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年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31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的形、音、义B. 古代文化C. 古代文学D. 古代历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诗经》D. 《道德经》答案:D3. 训诂学中的“形训”是指什么?A. 解释字的本义B. 解释字的引申义C. 解释字的形态变化D. 解释字的音变答案:C4.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文献中?A. 《周礼》B. 《左传》C. 《礼记》D. 《论语》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直观法答案:D6. “六书”中的“转注”是指什么?A. 同源词B. 同音词C. 同义词D. 形声字答案:C7. “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的哪种方法?A. 声训B. 形训C. 义训D. 音训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A. 按部首排列B. 按笔画数排列C. 按字义排列D. 按音序排列答案:C9. “训诂学”一词是由谁提出的?A. 许慎B. 郑玄C. 班固D. 扬雄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字词的形、音、义B. 古代文献的校勘C. 古代文献的翻译D. 古代文献的注释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BCD)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文献考证法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释名》13. “六书”中的“形声”是指什么?(AB)A. 字形与字义的结合B. 字形与字音的结合C. 字音与字义的结合D. 字形与字义的分离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中的“音训”方法?(AD)A. 反切法B. 比较法D. 声训法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BC)A. 古籍整理B. 文字学研究C. 古代文化研究D. 现代文学创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义训2.读如3.对言4.破字5.琏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
7.凡以一句释一字之义者,即谓之__________________。
8.《释名》:“沦,伦也,水之相次,有伦理也。
”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训诂方式。
9.《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训诂方式。
10.杜牧《闻雁》:“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賖。
”句中远、賖__________________,賖犹远也。
11.“留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又写作“牢落”,乃落魄不耦之义。
12.继张相《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对俗语词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应首推蒋礼鸿的《__________________》。
1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个字的解释,大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项。
14.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典释文》。
15.清代《说文》注家中当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家为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
16.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助字辨略》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经传释词》。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貌2.递训3.谓之4.读破5.联绵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2.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3.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4.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5.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6.《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三曰________。
8.近人________的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2.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坠落的(桃)花。
5.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摘索:索取。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浙江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训诂学》D. 《论语》答案:B2. 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训诂学之父”?A. 孔子B. 郑玄C. 王逸D. 许慎答案:B3. “训诂”一词中的“诂”指的是什么?A. 解释B. 翻译C. 注释D. 评论答案:C4.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B. 语法C. 文献D. 文学作品答案:C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训诂学的重要文献?A. 《说文解字》B. 《尔雅注》C. 《康熙字典》D. 《诗经》答案:D6. 训诂学中的“本义”指的是什么?A. 字的原始意义B. 字的引申意义C. 字的比喻意义D. 字的转义答案:A7. “以经解经”是训诂学中的一种什么方法?A. 比较法B. 考据法C. 互文法D. 演绎法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字义的演变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真伪D. 文献的校对答案:C9. “六书”是中国古代对汉字构造的分类,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转注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目的?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文化遗产C. 提高文学素养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CD)A. 文献考证B. 文学批评C. 语音分析D. 语义比较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的研究范畴?(ABC)A. 古代词语的解释B. 古代文献的校对C. 古代文献的注释D. 古代文献的创作13.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BD)A. 古籍整理B. 语言教学C. 文学创作D. 法律文书的解释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的重要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康熙字典》15. 训诂学对于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BC)A. 揭示文献的原始意义B. 帮助理解文献的深层含义C. 促进跨时代的文化交流D. 提高文献的文学价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 3 分,共15 分)1. 读若2. 义界3. 声训4. 通言5. 貌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 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三、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雄所撰《法言》、《太玄》,为哲学著作,其语言学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勘是校正古书中_________ 、 _________ 、、等错误的一种学问。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的《尔雅正义》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雅义疏》。
5. 元•卢以纬的___________ 一书则专门研究 __________ 的用法。
6. 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7. 宋人_________ 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8. _____________ 所谓 _____________ (或称 ),就是汇集各家对于某部书的注解而成一书,这类著作博采众说,有存古之功。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10分)1•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 分,共15分)1.形训2.互训3.犹4.读⽈5.当为⼆、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学(旧称⼩学)⼤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义疏,也是⼀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3.学习和研究 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征不信。
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__________ ;⼆⽈__________;三⽈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 ;使⽤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_________. 5.《⼀切经⾳义》有两种,⼀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 __________卷;另⼀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邮王⽒⽗⼦,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邮王⽒四种,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是指⽤ 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__________. 其⼆是指改变⼀个字原来的读⾳以表⽰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 ,错的打“ ╳”。
每⼩题2 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湿,墙壁书多任⼿顽。
() 从:随着。
5.牧童向⽇眠春草,渔⽗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每题2 分,共20分) 1.青云满眼应骄傲,⽩发浑头少恨渠。
