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和溴己新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29.40 KB
- 文档页数:5
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的应用情况。
方法以通气指标及不良反应为研究参考,抽取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入院)COPD急性发作期者分组研究,对照组使用溴己新治疗,研究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以及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及药物性方面盐酸氨溴索优于溴己新。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溴己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这是一种以肺部生成器质性病变为主的病症类型,此病变会逐渐发展,出现不完全的气流受限,最后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
COPD在缓解期可能只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然而如果病人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咳嗽、气短、喘息,有大量脓痰、粘痰,并且伴随着体温的升高变化,则处于 COPD的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和溴己新治疗,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进行分析[2]。
本次研究以通气指标及不良反应为研究参考,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的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入院)COPD急性发作期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年龄46-79岁,均值(56.86±2.04)岁;病程2-10年,均值(6.21±0.35)年;研究组年龄48-78岁,均值(56.55±2.33)岁;病程2-11年,均值(6.15±0.28)年;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要求;年龄>18岁;符合急性发作期表现。
排除标准:存在药物过敏史;存在肝肾功能障碍。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平喘治疗,对照组另使用溴己新(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1022093)治疗,静脉滴注,每天2次,每次4g,将其加入到100mL葡萄糖中用药。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近期收治入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溴己新治疗,与观察组形成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相关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区别.结果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溴己新,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各项相关症状均得以改善,盐酸氨溴索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溴己新;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15-01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等.早期症状轻微, 多于冬季发作;晚期时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其发生主要与吸烟、大气污染、细菌、病毒感染以及过敏等因素有关.本文为了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现从我院选取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氨溴索和溴己新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具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近期收治入院的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8例.所有患者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4.7)岁.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以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临床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入选患者无对盐酸氨溴索以及溴己新过敏者;(3)患者入选前未进行过相关药物的治疗.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吸氧、止咳祛痰、平喘治疗.1.3.1观察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5m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增至每次30mg.1.3.2对照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溴己新静脉滴注治疗,每天两次,每次4mg.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 1.4观察指标(1)治疗总有效率;(2)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症状评分;(3)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疗效评价显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干湿啰音等体征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干湿啰音等体征减轻;无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气喘等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干湿啰音增多.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的比较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给予溴己新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的比较(n,%)3讨论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吸烟史,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吸烟者的患病率为不吸烟者的2-8倍,患病率与烟龄以及吸烟量呈正相关.生活中尽量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刺激呼吸道粘膜,使肺的自我清除功能受损,也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此外, 感染以及过敏体质也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类,临床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发展到晚期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该病的治疗不容忽视.临床上常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有良好的黏痰溶解作用以及呼吸道润滑作用,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呼吸液分泌以及纤毛的运动,促进痰液的排出,具有显著的排痰效果. 本文为了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的临床疗效,现从我院随机选取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另一组患者用溴己新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与溴己新相比较,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慢性支气管炎的各项相关症状均得以改善,应用盐酸氨溴索的不良反应较少,其临床疗效显著,应在临床加以推广,造福更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参考文献[1]刘波.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32-2533. [2]苗凤英,魏汉林,伍青等.三拗片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4例[J].中医杂志,2013,54(22):1957-1958. [3]郭景东.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86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7):143-144. [4]张丽萍,李明,李明霞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55-56.。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摘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方案,但对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我们对作用机制、治疗作用以及联合应用的疗效进行了综述,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联合应用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研究显示该方案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综合评价显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益,同时对血清炎症因子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望未来,该方案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溴己新、血清炎症因子、联合治疗、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伴有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和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
现有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控存在一定的挑战。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反应等。
