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82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办公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现着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建筑的心脏,为整个办公空间提供着关键的功能支持。
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通常包含了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用房等垂直交通和服务设施。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空间品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电梯系统在核心筒中的重要性。
电梯是人们在高层建筑中垂直移动的主要工具,其数量和布局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人数以及功能需求进行精确计算。
如果电梯数量不足,会导致高峰期人员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而电梯数量过多,则会占用过多的核心筒面积,降低可使用的办公空间。
此外,电梯的速度和分区设置也十分关键。
对于超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高速电梯,并进行分区运行,以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在核心筒设计中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建筑法规的要求,楼梯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楼梯需要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同时,楼梯间的防火设计也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卫生间的布局也是核心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数量要满足使用人数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的差异。
其位置应尽量靠近办公区域,方便人们使用,同时又要避免对主要交通流线造成干扰。
此外,卫生间的通风和排水设计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清新,而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异味和堵塞等问题。
除了上述功能区域,核心筒还容纳了各种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配电室、消防泵房等。
这些设备用房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要求、维护便利性以及对周边空间的影响。
例如,空调机房需要靠近空调风道的布置,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阻力;配电室要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降低线路损耗。
在核心筒的平面布局方面,常见的形式有中央核心筒、偏心核心筒和分散核心筒等。
关于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探索发布时间:2021-07-06T16:10:51.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吕迪华郑治江[导读]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设施愈加完善进程中,土地资源愈加宝贵,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这一现状催生了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满足了更多人的居住、办公需求,受到了较大程度欢迎,外界的认可、内部的肯定,让高层建筑一度发展迅猛,近些年,我国大大小小城市,皆可看到不少高层建筑。
浙江树人大学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设施愈加完善进程中,土地资源愈加宝贵,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这一现状催生了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满足了更多人的居住、办公需求,受到了较大程度欢迎,外界的认可、内部的肯定,让高层建筑一度发展迅猛,近些年,我国大大小小城市,皆可看到不少高层建筑。
基于此,我们就以高层办公建筑为例,借助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加深对其认知和了解,为提高我国高层办公建筑质量与使用成效出一份力!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探索核心筒设计是高层办公建筑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布局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办公功能与效率的发挥,好的核心筒设计必然是符合结构体受力要求基础上,又可突出其美观特色,便可达到美观、经济和谐统一目的,由此可见,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起到的作用、发挥的影响至关重要,也由此积淀了此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核心筒及其布局设计的重要性概述(一)核心筒核心筒是建筑的核心部分,也可理解为中央部分,这部分由电缆井、通风井、楼梯、电梯井道等构成,与外部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钢筋混凝土是该结构的重要支撑材料,由此可见,这种结构有较强抗压力,可以支撑重物,且有较强抗震性,是受国际认可的标准结构。
近些年的高层建筑,多使用这种结构,只为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提供更为稳定与便捷功能,可起到视线良好、内部交流便捷效果。
当前,对于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有严格规定,可从《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等文件中寻找到蛛丝马迹,都有关于核心筒设计的具体要求。
浅谈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张阔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学习的实践工程设计,分析归纳高层办公类建筑核心筒部分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应关注的细节。
结合实际工程,提出设计中的困难点与设计上的重点,并根据经验总结出相应的设计逻辑和解决措施。
为核心筒设计起到有效的指导意义,实现设计合理性,提高办公建筑使用的运行效能。
关键词:核心筒实用性设计;消防安全设计;设备功能配置设计1引言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层办公楼的需求还在日益增多;综合性,智能化,灵活性成了现代高层办公楼的新方向。
