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政治学理论研究综述

高建、佟德志

2009年,我市政治学理论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批政治学理论的重大立项取得进展,并逐渐形成系列成果,这包括公开发表的系列论文,也包括专著、教材、译著等多种成果。限于篇幅,仅选其中部分相对集中的主题做以研究综述。

一、政府管理研究

政府管理研究是我国政治学界研究中极为重要,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主题,一直是我市政治学、行政学学者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政府改革、政府过程、公务员比例、政府职能等多个方面,我市学者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回顾与建议: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回顾了政府30年来的机构改革,提出应努力通过适当拉大改革周期、重新确定机构改革目标、加强政府职能分类分层次指导等途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向更具实质的阶段发展。

在《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一文中,张彬、朱光磊从比较的视角和技术的层面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府过程的利益综合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利益综合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渠道输入、多层级过滤、综合平衡考虑多方利益需求的有序化统合过程,这一过程对中国政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在《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一文中,朱光磊、李利平认为,中国目前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维持在接近1%的水平上,基本符合公务员规模配置的一般规律,中国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公务员的总量,而是其内部存在着的某些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②

在《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一文中,杨龙、彭彦强从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对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做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间让渡的行政管辖权主要涉及关于经济要素在辖区间流动的行政管辖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的行政管辖权、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区域公共物品的提供权。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对于合作收益的讨价还价,最终都要通过地方政府间行政管辖权让渡达成共识,并通过形成文本的方式将利益分配方案固定下来。③

在《论管理性政府形态的管理模式和理论的演化》一文中,仲崇盛将管理性政府形态可以区分为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治理型政府三种基本类型,与此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分别为统治行政模式与专制统治理论、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行政理论、治理行政模式与治理理论。这三种管理性政府形态、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类型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各自的内涵和时代特

①张彬、朱光磊:《从“利益综合”环节入手深化中国政府过程研究——对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技术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②朱光磊、李利平:《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9期。

③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征差异明显。①

在《论社会正义实现的政府管理途径》一文中,仲崇盛、管淑侠探讨了在实现社会正义过程中的政府作用,认为其途径主要包括:使实现社会正义成为政府管理的责任目标;使人本行政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理念;使服务型政府成为管理性政府的基本形态;使民主行政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模式;使社会正义成为公务员的重要职业道德准则。②

在《从“5·12”抗震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协同合作》一文中,常健、符晓薇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的协同合作;而“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是这种协同合作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民间组织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应当转变以往的以管制为主的方式:应当提供激励和便利,减少障碍设置;予以引导,而不是强制命令;委托专项服务,而不是直接提供组织经费;提供法律约束和制度化监督,而不是行政化管制和心血来潮的审查。③

我市政治学者对政府管理的研究还特别关注了我市,尤其是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贺曲夫、靳润成、吴春华、刘焱从管理体制问题出发,在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三个改革方案,并在对其进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阶段性选择,以促进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④张霁星则从大部门制改革对天津市政府以大部门综合运行为特色的第六次机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次机构改革,对于正处在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关键阶段的天津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也是有相当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的。⑤

二、政党政治研究

以往国内学术界对政党政治的研究多在中共党史学科,从政治学理论的角度进行政党研究的并不多,所以,对政党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政党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本年度政治学理论对政党的研究明显增加,学科划分也比较明显,一部分研究仍然是从中共党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加强了传统政党政治研究;同时,也有一些从政治学基本理论的角度对政党政治进行研究,丰富了政党政治的研究。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文中,常士訚认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整合、政治民主、政治稳定等。中国政党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当代中国转型期,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华

①仲崇盛:《论管理性政府形态的管理模式和理论的演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②仲崇盛、管淑侠:《论社会正义实现的政府管理途径》,《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8期。

③常健、符晓薇:《从“5·12”抗震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协同合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④贺曲夫、靳润成、吴春华、刘焱:《滨海新区区域整合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⑤张霁星:《天津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意义》,《求知》,2009年08期。

