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具设计实训小结

夹具设计实训小结

夹具设计实训小结
夹具设计实训小结

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报告

班级:10机制2 姓名:徐明

橙黄橘绿,鸟儿南飞,冷风萧瑟都在昭示着秋天已到来。树叶是枯黄的,阳光是金黄的,秋天正用黄的暖响应着收获的喜悦吧!

为期四周的夹具设计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工程师”的酸甜苦辣,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酷暑下火炉般的CAD机房,更多的是思考怎样才能利用定位原理来设计出机床夹具的结构——各种定位元件的运用、销与孔严谨配合、夹紧机构的巧妙工作原理、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工艺安排……每一项思考都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专用夹具的结构就是如此复杂,要考虑得如此周全,那么车床、数控车床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然后我考虑的是究竟应该了解哪些东西,怎样去了解。在制造厂零件的绘图、加工工艺理论和具体加工实现是我应该了解的重点。

机床零件加工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制造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事先给我们准备了《机械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引下,周一,我们做了零件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形状、尺寸。我们熟悉了被加工零件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找出了主要加工面、设计基准和主要工艺问题,学会了查毛坯余量表;周二,我们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择设备工装学会灵活运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和加工方法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工艺路线拟定和原则设备与工装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查阅标准、手册等资料。周三,我们编制零件控制计划,进行分析。学会了编写零件控制计划和方法;周四,我们进行了位方案设计。学会运用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方案分析,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正确选择与运用,分析与计算定位误差;周五,我们进行了加紧方案的设计。学会了灵活运用确定加紧力方向与作用点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加紧力分析与计算,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学会正确选择运用。第二、三周,我们到CAD机房上课,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们用SOLIDWORKS绘制数模、用AUTOCAD画零件图、工序内容设计和编制作业指导书。在这两个星期里,我们较为熟练的运用autocad软件的建模功能绘制了数模夹具;熟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还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了工程图,定制了夹具的技术要求,如查阅了技术标准、手册等资料。合理的选择材料。确定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行为公车等技术要求、正确的标注等。当我们一件一件设计夹具零部件逐渐露出基本形状时,我们都越来越喜欢这个富有创造力的专业,大家都变得活跃起来了。就这样,一个个不同形状、功能的机床夹具被我们设计出来了,再加上崔老师的讲解,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应当掌握下面的一些资料:

(1)工件图纸;详细阅读工件的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是技术要求,该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置中的特殊要求。

(2)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被加工表面及待加工面状况,基准面选择的情况,可用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

(3)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的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在本次毕业设计的夹具要求是中小批量生产的夹具设计。

(4)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有无通用零部件可供选用。工厂有无压缩空气站;制造和使用夹具的工人的技术状况等。夹具的出现可靠地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

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

了解夹具总体设计的要求:

1)夹具应满足零件加工工序的精度要求。特别对于精加工工序,应适当提高夹具的精度,以保证工件的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等。

2)夹具应达到加工生产率的要求。特别对于大批量生产中使用的夹具,应设法缩短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3)夹具的操作要方便、安全。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可设置必要的防护装置、挡屑板以及各种安全器具。

4)能保证夹具一定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夹具制造成本。

5)要适当提高夹具元件的通用化和标准程度。选用标准化元件,特别应选用商品化的标准元件,以缩短夹具制造周期,从而降低夹具成本。

6)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以便夹具的制造、使用和维修。

3.1 夹具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夹具中的装夹是由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定位问题已在前面研究过,其目的在于解决工件的定位方法和保证必要的定位精度。仅仅定好位在大多数场合下,还无法进行加工。只有进而在夹具上设置相应的夹紧装置对工件进行夹紧,才能完成工件在夹具中装夹的全部任务。夹紧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件在定位中所获得的即定位置,以便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移动和震动,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安全。有时工件的定位是在夹紧过程中实现的,正确的夹紧还能纠正工件定位的不正确。一般夹紧装置由动源即产生原始作用力的部分。夹紧机构即接受和传递原始作用力,使之变为夹紧力,并执行夹紧任务的部分。他包括中间递力机构和夹紧元件。考虑到机床的性能、生产批量以及加工时的具体切削量决定采用手动夹紧。螺旋夹紧机构是斜契夹紧的另一种形式,利用螺旋杆直接夹紧元件,或者与其他元件或机构组成复合夹紧机构来夹紧工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中所用的螺旋,实际上相当于把契绕在圆柱体上,因此他的作用原理与斜契是一样的。也利用其斜面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来夹紧工件的。不过这里上是通过转动螺旋,使绕在圆柱体是的斜契高度发生变化来夹紧的