而溴己新则是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对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可能能够更好地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和影响因素尚未有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11-29T14:54:36.0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陈发弟[导读]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海南省五指山市妇幼保健所 572299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方法:从2015年8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给予对照组盐酸溴已新治疗,给予试验组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
患者治疗前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比较试验组均更优,数据对比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以咳嗽和咳痰为主。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能是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感染因素和免疫、气候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1]。
患者一般缓慢发病,发病后病程一般较长,并且反复急性发作而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时,一般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中病原体可以使病毒、支原体、细菌和衣原体等。
本研究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所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1.87±5.96)岁,患者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1.85±0.52)年。
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95±5.89)岁,患者病程在7个月~3年,平均病程(1.75±0.61)年。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导致气道黏膜慢性炎症、纤维化和结构改变,从而引起呼吸道阻塞和气道过度反应。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溴己新是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药物,两者具有抗炎、祛痰、扩张气道等作用。
目前对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1.抗炎作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溴己新则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炎症指标,表明联合应用具有协同的抗炎作用。
2.祛痰作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祛痰作用,能够促进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改善气道通畅。
而溴己新具有抗细菌作用,能够减少支气管分泌物中的细菌感染,从而有利于支气管炎患者痰液的排出和症状的缓解。
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溴己新具有较好的祛痰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咳嗽、咳痰的频率和程度。
3.扩张气道作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扩张气道,改善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塞和气道过度反应。
联合应用溴己新能够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通透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扩张气道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的症状。
三、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协同的抗炎作用、较好的祛痰效果以及改善气道通畅的作用。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溴己新能够更好地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缓慢进展,易引起气道炎症和黏膜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炎、抗感染等手段来控制病情。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溴己新是常用的抗炎和抗感染药物,它们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对于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先进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是当前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趋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溴己新是一种强效的抗生素,对多种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溴己新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它们在机体抵抗感染、调节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程度,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选择了一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患者在接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每组25人。
实验组接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进行相同检测。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患者中,治疗结束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和腺体增生,导致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支持性治疗等。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具有镇咳、祛痰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溴己新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生素作用的药物,可有效缓解气道炎症和促进痰液排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血清炎症因子是衡量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其水平的变化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该研究,有望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估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揭示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溴己新的优势和临床意义。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确定联合治疗是否能够显著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评估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探讨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进一步探讨和推广该联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给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吸氧、支气管解痉平喘及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
(1)对照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2093),4 mg/次,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
(2)观察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03773),15 mg/次,加入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及副作用。
1.3?疗效判定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消失,听诊时两肺呼吸音清,x线胸片明显好转;好转: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明显好转,听诊时两肺呼吸音粗或啰音有所减少,x线胸片有所好转;无效: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均无变化[3]。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3?讨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4]。
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近期有调查研究显示[5],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吸烟、粉尘、家族史、既往史、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相对狭窄,弹性减退,纤毛运动差,痰液阻塞不易咳出,细菌极易在气道生长,发生感染,导致炎症加重,使病情反复及病程迁延,其急性发作期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多可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肺性脑病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也较高[6-7]。
76生围塞旦医型!!!!生!旦筮!!鲞箜!塑g墼i望堕!』螋垡熊!!里望!堕!!!丛鲤i盟堕』塑:!!!!:!!!:!!:堕!:!溴已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对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的影响李瑛廖吕慧沈四国【摘要】目的观察溴己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对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的影响。