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保障。①

在《政党与宪政的发生模式及经验分析》一文中,段志超分析了宪政与政党的发生模式,认为宪政的发展孕育和催生了现代政党政治,而政党政治又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宪政理论、原则和具体经验。作者考察了宪政与政党的两种发生模式,指出不同模式下政党与宪政的基本关系及其发展形态虽然有异,但亦有许多共同点。②

杨龙从5·12”抗震救灾的实践出发认为,带有人身强制性、分离倾向的政治动员已非中国共产党所依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政治动员才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以及随之所带来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心理意识等各方面的变化,使得政治动员在内容、形式上都必须有所不同、有所创新。③

段志超考察了政党政治危机下当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形态,作者指出了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特征:任何形态的政党政治都同样面临危机;政党政治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仍将表现出不平衡性: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并出现新的形式;世界政党格局有明显的“右盛左衰”迹象:政党政治趋向多元化,其面临的主要议题随着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④

在《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对政党政治的影响》一文中,段志超认为,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事实上成为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结构性要素,由政党性质使然,其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趋向阶级性,但同时又必须将阶级利益与社会利益作适当的调和,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的必要权威基础,从而也使政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延续。因而,他主张,在政党政治体制下,政党必须推进民主法治和道德文化建设以规范国家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特别需要解决好政党-国家-社会的关系、政党法治化与依法执政、政治竞争与政党适应性,以及政党结构-功能变革与国家权力发展的同步协调等重要问题。⑤

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党政治的总结也是2009年我市政党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伟江认为,根据党政关系调整的历程,理论界关于党政关系的研究先后遵循两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思路:“党政分开”与“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思路从“党政分开”到“党政关系规范化”的转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党政关系研究的基本脉络。⑥杨龙、王达梅则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机制入手,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这种利益表达和综合机制不仅发挥民众表达利益要求的功能,而且有助于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但这种利益表达和综合机制也存在着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表达和综合机制仍然是一项

①常士訚:《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②段志超:《政党与宪政的发生模式及经验分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11卷04期。

③杨龙:《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④段志超:《“政党政治危机”与当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形态》,《求实》,2009年01期。

⑤段志超:《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对政党政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5期。

⑥秦伟江:《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党政关系研究的基本脉络》,《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重要任务。①

三、民族问题研究

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市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2009年,我市学者先后出版了《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②以及《民族学概论》③两部著作,同时,我市学者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不仅推动了民族政治研究的进步,同时,也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智力参考。

实现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稳定是当代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常士訚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了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在《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一文中,常士訚明确指出,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族际政治整合的核心,资本支持下的西方族际政治整合具有难以回避的局限性,和谐理念指导下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具有辩证性质和战略性质。④在《异中求和:当代族际和谐治理的新理念》一文中,他在对当前“族际政治民主化”的两面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以异中求和为重要内容的新的族际治理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当代中国要继续坚持和而不同的族际政治整合理念,同时要注意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族际政治整合理念与经验,以使当代中国的族际政治更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在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作者认为,国家的宽容、政府的积极作用与族群对政治与社会的参与,是实现现代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重要途径。⑤朱军、高永久从决定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的特殊矛盾出发,认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长之“分”与国家统一性之“合”的张力,决定着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具体表现为现实性、政治性和构建性三个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承认和保护民族成员单位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的集体权利,则是缓解这种结构性张力的关键。⑥

此外,在民族社区理论、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政治认同以及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我市学者也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单菲菲、高永久认为,为了适应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少数民族也应当有序参与政治。通过建立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分析框架并解析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特殊性,在分析框架辅助下,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入手,探讨扩大少数民族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⑦陈纪、高永久对少数民族政治认同进行了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民族政治体系的心理反应,是民族政治体系与少数民族成员各自的政治实践,它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并且二者密切相关。

①杨龙、王达梅:《中国独特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机制:现状、问题与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20卷04期。

②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高永久:《民族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④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⑤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族际和谐治理的新理念》,《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7期。

⑥朱军、高永久:《“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⑦单菲菲、高永久:《少数民族有序政治参与问题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少数民族成员及其政治实践构成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村社层面的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主要类型。①

