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乘车礼仪》.doc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乘车的基本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2. 让学生学会在乘车过程中遵守规则,保护自己。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1. 乘车安全常识的讲解。
2. 学生在乘车过程中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遵守乘车规则。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准备:1. 课件:安全乘车PPT2. 案例图片3. 交通安全标志图片4. 交通安全知识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交通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标志的含义。
2.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乘坐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如何安全乘车吗?二、讲解乘车安全常识1. 乘坐公交车:告诉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排队上车,不拥挤;在车内要扶好扶手,防止摔倒;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追逐打闹。
2. 乘坐私家车:讲解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坐在副驾驶位置;不把头、手伸出天窗。
3. 乘坐出租车:告诉学生在乘坐出租车时,要坐在后座;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不与司机交谈。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
2. 提问: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四、学生讨论1. 分组讨论:在乘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乘车规则学习1. 教师讲解乘车规则,如排队上车、不拥挤、系安全带等。
2. 学生跟读规则,加深印象。
六、实践演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乘车安全演练,如乘坐公交车、私家车等。
2. 学生在演练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乘车规则。
七、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乘车安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乘车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车安全常识、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乘车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了乘车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中班《乘车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2.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共交通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2.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的正确方法。
3.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学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正确方式和礼仪。
2.关注个人安全和自我保护。
四、教学难点1.如何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2.如何提高幼儿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2.观摩示范法3.讨论交流法4.视频教学法1. 公共交通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15分钟)•授课讲解法通过PPT的形式呈现不同的公共交通工具图标,与幼儿讨论各车种的特点,并加以分类。
2.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的正确方法(20分钟)•观摩示范法教师通过模拟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的场景,向孩子讲解正确的上下车姿势、在车上的坐姿方式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现场演示操作,让孩子能够模仿。
3. 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的培养(30分钟)•讨论交流法引导孩子讨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的常见安全问题,并集体制定应对措施,如识别紧急情况下的求救方式、如何避免与陌生人沟通等。
4. 视频教学法(15分钟)播放一些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吸引孩子视听,丰富知识点,加强记忆。
5. 实践操作(20分钟)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校门口排队上车,模拟乘车情景,孩子们按照先前学习的规则和步骤依次上车,并在乘车过程中注意安全。
七、教学评估1.视频中出现的危险场景及时点名,检测孩子们的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
2.实践操作中真正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的孩子,评估他们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是否正确。
此次教学虽然时间安排较为紧凑,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孩子们的收获较为丰富,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
但需要改善的是,在实践操作的环节中,部分孩子难以遵守规则,需要多次强调。
中班乘车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乘车时应遵守的礼仪规则。
3. 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乘车礼仪的重要性。
2. 学习乘车时的基本礼仪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乘车礼仪规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乘车礼仪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卡片:印有乘车礼仪规则的卡片。
3. 情景模拟道具:如小汽车模型、安全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乘车礼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乘车时的行为举止。
2. 讲解:讲解乘车礼仪的基本规则,如系安全带、不随意动车内设施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乘车礼仪。
4. 实践: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示正确的乘车礼仪。
5. 总结:强调乘车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6. 拓展:观看乘车礼仪的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乘车时的礼仪行为。
六、教学活动1. 活动名称:安全小乘客2. 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在车内保持安静,不打扰司机。
