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比赛资料
- 格式:xls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7
实训一、四轮定位四轮定位的作用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用户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用户驾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
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
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
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
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主销内倾角: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
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
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定得很小,接近垂直.汽车装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轮胎花纹刚性大,外胎面宽),若设定大外倾角会使轮胎磨偏,降低轮胎摩擦力。
定位前的检查1.确定为空载状态或特殊车型要求的加载状态。
(见详情一)2.检查轮辋及轮胎是否偏摆,胎面是否磨损,胎压是否正常。
(见详情二)3.车轮悬空,检查悬挂转向系统有无松动或间隙变形,车轮轴承是否松动。
(见详情三)4.检查悬架高度,左右车轮轴心到挡泥板高度误差不超过0.5°(约10mm)。
(见详情四)5.摇动车轮检查减振器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油损坏情况。
(见详情五)详情一(1)空车状态:燃油、冷却水及发动机油加到最大允许容量,轮胎、千斤顶、随车工具等包括在定位内。
(2)定无外载物体(包括人员)。
(3)对于出厂要求在规定加载测试的车型,须按规定进行。
(4)对于某些车型是在悬空状态测试,须对应空位参数,方可定位。
详情二`1.有关轮圈与轮胎的注意事项(1)不可使用不合格的轮圈与轮胎。
(2)铝合金钢圈容易刮伤,所以清洗时,请用柔软的布,勿用钢刷,假如使用蒸汽洗车,切勿使用沸腾的水接触到轮圈。
(3)假如硬性化合物(如泥水、路面的泥)附着在铝合金钢圈,须尽快以中性清洁剂清洗,避免轮圈损坏。
2.胎更换注意事项当轮胎从车上拆下或装上时,注意下列重点:(1)小心避免损坏轮胎缘及轮圈边缘。
(2)使用钢刷、砂纸或布来清洁及清除轮圈边缘的锈及灰尘。
(3)清洁铝圈只可使用布、不可使用钢刷及砂纸。
(4)清除胎面花纹的碎石、玻璃、铁钉及其它导物。
(5)确定气门嘴安装正确。
(6)安装轮胎前,须在胎缘及轮圈缘涂上肥皂水。
(7)轮胎装好后,将它充气至205~300kPa(2.25~3.06kgf/cm2,36~42psi)确定胎缘与轮圈缘正确密合无漏气后,将胎压调整至厂家规定。
(8)假如用拆胎工具更换铝圈的轮胎时,须在撬棒及轮圈间垫橡皮,避免损坏轮圈。
此工作,须在橡皮垫上完成,不可在坚硬或粗糙的表面进行。
3.目视检查检查(轮胎或轮圈)假如发现轮圈或轮胎有裂痕、损坏、变形及其它问题时(图2-1),即须更换。
4.轮胎磨损(1)检查剩下胎纹的深度:剩下胎纹的深度标准胎:最少为1.6mm(0.063in)雪地胎::50%胎纹(2)如磨损指示带显露时(图2-2),即须更换轮胎。
底盘测量和车轮定位系统试题(博世公司)(共题94题,其中判断题48题,单项选择题30题,多项选择题16题)一、判断题1.由于前轴的单轮前束与后轴的单轮前束之间没有关系,所以调整时可按照任意顺序进行。
(错)(Ⅰ)2.当车轮定位调整到位后,需要将被调整部件按照车辆维修手册上要求的力矩紧固。
(对)(Ⅰ)3.在检测前轮外倾角时,只要单侧外倾角都在各自的公差要求范围即可,不必考虑左右两侧外倾角的差值。
(错)(Ⅱ)4.检查轮胎磨损时,胎纹深度应该大于安全标志的高度,否则应该建议或要求用户更换轮胎。
(对)(Ⅰ)5.车轮悬空做轮辋的偏摆补偿时,对于驱动轴车轮,左右两侧车轮的补偿需要两人配合完成。
(对)(Ⅱ)6.对于多轴载重卡车,定位调整基本不可能,所以就不用做车轮定位了,但是要及时更换轮胎。
(错)(Ⅰ)7. 完成车轮定位后,即使所有车轮角度都调整到合格范围,还应通过路试来检验定位调整的实际效果。
(对)(Ⅱ)8.采用独立悬架的车辆可以提高行驶的操控性和稳定性,而且比非独立悬架有更多的调整点,便于车轮角度的调整。
(对)(Ⅱ)9.车辆颠簸和转弯过程中,安装在独立悬架上的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始终是恒定不变的,这是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错)(Ⅱ)10.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在定位调整之前一般要求按原厂规定先锁定悬架高度。
(对)(Ⅱ)11.减振器的阻尼作用一般是伸张行程大于压缩行程。
(对)(Ⅱ)12.宽式轮辋可以有效延长轮胎的寿命,提高轮胎的负荷能力,改善汽车的通过性和行驶稳定性。
(对)(Ⅱ)13.在国产车轮轮辋的标注中如16错6JJ,16是代表轮辋的最大直径而不是名义直径。
(错)14.国产车轮轮辋的标注中如16错6JJ中出现代号“错”代表此轮辋为一件式轮辋。
(对)(Ⅱ)15.悬架系统仅由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组成。
(错)(Ⅰ)16.橡胶弹簧主要作为辅助弹簧使用。