在《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内涵及建设》一文中,秦伟江提出了在民族自治地方建设“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议。制度供给和财力保障是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两个关键变量。在现阶段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遵循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等原则的指导,建设“项目导向型”政府,实行基本公共物品的项目式供给,是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可行途径。②

四、中国现代政治的传统资源研究

就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来源来看,它不仅包括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也包括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从这个角度来看,挖掘现代中国政治的传统资源有其重要意义。当然,这不仅要正确地看待历史传统,同时,还要发现其与现代中国政治之间的勾连。

在《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一文中,刘泽华认为,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观念中,并无"公民"的踪迹,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人们政治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臣民与公民无论实质、内容抑或表现形式都是大相径庭的。③

同样作为理解中国思想传统的文章,在《密涅瓦的魅惑:传统视界下的政治思想》一文中,任锋亦充分地注意到了思想传统本身的多解性、争议性与复杂性,作者强调遵守史家纪律的前提下对于思想史料的通读精读:作为开放对话的传统指出研究者如何应对还原与诠释构成的微妙境地,并尝试将其转化为知识增长的一种积极方式:作为与文化认同相关的传统建议培养一种多方位反思性的心智,在与传统和外国资源的关照中探索一条内生外融的新启蒙理路。④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研究构成了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先秦时期的先王崇拜与德治思想》一文中,吴德义、康民军认为,先秦时期的先王崇拜是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的。先王崇拜主要表现为先王神圣化以及“法先王”思想的流行。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当时的思想家在先王崇拜的浓厚社会氛围中,竞相提出了效法先王,实行“德治”的主张,但他们对“德”的阐释各不相同。儒家德治思想最终在争鸣中取得主导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⑤在《略论朱熹的道德本体论思想及借鉴启示意义》一文中,温克勤认为,朱熹的本体论思想突显了儒家道德本体论的即内在即超越、即本体即工夫的鲜明特征。作者认为,朱熹的客观唯心论性质和为封建伦理纲常的绝对性、永恒性辩解应予以批判,而其中一些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在历史上对伦理学研究和道德教

①陈纪、高永久:《“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②秦伟江:《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内涵及建设》,《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③刘泽华:《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炎黄春秋》,2009年04期。

④任锋:《密涅瓦的魅惑:传统视界下的政治思想》,《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⑤吴德义、康民军:《先秦时期的先王崇拜与德治思想》,《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今也有某种借鉴启示意义。①在另一篇论文当中,温克勤仍然是从本体论出发,对王阳明道德思想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王阳明的道德修养工夫论是由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决定的,也是其道德理论的宗旨和核心内容。王阳明和朱熹的道德本体都共同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素,不同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②

五、政治文明研究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我市政治学者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性多重主体复合结构》一文中,段志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植根于公民社会,公民主体性的实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当前,推进这一进程的现实主体呈现出多重主体复合结构的特点,在这一结构中,基于我国完政体制、中共的领导体制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是主导政治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核心;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和政治团体,各个制发性政治主体在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职能的同时,也在建设政治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民主教育、政治录用、政策执行、社会动员、思想政治工作等功能。以党为主导的制度性多重主体复合结构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包括政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③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属性及其现实推进》一文中,段志超指出,在“三个文明”的整体结构中.政治文明既具有独立性,同时也与其他两个文明具有融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对全球性文明交融进行自觉的辩证扬弃。政治文明最深厚的基础在于社会公民。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切实有效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质量和参与效能,实现高水平的政治参与。④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点思考》一文中,段志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自的性质、内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之外;必须从我国的历史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⑤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特点和结构》一文中,段志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规定性及其各有机构成部分在中国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进步方式和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法治和德治的统一,全面性与人的本质丰富性的统一,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结构统一于自然一社会

①温克勤:《略论朱熹的道德本体论思想及借鉴启示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②温克勤:《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3期。

③段志超:《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性多重主体复合结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④段志超:《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属性及其现实推进》,《学习论坛》,2009年05期。