3. 活动准备:安全小乘客头饰、小汽车模型。
4.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在车内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b.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角色(小乘客)进行角色扮演。
c. 学生在小汽车模型内模拟乘车场景,遵守乘车礼仪。
d. 教师点评,强调保持车内安静的必要性。
七、教学活动1. 活动名称:系好安全带2.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主动系安全带,并保持正确的坐姿。
3. 活动准备:安全带、小汽车模型。
4. 活动过程:a. 教师讲解系安全带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b.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角色(小乘客)进行角色扮演。
c. 学生在小汽车模型内模拟乘车场景,遵守乘车礼仪。
d. 教师点评,强调系安全带的必要性。
八、教学活动1. 活动名称:分享座位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座位,不争抢,礼貌待人。
3. 活动准备:小汽车模型、座位图。
中班教案《安全乘车》【7篇】中班教案《安全乘车》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乘坐自行车时要留意安全,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姿势。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预备:1、配班教师扮演浩浩,教师扮演浩浩的妈妈,自行车一辆。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每天是谁送你们上幼儿园呢?〔2〕爸爸妈妈怎么送你们上幼儿园?〔3〕坐自行车上幼儿园有很多好处,不会污染空气,不会堵车,我们都很宠爱坐自行车上幼儿园,但坐自行车的时候还要留意安全哦。
2、观看情景表演,对角色的行为进展推断。
教师:我们来看看浩浩小朋友是怎么坐自行车的,他这样做对不对。
〔1〕情景表演一:坐稳了不乱晃,手要抓牢小扶手。
①旁白:妈妈骑自行车送浩浩去上学,浩浩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②妈妈:浩浩,坐好了,我们要动身了。
③浩浩〔坐在后座上伸开双手,学小鸟飞,身体还左右摇摆〕: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我会飞。
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浩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⑤教师:坐在自行车上这样左右摇摆会发生什么危急的事?〔2〕情景表演二:没有儿童椅没有护板的自行车怎么坐?①妈妈:今日妈妈换了一辆自行车,车上没有儿童座椅,浩浩,你会坐吗?②浩浩〔和寻常一样,两脚自然下垂地坐在后座上〕:就是这样坐啊,太简洁了。
③教师:小朋友们,这样没有儿童座椅没有护板的自行车,坐上去要留意什么?你们有什么要提示浩浩的呢?〔幼儿争论完毕后,教师示范正确的坐法,再一次强调正确的姿势:脚稍稍向外,不要向里伸,以防脚部不留神被夹到转动的车轮里。
〕〔3〕情景表演三:倒坐在没有座椅的自行车后坐上很危急。
①妈妈:浩浩,坐好了,我们动身了。
②浩浩:哦,我要这样坐。
〔浩浩背对妈妈,面朝自行车前方坐着。
〕③妈妈:浩浩,你怎么这样坐呢?④教师:浩浩背对妈妈,反过来坐,这样坐对吗?为什么?这样背对妈妈坐着会发生什么危急?哪位小朋友来告知浩浩,怎样坐才安全呢?〔分别请几位小朋友上前来做示范,请其他小朋友说说谁的做法是正确的。
幼儿园乘车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车基本礼仪,学会排队、上车、下车的齐整有序;2.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3.增强孩子对安全的认知,掌握乘车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乘车基本礼仪:(1)排队上车,不拥挤推搡;(2)上车时积极配合,迅速入座;(3)安全第一,不吵闹打闹,不乱扔物品;(4)谦让礼让,让老人、孕妇、残疾人先坐。
2.乘车安全知识:(1)乘车前空腹不宜,容易晕车;(2)安全带要系好,乘车时要保持安静;(3)不乱跑乱动,以免发生意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程。
带着孩子们回忆平时乘车的情景,引出本次课程内容,并简单介绍乘车礼仪的必要性。
2.讲解乘车基本礼仪。
老师用课件等适宜工具演示排队、上车、下车的齐整有序,鼓励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加深对乘车礼仪的理解和记忆,塑造孩子们的自我意识。
3.实践演练。
老师安排孩子们进行集体上车,观察他们的列队、上车、下车情况,及时指出不规范的行为,让孩子们明确应如何行动。
4.综合训练。
老师设置游戏环节,鼓励孩子们参与排队、上车、下车、系安全带等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课后布置任务。
老师布置孩子们回家巩固乘车礼仪的学习内容,并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课堂考核。
老师对孩子们的排队、上车、下车等表现进行评价,并针对孩子们的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素质。
3.教学总结。
老师通过反馈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并对下节课的计划进行安排。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
2.乘车情景图。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初步了解了乘车基本礼仪和安全知识,懂得如何排队、上下车行动齐整,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课程注重实践与游戏的相结合,增强了幼儿的体验和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乘车礼仪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坐车辆的基本规则和礼仪。
2.掌握正确的乘车姿势和安全方法。
3.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礼仪意识。
二、教学内容1.乘车前准备工作。
(1)检查过去穿戴是否整洁。
(2)检查车辆是否合法。
(3)检查车内环境是否整洁,有无危险物品。
(4)检查座位安全性,是否正确系好安全带。
2.乘车注意事项。
(1)进入车内时,按照座位号有序入座。
(2)正确使用安全带,系牢安全带。
(3)平稳的上下车,并且不嬉戏打闹。
(4)车内不要大声喧哗,接电话时要说话轻声细语。
(5)不吃零食、嚼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6)听从司机的安排和指挥。
3.下车礼仪。
(1)到站后,先行整理好自己的衣着,让后走动的是前排同学。
(2)下车时不要瞎闯,等车停稳后才能下车,并且往马路的方向摆手示意;(3)下车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进车时的座次有序下车,并不能乘坐车上。
三、教学流程1.导入。
利用图片展示不文明乘车的后果,引导幼儿表达自身对于礼仪敬畏的态度,建设文明乘车的态度。
2.知识讲解。
给幼儿普及正确乘车的相关知识,明确乘车前的准备工作、乘车注意事项和下车礼仪的要求,强化安全和礼仪意识。
3.活动体验。
分小组,让幼儿仿照着讲解流程,线上操作乘坐公共汽车,正确为进入、乘车、下车梳理流程,在互联网上寻找管公共汽车安全知识的图片普及。
4.检查结果。
检查孩子的操作过程和理解能力,梳理出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场景中的疑惑点,优先解决。
5.总结。
请孩子回到家后,再次提醒家长注意乘车礼仪,一起做文明、安全、互育体验、分享感动。
四、教学评估1.针对活动流程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指示,按照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进行观察和评分。
2.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于危险等的安全意识。
