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赋 西晋 潘安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9
潘安《西征赋》原文|译文|鉴赏《西征赋》中,作者一方面讴歌了周代开国之初的盛世景象和汉代刘邦政权的不朽业绩。
而另一方面又无情地鞭挞了诸如周幽王,秦始皇,王莽,董卓等暴君佞臣的累累罪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西征赋》原文魏晋:潘安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唯生与位,谓之大宝。
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圣智弗能豫。
当休明之盛世,託菲薄之陋质。
纳旌弓于铉台,讚庶績于帝室。
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
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一黜。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
天子寝于谅闇,百官听于冢宰。
彼负荷之殊重,虽伊、周其犹殆。
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无危明以安位,祗居逼以示专。
陷乱逆以受戮,匪祸降之自天。
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苟蔽微以缪章,患过辟之未远。
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返。
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
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素卵之累殻,甚玄燕之巢幕。
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
匪择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鸟存。
遭千载之嘉会,皇合德于乾坤。
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甄大义以明责,反初服于私门。
皇鉴揆余之忠诚,俄命余以末班。
牧疲人于西夏,攜老幼而入关。
丘去鲁而顾叹,季过沛而涕零。
伊故乡之可怀,疚圣达之幽情。
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于镐京。
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于阙庭。
眷鞏、洛而掩涕,思纏緜于坟茔。
尔乃越平乐,过街邮;秣马皐门,税驾西周。
远矣姬德,兴自高辛。
思文后稷,厥初生民。
率西水浒,化流岐豳。
祚隆昌、发,旧邦惟新。
旋牧野而历兹,愈守柔以执竞;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惟泰山其犹危,祀八百而余庆。
鉴亡王之骄淫,竄南巢以投命;坐积薪以待然,方指日而比盛。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营筑;既定鼎于郏鄏,遂钻龟而启繇。
平失道而来迁,繄二国而是佑;岂时王之无僻?赖先哲以长懋。
潘安可不止貌美还是个才子!一千多年来,“貌若潘安”成为对一个男子容貌的最高称赞。
近日,在距潘安老家河南中牟120公里的巩义,发现了这位美男子的真正墓冢——此前,只在河南巩义存有潘安的衣冠冢。
除了英俊的外表,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笔的潘安,还有什么事迹是今天的人们所不了解的?他最终死于何因?潘安,名岳,字安仁,世人俗称潘安,出生于公元247年。
潘安少时就才貌出众,有“奇童”之称。
17岁那年的一天,潘安一时兴起,拿起牛皮弹弓就驾车出了洛阳城。
他不同凡响的容貌和举止风度,引来路人驻足观赏。
姑娘们更是群起围观,并向他投掷水果以表爱慕之情。
由此留下了“掷果盈车”、“ 掷果潘郎”的成语。
潘安不仅容貌美,还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他天资聪颖,12岁开始行文作诗,20岁写出了著名的《藉田赋》,声闻朝野。
潘安自恃多才多艺,常在宫中或尚书阁题书写词,他在词中辛辣讽刺了当时的尚外仆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等人,遭来对方的恶意报复。
山涛等人为置潘安于死地,就在皇上面前诬告潘安有欺君之罪,说“潘安之容貌,并非真美,而是一种化妆术,我们有办法让潘安露出真面目,请皇上下旨当庭一试”。
皇上当即准奏。
第二天上午,烈日炎炎时,潘安应诏穿着厚厚的冬衣来到殿外,等旨面君。
可是,他等啊等,直到汗水流湿了朝靴才被召进殿内。
这时的潘安,面容不仅没有被汗水冲刷的脂粉痕迹,还显得更为英俊。
皇帝十分高兴,赞叹道:“潘安仁,奇美男子绝世空前,名符其实,难得,难得!”。
在西晋开放的社会环境里,才貌俱佳的潘安虽爱慕者无数,却从不寻花问柳。
潘安12岁便与晋代名儒杨肇10岁的女儿定亲。
10年后,两人成婚,生活十分幸福。
潘安52岁那年,杨氏去世,潘安悲痛欲绝。
第二年,潘安在故乡中牟为妻子服丧期满,外出赴任在即,他来到妻子的墓前,默默伫立,不禁悲从中来,满怀着对爱妻的真挚思念,挥笔写下《悼亡诗》3首,他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潘安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
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怀旧赋》是出自西晋年代作家潘岳著作的《潘黄门集》之中。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西晋潘安《怀旧赋》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臧荣绪晋书曰:岳父芘,琅邪内史。
潘岳杨肇碑曰:肇字秀初,荥阳人,封东武伯,薨,谥曰戴。
芘,音毗。
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言岳有名誉,为肇所知。
