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报价与作价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0
国际贸易的报价步骤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产品及其规格: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出口的产品及其详细规格,包括品名、材质、尺寸、数量、包装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报价的准确性和具体性至关重要。
2.确定价格基准:在确定产品规格后,需要明确价格的基准,即以哪个国家的货币为报价单位,以哪个港口或目的地为基准价格点,还要确认报价是否包含运费、保险费等费用。
3.向供应商询价:报价的第一步是向供应商发送询价函,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并请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包含产品的单价、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信息。
4.分析供应商的报价: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需要仔细分析其内容,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并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价格外,还应综合考虑质量、交货期、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5.确定最终报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和自身需求,确定最终的报价,并向国际买家提供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明确产品的细节、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等信息,并注明报价的有效期限。
6.确定支付方式:在报价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支付方式。
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电汇、信用证、托收等,根据双方的协商确定最适合的支付方式。
7.签订合同:如果国际买家接受了报价并决定购买,双方应签订正式的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产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包装要求等细节,并注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8.履行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供应商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包括按时交货、提供合格的产品、完成支付等。
买卖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9.跟踪和评估:在交货完成后,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交易的执行情况和质量满意度。
这有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今后的报价和交易有所参考。
总之,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需要明确产品及其规格、确定价格基准、询价、分析报价、确定最终报价、确定支付方式、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以及跟踪和评估。
外贸的报价知识点总结一、外贸报价的定义外贸报价是指国际贸易中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外贸报价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交易的成败。
因此,了解外贸报价的知识点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非常重要。
二、外贸报价的种类1.FOB报价FOB报价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交至装船港的费用,以及与此相关的费用,包括运输、装卸、保险等,都由卖方承担。
一般在FOB报价中,卖方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单据,例如装船通知书、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等。
2.CIF报价CIF报价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交到目的港的费用,以及与此相关的费用,全由卖方承担。
卖方不仅要负责将货物运送至目的港,还要为货物办理进口手续。
我们通常所说的CIF价钱就是指将货物的成本、运费及保险费等全算在内的价格。
CIF价又可以分为:CIF加运保费价和CIF加保费价。
CIF价是外商报盘的商务术语,是卖方按照买方所协商的商品成交价格的要求,报导两国港口清关完成后到达卖方所指定的目的港的费用牟利指标。
3.EXW报价EXW报价是指卖方仅承担将货物放置在自家工厂指定地点的费用,而买方需要承担所有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
EXW报价通常将卖方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因此货物的运输风险由买方承担。
4.DDP报价DDP报价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到买方指定地点的费用,包括运输、进口手续、关税、保险等都由卖方承担。
DDP报价通常在跨国电子商务交易中比较常见。
三、外贸报价的要素1.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外贸报价的基础,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
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动对于定价十分重要。
2.运输费用运输费用是指将货物从出发地点运送到目的地所需的费用,在外贸报价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运输费用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报价。
3.保险费用保险费用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通常由卖方承担,直接影响到CIF和DDP报价。
4.关税和进口手续费在跨国贸易中,关税和进口手续费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因素,应当计算在外贸报价中。
货物价格、商品价格
(2007-07-28 11:52:04)
转载▼
分类:国际贸易知识集锦
一. 作价方法
01. 固定价格
这是国际贸易采用较多的作价方法。
在价格条款中应至少具备如下四个方面:
(1)计价的数量单位例如“每公吨”;
(2)单位价格,例如“100”;
(3)计价货币,例如“美元”;
(4)贸易术语,例如“FOB广州”;
(5)其它约定;
02. 非固定价格
(01)暂不作价:
A,按交货或装运时的国际市场行情再行确定价格;
B,以X年X月某地的有关商品交易的收盘价格为基准加(或减)X美元;
(02)暂定价格;
A,滑动价格:P=P0*F(X),式中P为交货价格;P0为合同确定的基本价格;F(X)为合同确定的交货价格计算函数;
B,协商价格:在合同中可规定价格的协商条款,但一定要明确在协商无结果时采用何种价格;
二. 货物的溢短装与价格:
在合同中可对货物的溢短装制定相应的条款,一般情况下,规定溢短装部分按合同价格计算。
特殊情况时可考虑如下因素:
01.溢短装对买方有利的情况;
02.溢短装对卖方有利的情况;
03.溢短装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的情况;
