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精选]沪教版数学五上《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数学数学、高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数学试题、试卷数学、数学考试、奥数、集合、有理数、函数、不等式、解三角形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复习小数的性质。
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小数的性质。
4.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小数的性质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来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课前学生准备: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的性质:出示: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根据小数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进行改写。
练习:P3/的1(1)(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师:质疑0.0200:前面的0能不能去掉,50.00中的个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数学、高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数学试题、试卷数学、数学考试、奥数、集合、有理数、函数、不等式、解三角形数学、高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数学试题、试卷数学、数学考试、奥数、集合、有理数、函数、不等式、解三角形二、复习小数点移动:回忆小数点移动有怎样的规律?(媒体出示规律)练习:P3/的2(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选一、两题说说怎样想?三、尝试练习单位换算:P3/的2(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师:谁能说说单位换算有哪些方法?学生交流。
小结:首先想进率,其次想用什么方法(用乘还是除),最后移动小数点。
刚才我们复习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出示课题)。
四、巩固练习:1.划去下列每组数中与其它两个数不相等的数。
1)3.02)5.803)4.014)10.015)9.900.35.084.11010.19.090.305.8004.01010 .109.92.判断1)9.3=9.30=9.300()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30.00元=30元()4)把7.08改成三位小数是7.008()5)7.0300化简是7.3()3.选择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A.0.009B.9.00C.9.000D.9.02)0.8某100÷1000,结果是()A.0.08B.0.008C.0.8D.83)30.29的小数点去掉后的值是()A.扩大10倍B.扩大100倍C.缩小10倍D.缩小100倍数学、高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数学试题、试卷数学、数学考试、奥数、集合、有理数、函数、不等式、解三角形。
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小数的性质。
2.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环保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1.小数点移动。
2.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用具准备:配套教与学平台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学生独立完成(1)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数:6.2580000=(); 0.0200=(); 50.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7.43=(); 20.3=();167=()2.小结: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说明: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复习小数的性质,深化学生对小数性质的了解,为之后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做准备。
]二、基础练习1.填空5.63×100 (); 2.03÷1000 ()70.87()70870 ; 5.3 ()0.053()×10 18.3 ;()÷10 0.27小结:小数点的移动: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当位数不够时,就用“0”补足。
2.单位换算3.3m=( )cm 2250ml=( )l13.05t=( )kg 5678dm2=( ) m24.3元=( )分 7356g=( )kg135647m=( )万小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进率。
3.问题解决摘苹果了!果农第一次摘了5380千克,第二次摘了5.93吨,哪一次摘得比较多?(1)单位换算(2)比较(3)得出结论[说明:习题层层递进,慢慢增加难度,有一定的坡度,使得学生能够比较自如地解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上海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详细知识点一、复习与提高1.1 符号表示数1、进一步体会符号可以用来表示数。
2、复习求解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
1.2.1 小数1、复习小数的性质。
2、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2.2 小数1、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2、借助树状算图用逆推法求方框里的数。
二、小数乘除法2.1 小数乘整数2.1.1 小数乘整数(1)1、通过具体情景;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意义;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出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能初步利用小数乘整数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2.1.2 小数乘整数(2)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会解决小数乘整数过程中积末尾有0的计算。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2.2 小数乘小数2.2.1 小数乘小数(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2.2.2 小数乘小数(2)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2.3 小数乘小数(3)1、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知道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当一个因数>1时;积>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1时;积<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1时;积=另一个因数。
2.3 连乘、乘加、乘减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根据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4、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小数的性质。
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1.回忆小数性质、小数点移动规律,尝试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比较、得到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忆学过的本领,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的性质:出示: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根据小数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进行改写。
(复习这部分内容是本册的重要学习内容“小数乘除法”的准备,因此很有必要。