汉书曰:官皇帝知名者。
贾弼之山公表注曰:杨肇女适潘岳。
左氏传,晋吕相绝秦曰: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婚姻。
尔雅曰:婿之父母相谓为昏姻。
而道元公嗣,亦隆世亲之爱。
贾弼之山公表注曰:肇生潭,字道元,太中大夫。
次韶,字公嗣,*声司马。
臣松之注魏志引刘晔传曰:杨暨,字肇,晋荆州刺史。
子潭,字道源。
次韶,字公嗣。
不幸短命,父子凋殒。
论语,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私艰,谓家难也。
毛诗曰:未堪家多难,余又集于蓼。
寻役,谓之任也。
王充论衡曰:充罢州役。
不历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
陆机洛阳记曰:嵩高在洛阳东南五十里。
今而经焉,慨然怀旧而赋之曰: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
洛阳记曰:大兴在开阳门外。
应劭汉官仪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
夜有一柱来楼上。
琅邪开阳县上言:南门一柱飞去。
光武使视之,因刻记其年月日,以名门焉。
楚辞曰:不能复陵波以径渡。
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
埤苍曰:暠,白也。
掩,覆也。
辙含*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
颜延年纂要解曰:车迹曰轨。
车轮谓之轫。
王逸楚辞注曰:轫,支轮木也。
广雅曰:渐,渍也。
字林曰:凝,*也。
杜预曰:冱,闭也。
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
周易曰:屯,难。
楚辞曰:白日晼晚其将暮。
仰睎归云,俯镜泉流。
傅毅七激曰:仰归云,逆游风。
西都赋曰:镜清流。
前瞻太室,傍眺嵩丘。
山海经曰:太室之山。
郭璞曰: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
汉书曰:太室,嵩高也。
戴延之西征记曰:嵩高,中岳也。
东谓太室,西谓少室,总名嵩也。
小说曰:昔傅亮北征,在河中流,或人问之曰:潘安仁作怀旧赋曰:前瞻太室,傍眺嵩丘。
魏晋·潘岳《秋兴赋》原文、翻译及赏析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潘岳三十二岁时任太尉贾充的属员及虎贲中郎将,主要任务是在散骑官署宿卫值夜。
当他看到那些冠饰蝉文金铛,身着华服的达官显贵在这里嬉闹游逛时,对比自己却才高位卑,辛苦忙碌,早起晚睡,不得安宁,不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于是愤然提笔写了此赋。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
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原文】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
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
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其辞曰: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
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
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
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
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
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
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箬,御袷衣。
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
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月瞳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
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
宵耿介而不寐兮,独辗转于华省。
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省。
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
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
中国历史故事-潘安凭什么成为美男子的代表?仅仅是因为他帅?潘安,原名潘岳,字安仁,又叫潘安仁。
据说后世之所以常以潘安称呼潘岳,是因为杜甫写了一首诗名叫《花底》,里面有诗句“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当然也有说,是由潘安仁简化到潘安的。
潘安是西晋时期文学家,当时有名的大才子,在文学上往往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不够这位大才子,却并不是以文采出名,而是因为他俊俏的外貌。
貌比潘安,才比子建,说的就是潘安。
潘安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美男,这一点毋庸置疑。
历史上流传的潘安貌美的故事中,尤以掷果的故事最为人熟知。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这个故事,说的是潘安长的俊俏,姿容出众又有优雅的神情风度。
年少之时,驾车在洛阳的街道上行走,但凡是遇见他的妇人,无不为潘安的姿容所绝倒。
因为魏晋的开放,所以妇女姑娘们毫无羞怯之意,而是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潘安的喜爱。
她们将手中的果子,都向潘安的车中投掷,表达情意。
