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1.39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前期: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最早的、有意识的或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
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二)奴隶社会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商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三)封建社会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局限性:⏹环境依赖性⏹商业旅行主导⏹规模小⏹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自我服务⏹行多游少二、19世纪以后的旅游活动(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科技的进步⏹旅游业的开端英国人托马斯·库克1841年7月5日近代旅游的开端1845年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始自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银行内部设立旅行部。
1927年6月成立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二)现代旅游1.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相对持续的和平环境⏹人口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各国政府的支持⏹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功⏹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交通工具与旅游设施现代化⏹信息交流手段现代化2.现代旅游的特点⏹大众性(普及性)⏹多样性⏹发展的持续性3.当今旅游业发展现状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 41号),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
第二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的词义旅即旅行,游即游览,旅行是游览的前提和手段,游览是旅行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二、旅游的科学定义“艾斯特”定义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1复习笔记一、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1.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外出旅行的意愿。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这两大特点,决定了这些迁移活动的开展并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1)三次社会大分工,为人们开展旅行活动创造了条件。
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出现分工。
在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萌发了为生活所需而彼此易货的现象,但并不普及。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劳动剩余物增多,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
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必要交换其劳动产品。
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发展为交换。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阶级。
(2)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活动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商人阶级为了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方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便因此而产生。
所以,人类最初自愿外出的旅行活动并非是出于消遣或度假目的,而是出于现实主义的交换产品或贸易经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3.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人类真正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是由于产品交换和贸易经商的需要促发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而以奴隶主为主的消遣度假活动,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的外出旅行虽然存在,但因数量极少并不具有社会意义。
古罗马帝国的旅行发展是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在古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农业、矿业、手工业、运输业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并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兴建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在客观上为民间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同时,在各条大道的沿途,旅店和客栈也在最初官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进一步推动了旅行人数的增加。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一)1841年的活动1. 参加者的公众性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 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二、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活动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按地理范围划分二、按组织形式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二、持续性三、地域集中性四、季节性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一、国际联盟的尝试二、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三、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四、我国对入境游客的统计口径五、各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六、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一、足够的支付能力二、足够的闲暇时间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一、旅游动机1、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2、产生旅游动机的原因二、旅游动机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个性心理因素第四节旅游者的分类一、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二、依据出游目的旅游者分类及其特点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界定1、旅游资源的定义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易损性4、不可移动性5、可创新性三、旅游资源的分类1、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2、基于是否具备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分类3、基于存在或使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三、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四、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评价原则(二)评价标准(三)评价内容(四)评价方法五、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六、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特色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市场导向性原则4、保护性原则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关系二、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认识旅游业一、旅游业的界定二、旅游业的构成1、“三大支柱”说2、“五大部门”说3、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三、旅游业的性质四、旅游业的基本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3、政治性较强的行业4、脆弱性的产业第二节旅行社一、旅行社的定义二、旅行社的分类(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二)我国的旅行社分类三、旅行社的业务开展(一)组织和接待团体旅游(二)接待和安排散客旅游五、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1、集团化趋势2、专业化趋势3、品牌化趋势4、网络化趋势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一、饭店的类型划分二、饭店的等级划分三、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一)饭店连锁集团1、连锁集团的优势2、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二)饭店合作集团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4、预定系统合作组织第四节旅游交通一、旅游交通的作用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价格2、旅行距离3、旅行目的4、个人的偏好和经验第五节旅游景点一、旅游景点的定义1、旅游景点的概念2、旅游景点的特点(1)职能的专用性(2)场所的长久性(3)游客的可控性二、旅游景点的类别1、按照设立性质分类2、按照吸引因素分类三、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四、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第六节旅游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的特点1、形式上的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4、时间上的不可存储性5、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一、旅游业中的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动机1、政治动机2、经济动机3、社会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1、需求管理手段2、供给管理手段第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一、旅游行政组织1、国家级旅游行政机构——国家旅游局二、旅游行业组织1、中国旅游协会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1、世界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一节认识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三、旅游市场细分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2、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一、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三、国际旅游客流规律与趋势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1、地理位置远,交通成本高2、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
一.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产品交换和贸易经商的需求,促发了旅行。
1.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旅行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国务旅游的开展。
二.奴隶社会主要是公务旅游,宗教旅游。
三.封建社会公务旅游仍占主导地位,宗教旅游和封建士大夫的观光旅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一般老百姓仍不能参加旅游。
四.近代旅游(1841——1945)1.近代旅游的特点以蒸汽机(轮船,火车)的应用和专业旅行社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开始在这一时期。
2.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1》第一次组织“商业性”的旅游活动《2》成立第一家旅行社《3》发行第一张旅行支票《4》编写出版第一本旅游指南《5》第一个组织国际旅游《6》推出第一导游五.近代旅游的产生:1.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通济隆旅行社)旅行社建立。
(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2.1845年,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出版。
3.1845年,托马斯.库克亲自担任导游,聘用地方导游。
4.1872年,通济隆旅行社编印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杂志。
5.1872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支票。
6.1908年,美国人斯塔特勒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饭店。
7.20世纪初,美国“运通公司”比利时的“铁路卧车公司”和“英国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成为世界三大旅行社代理公司。
8.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团参观巴黎世博会,是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
六.现代旅游(1945——)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1.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收入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
2.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3.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把人们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强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
4.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人们回归大自然旅游的发展。
第一章旅游开展的历史沿革一、填空题1、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是( )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后,特别是本世纪( )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3、托马斯库克公司正式成立于( )年。
4、?易经?上曾有( )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5、对近代旅游活动开展影响最大的是( )的出现。
6、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和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并在( )时期迅速开展。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3、19世纪以前的旅行开展有哪些特点?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开展的影响。
5、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6、很多研究说明,在奴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 )和( ),商旅活动非常常见。
7、很多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 )创始了旅行的通路。
三、阐述题1、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后现代旅游迅速开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3、阐述封建社会的旅行开展状况。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根本认识一、填空题1、由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鼓励员工的手段的旅游方式就是所谓的( )。
2、现代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涉及三个根本要素:( )、( )和( )。
3、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 )、( )、( )、( )。
4、旅游人数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5、旅游活动的类型,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可划分为( )、( )和( )。
6、旅游收入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7、所谓国际旅游支出是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居民出国旅游期间在国外购置( )和( )的消费总额。
8、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亦可用( )来表示。
9、对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国际上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 )、( )。
10、不属于本国居民的长住性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从地理范围来说属于( )。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复习资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生活的一种必要方式。
旅游业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让人们享受生活,提高身心健康。
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吧。
1. 古代的旅游文化
旅游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的旅游主要是为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古代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成为了著名的贸易和旅游路线。
而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则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和艺术旅游景点。
2. 文艺复兴时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旅游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向欧洲各地旅游,探索各种音乐,文学,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精髓。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这些城市,吸引了无数旅客。
3. 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旅游业也得以跨越到国际层面。
随着海洋运输和铁路的发展,
旅游变得更加容易和经济实惠。
人们可以沿着蒸汽船航线游览欧洲的海岸线,也可以在火车上游览大陆的内陆城市。
4. 二战后时期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影响,人们渴望放松心情和享受生活。
世界各国纷纷重建旅游业,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旅游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
5. 21世纪的旅游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全世界的旅游信息,利用智能手机和电子地图导航等工具更加轻松地游览全球各地。
各国政府也纷纷开放门户,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全球旅游业在最近几年又取得了巨大的增长,成为了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综上所述,旅游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演变。
从古代的文化交流,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探索,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交流,旅游业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势头必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