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35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
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
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
“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
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
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 5.9%。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 2.1×103km 的速度扩展。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
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一):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人一向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
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
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
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
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
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
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
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
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
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由
整理]。
人类破坏大自然,带来哪些严重后果?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
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
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
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
又如,大气污染,酸雨的危害。
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一):环境污染(environmentpollution):人一向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
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一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一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
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必须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潜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到达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海洋垃圾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哪些危害在我们的蓝色星球上,海洋占据了约 70%的面积。
它不仅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器。
然而,如今海洋垃圾污染却成为了海洋生态面临的严峻挑战,给海洋中的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海洋垃圾会直接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在海洋中漂浮,很容易被海洋生物误认为是食物而吞食。
这些塑料垃圾无法被消化,会在生物体内累积,阻塞其消化道,导致它们无法正常进食和吸收营养,最终可能会因饥饿或器官衰竭而死亡。
例如,海龟常常会把漂浮的塑料袋当成水母吞食,这给它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其次,海洋垃圾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缠绕和束缚的伤害。
废弃的渔网、绳索等垃圾在海中漂流,可能会缠绕在海洋生物的身体上,如鲸鱼、海豹、海豚等。
这会限制它们的活动,甚至导致身体畸形、受伤,影响其游泳、捕食和繁殖能力。
有些生物可能会因为无法挣脱缠绕而长期遭受痛苦,甚至死亡。
再者,海洋垃圾的存在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大量的垃圾在海底堆积,会覆盖和破坏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
珊瑚礁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当垃圾覆盖在珊瑚礁上时,会影响珊瑚的生长和健康,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草床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威胁,垃圾的堆积会阻碍海草的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依赖海草床生存的众多生物。
海洋垃圾污染还会影响海洋的水质和生态循环。
一些垃圾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如塑料中的化学添加剂、重金属等,这些物质进入海洋生态系统,会污染海水,对海洋生物产生毒性影响。
同时,垃圾的大量堆积会阻碍海水的正常流动和循环,影响海洋中的氧气供应和营养物质分布,从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此外,海洋垃圾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当海洋生物摄入塑料垃圾和受污染的物质后,这些有害物质会在它们体内累积。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消费者,食用受污染的海鲜产品可能会摄入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受损等。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人类的健康其实和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一直有着相关的联系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该如何在自然中生存,就更别谈健康了。
下面是分享的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的灾害,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和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呈现不协调乃至对立的状态,它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严惩时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现状: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废弃物特别是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以及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产品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由于污染严重致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存。
水资源紧缺。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4,且分布不均衡。
另一方面,由于水污染严重,致使本已紧缺的水资源更显匮乏。
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锐减。
由于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盐碱地、中低产田面积不断扩大。
土地沙漠化严重。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如草场过度放牧、草场和林地不合理地开垦为农田、滥砍滥伐森林等加剧了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自然环境恶劣。
我国中西部农村的一些居民生活于穷山恶水的环境之中,这些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建房、乡镇企业建厂、矿山开采、道路修建等大量占用耕地,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环境意识差。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对破坏生态环境会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认识不深。
执法不严。
一些地区的政府组织和其他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部门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制止不力,甚至为了眼前利益而纵容这类行为。
认识错误。