⑤段志超:《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点思考》,《湖湘论坛》,2009年02期。

一政治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具体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外在结构系统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系统内结构。①

①段志超:《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特点和结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针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的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更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在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词:品牌、品牌建设 1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他非常形象的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这些要素的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些销售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1]。” 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和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为消费者对其使用产品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2]。 本文认为,朱华锋为品牌写的一个构成公式很清晰准确地表述了品牌的内涵,即:品牌=品名+品记+品类+品质+品值+品德+品行[3]。 大卫·奥格威(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将罗塞·瑞夫斯的USP 理论看作是在强卖,奥格威认为品牌的建立与提升是要塑造一个个性与发布一项成功的广告运动,这十分重要。企业必需思考品牌要用塑造怎样的形象,形象代表着个性,和人一样,产品也要有自身的个性,是产品形象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或者失败[2]。 定位理论的创建者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认为企业品牌提升的关键是要在目标

整理精品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 。 。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 文献的综述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假定出发,经济学家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民营企业的成长绩效,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挑战了“传统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进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具体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从产权已基本清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未来状态?随着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我们如何预测它下一步的表现?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评价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观点。与早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产权安排被视为外生变量,市场竞争、激励与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强调。第三部分介绍围绕产权安排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尽管文献的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从Grossman-Hart-Moore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起步

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各种关于企业改制原因的假说。一般认为,地方政府退出与企业改制内生于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水平。随着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性质被更多地展现出来。 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效率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具有渐进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非同步性的特点。这构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初始环境。早些时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设计的“大爆炸”模式进行改革的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推动这种增长的竟是有惊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定义的乡镇企业。起初国内学者曾从经济行为的逻辑性与财产所有制无关的假定出发,运用兰格(Lange)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基本没有得出什么有解释力的假说。根据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模型似乎也一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由于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一样,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并没有对信息不完全的现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管理人员的激励结构,而这一点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软预算约束”(Kornai,1998)的改变,致使经理的激励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进行私有化也可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们已经观察到的,与积极推行私有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给予经理人员更多的利润方面走得最远(热若尔·罗兰,中译本,2002)。乡镇企业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励机制的改进向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激励。例如,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经理人员的收益不断增加;乡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税收和利润(萧好,2000)。 沿着竞争与激励之间关系的思路,田国强(1995)通过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激励机制变化对乡镇企业效率的影响。他从产权界定与资源有效配置的关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潘炳英 学号200808020321 所在院系商学院营销系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老师汪嘉彬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考试方法提交课程论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 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使得传统的地理空间被超越,也使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受到挑战,许多人质疑地缘政治学本身存在的意义。现时代地缘政治研究依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并被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研究需要拓展新的研究视阈。其中,区域、非传统安全、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地缘空间的拓展等已成为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地缘;政治;陆权;海权 一、地缘政治学说的缘起 自 19 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地缘政治学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地缘政治学,亦称“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把诸如疆域、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解释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态势和国家的政治决策”①。《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述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的分析研究”②。 综合国内外地缘政治论著中所述的思想,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地缘要素,二是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三是地缘政治(战略)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四是全球性的地缘政治问题,五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地缘政治战略等等。其研究的内容是地缘政治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地缘政治的研究历程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处于世界体系中心的西方国家,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战争掠夺和殖民瓜分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主要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被后世视为地缘政治学创始人的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和“生存空间”理论,在客观上为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外 ①《辞海》(1999年普及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12页. ②《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卷,第68页.