当时有一个叫左太冲的人,长的十分难看。
但是他却没有自知之明,也学着潘安那样,在街上四处逛游。
时不时的还对遇见的妇人招招手之类的,但是因为他长的丑,得到的却是与潘安相反的对待。
看见他的妇人,聚在一起向他乱吐唾沫,表达厌恶。
这经历实实在在的打击到左太冲,羞恼萎靡的回到家中。
潘安是长的帅,但是当时长的好看的绝不止他一人。
潘安到底凭什么,成为美男子的代表呢?重点在于潘安不仅长的帅,而且十分有才还痴情。
才貌双全又痴情,标准言情男主的人设了。
这样的人设,最能惹得姑娘们的热烈追求,潘安之名流传,最终成为美男子的代表也就说的过去了。
潘安虽然长的帅,但是却对自己的妻子杨氏十分痴情,没有在外拈花惹草。
他十二岁时与十岁的杨氏定亲,婚后两人过的十分甜蜜,夫妻感情深厚。
阿于河阳置县以来②,悠悠两千载,莅临河阳为县令者何其多也。
然,唯潘县令能名垂千古、令河阳民众念念不忘者,斯奚故耶?余偶读潘县令《河阳县作五言古诗二首》,豁然大悟,遂感而賦焉。
盖世美男兮,掷果盈车③;文才如江兮,赋载勋策④;弃官侍母兮,孝图名列⑤;情深之子兮,悼亡唱绝⑥;勤于政绩兮⑦,修祠立碣。
嗟夫!而立知河阳,治邑有心得: “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⑧。
”一语惊世俗,百世树楷模。
曩(nǎng)者,潘公祖籍中牟,诞生巩义县境;少以才颖传闻,乡邑誉为奇童;十二即称国士,弱冠文坛扬名。
吁!《籍田》一赋太艳丽,反招同僚暗讦攻⑨;压抑十载未升迁,“阁道”歌谣惊都城⑩;朝廷派系相倾压,出贬河阳任县令。
惜乎河阳本富地,农林牧副漁;汉末遭战乱,田芜村落稀。
潘公劝农耕,五业并兴举;衙院自植树,田间亲扶犂;浇花井开挖,营花寨修葺。
县令先士卒,百姓齐努力;牛羊鸡鸭鱼,桃杏枣柿李。
姹紫嫣红一县花,人欢马叫满邑禧;自此得名“花县令”,有口皆碑竞赞誉。
若夫村寨有讼诉,闾巷起纷争;状告到县衙,潘令甚从容。
一不动衙皂,二无喝斥声;先递数苖木,再与尖底桶。
原告被告结伙伴,挖坑抬水将树种;你前我后两协力,我扶你栽互照应;植树化解争执怨,栽花生出谅解情;心平气和衙中坐,据典释法审案情。
里仁为美也,以和为贵;邻里相让也,方可双赢;将心比心也,好言相劝;以亊析理也,引人入胜。
官司犹如恳谈会,心悦诚服撤诉讼;“以花息讼”成美谈,政通人和百废兴。
至若慈母年迈,体弱欠安,潘公行孝,毅然弃官⑪;母比官重,孝为善先,时不我待,归心似箭。
筑室即为遮雨,种树聊作景观;农事权可糊口,牧羊更兼灌园;鬻蔬以维生计,伐柯而做三餐;煎药自下厨灶,膳食亲捧榻前。
恪守孝道,侍母诚虔;得享天伦,慈母开颜。
赋闲乡梓,徜徉自然;逍遥自在,理得心安。
潘公五十尽孝亊,承欢高堂乐天年;二十四孝列图解,拙者为政亦怡然⑫。
更有夫传奇姻缘,惊世震俗;忠贞不渝,传诵千古。
潘郎十二即订婚兮,廿九始成眷属;十七载长相思兮,好似渺渺银汉阻。
潘安湖畔话潘安潘安(公元247年―300年),又名潘岳,字安仁。
晋朝河南荥阳中牟人。
西晋著名文学家。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潘岳因他的俊美被后人称作潘安。
“潘安”已经成为中国美男子的代名词。
潘安家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
他的祖父潘瑾东汉时期担任河南安平省长,他的父亲潘芘担任山东省琅邪州长。
潘儿时被乡人称为神童,称赞他拥有敏锐的头脑与才华。
在公元266年末,19岁左右,潘移居京都洛阳,担任外交工作。
尽管潘有不凡的能力和英俊的外表,但因作《藉田赋》名声大震而招致招致忌恨,滞官不升达十年之久在公元270年初,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
到278年末,被排挤出了洛阳约282年,担任河阳(今洛阳吉利区)县令287年迁怀县(今河南修武)令。
因政绩出色后调补尚书度支郎回到京城洛阳,迁廷尉评,不久被免职。
287年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随后潘安被诬告谋反,潘岳被杀洛阳西市,夷三族。
晋书是这般描述潘岳的长相: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1.2 掷果盈车潘安少年时就以美貌震惊洛阳。
他常常一个人挟着弹弓乘车出洛阳道游玩,洛阳道当时是士女竞游的繁华通衢,衣香鬓影,车水马龙,路上的妇女爱潘安的容貌举止,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都手挽着手围着他,往他车子上仍果子,使得他满载而归,一时传为美谈。
成语“掷果盈车”即出于此事。
潘安的好友左思也是当时与之齐名的文学家,十分羡慕潘安的际遇,于是他也打扮一番,乘车出洛阳道,道路上当然也是遇到了冶游的妇女,但是妇女们看见这个丑陋的男子在车上左顾右盼神气得很,便心生厌恶而纷纷掷以石块,吐以唾沫。
左思大为扫兴,只好赶紧抱头而归。
当时还有一个文学家官居著作郎的张载,相貌甚丑,每次出行,乡里小儿都以瓦石掷之。
这两人与潘安形成了对比。
1.3,辞官奉母潘安任河阳县令时,他的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
西晋潘岳《闲居赋》原文、译文及其赏析《闲居赋》是西晋潘岳作写的一首表现其厌倦官场和隐逸情怀的一篇散文。
作者回顾三十年的官宦生活,仕途沉浮,一时心灰意懒,产生了归隐田园的意念,因而写了这篇《闲居赋》。
《闲居赋》,公元296年潘岳50岁时所作,总结自己做官经历:八次调换岗位,一次提升官阶,两次被撤职,一次被除名,一次没就任,三次被外放。
潘岳投身政治,“卷入党争”泥足深陷,是由他的家世和社会关系所决定。
门阀士族、婚宦关系,潘岳入仕,势所必然。
投身权臣、贾充门下、贾充死后、依附杨骏。
“骏败亡”,侥幸免。
贾氏故吏、权过贾谧。
【原文】闲居赋并序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
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
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
举秀才为郎。
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
今天子谅暗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
俄而复官,除长安令。
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
