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n záoqiān chuí wàfén shāo xī shēnɡzhí xínɡ()()()() chuī yān chè dǐmù dènɡ kǒu dāimóɡuǐ()()()()二、给“辟”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2分)为了躲()公安的追捕,他在这个()静的小山村隐姓埋名,过起了山野村夫的生活。
每天,他拿着砍刀到山上()柴,回到家就把帽子往墙()上一挂,生火烧起饭来。
三、用四字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
(3分)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 )2.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四、选择题。
(12分)1.下列选项中对生字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鼎,dǐnɡ,13画B.迁,qiān,6画C.瞅,chǒu,14画D.络,luò,9画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埋头书藉局势新闻B.严俊占据含糊匪徒C.彻底剥削解救寄托D.粗暴拘流纷乱抽屉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人们心情( ),目光随着总理灵车缓慢移动。
(2)轮船被撞快要沉没时,船长()地指挥救援工作。
(3)小华( )片刻,迅速地做完了那道竞赛题。
(4)他( )了一会儿又继续说下去。
A.沉重沉稳沉思沉陷B.沉思沉重沉稳沉默C.沉痛沉着沉思沉默D.沉重沉稳沉思沉迷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B.因为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所以一定会兴旺起来。
C.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
(31分)1. 看拼音,写字词。
(8分)“形势已经非常yán jùn( )了,地方的同志已经lián luò( )不上了,有可能已经xī shēnɡ( )了,所以你必须要赶快转移。
”听了这话,他dènɡ( )着眼睛愣了好一会儿,zhì nèn( )的脸上露出了不情愿的神情,但还是按照规定fén shāo( )了所有文件,穿上xuē( )子,披上mián páo( ),离开了。
2.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燕.山燕.子B. 劲.爆劲.头C. 糊.涂糊.弄D. 便.衣方便.(2)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彻”字的部首是“彳”不是“土”。
B. “凿”字的第十笔是“”。
C. “泰”字的部首是“氺”不是“水”。
D. “锤”字的第八笔是“一”。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虽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______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恢复生产、振兴经济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是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要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要确保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A. 但是特别不仅还B. 然而尽管既也C. 不过虽然不但更D. 虽然尤其既就(4)下面选项中的“等闲”与文段中的“等闲”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为在阅兵中做到分秒不差,毫厘不错,三军仪仗队的女队员们在训练中精益求精,将各种困难视若等闲..。
A.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后习题及答案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古诗,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选自郑燮的《竹石》,赋予了竹百折不挠、坚忍顽强的高贵品质。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选自王冕的《墨梅》,赋予了梅花不向世俗献媚、高风亮节的品格。
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的《赠刘景文》赞美了菊花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在古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还有很多。
春蚕:如唐朝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了春蚕无私奉献的精神。
蜜蜂:如唐朝钱起《蜜脾咏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蜜蜂勤劳的品质。
2.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①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折磨,脸“平静”“慈祥”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顽强,对亲人充满爱。
如果删去,就不能很好地突显人物坚强、慈祥的形象。
②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扁鼻子”、目光“凶恶可怕”、双手“像鹰的爪子”,这些描写极力地表现出日本军官从内而外的丑陋,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憎恶。
如果删去这些描写,就不能突显人物的鲜明形象。
③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这段外貌描写揭示了祥子相貌普通、可爱淳朴、身体健壮、出身平凡等特点。
如果删去,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分)1.下列选项中对生字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僻,bì,15画B.迁,qiān,6画C.瞅,chǒu,14画D.络,luò,9画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埋头彩会局势避免B.严俊占据含糊匪徒C.彻底剥削解放寄托D.残暴拘流纷乱制度3.下面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是()(1)人们心情(),目光随着灵车移动。
(2)父亲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
(3)小华()片刻,迅速地做完了那道竞赛题。
(4)他()了一会儿又继续说下去。
A.沉重沉稳沉思沉陷B.沉思沉重沉稳沉默C.沉痛沉着沉思沉默D.沉痛沉思沉稳沉迷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革命的事业,我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B.凡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单位,都应精兵简政,以节约行政开支。
C.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将军拦住了受惊的军马。
D.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B.因为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所以一定会兴旺起来。
C.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
D.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毕竟好多啦。
6.对“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父亲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回答“我”,所以才这么说。
B.因为“我”年龄太小,当时局势又十分紧张,父亲知道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所以才这样说。
C.因为这是党的机密,所以父亲不愿意告诉还是小孩子的“我”。
D.父亲对我的问题很不耐烦,所以这样说。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表现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不屈、从容自信的神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埋.头(mái)僻.静(pǐ)含糊.(hú)避.免(bì)B.幼稚.(zhì)残.暴(chán)占据.(jù)酷刑.(xínɡ)C.拘.留(jū)彻.底(chè)剥.削(bāo)牺牲.(shēnɡ)D.寄托.(tuō)瞪.眼(dènɡ)执.行(zhí)送葬.(z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死得其所精兵减政哀思制度B.无边无崖热气腾腾炊烟捆绑C.奄奄一息轻于鸿毛乱蓬蓬棉袍D.五湖四海迫不及待追掉会批评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情安定局势严峻要求严格作风严谨B.河水清澈环境清幽声音清脆空气清新C.计划周密警戒严密仪器精密针脚细密D.精力充沛资源充足准备充分时间充实4.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李大钊牺牲的时间,这种写法叫()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首尾呼应。
D.承上启下。
6.诗歌中常常托物言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诗人们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A.为了大义视死如归。