三. 商品包装的额外费用
商品包装的费用一般含在合同价格中,如买方要求特殊包装而卖方也同意时,可酌情提高货价;
四. 佣金与折扣:
合同中含佣价、佣金率、佣金、净价的关系为:
佣金=含佣价*佣金率。
国外货价知识点总结国外货价是指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和国外采购的人员来说,了解国外货价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货价知识包括货币种类、价格形式、定价原则、价格条款、降价方式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国外货价知识进行总结。
货币种类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货币有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
在进行谈判和合同签订时,双方需要确定结算货币的种类,以避免汇率风险。
同时,需要了解各国货币的汇率情况,以便及时把握市场变化。
价格形式国外货价一般以FOB价、CIF价、CFR价等形式呈现。
FOB价是指自由上船价,是指卖方将货物运到指定港口或船厂,然后交由买方运走的价格。
CIF价是指成本保险加运费价,是指卖方负担将货物货运到指定目的港口并支付货物运费和保险费的价格。
CFR价是指成本加运费价,是指卖方负担将货物运到指定目的港口的价格。
了解不同的价格形式可以帮助买卖双方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
定价原则定价原则是指国际贸易中确定货物价格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定价原则有公布价、议定价、市场价三种。
公布价是指卖方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公布的价格进行报价。
议定价是指卖方与买方经过谈判后达成一致的价格。
市场价是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
了解定价原则可以帮助买卖双方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
价格条款价格条款是指国际贸易中确定价格的具体条款。
常见的价格条款有价格根据市场价格调整、价格根据成本调整、价格根据汇率变动调整、固定价格等。
了解价格条款可以帮助买卖双方确定合适的合同条款。
降价方式降价方式是指国际贸易中降低货物价格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降价方式有让步、回扣、折让、调减等。
了解降价方式可以帮助买卖双方在谈判时灵活运用,最终达成双方满意的交易。
总结国外货价知识点,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和国外采购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贸易公司出口退税计算方法出口退税是要根据你的采购成本来算的,不是按你的外销价格算的。
比如说你出的面料共从工厂进价为:RMB10000. 增值税为17%,出口退税为11%。
则你的退税收入为:RMB10000/(1+17%)*11%=940.17元。
所以有时候你进价为10000,买给客人也是10000元,结果还有钱赚如何报价目前大多数外贸公司的外销业务的利润,主要在退税一块,当然也有些供不应求或高科技的产品,可能会有差价或附加利润.在大家都在低价倾销的情况下,这样的产品真的是凤毛麟角.考虑到其它业务成本如银行费用\运费等,单笔业务外贸公司的利润大概如下:结汇收入+退税收入-业务成本-收购成本退税收入=收购成本(增殖税发票金额)/1.17*退税率打个比方,出口USD10000的玩具,外贸公司从玩具厂的收购价格是RMB85000,而实际上结汇之后外贸公司的RMB结汇收入只有RMB82700左右.玩具目前的退税率为15%,那么还有85000/1.17*15%=10897.44元的出口退税收入.也就是说外贸公司此笔出口业务的毛利润为(82700+85000/1.17*15%)-85000=8597.44元.换汇成本=出口成本(包括收购成本和业务成本)/出口收入就上面那笔业务来说,毛出口换汇成本为:85000/10000=8.5就目前本人做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的出口业务中,平均换汇成本在8.5左右,对于同行们来说,呵呵,应该还算非常不错的.这里介绍粗略估算单笔业务利润的方法:报价=工厂收购价/换汇成本保本换汇成本=外汇牌价(就按8.26算)*(1+退税率)利润=出口销售收入*(保本换汇成本-实际换汇成本)对于15%的退说率的产品,保本的换汇成本为8.26*(1+15%)=9.5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如果你按9.50的换汇成本报价,那么你最多也就是保本的几个;如果你按8.7的换汇成本计算,你的每个美金的毛利润为0.8元RMB左右,那么出口USD15000你就有大约RMB12000的毛利润.这只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快速计算方法.我们财务的计算办法比我复杂的多,但殊途同归.结果差的不多.现在我跟业内的朋友们聊天时,大家相互问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现在做到几了?大家摇头苦笑,"哎!我都算到9.3了,客人还嫌价格高了"!曾经有个朋友,出口一笔USD38000的电缆到TURKEY,居然做到7,我们都当他是老大了.算算就这笔业务的利润,够我们做个10万美圆也赚不到.如今沿海一带的外贸公司,大多还能*自营业务维持,顶多不济也有代理业务赚些钱.而内地和中西部的外贸,大多要么完全*收代理费过日子,要么就*卖卖配额核销单甚至广交会的摊位勉强支撑了.转自出口精英论坛假设一商品117元工厂含税价格(17%增值税),退税率15%,也就是退税15元,你的保本对外报价应该是(117-15)/8.27(外汇牌价)=12.33USD当你收到客人货款外汇(假设没有损失)12.33USD,折换RMB102,加退税15=117,你没有亏.也可以说你的报本换汇成本应该是117/12.33=9.486院长的是粗略算法.有时误差比较大.第二节:出口报价和成本核算(一)出口价格构成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主要是由成本,费用,利润三部分构成。
我国对外贸易合同中的作价方法我跟你说啊,我国对外贸易合同中的作价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肯定不简单,但又不得不去搞清楚。
就先说固定价格吧。
这其实就像是你去买东西,看到一个东西标了个固定价钱,在对外贸易合同里呢,双方就事先定好价格,不管之后市场怎么波动,就按照这个价格来交易。
我之前做一个小的贸易合同的时候就用了这个方法,当时觉得挺简单的,就咱俩定好价格就行呗。
结果后来发现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突然跌了好多,我这下就意识到这个方法有利有弊了。
利呢就是价格确定,便于计算成本和利润;弊就是市场风险只在一方了,如果像我遇到这种原材料价跌的情况,对于卖方就挺亏的。
还有滑动价格。
这个就有点像坐过山车,价格会跟着一些因素滑动。
比如说在做贸易合同的时候,我们参考某个指数,像原材料价格指数啥的。
要是这个指数涨了或者跌了,价格就跟着变。
我有一次跟一个外国客户谈大单子的时候想用这个方法,但是发现确定这个指数和调整公式真不是个容易事儿。
要考虑各种成本,还得考虑这个指数获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一不小心搞错了,合同履行的时候就可能出大问题,那时候才明白在这上面得多谨慎。
待定价格我也折腾过。
就是合同先签着,但是价格待定。
这个嘛,就像两个人先订婚,但是聘礼多少还没定。
这就建立在双方有足够信任的基础上,后续再根据市场情况或者别的条件来确定价格。
我之前一个合作,本来想用这个方法,结果就因为不够信任对方,担心到时候定价谈不拢,最后还是放弃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说不定当时可以试试的。
反正对外贸易合同作价方法得根据各种情况来选,考虑市场风险、双方信任度这一系列的东西。
这都是我在实践里摸索出来的感悟呀,我觉得你要是也接触这个,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作价方法,不然很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