通过这次完整的毕业设计,我们系统地回顾和复习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并领会到设计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软件(如AutoCAD),且应用熟悉相关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深刻的感受到计算机和工具书及手册在设计中带来的便利和帮助。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看今朝马不停蹄,展未来前程似锦!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夹具设计心得 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报告班级:10机制2姓名:徐明橙黄橘绿,鸟儿南飞,冷风萧瑟都在昭示着秋天已到来。树叶是枯黄的,阳光是金黄的, 秋天正用黄的暖响应着收获的喜悦吧!为期四周的夹具设计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工 程师”的酸甜苦辣,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酷暑下火炉般的cad机房,更多的是思考怎样才能 利用定位原理来设计出机床夹具的结构——各种定位 元件的运用、销与孔严谨配合、夹紧机 构的巧妙工作原理、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工艺安排??每一项思考都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 的提高。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专用夹具的结构就是如此复杂,要考虑得如此周全,那么车 床、数控车床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岂不是叹为观止,

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是我 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然后我考虑的是究竟应该了解哪些东西,怎样去了解。在制造厂零件的绘图、加工工艺 理论和具体加工实现是我应该了解的重点。机床零件加工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制造专业经验 丰富的老师们事先给我们准备了《机械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 手册》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引下,周一,我们做了零件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形状、 尺寸。我们熟悉了被加工零件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找出了主要加工面、设计基准和主要 工艺问题,学会了查毛坯余量表;周二,我们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 择设备工装学会灵活运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和加工方 法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 灵活运用工艺路线拟定和原则设备与工装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查阅标准、手 册等资料。周三,我们编制零件控制计划,进行分析。学会了编写零件控制计划和方法;周 四,我们进行了位方案设计。学会运用定位原理进行定

夹具设计实例

实验三:机床夹具设计 姓名:谢银飞班级:机制152班学号:72(22) 姓名:朱嘉俊班级:机制152班学号:73(23) 一.明确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 加工拨叉上?孔(工件材料45钢)。工件以?孔、叉口及槽在定位轴2、削边销1、?偏心轮3上定位,由偏心轮夹紧工件,并利用偏心轮楔面的作用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本夹具采用铰链式钻模板,放松锁锁紧螺钉6,即可回转钻模板,以便于装卸工件。图1所示为拨叉钻孔工序图。? 设计在Z525立式钻床上钻拨叉零件上?的钻床夹具。 图 1 零件图 图 2 三维实体图

2.杠杆臂加工工艺分析 (1)加工要求 加工φ10 和φ13 两孔;孔距为78±;U型槽14.20+0.1对称轴线与?轴线的水平尺寸为±,垂直尺寸为两孔垂直;?对?轴线平行度公差为;φ13对φ22 轴线垂直度公差为。Φ10 孔Ra 值为,Φ13 孔Ra 值为。 (2)加工工艺由于该工序中两个孔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垂直,且不在同一个平面里,要钻完 一个孔后翻转90°再钻削另一个孔,因此要设计成翻转式钻夹具。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拔叉的叉角两端面厚度薄于连接的表面,但减少了加工面,使用淬火处理提供 局部的接触硬度。叉角两端面面积相对较大,可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保证 孔的加工精度,及孔与叉角两端面的垂直度。其它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 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可见该零件 工艺性好。 二.定位方案与定位元件 1.夹具设计要求 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毛坯为模锻件,所用机床为Z525型立式钻床,大 批生产规模。试为该工序设计一钻床夹具。 2、夹具的设计方案? 分析:? ①孔?为自由尺寸,可一次钻削保证。该孔在轴线方向的设计基准距离槽 14.20+0.1mm的对称中心线为±;在径向方向的设计基准是孔?的中心线,其对称 度要求为,该尺寸精度可以通过钻模保证。 ②孔:、槽14.20+0.1mm和拨叉槽口510+0.1mm是已完成的尺寸,钻孔?。 ③立钻Z525的最大钻孔直径为?25mm,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最大距离H 为700mm,工作台面尺寸为375mm×500mm,其空间尺寸完全能够满足夹具的布 置和加工范围的要求。 ④本工序为单一的孔加工,夹具可采用固定式。 方案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孔?对基准孔?垂直并对该孔中心线的对称度 符合要求,应当限制工件X的平移、Y轴旋转、Z轴旋转,三个自由度;为保证孔?处于拨叉的对称面内且不发生扭斜,应当限制Y轴旋转自由度; 根据零件的构造,最容易想到的是以Φ22mm 的孔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 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同时可以限定四个自由度;用Φ22 孔口端面(底面) 限定零件的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用φ10 孔附近圆柱表面限定零件沿Φ22 中心 线转动的自由度就可以实现完全定位。 φ10 孔附近为悬壁梁结构,加工时容易变形,在φ10 孔口端面(底面)设辅助 支承,用来增加零件的刚性。

夹具设计实训报告精编版

夹具设计实训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夹具设计实训研修报告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2302班 姓名:李新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前言 (4) 设计思想 (8) 1、钻床夹具设计过程 (9) 工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10) 确定夹具的类型 (11) 拟定夹具的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1) 确定夹具的夹紧方案 (12) 确定夹具引导元件 (12) 夹具的精度分析与计算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计算 (14)

