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1.58 KB
- 文档页数:2
简便计算公式大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而简便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数学计算公式。
1. 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求和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运算,常用的求和公式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2. 平方公式,平方是一个常见的运算,计算平方的公式为a^2 = a × a。
3. 开方公式,开方是平方的逆运算,计算开方的公式为√a。
4. 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是常见的计算方式,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a% = a/100。
5. 求平均值公式,求平均值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值 = 总和 / 个数。
二、物理计算公式。
1. 速度公式,速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 距离 / 时间。
2. 力的计算公式,力是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质量×加速度。
3. 功率公式,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 = 功/ 时间。
4. 压强公式,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 面积。
5.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1/2 ×质量×速度^2。
三、化学计算公式。
1. 摩尔计算公式,摩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摩尔的计算公式为摩尔 = 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
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
3.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数比确定生成物的摩尔数。
四、工程计算公式。
1. 施工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在工程施工中,需要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常见的施工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有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砖瓦用量计算公式等。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包括代数、几何和统计学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1. 一次方程解法:一次方程通常采用求根公式来解决,即:对于方程ax + b = 0,其解为x = -b/a。
2. 二次方程解法: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为:x = (-b ± √(b^2 - 4ac))/(2a)。
3. 乘法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a - b) = a^2 - b^24.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l和宽度w来计算,公式为A = l ×w。
2.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A = πr^2。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d或者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C = πd或C= 2πr。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b和高h来计算,公式为A = 0.5bh。
4.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直角边a和b的长度来计算,公式为c = √(a^2 + b^2)。
三、统计学公式1. 平均数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和S除以n来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S/n。
2. 标准差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来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Σ(x-μ)^2)/n],其中Σ表示对所有数据求和,x表示每个数据,μ表示平均数。
3.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通过公式f(x) = (1/√(2π))e^(-x^2/2)来计算,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电工最全常见计算公式展开全文一、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 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 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 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①电压=电流*电阻即U=RI②电阻=电压/电流即R=U/I③功率=电流*电压即P=IU电能=电功率*时间即W=Pt【符号的意义及其单位】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P:功率,W ;W:电能,J ;t:时间,S ;⑴Q=I2Rt普适公式)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R=R1+R2⑷U1/U2=R1/R2 (分压公式)⑸P1/P2=R1/R26、并联电路:⑴I=I1+I2⑵U=U1=U2⑶1/R=1/R1+ 1/R2 [ R=R1R2/(R1+R2)]⑷I1/I2=R2/R1(分流公式)⑸P1/P2=R2/R17、定值电阻:⑴I1/I2=U1/U2⑵P1/P2=I12/I22⑶P1/P2=U12/U228、电功:⑴W=UIt=Pt=UQ (普适公式)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⑴P=W/t=UI (普适公式)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二、电工计算口诀:(一)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
常用电计算公式完整版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能量形式。
在使用电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电量、功率和电流等的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电计算公式:1.电量的计算:电量(Q)=电流(I)×时间(t)单位:库仑(C)2.电流的计算:电流(I)=电量(Q)/时间(t)单位:安培(A)3.电压的计算:电压(V)=功率(P)/电流(I)单位:伏特(V)4.功率的计算:功率(P)=电压(V)×电流(I)单位:瓦特(W)5.电功的计算:电功(W)=功率(P)×时间(t)单位:焦耳(J)6.交流电功的计算:交流电功(W)=电压(V)×电流(I)×功率因数(PF)×时间(t)单位:瓦特时(W·h)7.电阻的计算:电阻(R)=电压(V)/电流(I)单位:欧姆(Ω)8.串联电阻的计算:串联电阻(RT)=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单位:欧姆(Ω)9.并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RT)=1/(1/电阻(R1)+1/电阻(R2)+1/电阻(R3)+...)单位:欧姆(Ω)10.电功率因数的计算:电功率因数(PF)=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11.视在功率的计算:视在功率(S)=电压(V)×电流(I)单位:伏安(VA)12.电容的计算:电容(C)=电量(Q)/电压(V)单位:法拉(F)13.阻抗的计算:阻抗(Z)=电压(V)/电流(I)单位:欧姆(Ω)14.交流电角频率的计算:角频率(ω)=2π×频率(f)单位:弧度/秒(rad/s)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电路问题,如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电流、电压和阻抗等。