(对)(Ⅰ)17.空气弹簧虽然对密封性要求很高,但维修方便,价格便宜。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3)1.1 四轮定位的定义 (3)1.2 四轮定位的作用 (4)二、四轮定位的主要内容 (6)2.1 前轮定位 (7)2.1.1 前轮外倾角 (7)2.1.2 前轮前束 (9)2.1.3 前轮转角 (10)2.2 后轮定位 (10)2.2.1 后轮外倾角 (11)2.2.2 后轮前束 (12)2.2.3 后轮转角 (13)三、四轮定位的测量方法 (14)3.1 前轮定位的测量 (15)3.1.1 使用前束尺测量前轮前束 (16)3.1.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前轮外倾角 (17)3.1.3 使用转角尺测量前轮转角 (18)3.2 后轮定位的测量 (19)3.2.1 使用后束尺测量后轮后束 (20)3.2.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后轮外倾角 (21)3.2.3 使用转角尺测量后轮转角 (22)四、四轮定位的调整技巧 (23)4.1 前轮定位的调整 (24)4.1.1 调整前轮外倾角 (25)4.1.2 调整前轮前束 (26)4.1.3 调整前轮转角 (27)4.2 后轮定位的调整 (28)4.2.1 调整后轮外倾角 (29)4.2.2 调整后轮前束 (30)4.2.3 调整后轮转角 (31)五、四轮定位的注意事项 (33)5.1 定位前的准备工作 (33)5.2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4)5.3 调整时的安全操作 (35)六、四轮定位的维护与保养 (37)6.1 定期进行四轮定位的重要性 (38)6.2 常见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39)6.3 长期使用的注意事项 (39)一、基本概念也称为四轮定位仪检测,是车辆维修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
它主要是通过测量车辆四个轮胎相对于车身纵轴(或车辆前进方向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来确保车辆转向准确、行驶稳定,并防止轮胎异常磨损。
这个检测过程涉及对车辆前轮定位角、后轮定位角以及主销内倾角和前束的测量与调整。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
车身修理车架和车身底部3-169 3.4车架和车身底部3.4.1规格3.4.1.1紧固件紧固规格紧固件紧固规格规格应用公制美制前舱空气导流板紧固件 2.5牛米22英寸磅力前舱防溅罩螺栓 2.5牛米22英寸磅力前轮胎前空气导流器螺栓 2.5牛米22英寸磅力前轮罩衬板螺栓 2.5牛米22英寸磅力后轮胎前空气导流器紧固件 2.5牛米22英寸磅力后轮罩衬板螺栓 2.5牛米22英寸磅力后轮罩衬板螺母 2.5牛米22英寸磅力稳定杆托架螺栓22牛米16英尺磅力传动系统和前悬架支架前螺栓(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90-105度变速器支座柱螺栓(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90-105度前悬架横梁加长件至前悬架支架螺栓58牛米43英尺磅力前悬架横梁加长件螺栓至散热器支架22牛米16英尺磅力前悬架横梁加长件螺栓58牛米43英尺磅力稳定杆连杆螺母(1)65牛米48英尺磅力下球节至转向节螺母(1)第一遍35牛米2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电子皮带驱动式齿轮齿条转向机螺栓和螺母(1)第一遍55牛米41英尺磅力最后一遍150-165度前稳定杆螺栓(1)第一遍22牛米1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前下控制臂前螺栓(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90-105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螺栓(1)悬架系统目录16-1第16章悬架系统16.1前悬架.......................16-3 16.1.1规格...............................16-316.1.1.1紧固件紧固规格......................................16-3 16.1.2部件定位图.........................16-416.1.2.1前悬架部件.............................................16-4 16.1.3维修指南...........................16-516.1.3.1稳定杆的更换.........................................16-516.1.3.2稳定杆连杆的更换.................................16-1116.1.3.3前轮轴承和轮毂的更换...........................16-1116.1.3.4转向节的更换.......................................16-1416.1.3.5下控制臂的更换....................................16-1516.1.3.6前下控制臂后衬套的更换........................16-1716.1.3.7车轮双头螺栓的更换..............................16-1816.1.3.8滑柱总成的拆卸和安装...........................16-1916.1.3.9滑柱、滑柱部件或弹簧的更换..................16-21 