(14) (15) 夹具操作过程明 (16) 2、绘制夹具总图 (16) 3、绘制夹具零件图 (17) 4、小结 (17) 5、设计心得体会 (18) 6、参考文献 (21) 附图钻床夹具三维装配图 钻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挡环”零件的钻床夹具 设计内容: 1、挡环零件图 1张 2、钻床夹具装配图1张 3、钻床夹具零件图3张 4、钻床夹具三维图3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2014年12月 25 日

前言 1、主要技术指标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好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 4)使用性好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性好 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夹具设计实训小结

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报告 班级:10机制2 姓名:徐明 橙黄橘绿,鸟儿南飞,冷风萧瑟都在昭示着秋天已到来。树叶是枯黄的,阳光是金黄的,秋天正用黄的暖响应着收获的喜悦吧! 为期四周的夹具设计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工程师”的酸甜苦辣,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酷暑下火炉般的CAD机房,更多的是思考怎样才能利用定位原理来设计出机床夹具的结构——各种定位元件的运用、销与孔严谨配合、夹紧机构的巧妙工作原理、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工艺安排……每一项思考都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专用夹具的结构就是如此复杂,要考虑得如此周全,那么车床、数控车床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然后我考虑的是究竟应该了解哪些东西,怎样去了解。在制造厂零件的绘图、加工工艺理论和具体加工实现是我应该了解的重点。 机床零件加工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制造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事先给我们准备了《机械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引下,周一,我们做了零件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形状、尺寸。我们熟悉了被加工零件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找出了主要加工面、设计基准和主要工艺问题,学会了查毛坯余量表;周二,我们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择设备工装学会灵活运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和加工方法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工艺路线拟定和原则设备与工装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查阅标准、手册等资料。周三,我们编制零件控制计划,进行分析。学会了编写零件控制计划和方法;周四,我们进行了位方案设计。学会运用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方案分析,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正确选择与运用,分析与计算定位误差;周五,我们进行了加紧方案的设计。学会了灵活运用确定加紧力方向与作用点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加紧力分析与计算,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学会正确选择运用。第二、三周,我们到CAD机房上课,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们用SOLIDWORKS绘制数模、用AUTOCAD画零件图、工序内容设计和编制作业指导书。在这两个星期里,我们较为熟练的运用autocad软件的建模功能绘制了数模夹具;熟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还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了工程图,定制了夹具的技术要求,如查阅了技术标准、手册等资料。合理的选择材料。确定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行为公车等技术要求、正确的标注等。当我们一件一件设计夹具零部件逐渐露出基本形状时,我们都越来越喜欢这个富有创造力的专业,大家都变得活跃起来了。就这样,一个个不同形状、功能的机床夹具被我们设计出来了,再加上崔老师的讲解,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应当掌握下面的一些资料: (1)工件图纸;详细阅读工件的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是技术要求,该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置中的特殊要求。 (2)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被加工表面及待加工面状况,基准面选择的情况,可用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 (3)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的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在本次毕业设计的夹具要求是中小批量生产的夹具设计。 (4)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有无通用零部件可供选用。工厂有无压缩空气站;制造和使用夹具的工人的技术状况等。夹具的出现可靠地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

机械 夹具设计总结

小结 就快要毕业了.我们进行了在校期间最后一个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分两块.前两周为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后两周是零件加工夹具的设计.本来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可是由于放假等因素,时间被压缩到两个礼拜,所以给我们的时间很紧,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去做这次设计,当所有的任务做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潜力,可以用两个礼拜的时间完成4个礼拜的任务. 不过时间虽然短了点,但我们的任务却没有减少,我们也是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的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罗拉座夹具的设计及工艺的安排,这对我们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专业的偏向是电脑设计这块,而夹具和工艺是纯粹的机械.刚开始拿到题目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指导书上图纸好象很模糊.有些关键尺寸标注和发下来的另一张图纸有出入,没办法,我们一切按照指导书上来.参照罗拉座的图纸,我们发现一共需要加工的面是A,B,C,D,E,F,G,U,以及两个关键孔,和一些罗纹孔.考虑罗拉座主要的精度要求都在孔上,也就是定位要求非常准确,所以在安排工艺路线的时候我就把孔放在了比较前面,待A,B两个面加工完成后边先加工这两个孔,以后加工其它的几个面就可以用"两孔一面"的定位方式来加工. 而我所分配的夹具设计是两个关键孔的加工,由于我的工艺将这两个孔的加工顺序放在A,B两个面加工后加工的,所以不能使用C面来定位,所以我用30孔与边上距离为20这个尺寸来定位,且在保证45度和两个孔之间的尺寸的前提下,计算出另一个孔的位置,采用分开式钻模,方便每次工件的装夹.这个夹具可能简单了点,但是我觉得还是能够保证尺寸要求的, 总的说来,虽然在这次设计中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想这都是这次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后的日子以后自己应该更加努力认真,以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办好每一件事情!

