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私法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489.50 K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第一节国际私法的对象与方法一、国际私法的对象部门法的对象即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一个部门法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就是因为有对特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需要。
一般认为,国际私法的对象就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所谓涉外民事法律关系(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involving foreign elements),就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
从法律关系的构成因素看,其涉外性的具体表现如下:1.主体可能具有涉外因素。
即,如果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所以成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因为主体具有涉外因素时,则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中,必须至少有一方为外国自然人或法人(有时也可能是外国国家、国际组织或无国籍人)。
如一中国男子与一日本女子在中国境内登记结婚;一美国公司与一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成立合资企业;某一中国公民拥有某一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
所有这类因主体具有涉外因素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均可称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2.客体可能具有涉外因素。
即,如果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所以成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因为客体具有涉外因素时,则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位于外国的物或者是需要在外国履行的行为。
如某一中国公民继承其父遗留在英国的遗产;中国某建筑公司承建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火力发电站。
所有这类因客体具有涉外因素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即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3.内容具有涉外因素。
即,如果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所以成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因为其内容具有涉外因素时,则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亦即权利义务据以产生的法律原因或事实必须发生在国外。
如引起继承产生的被继承人死亡的事实发生在外国;导致损害赔偿责任产生的侵权行为发生在外国,等等。
所有这类因内容具有涉外因素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应称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此外,对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认识,还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对这里所说的“外国”(foreign)应当作广义的理解。
一般我们所说的外国是指外国国家,据此,我们一般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也称为国际民事法律关系(international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或跨国民事法律关系(transitional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一、涉外(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一)对“涉外因素”的理解一般认为,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是指其主体、客体和内容这三要素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与国外有联系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也规定:“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1. 主体涉外2. 客体涉外3. (内容)法律事实涉外如果上述三个因素均不涉及外国,是否就不是涉外民商事案件了呢?【案例1】两个在我国苏州设立的新加坡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由于在无锡承包一个建设工程而发生了争议,双方约定将争议提交新加坡法院解决,能否准许。
【案例2】世界银行给中国政府一笔贷款,用于在某地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该地成立了一个法人组织——高速公路指挥部负责建设工作。
工程项目采用国际招标方式,有几个中国公司中标成为承包人。
后来,一个中国公司与公路指挥部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双方根据合同规定,提交中国某涉外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二)对“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理解二、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方法(一)间接调整方法所谓间接调整方法,就是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条约中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关系应受何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方法,即通过冲突规范来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它是国际私法的特有调整方法。
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特有规范。
(二)直接调整方法所谓直接调整方法,就是用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或“程序规范”来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种方法。
国内法: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直接适用的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国际私法的范围问题,就是国际私法包括哪些规范,什么内容的问题。
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含义1.一般认为,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含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2.从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和义务)来分析:(1)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就是指其主体、客体、内容这三要素中至少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因素与国外有联系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2)主体为涉外因素的时候,作为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外国自然人或者法人(有时可能是外国国家、国际组织或无国籍人),或者是住所、惯常居所或营业所在国外的自然人或者法人。
(3)在客体为涉外因素时,作为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标的物在国外(4)内容为涉外因素时,产生、变更或消灭民商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
*考虑一下港澳台属于国外吗??3.国际私法调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是广义上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二.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方法(直接调整方法和间接调整方法)1.直接调整方法:就是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来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方法。
2.间接调整方法:就是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法中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受何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如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方法。
3.两种调整方法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因为:一方面,由于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含有涉外因素,同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有联系,而相关国家的法律制度千差万别,实难统一,不可能对一切社会关系都用实体规范直接加以调整,而需要冲突规范来缓和矛盾,调和冲突,从而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冲突规范不直接规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实体规范那样的预见性和明确性。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发展,冲突规范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是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实体规范应运而生。
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一.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1.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冲突法理论(有无管辖权;使用哪部法律;外国判决的效力)2.法国学者(国籍法规范;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适用规范;管辖权)3.德国学者(国际私法只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仅包括法律适用规范和冲突规定)4.中国学者(略)*@¥1.大国际私法:外国人法律规范;管辖权法律规范;冲突规范;统一实体规范;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商事仲裁——通说2.中国际私法:外国人民事地位规范;管辖权规范;冲突规范;判决的执行与承认3.小国际私法:法律适用和冲突规范二.国际私法的规范(主要包括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冲突规范、国际统一实体规范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与国际商事仲裁规范)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性质主要是分析其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特殊法律部门。
第⼀章国际私法的概念 第⼀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涉外民事关系和法律冲突 以下情况,均构成涉外法律民事法律关系: 1、⼀⽅或双⽅是外国⾃然⼈或法⼈,或⽆国籍⼈,有时也可以是国家或国际组织; 2、客体或标的是位于外国的物、财产,或需要在外国完成的⾏为; 3、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据以产⽣的法律事实发⽣在外国。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的原因 1、现实⽣活中⼤量出现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 2、所涉及各国民法上的规定不同; 3、司法权的独⽴; 4、国家为了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赋予外国⼈在内国以平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并且在⼀定范围内承认所涉外国法的域外效⼒。
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实质 实质上就是:“外国法律的域外效⼒与内国法律的域内效⼒,或内国法律的域外效⼒与外国法律的域内效⼒之间的冲突”。
四、解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两个主要途径 1、国际条约 2、冲突规范 五、⼏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冲突 (⼀)法律的区际冲突 (⼆)法律的⼈际冲突 (三)法律的时际冲突 第⼆节国际私法的名称、定义和范围 ⼀、国际私法的名称 ⼤陆法系各国⽐较多地称为“国际私法”,⽽英美等国则更多地称为“冲突法”。
就⽴法地来说,德国最早地把他称为“民法施⾏为”,⽽旧中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法则称为“法律适⽤法”。
⼆、国际私法的定义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并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规范,同时包括规定外国⼈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除法律冲突的统⼀实体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个独⽴的法律部门。
三、国际私法的范围 这⾥所讲的国际私法的范围,是指国际私法所应包括的规范的种类。
我国⼤多数学者⽐较⼀致 的观点是认为国际私法⾄少应包括冲突规范、外国⼈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 统⼀实体规范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渊源 ⼀、国内成⽂法见《练习》P18T3 ⼆、国内判例 三、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 四、⼀般法理、国际私法原则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