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艺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工艺流程图
③各个生产流程的产污情况:废水
废气
固体废物(生产)
3、项目周边环境(并提供实景照片,空厂房实景照2张) 如图所示项目四至情况:
4、项目员工情况
① 项目拟雇佣员工人数 15 ;
② 员工每天工作时间 8 ;员工每年工作天数 302天 ; ③ 是否在厂内食宿( 否);在厂内吃饭人数 ; 5、补充印刷机清洗频率,说明是如何清洗的?
6、项目是否涉及调色工艺,若有,请说明调色场所,调色产生的废气如何收集处理? 无调色工艺
三、附件材料(请提供以下材料的电子版或扫描件)
注:企业增加、改变生产工艺,设备及生产规模均需申报环评,否则将受到的处罚。
请如实提供以上资料,后续若要补充,将会另行发送资料清单给您。
工艺流程图质量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品质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
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
a. 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
b. 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c. 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提出不合格的项目;
2.控制点的确定由品管部、生产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品质特性,共同
认定经品管部主管批准;
3.工序品质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在品管
部的组织下,工序品质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
检;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
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5.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键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6.车间品管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7.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品质管理好,产品品质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予奖
励,对管理不好造成品质下降的将给予处罚;。
彩印包装类后工生产工艺流程(一)表面处理作业容一,.施工单,生产计划排程:从上质检处接到生产施工单后,按生产计划排程安排相应生产。
按施工单的加工容对并安排生产机台。
1.确定加工容:(1)过胶:哑胶、光胶、镭射、介质镭射;(2)过油:哑油、吸塑油;(3)UV:发外作业;(4)磨光:磨吸;2 . 按工单数量领取使用材料。
3 . 产前品质作业宣导及生产注意事项讲解。
(过油)二.施工单,品质检验标准,首件检验报告,产品标准卡:1.机长拿到生产工单后,确定加工材料。
如:水性油.、哑油 .吸塑。
2.把油调到正常的秒数:(4号杯)16~18秒,温度要求控制在50C-80C。
3.先上3-5彩纸上机生产并检验。
(1)检查油是否干透;(2)用白纸在表面磨擦,看是否掉色;(3)把彩纸对折,看是否爆色;(4)检查表面是否脏点.黑色;(5)特别注意;专色是否有变色现象。
4.检验合格,经品管确认合格后,大货生产。
(磨光)1.磨光机生产点火时,必须检查煤气是否有漏气现象,由机长操作,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2.要求机台温度必须达到80℃~90℃之间方可生产。
3.收纸员要注意钢带的位置,如走位要马上停机和减去压力,调整钢带到正的位置。
4.先压光3~5产品,进行首件检查确认。
检验容:皱纸、变形 . 伸长 .缩短光亮度,耐磨度、爆色、掉边.掉色.(特别注意金色和专色是否变色),确认合格后,转品检确认后,方可大货生产。
(过胶生产)1. 机长在接到生产工单后对半成品进行核对,按工单加工容(光胶. 哑膜 .介质镭射.)安排生产。
2. 机长对3~5首件生产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返白 .脏点 .胶水纹 .出膜,起泡. 皱纸 . 皱膜 .粘度 .主管确认合格后,转品检首样确认合格后再大货生产。
3. 特别要注意:金 .银卡纸 .压线、击凸的产品一定要用指定的胶水,生产时膜要尽量放松。
4. 收纸每100一格,自动机200一格,并填写标示卡。
5. 如发现有弯曲的产品一定要反过来放好,方便下一工序生产。
包装用工艺流程图
加粗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一、原材料检验关键控制:原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需求,不得使用回收料
二、配比混合关键控制:①关键控制设备:自制混料机; ②关键控制参数:按客户要求的
各原材料(聚乙烯颗粒)比例进行合理配比;混合时间:15~30min 以上;③外观:观察混合均匀为佳。
三、吹塑成型关键控制:①关键控制设备:吹膜机; ②关键控制参数:吹胀比:2.2~3.0; ③
牵引频率8~30Hz ;主机调速频率25~45Hz ;④料筒加热温度:一区:140~170℃ 二区:140~160℃ 三区:140~160℃;⑤外观:无气泡,穿孔,杂质等不良。
四、印刷关键控制参数:①关键控制设备: 12座印刷机 组合式凹版印刷机;②关键控制
参数:车速:50~70m/min; 干燥温度:45~65℃; ③外观:无套色位置不准,无油墨点,无带墨.