齿轮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ZHEJIANG WATER CONSERV 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 题目:插22mm宽键槽的夹具设计 系(部):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数控11-2 姓名:吴宏鸾 学号:201133043 指导教师:陈仙明王铁流

2013年7月2日 目录 1.零件与工艺分析 (1) 2.机夹类型的选择 (1) 3.定位装置的设计 (2)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 3.2 定位误差分析 (2) 4 .夹紧装置设计 (3) 4.1 夹紧机构................................... . (3) 4.2 夹紧力的计算 (3) 5 .夹具体设计 (4) 6 .夹具精度分析 (5)

一、零件与工艺分析 零件图 1 、齿轮加工工艺程的内容和要求 齿轮的加工工艺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齿轮毛坯加工、齿面加工、热处理工艺及齿面的的精加工。在编制工艺过程中,常因齿轮结构、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案。 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1)齿轮毛坯的形成:锻件、棒料或铸件; 2)粗加工:切除较多的余量; 3)半精加工:车、滚、插齿; 4)热处理:调质、渗碳淬火、齿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 5)精加工:精修基准、精加工齿形 2、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为了减少定位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在加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选择基准重合、统一的定位方式; 2)内孔定位时,配合间隙应近可能减少; 3)定位端面与定位孔或外圆应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以保证垂直度要求。 本工序在齿轮Φ85mm内圆处插22mm宽的键槽,工序图如图1-1所示。在进行本工序前,定位基准Φ227.5mm的外圆表面未加工,其他端面及外圆都已经加工,达到图纸的要求。该工序所用的设备为插床,刀具选择标准键槽插刀,本工序选用Φ22键槽插刀。键槽的宽为22mm,键槽的深度要求为90.4mm,表面粗糙度为12.5mm。 二、机床夹具的类型的选择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 机床夹具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夹具进行分类。

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图3-2所示为CA6140车床上接头的零件图。该零件系大批量生 产,材料为45号钢,毛坯采用模锻件。现要求设计加工该零件上尺 寸为28H11的槽口所使用的夹具。 图3-2 CA6140车床上接头的零件图 零件上槽口的加工要求是:保证宽度28H11,深度40mm,表面粗糙度侧面为Ra3.2μm,底面为Ra6.3μm。并要求两侧面对孔ф20H7的轴心线对称,公差为0.1mm;两侧面对孔ф10H7的轴心线垂直,其公差为0.1mm。 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安排是在加工槽口之前,除孔ф10H7尚未进行加工外,其他各面均已加工达到图纸要求。槽口的加工采用三面 刃铣刀在卧式铣床上进行。 工件装夹方案的确定,首先应考虑满足加工要求。槽口两侧面之 间的宽度28H11取决于铣刀的宽度,与夹具无关,而深度40mm则由调整刀具相对夹具的位置保证。两侧面对孔ф10H7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因该孔尚未进行加工,故可在后面该孔加工工序中保证。为此, 考虑定位方案,主要应满足两侧面与孔ф20H7轴心线的对称度要求。 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孔ф20H7的轴心线为第一定位基准。由 于要保证一定的加工深度,故工件沿高度方向的不定度也应限制。此 外,从零件的工作性能要求可知,需要加工的两侧面应与已加工过的 两外侧面互成90度,因此在工作定位时还必须限制绕孔ф20H7的轴心线的不定度。故工件的定位基准的选择如图3.3所示,除孔ф20H7(限制沿x,y轴和绕x,y轴的不定度)之外,还应以一端面(限制 沿z轴的不定度)和一外侧面(限制绕z轴的不定度)进行定位,共

限制六个不定度,属于完全定位。 工件定位方案的确定除了考虑加工要求外,还应结合定位元件的 结构及夹紧方案实现的可能性而 予以最后确定。 Z对接头这个零件,铣槽口工序 的夹紧力方向,不外乎是沿径向 或沿轴向两种。如采用如图3.4 (a)所示的沿径向夹紧的方案,X由于ф20H7孔的轴心线是定位基 准,故必须采用定心夹紧机构, X Y 以实现夹紧力方向作用于主要定位基面。但孔ф20H7的直径较小,受结构限制不易实现,因此,采用如图3.4(b)所示的沿轴向夹紧的方案较为合适。 在一般情况下,为满足夹紧力应主要作用于第一定位基准的要求, 就应将定位方案改为以上端面A作为第一定位基准。此时,ф20H7孔轴心线以及另一外侧面则为第二,第三定位基准。若以上端面A为主要定位基准,虽然符合“基准重合”原则,但由于夹紧力需自下而 上布置,将导致夹具结构复杂化。 考虑到孔ф20H7下端面B及端台C均是在 一次装夹下加工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 精度,且槽口深度尺寸40mm为一般公差,故 改为以B或C面为第一定位基准,也能满足 加工要求。为使定位稳定可靠,故宜选取面 积较大的C面为第一定位基准。定位元件则可相应选取一个平面(限