而核心筒作为高层办公楼的“核心”,其设计布局关系到实现现代化办公功能与效率的基础,与办公楼设计品质息息相关。
2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要求核心筒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实用性,还需要考虑消防安全,此外还有设备用房的合理布置。
因此,下列规范是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设计的基础,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13J40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其他相关规范及图集3核心筒实用性设计要点3.1确定核心筒的尺寸及其有效使用的经济性标准层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心脏,是确保平面功能空间合理使用的根基,也是结构主要承重以及建筑经济合理性的体现。
核心筒面积配置超量,将降低办公层有效使用面积系数;若核心筒面积设计不足,会使配套设施不完善并造成使用不便。
根据项目经验办公核心筒一般占标准层面积的比例为22%~25%,公共通道占标准层面积的比例为5%~18%,故建筑的标准层一般净使用面积比例(可出租率)为60%~74%。
3.2核心筒的平面布局因高层办公建筑客用电梯数量较多,电梯的布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核心筒布置的好坏。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1.101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转换设计研究吴㊀峰(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㊀北京㊀100022)摘要:现如今,在国内经济增长以及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办公建设项目的开工建造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的提升土地使用率,在一些大型或者中型城市之中,超高层办公建设项目也成为了主流,由于项目拥有比较高的高度,所以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甚而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对项目的品质产生影响㊂基于此,本文就以超高层建设项目作为出发点,首先探究其中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的关键意义,继而从多了方面探析具体转换设计的内容,以供参考㊂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转换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6.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1-0103-01㊀㊀引言:最近这些年,一些超高层办公建设物也层出叠见,甚而能够在无形中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与总体形象,而核心筒作为超高层建设项目电梯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不单是竖向的交通,同时也是设施的中心,一旦设计的成效达不到效果,那么便会对电梯的功用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甚而会诱发出安全事件,所以这部分设计也已经成了相关企业十分注重的内容㊂由此可见,对核心筒的设计做出探析极为必要,下文就此项设计活动展开简要论述㊂1㊀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转换设计的关键意义在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和建筑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联系㊂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内部中的设备功能都设计在核心筒内筒,其布局对项目整体美观度有一定的影响㊂如果没有合理进行布置,那么就会加大电梯的实际等待时间,或者使得客用流线和后勤流线相互混合在一起,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客户正常工作㊂上述现象的发生都不利于项目名誉的提升㊂进行超高层外墙设计的时候,幕墙是关注的重点内容,而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则核心筒便成为了设计的主要内容㊂同时,核心筒自身占据面积和形状都对标准层使用率产生很大影响㊂同时,超高层办公建筑采取的主要方法便是楼梯疏散方式,它的位置是否具备合理性不仅对于用户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还是防火设计中的主要环节㊂另外,核心筒的面积和形状对标准层的实用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说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幕墙是其外观设计的重点,那么核心筒便是内部设计的重点㊂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对于核心筒的布局设计既是平面设计的首要步骤,同时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做好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布局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㊂2㊀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转换设计对于超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核心筒电梯系统属于建筑的主要受力结构,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设计时,应该思考结构的安全稳固性㊂通常情况下,核心筒电梯系统的构成内容涵盖了电梯井道㊁电梯厅㊁应急疏散楼梯等,所以核心筒的设计除了能够减少占地面积,提升运用率之外,还可以满足建设物的竖向交通㊁机电系统等若干功能体系的需求㊂因此,在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系统的转换设计实践中,相关技术人员务必要重视电梯系统㊁疏散系统的设计工作㊂详细而言,如下:2.1电梯及电梯厅设计㊂对于核心筒设计而言,电梯设计属于其中不能缺少的组成内容,而电梯系统的使用性能主要受限于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人员和电梯数量,以及楼层㊂针对办公建筑来讲,大堂所在楼层核心筒属于人数最多的区域,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时间,该区域中的人员数量就会显著增多,继而提升电梯系统的使用频率,致使电梯的负荷过大㊂因此,在设计电梯系统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思考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的思考竖向分区中电梯厅的分布情况,用以判定电梯的布控形式㊂2.2电梯井道设计㊂一般状况下,电梯的类型主要有客运电梯㊁消防电梯㊁服务电梯