B.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C.做一个勇于献身的人。
D.渴望建功立业。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两套及答案)一、基础训练。
(28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mài luò tiĕ chuí pí xuē xíng fásōng bǎng mián páo tài shān biāo zhǔn2.辨字组词。
(8分)避( ) 瞪( ) 瞅( ) 峻( ) 僻( ) 蹬( ) 锹( ) 俊( ) 炊( ) 迫( ) 阀( ) 彻( ) 饮( ) 怕( ) 筏( ) 沏( )3.下列对“意思”一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老班长)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语言文字等的意义)B.老北京的除夕夜可真有意思..啊!(情趣、趣味)C.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
(某种趋势、苗头)D.他这个人喜欢讲笑话,真有意思..!(意图、用意)4.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
(5分)(1)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2)他们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挤满了这间小屋。
( )(3)我注意力集中地看着老班长手里的搪瓷碗。
( )(4)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 )(5)父亲态度镇定地向外走去。
( )5.用“/”画去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4分)(1)才过了两天,(果然忽然)出事了。
(2)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痛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强烈剧烈)地跳动起来,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3)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支援)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二、能力提升。
(16分)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第四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春燕./燕.山干劲./坚劲.夹.击/夹.衣B.横.肉/蛮横.咽.喉/哽咽.困难./被难.日C.宿.营/住宿.嚼.着草根/细嚼.慢咽剥.削/生吞活剥.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焚烧粗爆过度千垂万凿B.绞刑砖墙牺牲无边无涯C.批评剧烈避勉精兵减政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到这个好消息,奶奶喜出望外....,笑得合不拢嘴。
B.在扫黑除恶行动中处决的这批死刑犯真是死得其所....。
C.有骨气的战士,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向敌人投降。
4.下面句子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两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B.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C.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下学语文。
B.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洗澡。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仁寿县中小学校纷纷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6.对下列新闻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电信部门不能躺在政策的优势上②小市镇“垃圾山”搬走了③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④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是打“老虎”A.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④拟人B.①拟人②夸张③排比④比喻C.①夸张②排比③比喻④拟人二、读字典中对“鼎”字的解释,然后填空。
(填序号)“鼎”在“人声鼎.沸”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鼎.力相助”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三国鼎.立”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在“春秋鼎.盛”这个词中取第_____种解释。
三、按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写成一句话。
①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②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了评价,请依照这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对“蜡烛”进行评价。
第四单元能力检测卷(90分钟 100分)一、书写展示:请把下面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的抄写下来,并有一定的速度。
(5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二、生字词读写积累运用(14分)(一)根据语境写出词语(9分)1.那些像mó guǐ()一样的人,bǎng jià()了我的干革命的父亲。
他们dèng()着眼,chǒu()了我一下,用pí xuē()踢了我。
2.革命者虽然遭到pò hài(),但却不怕xī shēng(),更不怕mái zàng()自己的肉体,他们永远不会táo bì()。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5分)妈妈给我缝.(fèng féng)补好了衣服,又开始剥.(bāo bō)花生,好似.(sì shì)陀螺一般运转。
特别是她那刚劲.(jìn jìng)有力的大手似乎有永远是不完的劲.(jìn jìng)儿。
三、基础知识与运用(11分)(一)查字典,按照要求做题。
(3分)小亮在课外阅读中遇到“革故鼎新”中的“鼎”字不认识,应用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老师告诉他这个字念“dǐng”,这样一来,可用查字法。
我还能组个新词语。
(二)诵读积累运用(8分)1.“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的句子是。
2.“”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3.《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1)为了解放全中国,无数革命先烈不畏xī shēnɡ(),不惧kù xínɡ(),和mó ɡuǐ()般残暴的人作斗争,chèdǐ()推翻了yā pò()人民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的兴旺作出巨大贡献。
(2)屋外传来pí xuē()的声响,形势顿时yán jùn()起来,我和父亲躲进了一间pì jìnɡ()的小屋。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娱.乐(yú)追悼.(diào)B.威胁.(xié)押.下去(yā)C.碗筷.(kuài) 搀.扶(cān) D.收敛.(jiǎn) 抽噎.(yē)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固:①结实,牢固。
②坚硬。
③坚决地,坚定地。
④本来,原来。
①人固.有一死。
()②战士们固.守阵地。
()③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④水泥很快凝固.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B.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C.出版社的编辑正在一丝不苟地审理..稿件。
D.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
5.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B.立根原.在破岩中(原本)C.烈火焚烧若等闲..(等着空闲) D.粉骨碎身浑.不怕(全)6.下列花木与象征义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松树——生命力强B.竹子——有节、谦虚C.荷花——洁身自好D.牡丹——默默奉献7.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2分)A.拥有朱婷这样的顶级球员,是中国女排的幸事。
B.课本上的那幅图片再现了周总理认真审阅文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专项训练:句型1.按要求写句子。
①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背过身,喝鱼汤。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①转身小同志看了老班长朝地方的一眼睡觉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带老班长走歇一阵我们一路上一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吃我们端着他热气腾腾给总能鲜鱼的野菜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党组织不再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