16.1.4说明和操作........................16-2416.1.4.1前悬架的说明与操作..............................16-24 16.1.5专用工具和设备....................16-2516.1.5.1专用工具..............................................16-25 16.2后悬架......................16-27 16.2.1规格..............................16-2716.2.1.1紧固件紧固规格....................................16-27 16.2.2部件定位图........................16-2816.2.2.1后悬架部件...........................................16-28 16.2.3维修指南..........................16-29 16.2.3.1后轮轴承和轮毂的更换...........................16-29 16.2.3.2平衡梁支架的更换.................................16-3016.2.3.3中间枢轴球接头的更换...........................16-3216.2.3.4后桥托架的更换....................................16-3416.2.3.5后减振器支座的更换..............................16-4116.2.3.6减振器的更换.......................................16-4216.2.3.7后弹簧隔振垫的更换..............................16-4416.2.3.8后弹簧的更换.......................................16-4416.2.3.9后桥支座..............................................16-4616.2.3.10后桥的更换.........................................16-4816.2.3.11后悬架横向连杆的更换.........................16-5616.2.3.12车轮双头螺栓的更换............................16-58 16.2.4说明和操作........................16-6016.2.4.1后悬架的说明与操作..............................16-60 16.2.5专用工具和设备....................16-6116.2.5.1专用工具..............................................16-61 16.3悬架一般诊断................16-6316.3.1诊断信息和程序....................16-6316.3.1.1症状-悬架一般诊断..............................16-6316.3.1.2车辆跑偏..............................................16-6316.3.1.3转弯时车身倾斜或摇摆...........................16-6416.3.1.4扭力转向..............................................16-6416.3.1.5回位转向..............................................16-6516.3.1.6噪声诊断-前悬架.................................16-6516.3.1.7噪声诊断-后悬架.................................16-6616.3.1.8悬架滑柱和减振器的测试-车上...............16-67 16.3.2专用工具和设备....................16-6816.3.2.1专用工具..............................................16-68 16.4轮胎气压监测系统............16-69 16.4.1规格..............................16-6916.4.1.1紧固件紧固规格....................................16-69 16.4.2诊断信息和程序....................16-7016.4.2.1DTC C0569..........................................16-7016.4.2.2DTC C0750、C0755、C0760或C0765......................................................16-7116.4.2.3DTC C0775..........................................16-7316.4.2.4症状-轮胎气压监测系统........................16-7316.4.2.5轮胎气压低指示灯故障...........................16-73 16.4.3维修指南..........................16-7516.4.3.1轮胎气压指示器传感器的更换..................16-7516.4.3.2轮胎气压指示灯传感器的读入..................16-76 16.4.4说明和操作........................16-7816.4.4.1胎压监测器的说明与操作........................16-78 16.4.5专用工具和设备....................16-8016.4.5.1专用工具..............................................16-80 