3.观察活动结束后孩子的行动和言行礼仪,判断活动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后续持续的教育活动,明确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并不断地提醒,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乘车礼仪,树立行为安全和对于交通的尊重,让幼儿在自我实践中体会乘车礼仪的重要性,不断地巩固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乘车礼仪》(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乘车礼仪》中班教案《乘车礼仪》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功德意识及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学习乘公交车时不推不挤、主动买票、让座等基本礼仪,学会文明、安全乘车,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乘车礼仪》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学习乘公交车时不推不挤、主动买票、让座等基本礼仪,学会文明、安全乘车。
2.培养幼儿的功德意识及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歌曲《让座》乘车礼仪歌、扮演老爷爷的幼儿。
活动过程:一、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
今天我们要乘车到赤峰动物园去,现在让我们站在站台上等候吧。
我们应该怎样等车呢?1.排队:这时候有几个人挤来挤去,不排队。
教师:,他们这样挤来挤去好吗?为什么?小结:我们也来提醒他吧"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 这样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一定又快又好。
2.幼儿上车:听喇叭声(师:听,又开来一辆车,就是这辆车了!这辆车哪里是前门、哪里是后门呢?让我们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吧,一边说"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3.投币买票: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身高超过一米一要买票)互动:量身高。
4.安全:这时,有位小朋友将头伸出了窗外。
提问:嘀嘀出发咯!看,这些乘客--,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谁来提醒他?讨论:在车上还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如果幼儿说不出的话,提示:假如车子摇摇晃晃站不稳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小结:我们要拉好扶手来坐稳,手臂脑袋不外伸。
师:嘀嘀!车辆启步,请拉好扶手。
5.让座:师:步行街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汽车呀刚停下,上来一位--?老爷爷呀年纪大,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老爷爷表扬幼儿:小朋友你谢谢你们让座位给我们,你们都很有爱心。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乘车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行为教学目标:1.了解礼仪的概念及其在公共场所的重要性。
2.掌握乘车的基本礼仪规范。
3.培养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意识和行为能力。
教学重点:1.礼仪的概念及其在公共场所的重要性。
2.乘车礼仪的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意识和能力。
2.如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1.课堂教具:图片、PPT、视频等。
2.课堂物品:乘车地图、乘车指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问:“大家觉得什么是礼仪?”2.幼儿回答:“行为规范、做事规矩等。
”3.教师再问:“在公共场所,为什么要有礼仪?”4.幼儿回答:“可以保持秩序、避免冲突等。
”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分析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
2.教师介绍乘车礼仪的基本规范,如:排队、让座、进出车门等。
三、操作(20分钟)1.教师播放介绍乘车礼仪的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
3.教师出示乘车地图、乘车指南等,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地铁、公交线路,并解释各种线路的乘坐规范。
四、实践(3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模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场景。
2.幼儿依次排队、按乘车地图和指南选择乘坐路线、进出车门等,体验乘车的基本礼仪规范。
五、延伸(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公共场所礼仪的其他种类。
2.教师介绍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礼仪,如:礼貌用语、餐桌礼仪等。
六、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所学。
2.幼儿发表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礼仪的概念及其在公共场所的重要性,掌握乘车的基本礼仪规范。
较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意识和行为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素养。
幼儿乘车礼仪的教案教案名称:幼儿乘车礼仪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安全乘车的意识和习惯。
2.培养幼儿礼貌待人、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通过幼儿乘车礼仪的培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4.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学习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
2.学习如何排队上下车。
3.学习如何让座给需求特殊的人。
4.学习如何正确上下车,并与司机交流。
教学准备:1.图片、卡片等教具。
2.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入话题,询问幼儿平时是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经历过哪些情境。
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幼儿对乘车行为的了解程度。
步骤二:学习公共交通工具的基本知识(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向幼儿介绍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乘坐规则,包括买票、刷卡、安全带的使用等。
步骤三:学习如何排队上下车(10分钟)教师模拟乘车排队的情景,引导幼儿学习排队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排队上车的过程。
步骤四:学习让座礼仪(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向幼儿介绍什么样的人需要让座,并示范如何礼貌地让座。
随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需要让座的人和让座者,锻炼幼儿礼貌让座的能力。
