大含水量。
8.水通道蛋白在生物膜上存在的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的有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有利于细胞的水分吸收。
9.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外界的过程。
通常气孔蒸腾是蒸腾作用的主要方式。
10.主动吸水是指植物细胞通过增强代谢活动消耗能量吸收水分的方式。
11.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2.植物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缺乏,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完成生活史。
13.需肥临界期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此时缺少,将会对植物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甚至不能完成生活史。
14.交换吸附是指植物根系通过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交换吸附离子到根系表面的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
15.呼吸速率呼吸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氧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16.温度系数温度系数是指温度每增加10℃,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17.呼吸商呼吸商是指植物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8.无氧呼吸熄灭点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氧浓度增加到某一点时,无氧呼吸消失,这一氧浓度,称为无氧呼吸熄灭点。
植物学复习题第一章种苗子和幼苗问答题1.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种子已具有发芽能力,但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迫使种子暂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一旦萌发条件适宜,就可以使之萌发,故称之为强迫休眠或外因性休眠。
如果这种生长的暂停是由于内部生理抑制引起的,即使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萌发,这种因内部生理原因引起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深沉休眠或生理性休眠或熟休眠。
休眠一般主要是指深沉休眠。
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种子休眠的原因是:(1)种皮障碍:种皮可以从三方面影响种子休眠:不透水、不透气、对胚具有机械阻碍作用。
(2)胚未发育完全:一般植物种子成熟时,胚已分化发育完全。
但有些植物如白蜡、银杏、冬青、当归、人参等种子,虽然已经成熟,并已脱离母体,但胚的生长和分化未完成,采收后胚尚需要吸收胚乳养料,继续生长,达到发育完全方能萌发。
这类种子休眠的原因,就是胚未完全发育。
(3)种子未完成后熟:某些植物种子如蔷薇科的苹果、桃、樱桃和松柏类种子,胚的分化发育虽已完成,但生理上尚未成熟,经一段后熟期后,才能破除休眠。
这些种子的后熟是通过层积处理在潮湿和低温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经过冬天,到第二年才能萌发。
经过后熟作用后,种皮透性加大,呼吸速率逐渐升高,酶活性增强,有机物质开始水解,经过这段后熟过程以后,种子就可萌发。
(4)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有些植物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种子或果实内含有抑制物质。
这些物质种类很多,因植物而异,如ABA、水杨酸、香豆素、氨、氰化物、芥子油、植物碱及醛、酚等。
梨、甜瓜、柑橘等果实的果肉,甘蓝种子的种皮,苹果种子的胚乳及菜豆种子的子叶中均含有抑制物质。
还应指出,不少种子休眠不只是某一个原因,如松柏类种子的种皮不透氧,同时胚也需要经过后熟。
此外,种子经休眠以后,若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氧气不适宜,则仍不能萌发,将继续被迫休眠。
《植物生理学(专科)》20年6月作业考核单选题1.PSⅠ的中心色素分子是:A.P430B.P652C.P680D.P700答案:D2.在线粒体中,对于传递电子给黄素蛋白的那些底物,其P/O比都是A.2B.3C.4D.6答案:A3.C4植物初次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是A.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甘油激酶D.苹果酸脱氢酶答案:B4.光敏色素Pfr型的吸收高峰A.730nmB.660nmC.540nmD.450nm答案:A5.以下几种酶,与器官脱落有密切相关的是A.淀粉合酶B.纤维素酶C.核酸酶D.酯酶答案:B6.在TCA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部位是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琥珀酸→盐胡索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盐胡索酸→苹果酸答案:C7.以下属于植物内源节律具有的特点的是A.受内源激素含量的调控B.只能被光(暗)条件约束或重新诱发C.恒稳条件下的周期长度不是准确的24hD.任何条件下振幅(离平均值的偏差程度)不变。
答案:C8.植物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部位是A.韧皮部B.本质部C.微管D.导管答案:A9.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A.细胞液的浓度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大小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D.活细胞压力势的高低答案:C10.光合细胞中,蔗糖是在A.细胞质中合成B.细胞核中合成C.微体中合成D.线粒体中合成答案:A11.小麦分蘖期的生长中心是A.腋芽B.叶片C.根系D.叶鞘答案:A12.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A.50-100B.150-200C.250-300D.350--400答案:C13.组成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小亚基有A.4个B.6个C.8个D.10个答案:C14.C4植物最初固定CO2的受体是A.PEPB.RuBPC.PGA。
第11章植物的生长与分化植物的生长与分化是植物各种生理与代谢活动的综合表现,它包括器官发育、形态建成、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以及个体最终走向衰老、成熟与死亡。
研究这些历程的内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植物的休眠与种子萌发一、植物休眠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地球上绝大部分植物所处的环境有季节的变化,尤其是温带,四季变化鲜明。
大多数植物都要经历季节性的不良气候时期,如果不存在某种保护性或防御性机理,便会受到伤害或致死。
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在某一时期内生长和代谢暂时停滞的现象,叫做休g民。