方法将3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抗病毒、平喘及雾化治疗基础上,溴己新治疗组给予溴己新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组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
结果氨溴索治疗组的喘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溴己新治疗组(P<0.01),氨溴索治疗组发生痰堵和使用异丙嗪的比例亦明显少于溴己新治疗组(P<0.01),氨溴索治疗组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同溴己新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溴己新相比,氨溴索能有效缩短喘憋时间,还能改善喘憋症状,减少痰堵的发生,改善烦躁情绪,但不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氨溴索;溴己新;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溴己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4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4例。
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中、细湿哕音;86例患儿伴有发热,占26.5%;白细胞升高者69例,占21.3%。
将3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溴己新治疗组158例,其中男107例,女5l例,年龄<2月17例,2~6个月89例,6~12个月38例,12—24个月14例。
氨溴索治疗组166例,其中男112例,女54例,年龄<2个月19例,2—6个月92例,6~12个月40例,12~24个月15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氨茶碱平喘以及万托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氨溴索和溴己新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发作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和溴己新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70例慢性支
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分别给予溴己新治疗与溴己新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疗疗效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明显低于对照
组患者的22.86%(8/3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4%(27/35),P <0.05。
结论:氨溴索和溴己新治
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可用于临床。
关键词:氨溴索;溴己新佐;慢性支气管炎
前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患者通常会出现典型的
临床症状,如咳嗽和哮喘。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过多的痰阻塞呼吸道,导
致呼吸衰竭,从而导致死亡[1]。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方案。
溴哈西定广
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但其疗效和药物安全性仍有待提高。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溴氨溴索和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有
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持良好的气道通畅性[2]。
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
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观察溴己定单独使用与盐酸氨溴索
联合治疗的疗效,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40~65岁,平均年龄为(52.47±4.8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41~67岁,平均年龄为(53.26±4.67)岁。
统计分析患者的上述资料可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以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且患者均已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临床纳入标准:① 临床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② 入选患者中,无对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药物过敏者;③ 患者入选前未进行过相关药物的治疗。
1.2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采用溴己新治疗)。
一是开展营养支持、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吸氧等基础治疗,4mg溴己新用200ml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医药集团新郑有限公司)。
稀释后,静脉注射,2次/d,共7d。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溴氨苄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
基础治疗和溴己新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将15mg盐酸氨溴索(制造商: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稀释后静脉注射于250ml生理盐水中,2次/d次,共7d。
1.3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腹痛例数+腹胀例数)/总例数
×100% 。
2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1.4统计分析
本文所有统计的数据均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若P < 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1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 n(%)]
组别腹痛腹胀不良反
应发生率
观察组(n=35)
(0.00)
2
(5.71)
2
(5.71)
对照组(n=35)
3
(8.57)
5
(14.29)
8
(22.86)
χ2///
P///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2 治疗有效率对比表[ 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n=35)
11
(31.43)
22
(62.86)
2
(5.71)
33
(94.29)
对照组918827
(n=35)(25.71)(51.43)(22.86)(77.14)χ2/// 4.200
P///0.04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非传染性呼吸系统疾
病之一,其中以男性吸烟者的患病率居高。
冬季和春季是该病的高峰期。
临床上
中老年患者在COPD急性发作期大多有明显症状,以咳嗽、发热、排痰困难为主[3]。
此外,老年患者肺功能差,病程长,感染患者腺体分泌过多,给临床治疗带
来困难。
在季节交替期间,相关疾病患者往往也会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导致慢性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痰和咳嗽症状加重,重症患者会导致气道阻塞,部分患者
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困难症状,危及生命安全。
溴已新是目前临床治疗上常用的祛痰药。
它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细胞腺体分泌
溶酶体酶,降解多糖。
对杯状细胞和腺体细胞分泌酸性粘多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稀释痰,使痰变稀,促进及时排出[4]。
盐酸氨溴索属于新一代的黏液溶解剂,可显著抑制患者腺体中酸性多糖的合成。
它能分解痰中的酸性多糖,刺激患者的病变组织有效分泌小分子粘蛋白[5]。
最后,它可以降低痰的粘度,恢复患者痰的正常pH值,帮助患者及时咳出粘液,减轻病情。
盐酸氨溴索还能有效刺激患者的睫状体运动,提高睫状体运动频率,
增加其引流能力,避免粘液在呼吸道积聚,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6]。
盐
酸氨溴索不仅可以焊接黏液,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盐
酸氨溴索是比索平的代谢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低毒性。
大剂量使用该药物不
会有明显的副作用。
多次注射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疗效,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在本次研究中,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
照组患者,P<0.05。
由此可以看出,氨溴索与溴己新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具有较
高的治疗安全性,降低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
在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由此可以看出,氨溴索与溴己新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氨溴索与溴己新联合用药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以及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爱敏. 氨溴索联合溴己新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8):290-291.
[2] 郭辉. 氨溴索联合溴己新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健康之友, 2020.
[3] 林艳. 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21.
[4] 张文. 盐酸氨溴索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20, 10(6):2.
[5] 佚名. 氨溴索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观察[J]. 糖尿病天地 2021年18卷10期, 63页, 2021.
[6] 蒋青莲.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