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浙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训诂学的奠基之作?A. 《诗经》B. 《尔雅》C. 《说文解字》D. 《左传》答案:B2. 训诂学中,“训”指的是什么?A. 解释词义B. 考证古音C. 阐述语法D. 研究字形答案:A3. “诂”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A. 古代的解释B. 古代的注解C. 古代的翻译D. 古代的校对答案:B4.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扬雄答案:D5.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 古代文学作品B. 古代历史文献C. 古代哲学著作D. 古代科技文献答案:B6. “六书”是指:A. 六种古代书籍B. 六种汉字造字法C. 六种古代注解方法D. 六种古代翻译技巧答案:B7. “形声”是汉字造字法中的哪一种?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的研究内容?A. 词义的演变B. 古代方言的研究C. 古代文献的校对D. 古代诗歌的创作技巧答案:D9.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A. 《诗经》B. 《尚书》C. 《周礼》D. 《礼记》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对比分析B. 历史考证C. 文献综述D. 实验观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CD)A. 词义的解释B. 文学作品的鉴赏C. 古代文献的校勘D. 古代方言的研究12.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中常用的注解方法?(ABC)A. 直训B. 反训C. 形训D. 音训13. 在训诂学中,“六书”包括哪些?(ABCD)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转注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经典释文》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BCD)A. 古代文献的创作B. 古籍整理C. 汉字教学D. 古代文化研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古代文学B. 古代语言文字C. 古代历史D. 古代哲学答案:B2.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文献中?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尚书》答案:D3.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比较研究B. 词源研究C. 语义分析D. 文本解读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古代词语的解释B. 古代文献的校对C. 古代文献的翻译D. 古代文献的注释答案:C5.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A. 古代文献B. 古代碑刻C. 古代器物铭文D. 所有以上答案:D6.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什么?A. 解释B. 翻译C. 校对D. 注释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目的?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古代文化C. 促进语言发展D. 研究古代社会答案:C8. 训诂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仅用于学术研究B. 促进语言规范化C. 帮助理解古代文献D. 以上都是答案:C9. 训诂学研究中,对词语的解释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词语的字面意义B. 词语的语境C. 词语的时代背景D. 所有以上答案:D10. 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工具有哪些?A. 词典B. 辞书C. 古文观止D. 所有以上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______和______的学科。
答案:语言;文字2. 训诂学中的“诂”指的是对古代______的解释。
答案:词语3.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______。
答案:现代文献4. 训诂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理解古代文献5. 训诂学研究中,词语的解释需要结合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字面意义;语境;时代背景6. 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书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词典;辞书7. 训诂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作用是______。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古代文献B. 古代语言C. 古代文化D. 古代历史答案:B2. 训诂学中“训”的含义是()。
A. 解释词义B. 解释句义C. 解释篇章D. 解释文法答案:A3. 训诂学中“诂”的含义是()。
A. 解释词义B. 解释句义C. 解释篇章D. 解释文法答案:B4.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答案:D5.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校勘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评价文献的价值D. 分析文献的影响答案:B6.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分析文献的影响答案:C7.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翻译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传播文献的知识答案:D8.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考证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验证文献的真实性答案:D9.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辑佚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收集文献的遗文答案:D10.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辨伪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文献的版本B. 恢复文献的原貌C. 理解文献的内容D. 鉴别文献的真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词义训诂B. 句义训诂C. 篇章训诂D. 文法训诂答案:ABC12.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答案:ABC13.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校勘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对校B. 本校C. 他校D. 理校答案:ABCD14. 训诂学中,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的主要方法包括()。
自考训诂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训诂学发微》D. 《周礼》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的演变A. 汉字的结构C. 古籍的校对D. 文献的注释答案:B3. “六书”指的是什么?A. 六种古代书法B. 六种古代文学作品C. 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D. 六种古代注解方法答案:C4.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训诂学领域的代表人物?A. 王念孙B. 段玉裁C. 郑玄D. 朱熹答案:D5. “训诂”一词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什么?A. 解释古籍B. 翻译古文C. 校对古籍D. 创作古文答案:A6. “训诂学”与“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目的不同D. 研究时代不同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音韵比较B. 字形分析C. 文献考证D. 逻辑推理答案:D8. “以经注经”是训诂学中的哪种方法?A. 比较法B. 考证法C. 互文法D. 归纳法答案:C9. “训诂学”一词在英文中通常被翻译为?A. ExegeticsB. HermeneuticsC. PhilologyD. Lexicography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意义?A. 传承文化B. 促进交流C. 解决争议D. 创造新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ABC)A. 古代文献B. 古代词汇C. 古代语法D. 古代书法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的研究目的?(ABD)A. 理解古代文献B. 传承文化遗产C. 提高文学素养D. 解决文献中的疑难问题13. 训诂学中的“六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ABCF)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E. 转注F. 假借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BC)A. 音韵比较B. 字形分析C. 文献考证D. 数理统计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D)A. 古籍整理B. 文化传承C. 商业广告D. 法律解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自考训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B. 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与翻译C. 古代文化的研究D. 古代文学的批评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A. 《诗经》B. 《说文解字》C. 《史记》D. 《红楼梦》答案:B3.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什么?A. 解释B. 翻译C. 注释D. 评论答案:A4. “诂”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A. 古代的B. 口头的C. 书面的D. 标准的答案:C5.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文献考证B. 文本批评C. 语义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王阳明答案:A7.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古籍整理B. 古文教学C. 历史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六书”是中国古代汉字构造理论,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拼音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演变B. 字形变化C. 