它们在电力工程、电子工程和实验室中经常被使用,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电计算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单位和数值。
此外,这些公式只是电计算中的基础公式,实际问题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推导和分析。
常用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5)纯度(6)溶质的质量分数(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二. 化学方程式:(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3)磷在空气中燃烧(4)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5)硫在氧气中燃烧(6)铁在氧气中燃烧(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8)高锰酸钾受热分解(9)氧化汞受热分解(10)电解水(11)锌与稀硫酸反应(12)镁与稀硫酸反应(13)铁与稀硫酸反应(14)锌与盐酸反应(15)镁与盐酸反应(16)铁与盐酸反应(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8)氢气还原氧化铜(19)木炭在空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20)木炭还原氧化铜(21)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24)碳酸分解的反应(25)煅烧石灰石的反应(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27)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3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33)甲醇在空气中燃烧(34)铁与硫酸铜反应(3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36)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3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38)氧化铁与硫酸反应(39)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40)氯化钡与硫酸反应(41)氧化锌与硝酸反应(42)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4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4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4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46)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4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48)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49)氧化钙跟水反应(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51)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52)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53)硫酸铜粉末吸水(54)硫酸铜与锌反应(55)硝酸汞与铜反应(56)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57)氢氧化钠与硫酸铵共热.高中化学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2)物质的量(mol)(3)气体物质的量(mol)(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②溶质的质量分数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物质的量浓度(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基本公式:①②(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1.施工量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体积计算:体积=面积×高度
2.混凝土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量×单位体积重量
-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水泥掺量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混凝土用量×砂浆配比
3.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钢筋重量=施工量×单位长度重量
-钢筋根数计算:钢筋根数=钢筋重量/单位长度重量
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可承受荷载/过载面积
-地基设计承载力计算:地基设计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5.砌体墙计算公式:
-砌体用量计算:砌体用量=砌体面积×单位面积用量
6.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公式:
-标准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标准强度×(1+AE/100)
7.泥浆注入井壁计算公式:
-注入井壁泥浆量计算:注入井壁泥浆量=注入厚度×壁孔周长×单位长度泥浆量
8.斜坡防护计算公式:
-护坡体积计算:护坡体积=斜坡面积×坡度
-地下板体积计算:地下板体积=斜坡面积×坡度×底板厚度
9.耐火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耐火材料用量=需要砌筑的体积×耐材砌筑率
10.灌浆计算公式:
-灌浆用量计算:灌浆用量=灌浆长度×灌浆面积×单位长度灌浆量
11.隧道掘进计算公式:
-掘进速度计算:掘进速度=掘进长度/时间
-掘进进度计算:掘进进度=完成长度/总长度。
计算机常用计算公式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商业运营、个人娱乐等各个领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各种应用程序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计算机用户和开发人员,了解和运用常用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常用的计算公式。
1. CPU时钟周期计算公式在计算机系统中,CPU时钟周期是指CPU完成一个操作所需的时间。
根据CPU的频率(单位为赫兹)和一个操作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一个操作所需的时间:操作时间 = 时钟周期数 / CPU频率2. 硬盘存储空间计算公式硬盘存储空间是指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大小。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将硬盘的容量(单位为字节)除以1024的幂(GB、TB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容量的硬盘:存储空间 = 容量 / 1024^x (x为1024的幂次方,例如x=3代表GB)3. 网络传输速率计算公式在网络传输中,传输速率通常以位/秒(bit/s)或字节/秒(byte/s)表示。
对于数字信号传输,可以使用如下计算公式进行转换:传输速率(bit/s)= 数据速率(字节/秒) * 8 (字节=位/8)传输速率(byte/s)= 数据速率(bit/s) / 84. 数据存储速度计算公式计算机内存的速度和延迟对于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将内存的延迟(以纳秒为单位)除以2,获得存储器的速度(以兆字节/秒为单位):存储速度(MB/s)= (1 / 延迟) * 10005. 网络延迟计算公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延迟是指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到接收方接收到数据所需的时间。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将延迟(以毫秒为单位)除以2,得到单向延迟(以毫秒为单位):单向延迟(ms)= 延迟(ms)/ 26. 带宽利用率计算公式带宽利用率是指网络中实际使用的带宽与整个带宽容量的比例。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将实际使用的带宽(以位/秒为单位)除以带宽容量(以位/秒为单位),并将结果乘以100,得到百分比表示:带宽利用率(%)= (实际使用带宽 / 带宽容量) * 100以上介绍了一些计算机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日常使用计算机和进行计算机开发时非常有用。
