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XX县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

  • 格式:doc
  • 大小:20.57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XX县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

XX县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XX县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XX县有省级层面的特色小镇(包括创建和培育)2个,市级层面的特色小镇3个,其中巧克力甜蜜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归谷智造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和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西塘互联网通信小镇、陶庄汾湖水上运动小镇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XX县特色小镇的数量和质量都走在省市前列。其主要做法:

一、突出特色品味,加强统筹谋划

一是找准产业定位。聚焦七大产业,结合原有“一镇一品”基础、特色产业规划及当前重大项目,在全县面上统筹谋划特色小镇,每个镇(街道)至少培育一个特色小镇,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已列入省市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巧克力甜蜜小镇、归谷智造小镇、互联网通信小镇、汾湖水上运动小镇分别以旅游、信息、健康作为特色产业。其他6个主体(包括XX科技商务区)都提出了特色小镇培育计划,形成了基本思路,在产业定位上也是各具特色。

二是挖掘特色文化。注重小镇的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融合发展,将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如巧克力甜蜜小镇通过挖掘巧克力文化内涵,突出“甜蜜”主题,坚持走“旅游+”特色之路,把小镇建设成为巧克力风情体验基地、婚庆蜜月度假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归谷智造小镇以海归文化和工业创新文化为基因,以归国留学人才为创业主体,以江南自然人文特色为底蕴,致力于打造全国最有温度、有厚度、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三是依托特色资源。以小镇原有的特色资源为依托,做强特色产业。如互联网通信小镇依托富士康和富通两大优势平台资源,带动互联网基础设备、互联网终端产品、互联网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三大主导产业鼎足发展,加快推动小镇产业融合升级;汾湖水上运动小镇依托汾湖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和亚洲赛艇训练基地,以水上运动为主题,以健康为核心,融入当地文化,结合自然风光,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健康、运动为一体的产业特色。

二、突出梯度培育,强化分类推进

一是已列入创建的抓好落实。对已列入省市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4个小镇,细排投资项目计划,抓好创建任务落实。巧克力甜蜜小镇按照省级示范小镇的标准,加快推进梦幻XX等重点项目建设;归谷智造小镇积极争取列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互联网通信小镇加快功能完善,确保市级考核排名前列;汾湖水上运动小镇按照亚运会标准加快运动场馆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水上运动产业

项目招商。

二是未列入创建的积极申报。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小镇,编制完善规划、梳理投资计划、谋划好项目,在此基础上做好新一批省市特色小镇,争取更多的特色小镇列入省市创建名单。归谷智造小镇于20XX年底申请列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第二批市级特色小镇也已部署开展

三是暂不具备条件的培育提升。对短期不具备省市申报条件的,继续按照特色小镇理念和规划主动建设、提升发展,形成平台新形象、新能级。20XX年4月我县举办了特色小镇培训班,对特色小镇创建主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专家授课、考察学习、交流研讨,提升特色小镇建设理念和水平;20XX年1月,我县举办以特色小镇建设为主题的善政讲堂,在全县面上加深各部门、各乡镇的认识,强化部门合力。

三、突出机制保障,力争一镇一策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县级层面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XX县特色小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对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的,专门建立由县领导领衔,发改、旅游、国土、住建等八部门参加的工作推进组,每月召开推进例会,并抽调其中主要部门的中层干部每周蹲点办公。创建主体层面,专门成立特色小镇创建办,书记、镇长挂帅。同时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纳入县对镇目标责任考核。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从用地、资金、公共服务配置、融资平台能级等方面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对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的,在省支持政策基础上,对小镇创建完成后仍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给予50%比例给予配套奖励,小镇规划范围内新增财政收入县所得部分也给予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对列入市特色小镇创建的,参照市政策意见给予扶持。

三是强化改革创新。发挥XX综合配套改革优势,针对特色小镇发展需求,推进大众创业促进机制改革,把创投机构、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引导集聚到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并为创业群体提供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融资、培训辅导、技术支持等全链条服务。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自愿置换等改革举措,引导农民成为旅游类、健康类小镇建设者、收益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