16.5轮胎和车轮..................16-81 16.5.1规格..............................16-8116.5.1.1紧固件紧固规格....................................16-81 16.5.2维修指南..........................16-8216.5.2.1轮胎和车轮的拆卸和安装........................16-8216.5.2.2车轮装饰罩轮毂盖的更换........................16-8416.5.2.3轮胎的拆卸和安装.................................16-84 16.5.3说明和操作........................16-8616.5.3.1轮辋和轮胎的识别.................................16-86 16.6车轮定位....................16-89 16.6.1规格..............................16-89 16.6.1.1车轮定位的规格....................................16-89 16.6.1.2紧固件紧固规格....................................16-8916-2目录悬架系统16.6.2维修指南..........................16-90 16.6.2.1车轮定位的测量....................................16-90 16.6.2.2前轮后倾角和外倾角的调节.....................16-9016.6.2.3车轮定位-方向盘转角和/或前轮前束的调整............................................................16-9016.6.2.4后轮后倾角和外倾角的调节.....................16-9016.6.2.5后轮前束的调节....................................16-90 16.6.3说明和操作........................16-91 16.6.3.1外倾角的说明.......................................16-91 16.6.3.2后倾角的说明.......................................16-9116.6.3.3前束的说明...........................................16-91悬架系统前悬架16-3 16.1前悬架16.1.1规格16.1.1.1紧固件紧固规格紧固件紧固规格规格应用公制美制下控制臂至转向节螺母(1)第一遍35牛米2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前下控制臂衬套螺栓(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前下控制臂衬套螺栓和螺母(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90-105度前悬架滑柱支座螺母(1)45牛米33英尺磅力前轮轴承和轮毂螺栓(1)第一遍90牛米6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60-75度前减振器上螺母(1)第一遍35牛米2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前稳定杆连杆螺母(1)65牛米48英尺磅力前稳定杆螺栓(1)第一遍22牛米16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转向机外转向横拉杆至转向节螺母(1)35牛米26英尺磅力转向节至滑柱总成螺母和螺栓(1)第一遍100牛米74英尺磅力最后一遍30-45度前轮转速传感器螺栓6牛米53英寸磅力(1)=使用新紧固件。
2013年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类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等五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类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等五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二级维护和车轮定位(一)竞赛规则1.竞赛内容及时量⑴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规范和专业基础知识。
时量90分钟。
⑵实操竞赛:①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包括实际操作、故障检查和作业规范等。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按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结合北汽E系列150轿车4万公里维护规程进行实操考核。
时量40分钟。
②车轮定位。
包括车轮定位检测、分析和调整等。
车轮定位作业遵照设备操作手册、竞赛车型维修手册的相关要求和作业项目表流程进行实操考核。
竞赛作业车辆为别克君威轿车(GLX)。
时量35分钟。
2.实操竞赛考核要求⑴汽车二级维护作业①在40分钟的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自行编排的作业顺序对指定车辆进行维护,并填写《汽车二级维护作业表》。
②作业顺序编排合理齐全,作业规范安全,设备、工具、量具使用正确。
③对所操作的项目必须报项,否则此项不得分。