等㊂综观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实际情况,得知客梯的数量最多,而且客梯的舒适程度㊁安全平稳性能够直接反映出建筑的安全性能㊁服务品质㊂此外,基于建筑物中一旦安装了电梯就是就已成为不能改变的实事,所以,将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电梯设计工作做到位很关键㊂从核心筒的面积来分析,电梯井道占据的比例特别大,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初期,应该对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㊁早晚上班高峰期人员候梯情况做出全方位的分析,继而比对多家的电梯产品,由于生产厂商不同,所以不论是井道尺寸大小㊁底坑深度,还是冲顶高度都会存有差别,这样就需要设计人员做出最佳的选择㊂2.3疏散通道设计㊂站在实际角度分析,在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电梯设计体系中,疏散通道同样属于设计中不能缺少的构成部分,而且特别关键㊂从安全层面上来说,在设计疏散通道时,应该确保各个方向疏散距离的平衡性,以此防止由于疏散距离过远而影响到人员的逃离㊂此外,在设计实践中,还应在保障设计方案具备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疏散通道的舒适程度,尽量缩减疏散距离,以便于人员的紧急逃离㊂为了缩减核心筒的面积,通常会将消防电梯与疏散通道合并㊂3㊀结束语总而言之,由于超高层建设项目的规模不单比较大,并且构造也十分繁杂,而这也无形中加大了电梯核心筒设计的难度,作为建设物之中竖向与横向通道的交汇点,由于受到各种不尽相同的要素所干扰,也致使在其中较为容易浮现出问题㊂为此,就需要设计方明晰该项内容的关键意义,继而在今后的设计中,注重电梯与电梯厅的设计,加强对于井道的设计,最后还应该重视疏散通道与空调㊁管井设计,所以上文对这几点做出了对应论述,期望带来参考,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证此项设计的成效㊂参考文献:[1]李敬岩.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设计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9,000(003):51.[2]张阔.浅谈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㊃301㊃。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浅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城市的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崛起。
由其一二线城市,写字楼的高度多以百米高或者超高层出现,写字楼的外观及高度也体现了当地经济实力。
高层写字楼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核心筒的设计。
本文通过对核心筒的布局的分析、实际案例的介绍,阐述核心筒设计需要关注的地方。
关键词: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合理前言目前大部分塔式的写字楼得房率为65-70%左右,扣除大堂、屋顶机房等辅助房间,核心筒的占比约3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办公的得房率,良好的核心筒设计是关键。
高层建筑的核心筒与平面的关系有多种:中心式、分散式、偏筒式、外筒式等多种形式,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仍是以中心式为主,即核心筒位于平面中心,周边的办公或酒店围绕其四周,这样使用空间都会有良好的采光面,同时交通距离相对均衡。
核心筒的设计根据流线大体分为:竖向交通、水平交通;根据功能又可分为:消防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客用电梯、卫生间、辅助设备间等几大功能组成。
1 交通体系1.1 水平交通:分为“日”型;“H”型这两种形式可以减少走道的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
1.2 竖向交通:竖向交通分为消防疏散、层间竖向联系消防疏散是通过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及前室组成。
高层的办公楼标准层一般控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因此需要至少2部的疏散楼梯,疏散楼梯可采取背对背的形式分别服务不同方向的办公空间,也可以采用布置在核心筒两侧,原则就是满足所有位置的消防疏散要求。
对于消防电梯,按防火规范要求每1500㎡设置一部,根据平面面积一般需要1-2部,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以下图(图1)杭州某百米高办公楼项目为例,采用“H”型的水平交通方式,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贴临布置,共用前室,整体的得房率约为72%,属于同类产品中得房较高的产品。
(图3)核心筒中的另外一个竖向交通---客梯的布置更为重要。
合理的电梯配置,需要综合考虑,既能满足节能、减小公摊,又能高效、安全的运行。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城市的地标,因此其设计和建筑质量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设计与结构将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一、核心筒的作用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和连接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1.支撑建筑的重量和承受风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基;2.提供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通风道、管道等)以及水平通道(如走廊、过道等);3.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结构,防止倾斜和震动。
由于核心筒承载了如此重要的功能,其设计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筒的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核心筒所承受的荷载非常巨大,因此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和抗震能力,以确保建筑在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2. 功能性和灵活性:核心筒不仅是建筑的支撑结构,还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内部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道的布局、使用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及通风、排水等方面的设计。
3. 施工可行性:核心筒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可获得性、施工工艺、成本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 节能环保:在核心筒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包括采光、通风、空调等设计。