许多落叶树在秋季枝条生长缓慢,叶片脱落,形成了休眠芽以度过冬季的严寒;在一些地区植物在夏季休眠以度过干旱少雨的天气。
这种由于不利的生长环境引起的休眠叫强迫休眠。
但是刚收获的大麦、水稻等籽粒,即使给予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它们不能萌发,只有贮藏数月后才能萌发。
显然,这种不能生长不是由于外界条件的不适造成的,而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这种休眠称为自发休眠或深休眠。
植物休眠有多种形式,例如许多一、二年生植物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木以休眠芽的方式休眠;而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上部分死亡,植物则以休眠的地下器官如鳞茎、球茎、根茎或块茎越冬或度过干旱时期。
无论是种子、冬芽或其它贮藏器官的休眠,植物的生存和适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是抗寒性的器官,一、二年生植物在成熟后形成种子,可以在严寒的冬季不被冻死而保存生活力。
休眠芽外围具有多层不透水不透气的鳞片,是一种保护芽越冬的结构。
休眠给物种的延续带来好处,如杂草种子可以在土层下保持多年不萌发,因而萌发期非常不整齐,有利于其物种的延续。
二、植物休眠的原因引起植物休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分别叙述如下:(一)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通常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1.种皮的影响许多种子的外层有厚而坚硬的组织或种皮上附有厚或致密的蜡质或角质,这种种子不具有透水性,致使胚得不到水分和氧气的供应;同时种子内的二氧化碳也不能排出,积累在胚的附近,进一步抑制了胚的萌发;而种皮坚硬或过厚(俗称为“铁籽”)给正常生长的胚穿过种皮形成了很大的机械阻力,致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休眠的名词解释植物学引言植物是大自然中的奇妙生命体,它们拥有与人类及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生长机制。
其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现象便是植物的休眠状态。
在植物学中,休眠一词被用来描述植物在一段时间内暂停或降低其生长活动的特殊状态。
这种状态通常与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并且在植物的一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正文1. 休眠的定义植物的休眠指的是植物在某个生长阶段停止或减缓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其他代谢活动的状态。
在休眠期间,植物通常会暂停萌芽、开花和果实成熟等过程,而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供将来的生长。
休眠还有助于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特别是在严寒或干旱的条件下。
2. 休眠的触发因素植物的休眠状态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共同触发的。
外部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和季节性的变化,以及内部因素如植物内部激素的水平都会对休眠状态产生影响。
例如,在寒冷的冬季,植物可能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逃避严寒天气;而在干旱的夏季,植物则可能通过休眠来减少水分的流失。
3. 休眠的过程植物的休眠过程可以分为准备期、休眠期和苏醒期三个阶段。
在准备期,植物会逐渐停止生长并开始积累养分。
一旦进入休眠期,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会明显降低,而受到外界刺激时的反应也会变得迟钝。
到了苏醒期,植物会再次启动其正常的生长活动,并恢复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
4. 休眠的生理机制植物的休眠状态与其内部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在进入休眠期前,植物会通过生长激素的调控来准备休眠所需的物质储备。
一旦休眠开始,植物会降低激素水平,抑制生长,以节约能量。
同时,休眠期间植物的营养物质会重新定位,将能量转移到地下器官如根部等,以保证植物在苏醒后持续的生长。
5. 休眠对植物的作用休眠对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进入休眠状态,植物可以避免恶劣环境的伤害,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此外,休眠还有助于植物节省能量和提高耐久性。
一些种子也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允许其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并完成生命周期。
结论休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
植物高温休眠的原因植物高温休眠的原因植物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和需求。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植物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以应对极端的气候条件。
植物的高温休眠是一种生存机制,它有助于植物在热浪袭来时保护自己,同时也有助于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继续生长。
植物高温休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适宜范围窄:植物通常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和发育。
超出这个适宜范围,植物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抑制,无法正常进行。
高温会导致植物体内的酶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健康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暂停生长和发育活动,以降低体温。
2. 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高温环境会加速蒸腾作用,使植物失去水分。
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减少植物的水分供应。
另外,高温还会改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使植物无法充分吸收养分。
这些因素的累积会导致植物在高温环境下面临水分和养分不足的挑战。
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可以通过暂停生长和发育来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
3. 调节能量需求:植物在高温环境下需要调节能量需求,以适应温度变化。
通常情况下,植物在温暖的季节会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取所需的能量。
然而,高温会导致植物叶片受损,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
为了保持能量平衡,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
