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36.48 KB
- 文档页数:5
对白色污染、黑色污染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的一些认识—杨欣爽一、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上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我国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经费大约1850万左右。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潜在危害”第一、侵占土地过多。
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
第二、污染空气。
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
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
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白色污染调查总结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白色污染调查总结报告(5篇)所谓的“白色污染”是指城乡垃圾中或散落各处,随时可见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
白色污染的建议书范文五篇白色污染的建议书篇1___:一、什么白色污染白色污染产生的由来。
我们要从塑料出现讲起,以石油为原料就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大量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制成。
由于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薄膜、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后随手把它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所以我们把这种污染叫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两种危害1、视觉污染是指塑料袋、盒、杯、碗等塑料制品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乡和风景的整体美感。
2、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
主要表现: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有人测试过,当温度达到650 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的损害。
如果我们将使用的塑料制品抛弃到水田、路边、公园等,就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收。
如果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就会引起的消化不化,还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以上两点,都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提高警惕,吃亏的始终还是人类自己。
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制造白色污染的数据近两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塑料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方便之手。
1、10月2日早上7点,家住在星荷路的梁小明同学到离家不远的广百超市买菜,一条鱼、几根黄瓜、三把青菜。
花了十几块买了五样菜的同时,梁小明同学不禁感叹,如果家家都这样使用塑料袋,这“白色污染”要严重到什么程度?2、根据市区多家大中型超市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大中型超市每天塑料戴的消耗量在3万个以上,按130个塑料袋重1公斤的标准计算,市民一天从各大超市拿回家的白色污染物就达230多公斤。
我们在广百超市门口观察了二十多分钟,没发现一个人是提着自己的菜篮子或其工具走进超市的',而几乎所有的人走出超市时,手里都提着两个以上的塑料袋。
什么是白色污染范文一、什么是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
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
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
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
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
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
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白色污染的危害(1)造成"视觉污染":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给人们视觉上所造成的"脏乱差"感觉,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高分子树脂具有极强稳定性的特点,它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大量、长久地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直接破坏有: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被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甚至濒危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等;间接破坏主要是在处理一次性塑料制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采用填埋方法,会不断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采用焚烧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外,在发泡的塑料餐盒、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氟氯烃作发泡剂,这将会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3)影响人体健康:近来研究发现以聚苯乙烯PS为原料的一次性发泡的塑料餐盒中残留一定量的苯乙烯单体,这对人体健康有害,国外发达国家已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装上的使用,或要求对其表面进行涂覆处理,而我市目前仍大量使用此类塑料快餐盒。
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数百年才能分解。
因此,造成污染公害。
1. 破坏市容环境。
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2. 危害人体健康。
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3. 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4. 危及动物安全。
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从塑料袋、塑料瓶到一次性餐具,这些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当我们随意丢弃这些塑料制品后,它们所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白色污染最直观的危害就是对土壤的破坏。
大量的塑料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在土地上,由于塑料难以自然降解,它们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占据土地资源,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这就使得土地无法正常生长植物,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想象一下,原本肥沃的农田因为塑料垃圾的堆积变得贫瘠,农作物无法茁壮成长,这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还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粮食安全。
塑料垃圾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对水体环境造成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
在水流的作用下,塑料垃圾会被带到江河湖海之中。
这些塑料在水中漂浮、堆积,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美观,还会阻塞河道,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增加洪水的风险。
而且,塑料在水中会逐渐分解成微小的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微塑料被水生生物误食后,会在它们的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生存。
更糟糕的是,这些含有微塑料的水生生物可能会进入人类的食物链,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白色污染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许多动物会误把塑料当成食物吞食,导致它们的消化系统堵塞,无法正常进食和消化,最终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
比如海龟会把漂浮在海水中的塑料袋误认为是水母而吞食,海鸟会把塑料碎片当成鱼虾吞食。
此外,塑料垃圾还可能缠绕在动物的身体上,限制它们的行动,甚至导致身体畸形和死亡。
这些可怜的动物因为人类制造的白色污染而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它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白色污染还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在垃圾填埋场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堆积在一起,在高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烷等。
这些气体不仅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
除了以上这些直接的危害,白色污染还带来了一些间接的影响。
什么是白色污染?它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快餐盒等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因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故称为“白色污染”。
造成“白色污染”的物质主要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产、
害。
感。
牧区、
目前我国“白色污染”的防治主要为1、加强铁路两侧“白色污染”问题的管理;2、停止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3、强制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4、开发使用降解塑料。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与日俱增。
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威胁到了人体健康。
本文首先分析了白色污染的由来及危害,而后根据我国的实际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略。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一、“白色污染”的由来与现状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用的一种称谓。
譬如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塑料制品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由于该类产品难以降解,所以后患无穷,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因为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所以称之为白色污染。