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三、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建筑实践中,一些问题在核心筒设计中普遍存在:1.设计单一:一些建筑师仅将核心筒作为建筑的支撑结构来考虑,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就导致了一些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不合理、通道设计繁琐等问题。
2. 结构设计缺陷:一些核心筒结构存在缺陷,包括刚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施工质量问题等。
这就给建筑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办公建筑如璀璨的星辰般引人注目。
而在这些高层建筑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建筑的心脏,为整个建筑的正常运转提供着关键的支持。
核心筒,简单来说,是位于建筑中央部分,集中了电梯、楼梯、卫生间、通风井、电缆井等垂直交通和服务空间的结构。
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还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从功能布局方面来看,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员的流动和疏散。
电梯作为核心筒中最关键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数量和布局直接关系到人们上下楼的便捷性。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的高度和使用人数,会合理配置多部电梯,并采用分区或分组的运行方式,以减少人们等待电梯的时间。
比如,在超高层建筑中,可能会将电梯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每个区域的电梯只服务于相应的楼层,这样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其位置和数量也必须符合相关的消防规范。
通常,楼梯会均匀分布在核心筒内,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室外。
此外,卫生间的布局也需要精心设计,既要满足使用人数的需求,又要尽量减少对办公空间的干扰。
其次,核心筒的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要承受自身的重量,还要承担来自建筑外部的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核心筒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模拟,确定核心筒的尺寸、墙体厚度和配筋等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各种复杂的荷载情况。
再者,通风和空调系统在核心筒的设计中也不容忽视。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的空气,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通风井的设置要合理,既要保证通风效果,又要避免对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造成不利影响。
空调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也常常布置在核心筒内,其布局需要与其他设施协调配合,以节省空间并方便维护。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一、综述现行建筑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交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被冠为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综合国力之象征,城市之标志。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上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的特有国情,我国各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其高度和数量不断被刷新。
超高层建筑通常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且主塔楼往往平面小,层数多,核心筒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及使用率。
在解决好至关重要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性的同时,解决好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及电梯配置(包括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以及排列布置),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设计者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课题组把近年来公司参与设计的部分超高层建筑—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大厦(98层,439m高)、广州侨鑫珠江新城F1-1地块项目(45层,227.7m高)(以下简称侨鑫大厦)、广州嘉裕珠江新城F2-2之一地块项目(46层,189.5m高)(以下简称嘉裕大厦)并将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高)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5m高)等实例的核心筒及电梯设计进行综合分析成文,供本公司设计人员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二、超高层建筑的心脏—核心筒设计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集合了电梯井道、消防楼梯间和前室、机电设备机房、管道井及卫生间等服务性空间,核心筒的大小、位置和布局与建筑功能、建筑体型及平面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
2.1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市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区的京基金融中心大厦共98层,高度为439m,功能甲级办公楼和白金五星级豪华酒店。
1-72层为办公,筑面积约为17.6万㎡,;75-98层为酒店,建筑积约为4.6万㎡,在75层以的酒店部分设计有内部中庭,拥有客房289间客房围绕中庭环形布局,酒店接待大厅设于94层,其上为独具特色的鹅蛋形餐饮空间。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办公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这些高层建筑来说,核心筒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
