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 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 节”。壮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 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 。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 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 节日习俗。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东兰、天峨 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 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 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 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 《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 “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 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 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与日本女 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
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 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 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 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 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 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 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