五、分切关键控制参数:①关键控制设备:高速分切机;②关键控制参数:断面误差<±2mm
配比混合 吹塑成型 印刷 分切 成品检验 包装入库。
集装袋、吨袋产品工艺流程图一、集装袋、吨袋产品工艺流程图一、集装袋、吨袋产品质量控制图编织袋生产流程:原料PP(聚丙稀)→塑料拉丝机(将PP、PE原料制成丝线)→收卷机(把拉出的丝线收卷)→圆织机(把收卷的丝编织成塑料编织筒布)→复合机(复合OPP、纸等其它材料)→印刷机(印字和图案等)→切袋机放袋架(.把塑料编织筒布切成一条条袋子)→缝包机(缝制底部)→打包机(把成形的袋子打包成捆)→出厂→废料回收→破碎机(破碎废丝)、烘干机(烘干废丝),烘干好的原料放进拉丝机再使用。
一般分为一、二、三级料。
一级料是指所使用的原料为没有落地的边角料,或者称为下角料,有些是水口料、胶头料等,质量也是比较好的,就是没有使用过的,在加工新料的过程之中,剩余的小边角,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原料。
以这些为毛料加工出来的颗粒,透明度较好,其质量可以与新料相比,故为一级料或者是特级料。
二级料是指原料已使用过一次的,但是高压造粒除外,高压造粒中使用进口大件居多,进口大件如果为工业膜,是没有经过风吹日晒的,故其质量也非常好,加工出来的颗粒透明度好,这时也应该根据颗粒的光亮度及表面是否粗糙来判断。
三级料是指原料已使用过两次或者多次的,加工出来的颗粒,其弹性,韧性等各个方面均不是很好,只能用于注塑。
而一、二级料可以用于吹膜、拉丝等用途。
填充母料:碳酸钙填充母粒 2.5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碳酸钙填充母粒 2.8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碳酸钙填充母粒 3.0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碳酸钙填充母粒 3.2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碳酸钙填充母料 3.5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特白填充母粒 4.8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滑石粉填充母料 4.5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滑石粉填充母粒 5.5元/千克注塑挤出拉丝吹膜透明填充母粒 6.8-8元/公斤注塑挤出拉丝吹膜透明填充料 6.8-8元/公斤注塑挤出拉丝吹膜PA专用填充料 4.8-6.0元/KG注塑增强增硬母粒8元/KG注塑用PP、PE消泡消纹母粒A级8元/KG注塑挤出吹膜(不需烘料)脱水吸水母粒B级6-7元/KG注塑挤出吹膜(不需烘料)消泡消纹母粒C级 5.-6元/KG注塑挤出吹膜(不需烘料)PP中空板填充母料3.2-4.5元/KG中空板PP编织袋填充母料3.2-4.5元/KG编织袋PP丙纶无纺布填充母料3.2-4.5元/KGPP餐垫钙母粒 3.2-5.4元/KG PP、PVC餐垫、PVC地板革增韧填充母粒 5.5元/千克ABS、PS注塑挤出玩具填充母粒 3.0元/KGPP片材特白填充母料一次性餐具填充料塑胶卡板增硬填充母粒。
钣金件工艺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
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
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
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
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
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
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
打磨必须以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
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
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
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
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
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
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
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
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证旋转顺利。
(6)机加件加工完成后进行外协电镀加工。
电镀加工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除油、用摄氏100℃水加入除油剂,必须在浮腾100℃液体内侵泡35分种。
然后放入磷化液10分钟,取出工件用清水冲洗干净进行电镀。
根据电流大小调整时间,镀层(电镀锌不得小于0.03MM电镀镍、铬不得小与0.04MM。
工艺流程图(质量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品质
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
a. 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
b. 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c. 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提出不合格的项目。
2.控制点的确定由品管部、生产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品质特性,共同认定经品管部主管批准。
3.工序品质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在品管部的组织下,工序品质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检。
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5.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键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6.车间品管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7.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品质管理好,产品品质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好造成品质下降的将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