阅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虽通塞有遇,抑亦拙之效也。
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
固曰:'拙于用多。
'称多者,吾岂敢;言拙,则信而有徵。
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
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
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其辞曰: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
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
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
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
身齐逸民,名缀下士。
作文素材人物:古代六位狂放不羁的文学家素材人物:山涛+阮籍+潘安知己什么人:山涛是西晋时期的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什么事:他从小孤贫,少年时就显现出卓尔不群的气度。
平时喜好研究老庄哲学,一直隐居乡里,不显露自己的志向和才能。
山涛为人厚道,侍母至孝,待友真诚。
他与嵇康、阮籍等名士都是好友,彼此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
他曾经因为举荐嵇康做官而惹恼旧友,收到了一封辞色严厉的绝交书。
后来嵇康获罪,他却不计前嫌,将其子嵇绍抚养成人。
什么点:嵇康与山涛的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向来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他们曾经互为知己,又一度公然决裂,对于“任性”的好友,温厚的山涛心中却有着最深的懂得。
出仕什么人:山涛是西晋时期的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什么事:他所处的魏晋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除了黑暗便是动荡。
山涛信奉着一种与“竹林七贤”的其他人都迥然不同的处世之道——积极出仕,兼济天下。
他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身上有着道家的风范,清谈、饮酒、作诗,他样样在行,明明可以做高风亮节的隐士,但他偏偏还有造福百姓的志向。
什么点:乱世官场像个大染缸,有人置身其中就丧失了良知、丢掉了底线,山涛却身体力行地证实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能。
他为官数载,造福一方,深受后世敬仰。
伯乐什么人:山涛是西晋时期的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什么事:他品德高尚,名声在外,曾力保司马炎即位。
登基之后,司马炎格外倚重他,可山涛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始终保持着谦逊高洁、不慕名利的本心。
每逢官位有缺,山涛总是提前选出几名备用官员,从人品到才能一一进行甄别和考量,并写下详细的评论,然后再按照天子的意思来举荐贤才。
什么点:后来这些文字一经传开,百姓人人称颂,更将其辑录成册,称为“山公启事”。
乱世风云里,有人独善其身,自然就有人想兼济天下,山涛选贤举能、广荐贤才,不仅是优秀政客的代表,更是少有的伯乐。
叛逆什么人:阮籍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什么事: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跟潘安有关的典故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
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
安做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早信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
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
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
庾信《枯书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
”《桃花扇》“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该典故常用来形用为人潇洒、风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风流)。
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
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
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安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戚笑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四大美男之潘安生平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
字安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死后与其父同葬于巩县南石村罗水边。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潘安出身儒学世家。
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因作赋颂扬晋武帝躬耕藉田显露才华被当权者左迁河阳县令今洛阳吉利区,潘岳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时尚书仆射山涛、领吏部王济、裴楷等受宠,潘岳很憎恨他们,于是在宫殿大门柱子上写下歌谣:“阁道东,有大牛。