机械夹具设计.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范及工艺装备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6年月日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班级 一、设计题目:设计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 二、给定数据及技术要求 1、产品零件图一张 2、生产批量:6000件/年 三、应完成的任务 1、绘制零件图一张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份 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发题时间:2016/5/16 完成时间:2016/5/20 指导老师: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4) (一)产品分析 (4) (二)零件的结构分析 (4) 二毛坯的确定 (4) (一)确定毛坯类型 (4) (二)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4) (三)查有关手册确定毛坯表面加工余量及公差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选择定位基准 (5) (三)制工艺路线 (5) (四)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7) (五)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8)

设计说明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金工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所学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一次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适应性训练。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锻炼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一)产品分析 此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1)铸件应肖除应力。 (2)为注明铸造圆角R3-R5。 (3)铸件表面不得有粘砂、裂纹等缺陷。 (4)允许有非聚集的孔眼存在,直径不大于5mm,深度不大于3mm,相距不小于30mm,整个铸件上孔眼数不多于10个。 (5)去毛刺,锐角倒钝。 (6)同一加工平面上允许有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大于15mm。总数不超过15个孔眼,两孔的间距不小于10mm,孔眼边距不小于3mm。 (7)材料为HT150 (二)零件的结构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灰铸铁HT150。该材料的强度不高,但其耐磨性、耐热性及减震性很好,适用于承受较小应力,要求耐磨、减震等的零件。 二毛坯的确定 (一)确定毛坯类型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铸件 (二)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由题目已知零件的生产批量为6000件/年。该零件质量约为3.35kg。查表可知,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毛坯的铸件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 (三)查有关手册确定毛坯表面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表可知,该铸件的公差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 级。可取CT为10级,MA为G级。 铸件的分型面选择通过Φ40(+0.025、0)、Φ30.2(+0.02、0)、Φ25.5(+0.3、0)的三圆的中心线。浇冒口的位置位于托架斜面最高端,与斜面垂直。

夹具设计总结

夹具设计小结 关于摆动销:1.摆动销的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定位销打开时和工件干涉,这里所提及的干涉主要指定位销销面与销孔和工件厚度之间的干涉。存在干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转动点的选择和定位销孔所在的平面不在一个平面内所造成的。原因之二就是转动点和销孔的距离太近所造成,距离越近,定位销从工件所走的圆的轨迹圆心角越大。这样就容易干涉。 图示1 (转动点和定位孔所在平面不在一个平面) 图示2(随在一个平面但转动点距离和定位孔中心距离比较近) 图示3(转动点选择在一个平面距离又适中 常识:摆动销设计时要有止块,且止块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与定位销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的比例不应太小.一般小于等于1/3.(设计时针对结构和选用气缸的不同灵活运用此原则) 关于压块的旋转点:2.压块的旋转点的选择(前提在摆动过程中不和工件干涉,影响焊钳焊接和气缸打开后能方便取件)一般尽量是转动点和压块工件接触面所在的平面距离越小越好。 图示是工件及气缸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气缸的输出力矩为Q,F1为工件的压紧力,F2为工件的摩擦力。从公式 Q=F1XD1+F2XD2可越小,压紧效果越差。F1以看出,摩擦力所产生的力矩越大,压紧力.但也不要太大14mm,气缸打开时压块的边缘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常识. 夹具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气缸的行程3. 在夹具设计中我们经常能用到活塞杆直接推动缸杆的情况的气缸,(在我们公司的标准中也能看到一些日式夹紧缸的使用标准,列出了一系列的参数选择值)气缸的行程一般为活塞的运动的行程,因此气缸的行程在一定情况下是有限的,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气缸的行程呢?为什么标准中会选择那样的参数呢?下面我们从原理上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从使用气缸的目的上来看无非有三点: 1.将气缸的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连杆的圆弧运动。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最小程度减少对缸体本身的损害。 下面主要对上述前两点做出说明: 1,将气缸的将气缸的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连杆的圆弧运动。 假设气缸的行程为X,气缸需要完成的打开角度为Y度,气缸离转动点的距离为Z,看下图: 之间有如下关系:Z,Y,X TgY1=X1/Z Y1= arctg(X1/Z) TgY2=(X-X1)/Z Y2= arctg[(X-X1)/Z]Y=Y1+Y2= arctg(X1/Z)+ arctg[(X-X1)/Z]为定值时,要想气缸的打开角度最大,由平均值公式可知:ZX 当和arctg(X1/Z)= arctg[(X-X1)/Z] (X1/Z)= (X-X1)/Z. X1=X-X1 X1=X/2 从计算结果来看,只有当X1=X/2时,气缸的打开角度才最大,所以设计时要想充分利用气缸的行程,X1的值必须接近X/2。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1 11孔。孔及φ①钻、扩、铰φ10H90. ±(80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②φ 0.3mm。2)mm;平行度为0. ±孔与φ③φ1128H7孔的距离为(15 。25)mm 距离为14mm。11④φ孔与端面K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孔及两端面。①φ28H7 ②φ10H9两端面。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Z5125本工序使用机床为 2.确定夹具类型°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φ本工序所加工两孔(10H9,位于互成11)和φ90 件质量较小、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如下。10H9为定位面,以φK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 2-2-22(a)所示。mm公差大,定位不可靠,