文献综述示例

四、文献综述 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客观现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路径是未来趋向,这两方面是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国内外终身教育研究看,尚无专门论述者。 (一)现实基础研究文献综述 终身教育发展现实基础研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均颇为浩繁,因此从中梳理出研究脉络实非易事。下面仅就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经济差异和中国功利主义文化传统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1.中央与地方关系相关研究 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受制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关于后者,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仅在政治学著作中有所涉及,在行政体制改革一类的文献中也是主要研究内容,更有很多著作直接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综合现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中国政府职能。“对中国来说,这一课题显得更为重大而深刻”1,它是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因素和着力点,“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评价标准”2。②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历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但基本都以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主要分界点,认为1978年之前是中央集权阶段,之后为逐步分权的时期;不同学者对1978年之前和之后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3③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类型。当前 1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32. 2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58. 3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46-251. 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46-148. 金太军,赵晖.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51-283. 夏丽华.6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特点与当前的改革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领导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当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是企业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随着无形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升高,如何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领导的领导理论。领导理论影响着员工绩效,形成组织氛围,潜移默化构成组织文化,那么什么样的领导理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员工积极性,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呢?从而提高员工绩效呢?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在中国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研究领导理论更具实际意义,也是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际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有斯托格迪尔[Stogdill],鲍莫尔为代表的特质理论,E.Fleishman(1948)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及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提出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三隅二不二的PM模型,及中国的相关领导行为理论PM研究, 费德勒模式,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佛鲁姆(V.H.Vroum)和耶顿(P.W.Yeton)又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等为代表的领导权变理论。 本研究综述上述领导理论,希望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够提升中国管理者的领导行为。 关键词:领导理论,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领导理论的发展历程 (4) 第二章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 (4) 第一节领导特质理论 (4) 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 (6) 第三节领导权变理论 (11) 第四节领导风格理论 (16) 第三章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17) 第四章对各领导理论的评价 (18) 参考文献 (19)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32 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33期 牌是相关事物的象征,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 (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 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自1931年美国宝洁公司(P&G)的麦克尔?罗伊提出品牌经理制以来,品牌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实业界的操作需求带来了品牌理论研究的繁荣。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笔者根据品牌一词在使用时具体语言环境的差异,把对品牌的理解划分为三类:服务的理念、利益的源泉和进化的角度。 品牌的传统观——服务的理念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让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 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 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纵览当前国内外品牌界,对于传统品牌观的描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张焱、张锐,2004)。 (一)符号说 Lynn B.Upshaw(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D.Benneh,1998);Philip Kotler(1997)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从本质上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 (二)情感说 由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是具有创新性的,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 :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 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宋旭琴1 向 鑫2 (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广州 5107252、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广州 510090) 品 内容摘要: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 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这些名称和标识等会由于不同的品牌表述方式而产生差异,又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观念。本文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并对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以期能对品牌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概括,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关键词:品牌 品牌理论 品牌观念 性价值(personality),因此,品牌管理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建立品牌的个性,要创造性地运用广告资源来为品牌建设(即企业的长 期收益)投资。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而且由于其心理和社会的价值而被喜爱。David A.Aaker(1993)则指出,目前大多数经理仍然过多地关注于短期的财务收益,而不注意对品牌的长期投资。Lannon和Cooper(1983)坚持了品牌创建中的情感主题,他们运用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并指出美国广告方式(其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欧洲广告方式(其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的不同特点。 (三)关系说 奥美公司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的关系,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后拥有者,品牌是消费者经验的总和。Michael Perry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结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苏晓东等(2002)认为,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号,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基于这个认识从而架构了“7200品牌管理系统(BMS)”。 (四)资源说 Alexander L.Biel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无形资产,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预期未来的进账远超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品牌所需的扩充成本;而陈伟航则指出,品牌会渗透人心,因而形成不可泯灭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的妥善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韩志锋认为,品牌是企业内在属性在外部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资源,它不仅是企业内在属性的外部环境集中体现出来的(外化的)有价值的形象标志,而且因为其能整合企业外不同资源对企业内在属性发展产生反作用,它更是一种资源。 营销谋略 Sale Stratege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品牌形象文献综述