)练习:P3/的1(1)(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师:质疑0.0200:前面的0能不能去掉,50.00中的个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二、复习小数点移动:回忆小数点移动有怎样的规律?(媒体出示规律)练习:P3/的2(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选一、两题说说怎样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的基础,所以也有必要复习。
)三、尝试练习单位换算:师:谁能说说单位换算有哪些方法?学生交流。
小结:首先想进率,其次想用什么方法(用乘还是除),最后移动小数点。
刚才我们复习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出示课题)。
(单位换算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要让学生熟记。
)四、巩固练习:1.划去下列每组数中与其它两个数不相等的数。
1)3.0 2)5.80 3)4.01 4)10.01 5)9.900.3 5.08 4.110 10.1 9.090.30 5.800 4.010 10.10 9.92.判断1)9.3=9.30=9.300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30.00元=30元 ( )4)把7.08改成三位小数是7.008 ( )5)7.0300化简是7.3 ( )3.选择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A. 0.009B. 9.00C. 9.000D. 9.02)0.8×100÷1000,结果是( )A. 0.08B. 0.008C. 0.8D. 83)30.29的小数点去掉后的值是( )A. 扩大10倍B. 扩大100倍C. 缩小10倍D. 缩小100倍4.拓展:摘苹果了!果农第一次摘了5380千克,第二次摘了5.93吨,哪一次摘得比较多?。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汇总一、小数乘除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进行凑整,求商的近似数只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重点强调除法:除法性质:a÷b÷c=a÷(b×c)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小数的性质。
2.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环保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1.小数点移动。
2.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用具准备:配套教与学平台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学生独立完成(1)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数:6.2580000=(); 0.0200=(); 50.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7.43=(); 20.3=();167=()2.小结: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说明: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复习小数的性质,深化学生对小数性质的了解,为之后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做准备。
]二、基础练习1.填空5.63×100 (); 2.03÷1000 ()70.87()70870 ; 5.3 ()0.053()×10 18.3 ;()÷10 0.27小结:小数点的移动: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当位数不够时,就用“0”补足。
2.单位换算3.3m=( )cm 2250ml=( )l13.05t=( )kg 5678dm2=( ) m24.3元=( )分 7356g=( )kg135647m=( )万小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进率。
3.问题解决摘苹果了!果农第一次摘了5380千克,第二次摘了5.93吨,哪一次摘得比较多?(1)单位换算(2)比较(3)得出结论[说明:习题层层递进,慢慢增加难度,有一定的坡度,使得学生能够比较自如地解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时知识点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也能根据条件提出相应问题并解决。
2. 教学重点/难点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单位换算。
2、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1、读出下列各小数。
1.980000000 0.07000000000 10.000000000问:读数的时候你们感觉怎样?(位数太多,读数时太繁了)问:你能不能不改变原数的大小,使小数的数位变少,读起来方便?谁再来读一读。
问:你这样读的依据是什么?二、探究新知。
1. 探究一:复习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的不变。
1)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数(第1题的第①小题)6.2580000=( ); 0.0200=( ); 50.00=( )问:0.0200和50.00中为什么不把所有的0都去掉呢?小结: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0才能去掉。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第1题的第②小题)7.43=( ); 20.3=( ); 167=( )问:在添0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小结:0只能添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才不改变数的大小,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添小数点再添0。
3)强化小数的性质(课件中没有)A、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B、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2.1=( ); 1=( ); 7.6000=( ); 13.040=( )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对小数部分末尾的0划去,对小数化简?又在什么情况下,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2、探究二: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复习与提高(小数的性质)▏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复习与提高(小数的性质)▏沪教版所准备的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小数的性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位数、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以便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及时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感受到小数的性质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我会通过PPT,详细讲解小数的性质,包括小数的位数、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的位数、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小数的性质的重要性。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做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案的开始,我计划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小数的性质。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实际例子,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数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提到购物时找零的问题,或者在制作食物时精确计量的问题。
这些例子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小数的性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概念的经验,他们在学习自然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概念的学习需要从实际中抽象、辨析、运用,有一定的方法基础,在知识上他们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三年级小数从长度、人民币的认识中开始学习,本节课的素材也是人民币的变化,学生对这一素材并不陌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方法。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小方和小明一起去买书,发现同一本故事书两家标价不一致,一家店标着5.1元,另一家店标着5.10元。