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 5.?0880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1128H7孔及端面K定位,以φ②以孔φ2-2-22 (b)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 所示。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2-2-23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H7。所示。定位副配合取?28g6②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如图 2-2-24(a)所示。也可选择如图2-2-24 (b)图形块。考虑结构简单,现选用所示移动V 2-2-24(a)所示结构。定位误差计算(3)±(80孔时孔距尺寸10H9①加工φ. 0.2)mm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0。B0.007?0210.?mm)的最大间隙,故Δφ与定位销(38基准位移误差为定位孔(φ38mm)Y00020.?=(0.021+0. 007+0.013)mm= 0.041rnm。 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满足尺寸(80±0.2)mm的定位要求。 ②加工φ10H9孔时轴线平行度0.3mm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0。B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孔φ28H7与定位面K间的垂直度误差。故Δ=0. 03mm。Y此方案能满足平行度0. 3mm的定位要

夹具设计实训报告

夹具设计实训研修报告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2302班 姓名:李新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前言 (4) 设计思想 (8) 1、钻床夹具设计过程 (9) 工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10) 确定夹具的类型 (11) 拟定夹具的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1) 确定夹具的夹紧方案 (12) 确定夹具引导元件 (12)

夹具的精度分析与计算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计算 (14) (14) (15) 夹具操作过程明 (16) 2、绘制夹具总图 (16) 3、绘制夹具零件图 (17) 4、小结 (17) 5、设计心得体会 (18) 6、参考文献 (21) 附图钻床夹具三维装配图 钻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挡环”零件的钻床夹具 设计内容: 1、挡环零件图1张 2、钻床夹具装配图1张 3、钻床夹具零件图3张 4、钻床夹具三维图3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2014年12月25 日 前言 1、主要技术指标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好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 4)使用性好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性好 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2、设计方案、设计方法、设计手段 (一)研究原始资料 在明确夹具设计任务后,应对以下几方面的原始资料进行研究。 1、研究加工工件图样 了解该工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热处理要求,主要表面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技术要求。 2、熟悉工艺文件,明确以下内容 (1)毛坯的种类、形状、加工余量及其精度。 (2)工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图、本工序所处的地位,本工序前已加工表面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基准面的状况。 (3)本工序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及其它辅具的规格。 (4)本工序所采用的切削量。

夹具设计心得体会

夹具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夹具设计心得 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报告班级:10机制2姓名:徐明橙黄橘绿,鸟儿南飞,冷风萧瑟都在昭示着秋天已到来。树叶是枯黄的,阳光是金黄的, 秋天正用黄的暖响应着收获的喜悦吧!为期四周的夹具设计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工 程师”的酸甜苦辣,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酷暑下火炉般的cad机房,更多的是思考怎样才能 利用定位原理来设计出机床夹具的结构——各种定位元件的运用、销与孔严谨配合、夹紧机 构的巧妙工作原理、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工艺安排??每一项思考都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 的提高。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专用夹具的结构就是如此复杂,要考虑得如此周全,那么车 床、数控车床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是我 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然后我考虑的是究竟应该了解哪些东西,怎样去了解。在制造厂零件的绘图、加工工艺

理论和具体加工实现是我应该了解的重点。机床零件加工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制造专业经验 丰富的老师们事先给我们准备了《机械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 手册》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引下,周一,我们做了零件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形状、 尺寸。我们熟悉了被加工零件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找出了主要加工面、设计基准和主要 工艺问题,学会了查毛坯余量表;周二,我们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 择设备工装学会灵活运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和加工方法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 灵活运用工艺路线拟定和原则设备与工装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查阅标准、手 册等资料。周三,我们编制零件控制计划,进行分析。学会了编写零件控制计划和方法;周 四,我们进行了位方案设计。学会运用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方案分析,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 正确选择与运用,分析与计算定位误差;周五,我们进行了加紧方案的设计。学会了灵活运 用确定加紧力方向与作用点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加紧力分析与计算,熟悉夹具零部

夹具设计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令狐采学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但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掌控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很多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年夜潮中奔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夹具设计,自己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输出轴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力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输出轴夹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办法和步调,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理解了怎样阐发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计划,了解了夹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温习,自力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夹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功效的喜悦心情,从中发明自己平时学习的缺乏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典范.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 同时感谢对我帮忙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忙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由于自己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呈现毛病,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自己将万分感谢。 十、设计心得 本次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让我又重新温习了书本上的内容,我明白了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干什么事总是离不开书本,不管什么时候从书上我们总可以找获得我们想要的工具。书上的工具永远是基础的,而基础正是向更深的领域迈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永远都不会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这次的设计我基本上是满意的,因为这是我和本组同学共同完成的这次设计。在此之前我总是莫名其妙感到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是产生了干脆剽窃他人的想法,可是这一次彭老师制定的这个计划,每个星期都要询问我们的进度,这样子我感觉从一定水平上避免了同学不自己动脑的坏习惯,虽然根绝不失落,可是我相信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后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和老师分给他们的任务。而不再愿意剽窃他人