1前言 生存在于生命的延续,更在于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的激发和升华,企业的生命也是如此。面对当前残酷、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更需要企业在生存中不断开拓和创造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市场竞争、品牌竞争等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在信息日益共享的“信息时代”产生了众多趋同现象,即同类商品之间的技术、服务、价格等的水平越来越难分上下。为此,作为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手段——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制胜的法宝。 品牌形象是品牌构成要素在人们心目中的综合反应,也是消费者记忆中关于品牌的所有联想的综合感知。品牌形象由品牌的内在形象和品牌的外在形象构成,其中品牌内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产品形象和品牌文化形象,品牌外在形象主要包括品牌标识形象和品牌信誉形象。品牌形象塑造,就是指成功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构筑、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将国内外关于品牌形象相关理论、品牌形象测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塑造四方面的研究资料整理归纳,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品牌形象相关理论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供理论依据。在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USP理论、多重属性模型、BI理论、比尔品牌形象理论以及我国学者罗子明的品牌形象的特性及构成理论。 (1)USP理论又称独特销售说辞理论[1],是罗瑟·里夫斯提出来的,主要应用于广告策划中。该理论在消费者是理性思维者的前提假设下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只记住品牌的一个东西即强有力的主张或概念,并进一步认为在消费者心目中,一旦将这种强有力的主张、说辞或许诺同某一特定的品牌联系起来,就会给该产品以持久受益的地位。 (2)多重属性模型多重属性模型是消费者行为学中最常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消费者品牌偏好的理论之一。多重属性模型有许多变式,如“信念-评价模型”、“信念-权重模型”、“决定-属性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来源于费什1996年提出的“期望-价值”模型。 (3)BI理论又称品牌意象说[2],是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在1948年提出和倡导的。品牌意象说中的“意象”与“品牌形象”中的“形象”所对应的英文都是“image”,但所指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指象征性的、表现价值观念的联想。奥格威认为:同类产品的许多品牌,就其物理属性的差别而言,消费者是很难区别的;营销者主要通过广告等手段赋予品牌不同的联想来达到这一目的。只要这些联想符合目标市场的要求,它们就会赋予品

公共治理文献综述

公共治理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公共治理,是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法意识形态的公共行政。这种新型的行政就是“治理”式的行政。20世纪末,该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发展和行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它强调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各种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及互动合作,打破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对当前我国的政府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政府改革综述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及背景 治理理论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国家内部,政府被视为“超级保姆”,职能扩张、机构臃肿、服务低劣、效率低下,财政危机遍布各国,社会分裂和文化分裂同时出现。在国际市场上,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联合国的安全机制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力量也无法拯救世界一些地区大规模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毒品,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科技风险、环境保护等问题已对国际社会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既重视发挥政府的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治理的主体。除了包括一国的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公共组织、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行业协会、科研学术团体和社会个人等等。 2.治理的对象或客体。凡是现实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事务和活动,无不是治理的对象。 3.治理的手段方式。除了国家的常规手段和方法外,更多的是强调各种机构、团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 4.治理的目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① (二)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② ①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M].理论探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顾客感知的质量是良好的,反之则是低下的。顾客的期望由市场沟通、口碑、企业形象和顾客的需要所决定。服务质量包括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同年,瑞典的Lehtinen提出了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与其遥相呼应。从此将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只关心结果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与地缘政治学相关的术语,掌握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理解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问题: 与地缘政治学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 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创建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学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时数:2课时。每节0.5课时。 第一节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地缘政治学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它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术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的范围包括政治学、地理学、经济学、军事战略学、历史学等,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各种概念和术语必须加以辨析。 一、地缘 ?地缘?一词的基本解释是?地球的、土地的?。国内的学者在研究地缘政治学、国家安全地理或地缘战略时的界定有:(1)?‘地缘’实质是指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2)?‘地缘’一般是指因居住在同一地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指的是以地理位臵、综合国力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生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地缘文化等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作用。? 综合来看,我们主要从下列几个层次理解?地缘?的内涵: 一是地理的现实。 二是地理环境和人类事务之间的联系,即人—境关系,这是从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而言的。 由此可见,?地缘?包含了地理的内涵和地理的延伸内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和人类事务研究之间的桥梁一旦建立起来,对人—境关系的研究似乎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地理环境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而,当?地缘?成为一个口头禅时,它强调了当今时代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作为?政治学?的前缀,则要求政治行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二、地缘战略 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战略本身有其发展的