小方说:“第一家便宜一点,在第一家买。
”小明说:“两家都是一样的。
”同学们,小明为什么说两家都是一样的呢?这是因为小明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题目)请阅读题目,明确问题。
(2)想一想,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验证? 预设:人民币换算、小数意义模型图、长度换算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方式进行验证。
(3)①如何通过人民币换算的方法进行验证呢?生答:0.3元=3角,0.30元=30分=3角,所以0.3=0.30 ②如何通过长度换算进行验证?生答:0.3米=3分米,0.30米=30厘米=3分米。
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性质。
3、经历小数的性质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验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逛一逛(音乐播放)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很多零食,很多商品,价钱。
师:一起来看看这些商品的标价,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后面都有0,;小数的后面都有0;小数的末尾都有0。
(板书:小数的末尾)师:那同学们知道这些表示多少钱吗?(知道)好,那老师来考考大家。
2.50元和1.00元生:2.50元是2元5角,1.00元就是1元师:你们同意吗?(课件显示2元5角和8元)2元5角还可以用哪个小数表示?(2.5元并显示)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师:那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可是为什么在2.50元末尾添加一个0,在1.00元末尾添加两个0,大小都不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性质,齐读课题)二、探索新知。
1、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在米尺上找到0.1m,0.10m和0.100m的长度。
在开始之前,一起看看这三个小数,0.1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那我们研究0.1m时应该将一米直尺平均分成几份来研究?0.10呢?0.100m呢?再来看看直尺,一大格代表多少?(1cm)一小格呢?(1mm)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学习纸上完成填空,找到0.1m,0.10m和0.100m的长度。
1、生完成学习纸,师巡视指导。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练习,汇报想法,预设:1、0.1m是 1个十分之一m,也就是1dm;0.10m是 10个百分之一m,也就是10cm;0.100m是 100个千分之一m,也就是100mm。
小数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性质,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2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掌握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
【学法指导】尝试探究法、点拨法、迁移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法【教学准备】配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同学们喜欢逛商店买东西吗?你到商店买东西时看见过价格牌吗?商品上的价格牌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一本故事书价格牌的两种写法,元和元)2两人都写对了吗?明确两种表示方法都是表示5元1角,元=元。
也就是=3观察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大小相等,小数不一样,在的末尾添上了1个04师引入课题:那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后,大小不发生改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1,理解小数的性质。
1猜想是否等于。
在这个小数的末尾添上1个0后是,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与是否相等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你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来进行验证,例如运用画图、添写计量单位等方法进行尝试。
让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吧!2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你们发现和相等吗相等那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的预设1:因为元=3角元=30分=3角所以元等于元,那么就等于。
老师:这位同学在和的后面添上了人民币的计量单位进行验证,发现元和元都等于3角,所以他得出结论就等于。
赞同他的看法的同学把掌声送给他。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方法。
预设2:因为=3dm =30cm=3dm所以等于,那么就等于。
老师:你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差不多,也是添上计量单位,不过你添上的是长度单位“m”,通过换算,可以看出和都是等于3dm的,也得出=的结论。
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的性质。
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小数的性质。
4.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复习小数的性质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来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媒体:
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
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的性质:
出示: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根据小数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进行改写。
练习:
P3/的1(1)(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师:质疑0.0200:前面的0能不能去掉,50.00中的个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
二、复习小数点移动:
回忆小数点移动有怎样的规律?(媒体出示规律)
练习:
P3/的2(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选一、两题说说怎样想?
三、尝试练习单位换算:
P3/的2(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师:谁能说说单位换算有哪些方法?学生交流。
小结:首先想进率,其次想用什么方法(用乘还是除),最后移动小数点。
刚才我们复习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出示课题)。
四、巩固练习:
1.划去下列每组数中与其它两个数不相等的数。
1)3.0 2)5.80 3)4.01 4)10.01 5)9.90
0.3 5.08 4.110 10.1 9.09
0.30 5.800 4.010 10.10 9.9
2.判断
1)9.3=9.30=9.300 (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30.00元=30元 ( )
4)把7.08改成三位小数是7.008 ( )
5)7.0300化简是7.3 ( )
3.选择
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A. 0.009
B. 9.00
C. 9.000
D. 9.0
2)0.8×100÷1000,结果是( )
A. 0.08
B. 0.008
C. 0.8
D. 8
3)30.29的小数点去掉后的值是( )
A. 扩大10倍
B. 扩大100倍
C. 缩小10倍
D. 缩小100倍
4.拓展:
摘苹果了!果农第一次摘了5380千克,第二次摘了5.93吨,哪一次摘得比较多?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