机械设计夹具设计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实训》 设计课题:零件No.1的机械加工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90313 姓名:学号: 09031303 评分:指导老师:(签字) 2012年 11月13日

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教学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学校为机械类我们开设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教学环节,就是要给我们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我们可以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得到实战体验;加强对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等。

目录 一.零件加工工艺 (1) 1.零件工艺分析 (1) 2.毛坯选择 (1) 3.加工方法 (1) 4.工艺路线 (2) 5.工艺装备 (2) 二.工序?的定位与夹紧方案 (2) 1.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 (2) 2.装夹方案 (2) 3.定位误差 (2) 4.夹具图示 (3) 三.数控加工(工序?) (3) 1.加工路线 (4) 2.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 (4) 3.数控仿真加工 (6) 4.数控程序 (7) 四.实训总结 (9) 附录夹具图 (10) 参考文献 (11)

机械夹具设计总结

机械夹具设计总结 小结 就快要毕业了.我们进行了在校期间最后一个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分两块.前两周 为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后两周是零件加工夹具的设计.本来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可是 由于放假等因素,时间被压缩到两个礼拜,所以给我们的时间很紧,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的 去做这次设计,当所有的任务做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潜力,可以用两个 礼拜的时间完成4个礼拜的任务. 不过时间虽然短了点,但我们的任务却没有减少,我们也是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的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罗拉座夹具的设计及工艺的安排,这对我们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专业的偏向是电脑设计这块,而夹具和工艺是纯粹的机械.刚开始拿到题目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指导书上图纸好象很模糊.有些关键尺寸标注和发下来的另一张图纸有出入,没办法,我们一切按照指导书上来.参照罗拉座的图纸,我们发现一共需要加工的面是 A,B,C,D,E,F,G,U,以及两个关键孔,和一些罗纹孔.考虑罗拉座主要的精度要求都在孔上, 也就是定位要求非常准确,所以在安排工艺路线的时候我就把孔放在了比较前面,待A,B两个面加工完成后边先加工这两个孔,以后加工其它的几个面就可以用 而我所分配的夹具设计是两个关键孔的加工,由于我的工艺将这两个孔的加工顺序放 在A,B两个面加工后加工的,所以不能使用C面来定位,所以我用30孔与边上距离为20这个尺寸来定位,且在保证45度和两个孔之间的尺寸的前提下,计算出另一个孔的位置,采用分开式钻模,方便每次工件的装夹.这个夹具可能简单了点,但是我觉得还是能够保证尺寸 要求的, 总的说来,虽然在这次设计中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 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想这都是这次设计的价值所在,以后的日子以后自己应该更加努力认真,以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办好每一件事情!

组合夹具的设计和组装实验报告

组合夹具的设计和组装实验报告 精04 张为昭 2010010591 指导老师:冯平法 一、实验目的 1.强化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作用。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工件准 确定位并牢固地夹持在一定的位置;加深工件定位与夹紧的概念,定位——工件 相对于机床和刀具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称为工件的定位;夹紧——把工件定位后牢固地夹紧,以保持工件既定的正确位置在加工过程中稳定不变称为工件的夹紧。 2.深入理解六点定位原理、过定位、欠定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设计基准等基本概念。 3.了解组合夹具的工作原理。组合夹具是由一套结构与尺寸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元件或合件构成的具有一定柔性的、可重复使用的模块化夹具。 4.了解组合夹具的主要特点。专用夹具从设计→制造→使用→报废,是一单向过程,组合夹具从组装→使用→拆卸→再组装→再使用→再拆卸,是一循环过程柔性、可重复使用、生产准备周期短是组合夹具的最大优点。一次性投资大、夹具体积与重量大、刚性差是组合夹具的主要缺点。 5.了解组合夹具的适用范围。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新产品试制,临时紧急或短期生产,多用于普通加工机床,数控机床上也有使用的。 6.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分类与基本功能。组合夹具元件包括:基础件、支承件、定位件、导向件、压紧件、其它件和合件。 7.学会组合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基本组装知识。 8.了解组合夹具的精度与刚度概念。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预习机床夹具基本知识,掌握六点定位基本原理。 2.预习组合夹具基本知识,熟悉槽系组合夹具元件分类、功用及相互连接方法。 3.掌握槽系组合夹具组装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4.分析零件技术要求,首先分析清楚零件有那些表面要加工,各个表面以及各个表面相互间都有那些技术要求,然后每一个小组(2—3 人)选定某一个工序,确定相应的加工方法,要求选择具体的加工设备,为其设计组装一套槽系组合夹具。本次实验所选零件共3个,分别是汽车刹车油泵的一个主要零件,分油泵零件和拨叉,均为不规则零件。提供了相应零件图(见附图)及毛坯或半成品。 5.选择定位基准,符合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6.确定零件定位方案,运用六点定位原理选择合理的定位方案,要满足零件 加工要求。 7.画出初步的夹具草图。图上能反映出不同类机床夹具(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等)的主要组成部分(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导向元件等)。我们已经为三个零件的重要工序设计了相应的夹具样板,并拍摄成照片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们不要照搬这些夹具样板的设计方案,尽量能够想自 己的方案。 8.为所设计的夹具选定合适的夹具元件。各种夹具元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 参考实验室的挂图,每个夹具元件按照其分类及尺寸规格,均有相应的编号,编号已经刻在元件上,便于查找和图纸对应。