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塑料制品,具有耐用、质轻、防水而且生产技术熟练、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增长趋势。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其它类包装材料。
我国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前十名。
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约519万吨,塑料进口约600万吨,一年消费总量约1120万吨,其中仅包装材料就占211万吨。
然而,塑料制品大多数以废旧薄膜、泡沫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
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我国每年用来治理白色污染的经费高达1850万元。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1)盛放食物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到食物中,从而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及肾脏。
(2)会使土壤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在我国,所用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需要200年以上。
长期残留在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等,严重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1.白色污染的事例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国农村,广泛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旧地膜回收措施,造成旧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加,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
这些材料物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等。
据统计,每亩土地残留的塑料薄膜和其他废弃物达4千克,会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10%~16%,大豆减产6%~10%,蔬菜减产60%左右。
近年来,残留在农田里的废弃物以达几十万吨。
当然,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上所用的工业塑料。
它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上若干助剂,在一定温度并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可塑制成形。
而当这些条件消失后,仍能保持人们所需的几何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如果这些工程塑料一经废弃,便成了“白色污染”。
此外,还有一些生活塑料,例如塑料饭盒、食物袋……2.白色污染的概况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工农业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
社会的政治、经济,也进步极快,但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严重。
除了一些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些状况,众所周知的当然还有环境问题。
尽管任何国家都有环境保护法,但环境问题还是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种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3.白色污染的危害第一、占地过多。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
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
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
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摘要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形成了潜伏巨大危害的白色污染。
就此通过几个小实验,揭示其危害,并试提出数种防治办法。
希望大家都能从自己做起,为防止白色污染而努力!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以石油化工衍生物为原料的塑料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形成了全球性的“白色革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广泛地使用塑料。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大量废旧塑料被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形成遍地白花花一片的景象,这就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不仅影响市容美观,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危害,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之后的又一让人头疼的环境公害。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
那么,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对此,我们分别做了三个试验。
实验一将塑料袋、塑料快餐盒等白色垃圾粉碎,分别掩埋在三个花盆里盖好土后往其中一个花盆浇透水,两个星期后,翻开土检查,塑料袋、塑料快餐盒丝毫无损伤,塑料袋表面上布满水珠。
而塑料下的泥土却没湿。
这表明白色垃圾的隔水性能极好,且极难被大自然降解。
实验二把塑料袋、塑料快餐盒粉碎后放入试管,倒入酸,碱溶液,无变化;倒入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亦不溶解,这表明白色垃圾耐化学腐蚀,耐有机溶剂。
实验三把塑料袋、塑料快餐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其立刻变黑,变成黑色粘稠物体,且散发出刺鼻气味,这表明白色垃圾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且放出有污染的气体。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废弃塑料物每年总量达5000多万吨。
中国自90年代以来,塑料废弃物“突飞猛进”,1995年达200万吨。
自然界中长期堆放的废塑料,给鼠类、蚊蝇和细菌提供繁殖的场所,易传染各种疾病。
混在土壤中的废塑料,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白色垃圾的危害及治理现在在农村的道路边、田地里、河道里、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白色垃圾的身影,既影响美观,又污染环境。
那么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首先,来看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垃圾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地理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其次,了解白色垃圾的危害。
主要危害:“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地理环境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道路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影响整体美观。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
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难以降解。
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
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
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吞食,则会导致死亡。
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关于白色污染的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计划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
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
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
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
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XX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因此,XX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
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
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
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
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
危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弃的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数百年才能分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泡沫板等。
因此,造成污染公害。
1. 破坏市容环境。
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2. 危害人体健康。
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3. 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4. 危及动物安全。
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白色污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危害生态环境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海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强。
林强教授指出,“白色污染”主要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所谓“视觉污染”,是指塑料袋、饭盒、杯、碗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散落在城市、旅游区和河流水面等,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因为视觉污染随处可见,群众感触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林教授从原理上解释了塑料降解时间长的原因。
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会二三百年不腐烂。
我省目前禁止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其实0.025毫米以上的塑料袋因为厚度大,降解时间更长,更要禁止使用。
林教授强调,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潜在的危害才更大。
他说,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
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
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目前大多数人对“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