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40决策探索2019.4下一百年前的5月4日,3000多名青年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涤旧纳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缘起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文化基础。
新文化运动以《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
《新青年》一方面以民主和科学为文化倡导,反对封建专制和文化愚昧,进而反对尊孔复儒,抵制封建纲常伦理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另一方面为普及文化、启迪民智,倡导白话文学,打破中国2000多年文化为少数人垄断的状态,使长期被认为是“下等人”工具的白话文开始登堂入室。
此外,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劳工群众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群众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便开始组建群众组织,并首先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大量出现。
在北京,相继创建了“学生救国会”“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等组织,这些工作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则是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直接社会动因。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所谓的“和平会议”,希望废除并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权益,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要求并把德国在中国的所有权益一律转交给日本。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所有的爱国人士义愤填膺,最先行动起来的就是青年爱国学生。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1919年5月2日,北大学生得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后,便约集了当时在《国民》杂志社的各校学生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通过学生大会动员学生举行学界大示威。
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广场。
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激励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并得到了上海、天津等地民众的支持与呼应。
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后,5月7日上海各界人民即召开上海国民大会,组成“国民大会事务所”等组织,5月26日,上海学生举行总罢课,6月5日上午,上海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运动形成。
五四爱国运动精神对现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开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开展它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爱国反帝运动所不具备的。
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曾掀起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在开展过程中,这些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那么抱有一定程度的梦想,缺乏明确的反帝目标和坚决的反帝决心,如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出现盲目排外倾向,如义和团运动。
五四运动那么不然。
五四时期的人们,民族意识高涨。
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被否认,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有人在每周评论上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此前人们以为“公理战胜〞,现在那么看到,还是帝国主义的权力战胜了,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梦想破灭了。
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表达在,它将斗争目标针对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
广阔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局部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强权,不怕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不受反动政府的利诱,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
这种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是近代以来反对封建统治者斗争传统的继续和开展。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运动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讲授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出示图片:教师展示巴黎和会的图片,补充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提示:弱国无外交。
2.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五四运动的油画,帮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
3.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口号与要求:出示图片:教师出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照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五四运动中要求惩办的人物。
五四运动的扩大1.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概况:出示图片:教师依次展示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图、五四运动中北京游行队伍、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清华大学学生在焚烧日货、北洋政府军警逮捕学生等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
提问: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新”在哪里?2.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第二阶段概况:出示图片:教师依次展示上海工人罢工、上海商界罢市游行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情况。
3.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结果:出示图片:教师依次展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结果。
提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已经过去了170年的时间。
这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限,大体上可以分为前80年和后90年两个时段。
这两个时段的历史情况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革命,从1840年就开始了。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爆发前的80年里,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灭亡或瓜分中国的图谋、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失败了。
而在五四运动以后的90年时间里,中国人民的斗争虽然仍有曲折和反复,但是从根本上说,走的是一条上坡路:经过30年的奋斗,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又经过60年的努力,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综观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四运动确实是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关节点,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起点。
毛泽东在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所写的《五四运动》一文中指出:这个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中,他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论述了知识分子走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的极端重要性。
稍后,他更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著作中,进一步对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意义作出了深刻的论述,着重指出,正是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五四运动是怎样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的呢?首先,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五四以前,在一个长时间里,中国先进分子曾经虔诚而热烈地向西方学习,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给他们上了严峻的一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影响摘要五四运动, 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对中国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对现代的年青一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彻底性地反帝反封建的表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识逐渐苏醒,渴望当家作主的一种爱国情怀。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愚昧的过去,于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振兴之路。
关键字历史意义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由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地位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地位一、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性群众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里程碑,它激发了大量的学生、知识分子和革命志士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
通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抗争,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现代化的国家建设和自主发展才能振兴中华民族。
五四运动为中国全面起义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经验和力量。
2.迈向现代化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入了科学、民主、自由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学生运动促使了大量学生走出象牙塔,投身社会实践,推动了中国大胆地改革和开放。
五四运动呼吁实现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教育现代化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3.启蒙思想影响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抗争,更是一场文化运动。
在五四运动中,一批思想家和文化名流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张反对封建文化,追求现代科学文化,并试图将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现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
二、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具有革命性质。
1.反帝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声音。
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盟国却不能取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发了中国学生的强烈愤慨。
五四运动要求废除国人的割地赔款和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2.反封建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
运动期间,学生们揭露了封建教育的荒谬和愚昧,要求普及科学知识与现代文明。
他们呼吁废除科举制度,反对校长的专制行为,提倡学生自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束缚和威严。
3.文化启蒙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文化名流和新思想家。
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呼吁独立自由的精神,主张反对封建道德和儒家伦理,推崇科学、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对五四运动的评价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该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第一,彻底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第二,是历史上一次真正的群众性运动;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
随后,还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
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从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思想。
五四运动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是我国20世纪第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此后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后来所发生的第二、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以及从那时起我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是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阔眼界和宏伟气魄;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而且在斗争中表现出了伟大的战斗力量,起到主力军作用,直到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最新】五四运动的意义和性质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性质纵观国内外社会风云,那展用先辈们鲜血染红的“五四”运动大旗,现在急需我们高高举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现在需要我们青年用热血去继承!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人民的呼唤!“五四”让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青年的血是一腔革命的热血!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五四运动的意义和性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五四运动表现出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斗争所不具备的。
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这些斗争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盲目排外。
五四时期,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中国人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破灭了。
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体现在将斗争目标指向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贼。
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
其次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
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考点难度星级命题可能13鸦片战争★★★★○○○○○15义和团运动★★★○○○17五四运动★★★○○○19马克思主义★★★○○○21十月革命★★★○○○24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原题再现】“……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旋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答案】C五四运动★★★○○○一、关于五四运动的若干内容(一)、背景1.日本加快侵华: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②1915年,日本公使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①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②欧美列强将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二)、经过1.爆发:1919年5月4日,从北京开始。
2.发展:在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结果: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三)、意义(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1840年—1919年1919年—1949年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反帝反封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群众基础缺乏雄厚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果失败成功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