这种调节能量需求的机制有助于植物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并保持生命活力。
4. 防止细胞损伤:高温环境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并导致细胞受损。
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可以减缓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细胞损伤。
通过进入休眠状态,植物可以保护自身免受高温环境的伤害。
总之,植物的高温休眠是一种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生存机制。
植物通过进入休眠状态来降低温度、水分和养分需求,调节能量消耗和减少细胞损伤。
这种休眠状态可以帮助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恢复生长和发育。
了解植物高温休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并为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提供指导。
植物休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植物休眠的定义植物休眠是指植物在不利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活动减缓或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植物通常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少能量消耗,并积累养分以应对极端环境或资源短缺。
二、植物休眠的发生机制植物休眠的发生机制涉及到植物内外环境信号的感受、传导和响应过程。
主要包括植物内在的生物钟系统、激素调控、环境信号感受等。
1. 生物钟系统植物的生长活动受到生物钟系统的调控,生物钟系统是植物对时间变化的感知和调节系统。
在休眠状态下,植物生物钟会调整其节律,使得生长活动减缓或停滞。
2. 激素调控植物休眠涉及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ABA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休眠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促进植物休眠状态的形成和维持。
3. 环境信号感受植物休眠的发生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通过激素信号通路和生物钟系统对植物休眠状态产生影响。
三、影响植物休眠的因素植物休眠的发生和维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周期、温度、水分、养分等。
1. 光周期光周期是影响植物休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周期的改变会影响植物的生物钟系统和生长素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活动。
2.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休眠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低温通常会促进植物休眠状态的形成,而高温则会抑制植物休眠状态的发生。
3. 水分水分是影响植物休眠状态的重要生长因素。
水分的充足或缺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活动和休眠状态。
4. 养分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资源,养分的供应充足与否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活动和休眠状态。
四、植物休眠的生理生化过程植物休眠涉及到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在休眠状态下,植物的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光合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积累等。
1. 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在休眠状态下,植物的新陈代谢速率通常会降低,包括蛋白质合成、酶活性变化等。
2. 光合作用减少植物休眠状态下,光合作用活动通常会减少,光合产物的积累也减少。
休眠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胚的影响银杏、人参等的种子采收时外部形态已近成熟,但胚尚未分化完全,仍需从胚乳中吸收养料,继续分化发育,直至完全成熟才能发芽。
另如樱桃、山楂、梨、苹果、小麦等种子胚的外部形态虽已具备成熟特征,但在生理上必须通过后熟过程,在种子内部完成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后才能萌发。
种皮的影响主要是由种皮构造所引起的透性不良和机械阻力的影响。
有的是种皮因具有栅状组织和果胶层而不透水,导致吸水困难,阻碍萌发(如豆科植物种子);有的种皮虽可透水,但气体不易通过或透性甚低,因而阻碍了种子内的有氧代谢,使胚得不到营养而不能萌发(如椴树)。
有些“硬实”种子则是由于坚厚种皮的机械阻力,使胚芽不能穿过而阻止萌发(如苜蓿、三叶草)。
抑制物质的影响有些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种子或果实内含有萌发抑制剂,其化学成分因植物而异,如挥发油、生物碱、激素(如脱落酸)、氨、酚、醛等都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这些抑制剂存在于果汁中的如西瓜、番茄;存在于胚乳中的如鸢尾;存在于颖壳中的如小麦和野燕麦;存在于种皮的如桃树和蔷薇。
它们大多是水溶性的,可通过浸泡冲洗逐渐排除;同时也不是永久性的,可通过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使之分解、转化、消除。
解除休眠
生产上通常用下列几种方法打破或解除休眠:①低温处理。
如壳斗科、蔷薇科、松科、柏科的种子可采用沙土层积法,在低温(0~10℃)、湿润和通气良好的层积下经过一段时间便可萌发。
所需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因植物种类而异。
②干燥处理。
大麦种子在40℃高温下处理3~7天,禾谷类和棉花等种子在播种前晒种,均可促进萌发。
③曝光处理。
如莴苣种子发芽需要曝光;有些杂草种子也只有耕翻到地面上曝光后才能发芽。
④冲洗处理。
多用于因种子内存在抑制剂而造成的休眠。
通过浸泡冲洗种子,可促进发芽。
⑤机械处理。
对硬实种子采用机械处理如切割、削破和擦伤种皮等可打破其休眠。
⑥药剂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和赤霉素、乙烯等激素。
赤霉素可逆转脱落酸引起的效应,打破由后者诱导的休眠;在低温条件下赤霉酸促进发芽的效果尤其明显。
对三叶草种子可用极低浓度的乙烯解除休眠。
省份简称省会北京市京北京上海市沪上海天津市津天津重庆市渝重庆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辽宁省辽沈阳内蒙古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庄新疆新乌鲁木齐甘肃省甘兰州青海省青西宁陕西省陕西安宁夏宁银川河南省豫郑州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
太原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江苏省苏南京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贵阳云南省滇昆明广西省桂南宁西藏藏拉萨浙江省浙杭州江西省赣南昌广东省粤广州福建省闽福州台湾省台台北海南省琼海口香港港香港澳门澳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