语法结构D. 文化背景答案:C10.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文献中?A. 《周礼》B. 《左传》C. 《尔雅》D. 《礼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BD)A. 词义的解释B. 文字的形体D. 文献的校勘E. 文学的创作12.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原则?(ACD)A. 尊重原文C. 客观分析D. 历史唯物主义E. 主观臆断13. 训诂学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包括?(ABD)A. 校对错误B. 恢复原貌D. 辅助理解E. 创作新作品1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训诂学研究?(ABC)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E. 随机法15. 训诂学对于理解古代文化有哪些帮助?(ABD)A. 理解古代语言B. 揭示历史背景D. 了解社会风俗E. 预测未来趋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与文献学的关系。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训诂学研究的对象?A. 现代汉语语法B. 古代汉语词汇C. 古代汉语语音D. 古代汉语语法2.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说文解字》B. 《尔雅》C. 《礼记》D. 《周易》3.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比较法B. 归纳法C. 演绎法D. 统计法4. 训诂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了解古代文化B. 解释古代文献C. 学习古代哲学D. 掌握古代历史5.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词义B. 词源C. 词义变化D. 词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________,而“诂”指的是________。
7. 《说文解字》是东汉________所著,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 训诂学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即通过比较不同文献中的用法来确定词语的原始意义。
9. 训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________的研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隐含意义。
10. 训诂学中的“词义演变”是指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意义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12. 举例说明训诂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训诂学在古籍整理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训诂学自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B4. B5. D二、填空题6. 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7. 许慎8. 比较法9. 词义引申10. 变化三、简答题11. 训诂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帮助学习者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原始含义和演变过程。
- 增强学习者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 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加深对汉语发展的认识。
12. 训诂学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例子:- 通过训诂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题训诂学试卷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推原2.音训3.犹4.当为5.读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辨析古书异例,古书异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文、变文等。
2.古籍整理,一般不外乎对古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和翻译。
3.用解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又称对文、对言,______________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
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______________的通别。
5.隋唐时期汇集______________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陆德明的______________。
6.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7.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8.审文例里的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文、整部书的用词等等。
9.对《方言》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戴震的______________,钱绎、钱侗的______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而肉骨:使死者复生,使枯骨长出肉来。
2.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顾:回顾。
3.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思:悲、哀。
训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训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学作品B. 古代文献资料C. 古代语言文字D. 古代历史事件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校勘B. 训解C. 翻译D. 诠释答案:C3. “训诂”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尔雅》D. 《说文解字》答案:C4. 训诂学中“训”和“诂”分别指的是什么?A. 训:解释;诂:注释B. 训:注释;诂:解释C. 训:翻译;诂:注释D. 训:翻译;诂:解释答案:B5. 训诂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了解古代文化B. 理解古代语言C. 翻译古代文献D. 传承古代知识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古文字研究B. 古音韵研究C. 古代文献校勘D. 古代文献翻译答案:ABC2.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古籍整理B. 古代文化研究C. 古代文学创作D. 古代语言教学答案:ABD3. 训诂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尊重原文B. 客观公正C. 创新性D. 系统性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训诂学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学科。
(对)2.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只有校勘和训解。
(错)3. 《说文解字》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对)4.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文学作品。
(错)5. 训诂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传承古代知识。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训诂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训诂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传承古代文化,促进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为现代语言文字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列举训诂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工具书。
答案:《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等。
3. 简述训诂学与校勘学的关系。
答案:训诂学与校勘学密切相关,校勘学是训诂学的基础,训诂学在对文献进行校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献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和注释。
浙江省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 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之言2.互训3.为4.读破5.联绵词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析言又称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浑言又称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
2.《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__,二曰 __________,三曰 __________。
4.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
5.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辞书类的训诂专书,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人 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7.复文是一种古书异例,其中同义字复用,有__________复用者,亦有__________复用者。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
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1.屈心而抑志兮,神高驰之邈邈。
()志:帜字之借,旗帜。
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隐藏。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英:坠落的(桃)花。
4.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1摘索:索取。
5.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保:保障。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国大乱,百姓恫.恐。
4.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
5.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