步骤五:学习正确上下车的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和解释上下车的正确方法,包括等待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从车门的右侧上下车等。
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正确的上下车方法。
步骤六:与司机交流的技巧(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教授简单的对话技巧,教导幼儿如何与司机进行交流。
例如,上车时说“请师傅您好”,下车时说“谢谢师傅”。
步骤七: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再次强调乘车的安全和礼仪问题。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次实践,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拓展活动:1.家庭场景模拟:安排家长和幼儿一起扮演乘车的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乘车礼仪。
2.角色扮演:组织幼儿分组,进行乘车礼仪角色扮演比赛,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幼儿园中班安全乘车教育教案幼儿园中班安全乘车教育教案(通用5篇)幼儿园中班安全乘车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的:1、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乘车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初步了解乘车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能让幼儿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活动难点能让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安全挂图、公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汽车图片,谈话引出内容。
你坐过汽车吗?坐车时应注意什么?二、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加以讨论,重点了解乘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三、总结,教育幼儿乘车应注意安全。
问:那么,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正确的做法。
2、教师总结:如乘车下车都应该排队,不把头、手,伸出车窗,不在车上乱跑动、不吃带棍状的食物等。
活动反思: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安全活动——《安全乘车》。
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讨论:乘车应注意什么安全?由于这种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一话题一展开讨论,幼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乘车经验。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借此契机,我利用幼儿的椅子,组织幼儿玩《安全乘车》的游戏,我当司机,把幼儿的椅子排成两排当公共汽车的座椅,游戏时提醒幼儿乘车时应注意什么安全,这样的游戏把幼儿的激情顿时提高起来。
游戏中,幼儿既体验了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乘车的安全,整个活动效果非常好。
幼儿园中班安全乘车教育教案篇2设计意图在幼儿教育里面,安全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乘车安全。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乘车安全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乘车时抱着孩子才收最安全的。
而小朋友呢,对于乘车的认知还少,不知道如何乘车是安全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活动,增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乘车及下车时的安全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乘车礼仪》
活动目标:
1.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学习乘公交车时不推不挤、主动买票、让座等基本礼仪,学会文明、安全乘车。
2.培养幼儿的功德意识及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歌曲《让座》乘车礼仪歌、扮演老爷爷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
今天我们要乘车到赤峰动物园去,现在让我们站在站台上等候吧。
我们应该怎样等车呢?
1.排队:这时候有几个人挤来挤去,不排队。
教师:,他们这样挤来挤去好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也来提醒他吧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这样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一定又快又好。
2.幼儿上车:
听喇叭声3.投币买票: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互动:量身高。
4.安全:这时,有位小朋友将头伸出了窗外。
提问:嘀嘀出发咯!看,这些乘客--,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谁
来提醒他?
讨论:在车上还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小结:我们要拉好扶手来坐稳,手臂脑袋不外伸。
师:嘀嘀!车辆启步,请拉好扶手。
5.让座:
师:步行街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汽车呀刚停下,上来一位--?老爷爷呀年纪大,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还是让售票员阿姨来让座吧,我们小朋友还小,要保护好自己。
一起唱歌《让座》。
是呀,我们小朋友都很有爱心,会关心老人,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歌来表扬自己吧。
提问: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给他让座呢?小结:雨雪天,伞收好。
老弱残,照顾到。
师:滴滴!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
6.收伞:不一会外面下起了雨师:长青街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汽车呀刚停下,上来一位--?叔叔,叔叔手里拿着伞,小朋友看看刚上车的这位叔叔是怎样收伞的?小结::雨雪天,伞收好。
老弱残,照顾到。
二、师幼共读《文明乘车礼仪歌》
原来乘车还有这么多的礼仪呀,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乘公交,先买票。
排好队,不吵闹。
雨雪天,伞收好。
老弱残,照顾到。
三、教师总结乘车礼仪:
候车要先看清站牌和行车方向,然后排队候车,不要夹塞,也不要往车道上挤,上车要按次序,有老人、小孩、病人上下车,要尽力
扶助。
上车后不要争先恐后地抢座位,要往车厢中间走动。
对病人、孕妇和抱小孩的同志要主动让座。
站立车厢时要扶好站稳,以免刹车时挤撞、踩踏到别人,碰了别人要道歉。
下雨天乘车,在上车前应把雨伞折拢,雨衣脱下叠好,不要把别人的衣服弄湿。
乘车时,不要吸烟,不吃带皮带核的东西,不要把头手伸到车外,不在车内大声交谈,更不应嬉笑打闹。
到站前,提前向车门移动,下车时要按次序下,注意扶老携幼。
活动延伸
家园配合:让家长带幼儿乘坐公交车,实际感受文明乘车。
小百科:乘车,出行方式之一,指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火车、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