⑵车轮定位①在35分钟的规定时间内,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自行编排的作业顺序对指定车辆进行车轮定位作业。
正确识别和选择车型、测试参数;检查车辆状态,正确测量出车轮定位数据,并将指定的不合格参数调整到合格的数值范围内;按要求填写好《车轮定位作业表》,并打印出检测结果。
②作业顺序编排合理齐全,作业规范安全,设备使用正确。
3.竞赛形式:2人小组赛。
4.成绩评定与名次确定办法⑴理论考试:满分100分,成绩为每队2名选手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⑵实操竞赛:每个竞赛工位安排2名裁判,设主裁判1名,裁判1名。
每名裁判跟踪1位选手,记录所跟踪选手完成的维护项目和质量。
2名选手共同完成的项目,由2名裁判共同评判,得分记录在主裁判评分表中。
选手比赛完成后,2名裁判分别统计所跟踪选手得分,2名选手得分之和即为该项目成绩。
实训二十三四轮定位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 、了解常见轿车和货车的四轮定位。
2 、了解四轮定位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常见轿车和货车的车轮定位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二、实训设备及工、量具1 、轿车、货车各 1 辆或轿车2 辆,确保每辆 /4-6 人。
2 、四轮定位仪 1-2 套。
3 、拆装工作台若干张。
4 、举升器,常用、专用工具若干套。
三、分组人数每组人数 4~6 人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1、将车辆置于四轮定位举升机上。
前轮放在转盘正中,后轮置于滑板上。
拉紧手制动器,在后轮前后放置防滑器。
2、将车辆升到定位高度。
3、将 4 个轮毂夹具装在轮毂上,检查是否安装的牢固。
夹具可由内向外卡,也可将星形卡爪反过来由外向内卡。
对合金轮毂可使用适配器。
4、将四个红外线传感器装在相应的夹具上,锁紧。
松开传感器水平锁紧旋钮。
5、连接好四条传感器通迅线和电子转盘线。
6、启动计算机电源,启动 Windows 程序。
几秒钟后,显示系统初始化过程。
然后,Windows 初始菜单出现。
在其中选择运行 0PT0 - PLUS 奥普特定位测量程序,即显示出主菜单。
如下图:7、因本系统在 Windows 环境下工作,关闭计算机电源前,应先退出车辆定位程序。
8、关闭计算机电源后,断开四条传感器通迅线和电子转盘线。
9、拆下四个红外线传感器。
10 、拆下 4 个轮毂夹具。
11 、顶起车辆前后轮,锁好转盘和滑板的锁止销,再将车辆驶离四轮定位台。
如不锁好转盘和滑板的锁止销,容易损坏转盘。
五、实训报告1 、什么是车轮定位?车轮定位包括哪些参数,各起什么作用?2 、什么是四轮定位?四轮定位有什么作用?3 、车轮定位如何进行检查和调整。
1、主销后倾角(Kingpincasterangle):定义:从汽车的侧面看,主销轴线(或车轮转向轴线)从垂直方向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或前倾。
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
向垂线后面倾斜的角度称为正后倾角,向前倾斜的角度称为负后倾角。
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使汽车转向后,前轮有自动回正的作用。
说明:通常情况下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主销后倾角越大汽车的直线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盘沉重、回正过程打手、路面冲击力大和车轮摆震,一般在1~2度之间,不会超过3°。
高速车由于路面的侧向反力较大,并且使用超低压子午线扁平轮胎,轮胎弹性也大。
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接地点后移,稳定力矩的力臂增加,因此后倾角可以减小甚至为负值(即主销前倾)。
主销前倾过大会导致方向游移、前轮晃动和高速时行驶不稳定;左右主销后倾不等会导致车辆跑偏;安装: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在安装时,通过悬架元件相互位置来保证的。
2、主销内倾角(Kingpininclinationangle):定义:从汽车的正前方看,主销(或转向轴线)的上端略向内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内倾。
在汽车的横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
作用:具有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轻便,减小汽车行驶时路面通过车轮传给转向机构的冲击力,车轮自动回正的作用。
说明:目前主销内倾角有增大的趋势,这不仅是为了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而是为了高速车急起步,急加速、急制动、急转向工况行驶安全性的需要。
当然,过大的内倾会使转向沉重,转向时轮胎磨损加快。
一般内倾角不大于8°。
主销内倾角不正确会导致行驶不稳定、回正力差、向内倾角小的一侧跑偏以及转向困难。
安装:主销内倾角是由前轴在制造时其主销孔轴线的上端向内倾斜而获得的,或在车辆悬架设计安装时就已设定好,通常是不可调整的。
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自动回正作用的区别: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都使汽车转向时自动回正,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