常用计算公式(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常用计算公式:1、钢板拉伸:原始截面积=长×宽原始标距=原始截面积的根号× L0=K S0k为 S0为原始截面积断后标距-原始标距断后伸长率= ×100%原始标距原始截面积—断后截面积断面收缩率= ×100%原始截面积Z=[(A0—A1)/A0]100%2、圆材拉伸:2原始截面积= 4(= D=直径)标距算法同钢板3、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的截面积以公称直径为准,标距=5×钢筋的直径。
断后伸长同钢板算法。
4、屈服力=屈服强度×原始截面积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原始截面积抗拉强度=最大拉力÷原始截面积屈服强度=屈服力÷原始截面积5、钢管整体拉伸:原始截面积=(钢管外径—壁厚)×壁厚×(=)标距与断后伸长率算法同钢板一样。
6、抗滑移系数公式:N V=截荷 KNP1=预拉力平均值之和预拉力(KN)预拉力之和滑移荷载Nv(KN)第一组425第二组345428第三组3434247、螺栓扭矩系数计算公式:K=P·dT=施工扭矩值(机上实测) P=预拉力 d=螺栓直径已测得K 值(扭矩系数)但不知T 值是多少可用下列公式算出:T=k*p*d T 为在机上做出实际施拧扭矩。
K 为扭矩系数,P 为螺栓平均预拉力。
D 为螺栓的公称直径。
8、螺栓标准偏差公式:K i =扭矩系数 K 2=扭矩系数平均值 用每一组的扭矩系数减去平均扭矩系数值再开平方,八组相加之和,再除于7。
再开根号就是标准偏差。
例:随机从施工现场抽取8 套进行扭矩系数复验,经检测: 螺栓直径为22螺栓预拉力分别为:186kN ,179kN ,192kN ,179kN ,200kN ,205kN ,195kN ,188kN ; 相应的扭矩分别为:530N ·m ,520N ·m ,560N ·m ,550N ·m ,589N ·m ,620N ·m , 626N ·m ,559N ·mK=T/(P*D) T —旋拧扭矩 P —螺栓预拉力 D —螺栓直径(第一步先算K 值,如186*22=4092再用530/4092=,共算出8组的K 值,再算出这8组的平均K 值,第二步用每组的K 值减去平均K 值,得出的数求出它的平方,第三步把8组平方数相加之和,除于7再开根号。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大全公式定理是我们学好数学的一大关键,是我们学好数学的一个基础,因此,只有孩子将基础掌握好了,那么,在数学上的一个学习才能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6年级数学公式1. 单价×数量=总价2.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 速度×时间=路程4.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 加数+加数=和6.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8. 减数=被减数-差9. 被减数=减数+差10. 因数×因数=积11.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 被除数÷除数=商13. 除数=被除数÷商14. 被除数=商×除数15.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周长=?(长+宽)×2 (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a×4=4a?圆的周长=?直径×π?= 2×π×半径?c=π×d =2×π×r 2,面积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长×宽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a×a×6?圆面积=?π×半径的平方? s=πr2?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π×直径×高=2×π×半径×高?=c×h=π×d×h=2×π×r×h?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2×π×半径×高+2×π×半径的平方=c×h+2πr2=π×d×h+2πr2=2×π×r×h +2πr23.体积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 长×宽×高?a×b×h?正方体? 棱长×棱长×棱长?a×a×a?圆柱体 ?底面积×高∏r2h圆锥体? 底面积×高÷3π×半径的平方×高÷3? s×h÷3πr2h÷3补充说明: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二.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y=kx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2.反比例关系:y=三.常用数量关系:1.路程: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工作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价量: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4.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单产量=总产量÷面积面积=总产量÷单产量5.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6.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四.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亩=666.6664.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00克=1斤5.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 一年=12月?一年=36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一季度=3个月? ?一个月= 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 ?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 1小时=3600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6.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7.特殊分数值:0.5=50% ? 0.25 = 25%? ? 0.75 = 75%0.2 = 20% 0.4 = 40% 0.6 = 60% 0.8 = 80%0.125=12.5%? 0.375 = 37.5%0.625 = 62.5% 0.875 = 87.5%五.数据运算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六.数常用公式1.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2.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3.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4.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5.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6.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7.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8.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9.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0.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七.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会计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会计是一个与数字和计算密切相关的领域。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各种计算公式来分析和处理财务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会计计算公式汇总:1.利润公式:净利润=收入-成本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2.成本计算公式: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量3.