夹具设计总结(DOC)

夹具设计小结 1.关于摆动销: 摆动销的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定位销打开时和工件干涉,这里所提及的干涉主要指定位销销面与销孔和工件厚度之间的干涉。存在干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转动点的选择和定位销孔所在的平面不在一个平面内所造成的。原因之二就是转动点和销孔的距离太近所造成,距离越近,定位销从工件所走的圆的轨迹圆心角越大。这样就容易干涉。 图示1 (转动点和定位孔所在平面不在一个平面) 图示2(随在一个平面但转动点距离和定位孔中心距离比较近)

图示3(转动点选择在一个平面距离又适中 常识:摆动销设计时要有止块,且止块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与定位销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的比例不应太小.一般小于等于1/3.(设计时针对结构和选用气缸的不同灵活运用此原则) 2.关于压块的旋转点: 压块的旋转点的选择(前提在摆动过程中不和工件干涉,影响焊钳焊接和气缸打开后能方便取件)一般尽量是转动点和压块工件接触面所在的平面距离越小越好。

图示是工件及气缸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气缸的输出力矩为Q,F1为工件的压紧力,F2为工件的摩擦力。从公式Q=F1XD1+F2XD2可以看出,摩擦力所产生的力矩越大,压紧力F1越小,压紧效果越差。 常识:气缸打开时压块的边缘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14mm,但也不要太大. 3.夹具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气缸的行程 在夹具设计中我们经常能用到活塞杆直接推动缸杆的情况的气缸,(在我们公司的标准中也能看到一些日式夹紧缸的使用标准,列出了一系列的参数选择值)气缸的行程一般为活塞的运动的行程,因此气缸的行程在一定情况下是有限的,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气缸的行程呢?为什么标准中会选择那样的参数呢?下面我们从原理上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从使用气缸的目的上来看无非有三点: 1.将气缸的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连杆的圆弧运动。 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最小程度减少对缸体本身的损害。 下面主要对上述前两点做出说明: 1,将气缸的将气缸的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连杆的圆弧运动。 假设气缸的行程为X,气缸需要完成的打开角度为Y度,气缸离转动点的距离为Z,看下图:

夹具实习报告(共8篇)

夹具实习报告(共8篇) 夹具实习报告(共8篇) 第1篇: 夹具实_报告夹具实_报告 一、实_目的经过了大一基础理论的学_,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工艺流程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还不足以转化成生产力。通过实_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二、实_地点润宇家具建材市场、三、参观访问法、资料收集法。走进厂区,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秩序井然的工作程序。虽然是国内民营的家具生产制造厂家,但是,到了车间,看过那些先进的流水线,那些熟练的技术水平,完全会感觉到现代化的管理。作为木质产品的制造厂,一些诸如木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胶水味油漆味等问题,都是难免存在的,但是工厂已经把这些都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了。走在车间,这些大多的木制厂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似乎并没有给这家工厂太大的困扰,反而是那些管理和效率吸引了我。工厂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都会严格遵守。就连中午休息间隙,每个工人都会把自己的区域整理得井然有序,是工厂之所以能保持洁净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自觉整理也一进场不久、就有一位资深的面谈会上学学姐为我们二十几位几位同学召开了一个简单的面谈会,姐对佳

家林木业家具制造公司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目前的家具市场状况作了简单的分析,这样我们对家具市场的前景及家具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三、润宇家具总体规模水平呼和浩特市润宇装饰城和呼和浩特市居然之家,是呼和浩特市地区较大的室内装饰建材市场。这里的集中了几乎所有主要的室内装饰材料和产品。其中,居然之家以"美化家居"为目标,为顾客提供家具设计和装饰、装饰材料、家居及家居饰品等"一站式"服务,集品牌展示和销售为一体,是市场、超市、专卖店等多种业态互动的大型家居建材主题购物中心,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在中国家居建材界占据着重要的行业地位。润宇装饰城:是由润宇实业投资创建的xxx 首家大型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成立于__年,地处呼和浩特市兴安北路,目前经过数次扩建后的润宇装饰城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形成内蒙乃至东西部地区规模空前的大型建材、饰材、家具饰品集散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类的家居装饰材料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木材类装饰材料以其独特的材质特点和良好的装饰性能,成为室内设计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公司的产品以及材料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是从实木地板家族中衍生出来的地板种类,以其天然木质感、容易安装维护、防腐防潮、抗菌且适用于地热等优点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实木复合地板分为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常均是将不同材种的实木单板或拼板依照纵横交错叠拼组坯,.通用环保胶粘贴,并在高温下压制成板,这就使木材的各向异性得到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