很多地方没有认识到排放污染物会对生态环境、对地球、对人类造成危害,没有认识到大量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肥力,最终会使土壤恶化,没有认识到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急功近利。
一些急功近利者为了眼前利益却置国家长远利益于不顾,不愿花费少量资金用于排放物的处理,大肆破坏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是自然的儿女。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大量开采,我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旨在提醒我们,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财富和幸福。
本文将探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并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绿水青山,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是自然界最美的礼物之一。
绿色的森林、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我们的环境却日益受到威胁。
森林被砍伐,空气被污染,水源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损失。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
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绿水青山的重要性,而过于追逐金山银山。
金山银山,代表着物质财富的追逐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不惜牺牲环境。
短期内,经济可能会获得一些暂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破坏环境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污染的空气和水源会导致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后果是无法逆转的,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力度,制定并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和谐共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保护野生动植物。
我们可以参加环保活动,种植绿色植物,倡导绿色出行。
世界⾯临的⼗⼤环境问题世界⾯临的⼗⼤环境问题⼀、酸⾬污染酸⾬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
现在全世界有三⼤酸⾬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业⽣产的发展和⼈⼝的激增,煤和⽯油等化⽯燃料的⼤量使⽤是产⽣酸⾬的主要原因。
化⽯燃料中都含有⼀定量的硫,如煤⼀般含硫0.5%~5%,汽油⼀般含硫0.25%。
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氧化硫⽽排放到⼤⽓中。
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中排放的⼆氧化硫约1.5亿吨。
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
⼈类排放的⼆氧化硫在空⽓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与⼤⽓中的⽔汽接触,就⽣成硫酸。
硫酸随⾬雪降落,就形成酸⾬。
酸⾬是指pH值⼩于5.6的⾬、雪。
⼀般正常⼤⽓降⽔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于7⽽⼤于5.6。
但由于⼆氧化硫的⼤量排放,使⾬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的pH值⼩于5.6,就形成了酸⾬。
酸⾬对⽣态环境的危害很⼤,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
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的危害成为死湖,⽣物绝迹。
酸⾬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
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的侵蚀下受到危害。
酸⾬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纠纷。
酸⾬污染已成为我国⾮常严重的⼀个环境问题。
⽬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东、⼴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酸⾬区之⼀,酸⾬区已占我国国⼟⾯积的40%。
贵州是酸⾬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地受到酸⾬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的频率⼏乎为100%。
其他主要⼤城市的酸⾬频率也在90%以上。
降⽔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为2点多。
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属设施的危害极⼤。
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造成的。
中国⽣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中国在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从国情出发,将环境保护作为⼀项基本国策,开展了⼤规模的污染防治和⽣态保护⼯作,并取得了很⼤的成绩。
但是,应当冷静地看到,由于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上⽣产⼯艺落后以及粗放的⽣产与经营⽅式,⽬前环境形势依然⼗分严峻。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局部地区⾮常严重;以城市为中⼼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态破坏的范围在扩⼤,程度在加剧。
如果对此不给予⾜够的重视,很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重蹈20世纪50年代⼈⼝政策失误的覆辙,进⽽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态破坏⽣态环境的破坏和⽣态平衡的失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
与环境污染相⽐,它的影响更为深远。
⽣态破坏主要表现在⽔⼟流失、⼟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危机、⽔资源短缺、⽣物多样性减少等⽅⾯。
1、⽔⼟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流失⾯积从建国初期的116万平⽅千⽶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万平⽅千⽶,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厚的⼟层,其中流失氮、磷、钾肥料元素的量相当于4000万吨的化肥,等于全国化肥施⽤量。
相当于每亩耕地冲⾛了25千克肥料。
全国受⽔⼟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积的1/3。
⽔⼟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原,江南丘陵⼭地和北⽅⼟⽯⼭区。
每年被输⼊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河流之冠,其下游400千⽶长的河床,每年因⼤量泥沙的沉积,河底抬⾼10厘⽶,现在已成为河底⾼⼭周围地⾯的⼀条“悬河”。
长江流域的⼟壤流失也⽇趋严重,长江流域的1.8亿公顷⼟地中的20%,即3600万公顷⼟地发⽣了⽔⼟流失,30年间增加了1倍,每年流失表⼟达24亿吨,其中5亿吨被带⼊东海。
中国科学院早在1979年就发出了“长江会变成第⼆条黄河”的警告。
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云南省是仅次于东北地区的森林地带,由于森林迅速减少,四川省⽔流失⾯积已达到38.38万平⽅千⽶,⽐1957年扩⼤了33倍多。
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问题。
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则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土壤污染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其次,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
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形成,危害了植被生长,水污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土壤污染破坏了土壤的肥力。
最后,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导致资源浪费,治理环境污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再次,我们应该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创
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环境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