本文将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核心筒的功能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部件,它承担着多项重要的功能:1.稳固建筑结构:核心筒通过承担重要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保证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2.提供垂直运输通道:核心筒通常是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走廊,提供电梯、楼梯和废气排放管道等垂直通道,使人员和物品可以方便地在建筑内部垂直运输。
3.划分空间:通过在建筑内部设置不同功能的区域,核心筒可以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划分,为办公、商业和住宅等不同区域的使用者提供合适的空间。
4.安全防护:在高层建筑中,核心筒也可以承担一定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提供消防通道等紧急逃生通道。
二、核心筒的设计要素在核心筒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要素:1.位置:核心筒的位置应该在建筑中心,以最大程度地承担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并且方便办公、商业和住宅等不同区域的使用者进出。
2.形状和尺寸:核心筒的形状和尺寸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以实现最优的结构设计。
通常情况下,圆形和方形的核心筒比较常见。
3.结构:核心筒的结构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隔声和隔热效果,钢结构则更加适合高层建筑,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4.通风和照明:核心筒内部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计,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紧急逃生通道。
在核心筒设计中,存在一些挑战:1.空间利用:核心筒在整个建筑中通常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内部的空间,以最大化它的使用效益。
2.施工难度:高层建筑内部的核心筒通常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以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
3.运营成本:维护和运营一个高层建筑的核心筒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包括维修、清洁和保养等方面。
四、总结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它不仅承担着各种重要的功能,还需要考虑多种要素和面临一系列挑战。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办公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连接各层的重要构件,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实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角度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核心筒的作用核心筒作为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构件,起着以下几个作用:1. 承担地震、风荷载的主要承载构件。
2. 作为建筑内的垂直交通方式,连接各层空间。
3. 作为建筑内部的管道和电线走向,方便设备维修及现代化布线。
4. 作为建筑安全疏散通道,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
因此,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设计是对于整个建筑安全和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任务。
核心筒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形和圆形。
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各方面的要求,从而选择较为合适的形式。
1. 方形核心筒方形核心筒适用于较为紧凑的建筑,可利用机房、储藏室、洗手间等附属空间控制筒体的大小,提高利用率。
而这种筒体形式在抗风性能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
但是,这种形式的筒体在通风性能,地震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对于方形核心筒来说,圆形核心筒的优势在于其空间利用率基本为100%,同时在通风性能,地震性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其外形比较平滑,因此不易受到阻力的影响,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在核心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选择合适的形式,并配合相应的构件和材料,保证建筑安全稳定。
2. 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筒体形式,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建筑设施。
3. 通风、照明、水电排布等,配备合适的建筑设施,避免空间浪费,提高建筑实用性。
4. 建筑外立面设计,与建筑整体风格协调,符合设计需求和美学标准。
5. 可持续性设计,考虑节能、环保因素,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设计是建筑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支撑,设计师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形式和设计方案。
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城市中,超高层写字楼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超高层写字楼的建设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也承载着大量的商业和办公活动。
而超高层写字楼的核心筒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使用效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从概念、原则、要素、方法和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的进步,促进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核心筒是超高层写字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建筑安全性、提高建筑整体性能具有关键作用。