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
”又被左迁离洛阳更远的怀县做县令。
潘岳做得有声有色、政绩斐然,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财政部官员,后来因为犯事被免职,不久被太傅杨骏引入门下做了太傅主簿。
后来太傅杨骏被害夷三族,潘安作为幕僚也在被诛之列,幸亏当时他公事在外又有当权者、楚王的心腹、他的好友公孙弘替他说话潘岳曾在他贫困潦倒时帮助过他,他被调往长安做县令,因为母亲生病辞官奉养,在此期间与好友石崇附会贾充外孙贾谧,之后升迁做了黄门侍郎,贾谧开阁延宾,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陆机、左思、刘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盖世被称为“鲁王二十四友”。
他们经常活跃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因此也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
贾谧“晋书断限”的功劳是潘安出的主意,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附不已,他虽然口头受教,实际上却愈发不知足,始终改不掉。
之后赵王司马伦囚禁晋惠帝自立为帝,他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
原来当初孙秀不过是个下人小吏,潘岳的父亲曾经做过他的上司,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遂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当初孙秀当上宰相,潘岳在朝堂上遇见他,问道:“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宰相还记得当初吗孙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自知不免。
当初被收押,石崇和他都不知道对方也在其中,石崇已经送往菜市场,潘岳后至,石崇对他说:“安仁,怎么你也来了!”潘岳回答道:“可谓白首同所归。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是谁?潘安是怎么死的?本文导读:潘安的一生,是平平淡淡的一生,做官最高做到黄门侍郎,做的时间最长的只是一个七品县令。
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男人,不过,在他为官其间,一直都是勤政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个长得最好看,心底最善良的好官。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是怎么死的?潘安位列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现代赞美一个男子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
都说“红颜薄命”。
潘安长相是没得说,但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最后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是怎么死的呢?潘安是西晋文学家,河南荥阳人,自古以来,人们向来喜爱用“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来评价这位中国历史上才“色”双全的男子。
据说这潘安不但人长得出人一等,文章写得也是风生水起,曾经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帅哥级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还是有着一定地位的。
潘安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一个“忧郁范儿”的实力写手。
究竟这人长得多帅气,脸蛋儿有多“漂亮”,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做过详细记载,可见这种效应历经若干年后,人们就更加确定,潘安就是男人中的“绝色”了。
那么,这个男人的五官具体怎样,身材是否匀称,个头是不是超过了1米八,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不好描述其长相,帅哥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都是有市场的,凭借着“漂亮”的脸蛋儿,要比平常人少走很多弯路,或许,潘安就是中国最早拥有无数“粉丝”的男人了吧,潘安是怎么死的。
据史书记载。
他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都有不同的美女相伴,那些屁颠屁颠的跟屁虫,丝毫不亚于现代的追星族呢。
虽然当时还不时兴拍照签名等形式,但是依然不乏有许许多多追着潘安的少女老妇亲自给潘安献花献果的。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众情人”,潘安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是满载而归,历史上“掷果盈车”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潘安是怎么死的呢?潘安这个男人,绝对是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
这样的男子,或许太过完美,命运之神并没有把所有的眷顾都倾向于他,在仕途上他屡屡受挫。
籍田赋译文哎呀呀,这《籍田赋》啊,可是西晋潘岳写的呢。
那咱就开始翻译啦。
“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群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
