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15
三月三民族风俗作文课件
课件一,三月三的序曲。
听说了吗?三月三要到了!这可是个大日子,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庆祝方式,热闹得不得了!
课件二,壮族的歌海。
壮族那边可是歌声四溢啊!三月三对他们来说,就是唱山歌的大日子。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爱聚在一起,唱个痛快。
那歌声啊,飘过山头,传到耳边,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课件三,苗族的舞宴。
说到苗族,三月三可是他们的“花山节”。
那天,苗族姑娘都会穿上最美的衣服,头戴银饰,跳起舞来。
那舞姿,就像山间的花朵一样,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课件四,瑶族的盘古传说。
瑶族那边,三月三又叫“盘古王节”。
他们是为了纪念祖先盘
古王。
想象一下,瑶族人民穿着传统服饰,手持香火,祭拜盘古王,那种场面,真是庄重又神秘。
课件五,畲族的乌饭盛宴。
还有畲族,他们三月三会吃乌饭!乌饭是用乌稔树的叶子染黑的,看起来黑黑的,但吃起来特别香。
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吃,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
课件六,三月三的狂欢节。
哎呀,说了这么多,三月三真是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精彩。
这一天,就像是全民的狂欢节,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真是让人期
待啊!。
三月三上巳节教学课件三月三上巳节简介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大家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三月三上巳节起源上巳(sì),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