研究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的意义重大。
核心筒设计直接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支撑。
合理的核心筒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降低建筑成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高层写字楼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其核心筒设计可以推动建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研究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超高层写字楼概念超高层写字楼是指建筑物高度在150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其中包括商务写字楼、金融中心等。
这类建筑通常由多个核心筒和外围结构组成,核心筒是支撑整个建筑的主要结构元素。
超高层写字楼的设计不仅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功能和美观,还要考虑到建筑在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下的安全性。
超高层写字楼的概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和重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拥有更大、更高级的办公空间来满足业务需求。
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高层办公建筑及核心筒设计第一篇,超高层发展简介及办公设计基本要求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一、核心筒概述----分解核心筒二、平面设计三、竖向交通设计四、辅助空间设计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一、价值点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规模及有效率1、相关因素1)建筑场地2)投资规模3)使用要求4)有效使用效率5)建筑形体6)体型美学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客观设计2、有效使用效率1)防火分区(2000平方)2)消防电梯数量1500平方一台1500~4500平方二台3)超高层的特殊性3、经验建议综合上述因素,通常建筑高度与标准层面积选择参照如下:100米以内1500平方米100~200米2000平方米在250米左右时其标准层的面积为2200~2500㎡较为合适。
更高时应用”有效使用效率””建筑形体”来综合判定!超高层建筑由于纵向交通的关系,所需核心筒面积较大,而标准层面积一味地控制在2000㎡以内,势必造成使用效率的降低,不经济,同时也不利于办公空间的布置。
但如果平面规模过大,进深过大则内部交通流线组织、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建筑体形处理等将会出现问题。
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4、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镇江超高层:38层1912㎡西安绿地中心48层2000㎡日本世贸中心:40层2458㎡香港中银:70层2030㎡东京阳光:60层3187㎡纽约世贸中心:110层271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3364㎡二、高层办公建筑深进尺度、层高及净高1、办公室尺度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20m (超深度空间)通道宽11~19~(深度空间)4~5m (浅度空间)6~10m (中度空间)尺度控制经验值:根据使用功能、建筑规模、有效使用面积数、室内空间尺度的重组灵活性与实用性,自然采光的环境卫生、视觉空间感受等综合因素,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房间进深尺度以10~15m 为宜。
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2、办公建筑层高1)、层高因素l结构梁所占高度l空调主干管的高度及位置l消防喷淋管的高度l电缆桥架高度及位置l照明灯具、入吊顶的高度l吊顶构造高度2)、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层高实例:镇江超高层:4200西安绿地中心4200香港汇丰银行4400香港中环广场4400香港中国银行4800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500深圳地王大厦3900世界贸易中心4000世界金融中心4300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5003绿地办公项目层高建议值:准甲4000~4200乙级3600~3800甲级4200~4500(不用考虑)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1.0、核心筒概述----分解核心筒核心筒电梯系统楼梯系统辅助空间设备空间竖向交通西安超高层核心筒功能分区一、概述----分解核心筒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1核心筒中央型WWWWA B CDWWW 其中:A 、B 、C 中的进深W 为10~15m ,标准层面积为1800~2500㎡D 中的进深W 宜为20~25m ,标准层面积为2000~3000㎡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1核心筒中央型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2核心筒外围型此种能得到其有高度灵活性的大房间,适用于各层功能不同,层高不同的复合结构。
进深W宜为20~25米,标准层面积为1500~2000㎡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2 核心筒外围型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3核心筒特殊型进深W宜为10~20m,用于服务设备中央核心用于垂直交通外围为竖井核心主要用于垂直交通,设备竖井分散布置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3核心筒特殊型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1、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2.1.4核心筒占标准层面积比例通常情况下核心筒所占面积比例如下:50高层为11%~14%左右100高层为14.5~17%左右100~200米为20%~22%左右250高层为22%~24%左右300米以上超高层为25%~28%当核心筒占比例过大时,则表明有效使用面积在降低其结果是不经济的,解决的方法有几种:电梯系统:l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加大载重量l采用双轿厢系统,减少井道空间l采用区中区系统疏散系统:l两台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合用一个前室,可减省4.0㎡l设计不合理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2 电梯数量计算2.2.2 超高层电梯模拟计算5分钟运载能力(12%)候梯时间建筑性质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2.2.1 基本电梯数量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1电梯与电梯厅的基本组合形式A.走道式利用走道作为候梯空间,可节省平面交通面积,提高实用率;缺点是候梯厅被走道穿越,空间不完整。