” 嘿,就是说西晋的第四年正月丁未这天呀,皇帝亲自带着一群大臣到那上千亩的田地里去举行籍田礼,这可是规矩哟。
“于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
” 就是说呀,在这时候就让管理田地的官儿把京城附近清理干净,那些在野外的房子也得把路给扫干净咯。
“封人壝宫,掌舍设枑。
” 那守边界的人就去把祭祀的宫殿围起来,负责馆舍的人就设置好那些木栏。
“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 那青色的祭坛高高地耸立着呀,那翠绿色的帐幕黑压压的像云一样分布着。
“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 筑起高高的基础在那神灵脚下呀,开启四条大路通向那高大的台阶。
“沃野坟腴,膏壤平砥。
” 那肥沃的田野鼓起大包哟,肥沃的土地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清洛浊渠,引流激水。
” 清清的洛水和浑浊的水渠,把水引来激荡着。
“遐阡绳直,迩陌如矢。
” 远处的田垄拉得直直的呀,近处的小路像箭一样直。
“葱犗服于缥轭兮,绀辕缀于黛耜。
” 那毛色青黑的牛套在淡青色的轭上呀,青红色的车辕装饰在黑色的犁上。
“俨储驾于廛左兮,俟万乘之躬履。
” 整整齐齐地把车驾停在城邑左边呀,等着皇帝亲自来践踏田地。
“百僚先置,位以职分。
” 百官先安排好呀,根据职位来分位置。
“自上下下,具惟命臣。
” 从上面到下面呀,都是听从命令的大臣。
“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
” 穿着春天花花绿绿的衣服呀,接着那来来往往的车子发出辚辚的声音。
“微风生于轻幰兮,纤埃起于朱轮。
” 微风从那轻薄的车帷中产生呀,细微的尘土从那红色的车轮上扬起。
“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
” 众多捧着璋的人按台阶排列呀,望着皇帝的车子就恭敬地肃立震动。
“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也。
” 就好像那浓重的露水在早晨的太阳下被晒干呀,又好像众多的星星围绕着北极星哟。
哈哈,这就是《籍田赋》的译文啦,读起来是不是就像咱平时唠嗑一样呀!。
【纪行下】【西征赋】臧荣绪晋书曰:岳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行历,论所经人物山水也。
潘安仁岳,荥阳中牟人。
晋惠元康二年,岳为长安令,因行役之感而作此赋。
岳家在巩县东,故言西征。
岁次玄枵许乔,月旅蕤宾。
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岳伤弱子序曰:元康二年五月,余之长安。
以历推之,元康二年,岁在壬子,乙未,五月十八日也。
尔雅曰:太岁在子曰困敦。
左氏传,梓慎曰: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
杜预曰:岁,岁星也。
玄枵在子,虚危之次也。
然玄枵,岁星所历;困敦,太岁所次。
今论太岁而曰玄枵,疑误也。
郑玄周礼注曰:旅,犹处也。
礼记曰:仲夏之月,律中蕤宾。
郑玄曰:中,犹应也。
仲夏气至,则蕤宾律应也。
吕氏春秋曰:仲夏,其日丙丁。
高诱曰:丙丁,火日也。
然夏为火德,故以丙丁统夏也。
左氏传云: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
杜预曰:一岁,日月十二会,所会谓之辰。
配日,谓子丑配甲乙也,然其日值乙未也。
郑玄礼记注曰:御,犹主也。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潘子,岳自谓也。
冯衍扬节赋曰:冯子耕於郦山之阿。
凭轼,已见魏都赋。
尔雅曰:徂,往也。
乃喟然叹曰:论语,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
鵩鸟赋曰:寥廓忽荒。
列子曰:太易者,未见气也。
易变而为一。
又曰:一者,形变之始也。
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之气者为人。
张湛曰:所谓易者,窈冥惚恍,不可变也。
一气恃之而作化,故寄名变耳。
甄,化也,已见魏都赋。
易曰:兼三才而两之。
汉书音义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唯生与位,谓之大宝。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鬼神莫能要,圣智弗能豫。
东征赋曰:脩短之运,愚智同。
通塞,犹穷达也。
班固览海赋曰:运之脩短,不豫期也。
当休明之盛世,讬菲薄之陋质。
左氏传,王孙满曰:德之休明。
楚辞曰:质菲薄而无由。
马融论语注曰:菲,薄也。
寄托了我这孤陋寡闻的庸才。
纳旌弓於铉台,赞庶绩於帝室。
【耕藉】臣瓒汉书注曰:景帝诏曰:朕亲耕。
本以躬亲为义。
藉,谓蹈藉之也。
【藉田赋】臧荣绪晋书曰:泰始四年正月丁亥,世祖初藉于千亩,司空掾潘岳作藉田颂也。
《礼记》,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
潘安仁臧荣绪晋书,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
总角辩惠,摛藻清艳,乡邑称为奇童。
弱冠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高步一时,为众所疾。
然藉田、西征咸有旧注,以其释文肤浅,引证疏略,故并不取焉。
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群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
晋书曰:丁亥藉田,戊子大赦。
今为丁未,误也。
千亩,已见西京赋。
礼记曰:天子籍田千亩。
於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
周礼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nòu(锄草)王籍。
郑玄曰:师,犹长也。
然师而为帅者,避晋景帝(司马师)讳也。
周礼曰:野庐氏,掌达国之道路也。
封人壝宫,掌舍设枑。
周礼曰: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贾公彦疏:“谓王之国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为沟堑,其土在外而为封。