《政治学文献综述》(技能培训实践)成果论文汇报

石河子大学2015至2016学年第二学期 《政治学文献综述》(技能培训实践)成果论文汇报班级:14政治1班姓名:马建安学号:2014502102 成绩: 写作要求: 1.题目:《政治学文献综述》(技能培训实践)成果论文汇报 2.综合查询有关文献,论证严谨,层次分明; 3.30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论据充足,主题明确:90-98; 2.摘抄:50; 3.网上下载:0。 命题组长签字: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型社会的到来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两会”期间,延迟退休年龄则一度成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此,我国政府也积极研究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具体政策。许多学者对此也变达了他们的主张与态度,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本文将主要围绕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对延迟退休年龄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归纳和评述,并在其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当性的建议。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社会保障、就业 一、引言 “人社部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方案:2015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中国全球最早”。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为此,再度掀起了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大讨论。从目前现状而言,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消失殆尽,而这一政策的施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但是,社会上不同的声音却此起彼伏,对该政策的推行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07年起,我国的学者、媒体、乃至众多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开始了对是否会推迟年龄的问题表示了积极的关注。发展到目前涌现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保持现有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变;二是延长退休年龄;三是实行弹性退休

品牌权益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品牌权益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品牌权益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乔均,储俊松,傅培培 摘要:品牌权益是对品牌研究的前沿理论。本文从品牌权益概念出发,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品牌权益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中重点介绍了品牌权益的概念、内涵,以及基于不同视角品牌权益模型中的Aaker模型、Keller 模型、Biel模型、Netemeyer模型、Jinchao Yang模型和Krishnan模型等进行系统阐述,从而对品牌权益的内涵、管理及测评进行总结并给出简单评价。关键词:品牌品牌权益模型综述 一、引言 西方国家对于品牌理论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55年,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由于品牌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理论的研究在内涵上不断深化。最早系统地研究品牌的是大卫·奥格威(David.Ogilvy),他认为品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应根据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和自身的经验来界定,它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一切感觉的总和。科特勒(Pilip.Kotler)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在半个世纪中,关于对品牌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上世纪50年代末USP 理论(Rosser Reeve,1961)、60年代品牌形象策略(David.Ogilvy)、70年代的品牌定位理论(Rise&Trout,1981)和80年代的品牌权益理论后,国

外对品牌理论研究逐渐成熟。90年代初,有人明确提出(Jean-Noel Kapfer,1992)一个品牌能体现有六层意思: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1]。此后各种关于品牌个性、形象、内涵、价值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涉及的学科交叉更加广泛。品牌是一个综合的框架系统,是产品和企业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各种属性的综合体现。品牌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通过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当前主要的品牌权益模型。 二、品牌权益的概念梳理 对品牌权益(Brand Equity)的研究源自上世纪80年代,广告学界从品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2],由于当时西方国家企业兼并浪潮的涌起,该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品牌研究者对品牌权益的定义有多种。为了以下研究的便利,我们将品牌权益的不同概念作了以下梳理。美国市场营销研究院(MSI)将品牌权益定义为品牌的顾客、渠道成员、母公司等对于品牌的联想和行为,这些联想和行为使产品可以获得比在没有品牌名称的条件下更多的销售额和利润,同时赋予品牌超过竞争者强大、持久和差别化的竞争优势[3]。法奎哈(Farquhar,1989)将其定义为:与没有品牌的产品相比,品牌给产品带来的超越其使用价值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4]。阿克(Aaker,1991)认为品牌权益是指:与品牌、名称和标识等相关的一系列资产或负债,可以增加或减少通过产品或服务给企业或顾客的价值[5]。科勒(Keller,1993)对品牌权益的定义是消费者由于品牌知识的不同对品牌的市场营销行为的不同反映,而品牌知识由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组成[6]。舒科(Shocker,1994)等从两个视角界定品牌权益:消费者角度,即产品物质属性所不能解释的在效用、忠诚和形象上的差异;企业角度,即有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