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B.凹室式电梯厅为袋型空间,相对比较完整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1电梯与电梯厅的基本组合形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C.组团式电梯数较多时,采用组团方式将多个电梯厅组合起来。
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1电梯与电梯厅的基本组合形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A “一”字形电梯组一字排开,分为上下两排,各组群的候梯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建筑的内走道,核心筒的各组成部分就沿着走道布置。
特点:核心筒把标准层一分为二,各电梯组群的电梯厅串联起来,形成内走道,走道的两端布置疏散楼梯间,整个交通组织清晰明了,非常简洁。
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B “二”字形四组电梯分为上下左右2行2列布置,核心筒形成“鱼骨”状的交通流线,核心筒各组成部分就依附于这个骨架布置。
特点:电梯组群分区明确、易于识别,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占角布置,均衡合理。
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C “L ”字形电梯组除了上述两种平行式的布置方式外,还可以呈L 型布置,两组电梯互相垂直。
特点:电梯组群L 型布置,电梯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联系方便,一个疏散单元位于“L ”型内侧,另一个位于外侧,均衡布置,利于疏散。
第二篇、核心筒设计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D “T ”字形电梯组呈“T ”型布置,相当于两个“L ”型的组合。
平面左右对称,利于交通组织、设备布置以及结构布置。
特点:电梯组群之间分区明确,但又联系方便,既分又合。
疏散单元虽然集中在下方,但疏散口比较分散,不影响疏散距离的制约。
第二篇、核心筒设计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E “十”字形电梯组呈“十”字布置,核心筒内部形成“十”字的走道。
平面中心对称,利于交通组织、设备布置以及结构布置。
特点:电梯组呈“十”字布置,各组群之间分区明确,但又联系方便,既分又合,疏散单元占角布置,中心对称,可使平面各点疏散距离均衡。
第二篇、核心筒设计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F “Y”字形核心筒中部为三角形空间.作为空调机房。
而电梯组群垂直于三角形的三边.每边2组电梯.形成倒“Y”型布置。
特点:电梯组群垂直核心筒外墙,交通组织直接明了,电梯共分为6组,其中两组为穿梭电梯,分别到达2个空中大堂,剩下4组为区间电梯。
疏散单元占角布置,均衡合理。
第二篇、核心筒设计2.3、电梯组平面设计2.3.2电梯组的排列方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纲要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3.1. 核心筒的竖向收进3.1.1按电梯分区逐区消减3.1.2核心筒整体缩小3.2 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3.2.1电梯类别3.2.2电梯分区的优点3.2.3单区电梯系统3.2.4多区电梯系统3.2.5区中区电梯系统3.2.6电梯转换层的位置3.3 楼梯的设计3.3.1楼梯的作用3.3.2疏散楼梯的设计3.3.3楼梯位置与电梯的关系3.1. 核心筒的竖向收进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对于超高层的核心筒,几乎不可能是上从上到下一成不变的,核心筒基于以下原因在竖向会有变化:1.随着电梯分区的变化而变化。
基于电梯分区的缘故,超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越往上就越少,核心筒截面自然产生变化。
2.随着竖向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3.随着体形的变化而变化。
3.1.1 按电梯分区逐区消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当标准层处于低区时,电梯井道最多,处于中区时,低区的电梯井道及候梯厅就可以另作他用了,同样,到了高区时中区的电梯井道及候梯厅也可以腾出来了。
随着标准层越来越小,核心筒平面也越来越小。
香港中银大厦平面3.1.2 核心筒整体缩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由于体形的变化,有些建筑物越往上越小,核心筒按分区逐区消减当然也是可行的。
但是容易造成核心筒各向刚度不均衡,引起偏心。
应该设法使它能够以中心为基点整体缩小,就像剥了一层“年轮”,面积减少了但依然是居中布置,各向刚度保持一致。
武汉绿地中心3.1.2 核心筒整体缩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武汉绿地中心3.1.2 核心筒整体缩小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3.2 竖向分区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平面设计l每个分区的穿梭电梯(从基层直通中区、高区的电梯转换层)l各分区的电梯l各功能区独立的服务梯(部分兼消防电梯)l观光厅或顶层餐厅的专用电梯l VIP电梯(根据需要设置)3.2.1电梯类别3.2 .2 分区优点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1) 停站数减少,设备费降低;2) 电梯服务层站减少,运行时间缩短,电梯数量减少;3) 将人员流量大的部门设在低层,提高经济效益;4) 分区停站,使得高速电梯有效使用;5) 低层区电梯机房上部或者高层区候梯厅下部的面积,可另作他用,提高实用率。
3.2 .3 单区电梯系统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适用于层数不多,建筑面积不大的高层建筑,不分区但可分为逐层停或者单双层停两种方式。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采用这种系统无疑是效率低下且投资巨大的,因此几乎没有超高层采用单区电梯系统的例子。
3.2 .4 多区电梯系统第二篇、核心筒设计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三、竖向设计分区原则:1. 每约10层或十几层分作一区.;2. 低层区层数宜多些,高层区层数宜少些,建筑竖向空间布局时注意,把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低层区,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中高层区;3. 电梯的速度可随着分区所在部位的增高而加快,即高层区电梯比中低层区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