”孙诒让正义:“《大司徒》注云:‘千里曰畿。
封,起土界也。
’”郑玄曰:聚土曰封。
壝wéi,谓坛及堳埒méi liè也,祭坛四周的矮墙。
周礼曰: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
杜子春读为梐枑。
梐bì枑,行马也。
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
壝,以委切。
枑,音互。
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国语,虢guó文公曰:古者,王命司空,除坛于藉。
杨脩许昌宫赋曰:华殿炳而岳立。
郑玄周礼注曰:帷覆上曰幕。
魏文帝愁霖赋曰:玄云黕其四塞。
黕dǎn,黑貌也。
封禅书曰:云布雾散。
黕,丁敢切。
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崇基,谓坛也。
於坛四面而为阶也。
说文曰:趾,基也。
又曰:阼zuò,主阶也。
沃野坟腴,膏壤平砥。
坟腴(肥沃的土地)、平砥,已见上文。
史记曰:京师膏壤,沃野千里。
毛诗曰:周道如砥。
清洛浊渠,引流激水。
子虚赋曰:激水推移。
遐阡绳直,迩陌如矢。
史记曰:秦孝公坏井田,开阡陌。
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绳直,已见上文。
诗曰:其直如矢。
繱犗服于缥轭兮,绀辕缀於黛耜。
繱犗jiè,帝耕之牛也。
说文曰:繱,帛青色,音葱。
犗牛,已见吴都赋。
又曰:缥piǎo,帛青白色。
辕轭,犁辕轭也。
郑玄周礼注曰:辕端压牛领曰轭,於革切。
说文曰:绀,染青而扬赤色也。
郑玄礼记注曰:耜sì,耒之金,翻土农具。
黛,青黑色。
俨储驾於廛左兮,俟万乘之躬履。
驾牛俨然在於廛左,以待天子躬亲履之,耕以储畜,故曰储驾也。
说文曰:俨,好貌也。
晋灼汉书曰:廛,一百亩也。
然古耕以耒而今以牛者,盖晋时创制,不沿於古也。
百僚先置,位以职分。
百僚,已见上文。
羽猎赋曰:先置乎白杨之南。
汉书曰:六卿各有徒属职分也。
自上下下,具惟命臣。
周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西京赋曰:具惟帝臣。
郑玄仪礼注曰:命者,加爵服之名。
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
司马彪上林赋注曰:袭,服也。
礼记曰:孟春衣青衣。
春服,已见魏都赋。
薛君韩诗章句曰:萋萋,盛也。
文颖汉书注曰:天子出,游车九乘。
毛诗曰:有车辚辚。
微风生於轻幰,纤埃起於朱轮。
幰xiǎn,车幰也,车上的帷幔。
释名曰:车幰,所以御热也。
朱轮,见吴都赋。
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
森,盛貌也。
毛诗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阶,爵之次也。
尔雅曰:震,惧也。
《说文》,璋,剡(yǎn尖,锐利)上为圭(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半圭为璋。
《周礼·秋官·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
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
”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也。
毛诗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毛苌曰:晞,乾也。
言露见日而乾,以喻诸侯承命而施敬也。
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於是前驱鱼丽,属车鳞萃。
周礼曰: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
郑玄曰:前驱,如今导引也。
鱼丽,已见东京赋。
属车,已见西京赋。
子虚赋曰:珍怪鸟兽,万端鳞萃。
阊阖洞启,参涂方驷。
洛阳宫舍记曰:洛阳有阊阖门。
西京赋曰:旁开三门,参涂夷庭。
羽猎赋曰:方驾千驷。
常伯陪乘,太仆秉辔。
尚书曰:左右常伯。
应劭曰:汉官仪曰:侍中,周成王常伯任侍中,殿下称制,出即陪乘。
郑玄周礼注曰:陪乘,参乘也。
汉旧仪曰:汉乘舆大驾仪,公卿奉引,太仆御也。
后妃献穜稑之种,司农撰播殖之器。
周礼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tóng lù之种,而献于王。
郑司农曰:先种後熟谓之穜,後种先熟谓之稑。
汉书曰: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农。
孔安国论语注曰:撰,具也。
史记曰:后稷播植百穀。
孔安国尚书传曰:播,布也。
苍颉篇曰:殖,种也。
挈壶掌升降之节,宫正设门闾之跸。
周礼有挈qiè壶氏。
掌知漏刻。
周礼曰:宫正,凡邦之事跸宫中。
郑玄曰:正,长也。
宫中之长也。
郑司农曰:跸,谓止行者清道,若今时警跸。
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盖。
臧荣绪晋书曰:大驾卤簿有大辇,华盖,中道。
玉辇,大辇也。
华盖,已见西京赋。
冲牙铮鎗,绡纨綷纟蔡。
礼记曰:凡带必有佩,佩玉有冲牙。
郑玄曰:冲牙,居中央,以前後触也。
因佩玉者行走时冲牙与两侧的玉璜相撞可发出悦耳的声音,起到以正举止、步态的作用。
铮鎗,玉声也。
铮,义耕切。
鎗,义行切。
郑玄礼记注曰:绡,绮属也。
许慎淮南子注曰:纨,素也。
汉书班婕妤赋曰:纷綷纟蔡兮纨素声。
绡,思樵切。
纨,音丸。
綷cuì,七悴切。
纟蔡,七大切。
綷蔡,衣服摩擦声。
金根照耀以炯晃光明貌兮,龙骥腾骧而沛艾。
司马彪续汉书曰:汉承秦制,御为乘舆,金根安车,五采文画辀。
蔡邕《独断》曰:“天子出,车驾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
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
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各一,皆四马。
是为五时副车。
”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金根车,秦制也。
秦并天下,阅三代之舆服,谓殷得瑞山车,一曰金根,故因作为金根之车。
秦乃增饰而乘御,汉因不改。
西京赋曰:乃奋翅而腾骧。
龙骥、沛艾(马头摇动貌。
沛艾如龙马,来从上苑中),已见上文。
表朱玄於离坎,飞青缟於震兑。
中黄晔以发挥,方采纷其繁会繁盛。
谓卤簿之仪,车骑旌旗,各依方色。
表,犹摽biāo(高扬)也。
周易曰:离,南方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震者,东方;兑,正西秋也。
周礼曰: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毛苌诗传曰:缟,白色也。
缟,古老切。
周礼曰:地谓之黄。
臧荣绪晋书,卤簿,曰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黑立车、黑安车,合十乘,并驾驷,建旗十二,如车色。
前蜀杜光庭《众修本命醮词》:“年禄增延,福祥繁会,公私贞吉,族属康宁。
”五辂鸣銮,九旗扬旆。
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
又曰: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蛟龙为旂(同“旗”,《尔雅》,有铃曰旂。
孙注:“铃在旂上,旂者画龙。
”),通帛为旃(zhān赤色曲柄的旗);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yú;龟蛇为旐,全羽为旞(suì系着完整的五色羽毛),析羽(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穗状羽毛)为旌。
《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
”琼鈒饰玉的矛戟入蕊,云罕晻蔼。
臧荣绪晋书曰:云罕车驾驷,戟车载。
闟(xì长戟)与鈒音义同也。
苍颉篇曰:{蕊木},聚也。
楚辞曰:扬云霓之晻蔼ǎn ǎi。
鈒,音吸。
晻,音乌感切。
吕向注:“云罕,幡也。
”薛综注:“云罕,旌旗之别名也。
”《文选·曹植》:“荣曜当世,芳风晻蔼。
”吕延济注:“晻蔼,盛貌。
”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硡隐以砰潏。
箫管,已见上文。
楚辞曰:鹍鸡嘲哳zhā(乐器声或歌声嘈杂;形容鸟鸣声嘈杂)而悲鸣。
苍颉篇曰:啾jiū,众声也。
嘈,已见上文。
周礼曰:锺师掌鞞。
郑玄曰:击鞞以和乐。
字林曰:鼙,小鼓也。
鞞与鼙同,步迷切。
硡与訇音义同,火宏切。
字书曰:砰,大声也。
字指曰:潏,大声也。
砰,披萌切。
潏,苦盖切。
笋虡嶷以轩翥兮,洪锺越乎区外。
笋虡、轩翥zhù(飞举),已见西京赋。
天子之行,击左右锺,已见西都赋。
震震填填,尘骛连天,以幸乎藉田。
震震,盛也。
郭璞尔雅注曰:阗阗,群行声也。
东观汉记曰:王邑旗帜蔽野,埃尘连天。
骛或为雾,非也。
蝉冕颎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
蝉冕,即蝉冠。
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
上有蝉饰,并插貂尾,故亦称貂蝉冠。
后泛指高官。
已见魏都赋。
毛传:"颎"jiǒng,光也。
千千,碧貌。
似夜光之剖荆璞兮未经雕琢的璞玉,若茂松之依山巅也。
於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降,谓临幸也。
应劭汉官仪曰:天子东耕之日,天子升坛,上空无祭,天子耕於坛,举耒三推而已。
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
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王逸楚辞注曰:抚,持也。
耦,二人并肩,共同施力于耒耜。
坻场蚁鼠穴外的积土染屦,洪縻在手。
方言曰:坻,场也。
蚍蜉犁鼠之场谓之坻。
场,浮壤之名也,音伤。
说文曰:縻,牛辔也,忙皮反。
三推而舍,庶人终亩。
三推,已见上文。
国语,虢文公曰:王耕一墢(fá同“垡”,次,番;耕垡,耕地,把土翻起来),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
韦昭曰:一墢,一耜之墢也。
班,次也。
三之,下各三其上。
王一,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尽耕也。
既云以牛而又言推者,盖沿古成文,不可以文而害实也。
墢,扶发切。
然国语与礼记不同,而潘杂用之。
贵贱以班,或五或九。
礼记曰:帝藉,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
都,谓京邑也。
杜预左传注:鄙,邑也。
左传,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王肃家语注曰:裔,边裔也。
长幼杂鹓以交集,士女颁斌而咸戾。
杂鹓yuān,众多貌也。
颁斌,相杂之貌也。
颁,通“斑”。
尔雅曰:戾,至也。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老子曰:被褐而怀玉。
杜预左氏传注曰:振,整也。
说文曰:褐者,粗衣也。
尔雅曰:衱jié,谓之裾。
郭璞曰:衣後裾也。
衱,音劫。
魏志,毛玠曰:臣垂髫执简,埤苍曰:髫tiáo,髦也,大聊切。
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毛诗曰:总角之宴。
毛苌曰:总角,结发也。
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垂髫指九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蹑踵侧肩,掎裳连襼。
说文曰:蹑,追也。
蹑其踵,所以为追逐也。
声类曰:踵,足根也。
史记:冯驩曰:夫朝趋市者,侧肩争门而入。
贾逵国语注曰:从後牵曰掎jǐ。
方言曰:衤复襦,江湖之间或谓之箫襼。
郭璞方言注曰:襼yì,即袂字也。
衣袖。
说文曰:袂,袖也。
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
山阳公载记曰:贾诩鸣鼓雷震,黄尘蔽天。
西都赋曰:红尘四合。
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鳷乎康衢,讴吟乎圣世。
列子曰:一里老幼,喜跃抃biàn鳷zh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