折旧计算公式: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年折旧率=折旧费用/资产原值4.摊销计算公式:摊销费用=资产原值/使用寿命年摊销率=摊销费用/资产原值5.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投入6.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7.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8.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9.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1.负债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12.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3.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4.经营杠杆效应计算公式:经营杠杆效应=营业利润/净利润15.财务杠杆效应计算公式:财务杠杆效应=净利润/每股收益16.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资产负债总额17.资本结构比率计算公式:资本结构比率=长期负债/总资本18.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会计计算公式,会计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和指标。
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式,并且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和完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常用公式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常用公式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这个公式表示加法的交换
性,即加数的顺序不影响和的结果。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这个公式表示加
法的结合性,即加数的分组方式不影响和的结果。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这个公式表示乘法的交换
性,即因数的顺序不影响积的结果。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这个公式表示乘
法的结合性,即因数的分组方式不影响积的结果。
5.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或a × (b + c) =
a ×
b + a × c。
这个公式表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即一
个数与一个加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每个加数相乘后再求和。
除了以上公式外,小学数学四则运算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和规则,例如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括号的使用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和规则,以便更好地进行四则运算。
同时,也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细节问题,避免出现错误。
常用计算公式表以下是一份常用计算公式表,包含了各个领域常见的公式,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查找和应用这些公式。
1. 数学公式1.1 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²+bx+c=0,其根可以通过公式x=(-b±√(b²-4ac))/(2a)求得。
- 四则运算法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法则,用于计算数值运算。
1.2 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r²,其中r为半径。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0.5 ×底 ×高。
1.3 概率与统计公式- 概率公式:概率 = 事件发生次数 / 总次数。
- 标准差公式:标准差= √(每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均值)。
2. 物理公式2.1 牛顿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力 = 质量 ×加速度。
- 动能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
- 万有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²,其中F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2.2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ΔU为系统内能的变化,Q为热量,W为对外界的功。
-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在自然过程中总是增加的。
2.3 光学-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3. 化学公式3.1 反应速率公式- 反应速率的平均变化率:Δ[R]/Δt = Δ[R]/Δt,其中[R]表示反应物浓度,t表示时间。
- 速率常数公式:速率 = k[A]ⁿ[B]ᵐ,其中k为速率常数,[A]和[B]为反应物浓度,ⁿ和ᵐ为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3.2 pH计算公式- pH = -log[H⁺],其中[H⁺]表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公式和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1.四则运算公式:-加法:a+b=c-减法:a-b=c-乘法:a×b=c-除法:a÷b=c2.百分比计算方法:百分比是以100为基数的比例,常用于表示增减率、利润率等。
-百分比公式:x%=x/100-百分比增减:原值±(原值×百分比)3.求整数平方根:可以使用迭代逼近或者二分查找法来求平方根。
-迭代逼近方法:1.选取一个初始猜测值x0。
2. 通过迭代计算来逼近平方根的值: xn+1 = (xn + n/xn) / 23.当前后两次迭代值相差很小时,迭代结束,得到近似平方根值。
-二分查找法:从0到n的范围内进行二分查找,直到找到最接近n的整数平方根。
4.三角函数公式:在三角形的求解和物理计算中,三角函数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正切公式:tan(A) = sin(A)/cos(A)- 反三角函数:sin^(-1)(x), cos^(-1)(x), tan^(-1)(x)等5.统计学方法:-平均值计算:给定一组数据,求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
-方差计算:给定一组数据,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1-标准差计算:方差的平方根。
-百分位数计算:将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找到对应百分位的值。
6.线性方程组解法:-直接代入法:将已知的一些变量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得到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然后解此方程。
-消元法: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行阶梯矩阵,然后通过变换,使得行阶梯矩阵化为简化行阶梯矩阵,最后反向推导出各个未知数的值。
7.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数学计算公式大全: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有预算的公式没。
28个▽算子常用公式大全1.加法-加法的基本公式: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加法的交换律:a+b=b+a2.减法-减法的基本公式:a-b=c,其中c是满足b+c=a的数-减法的结合律:(a-b)-c=a-(b+c)-减法的交换律:a-b=-(b-a)3.乘法-乘法的基本公式: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b=b*a4.除法-除法的基本公式:a/b=c,其中c是满足b*c=a的数-除法的结合律:(a/b)/c=a/(b*c)-除法的交换律:a/b=(b/a)^-15.平方-平方的基本公式:a^2=a*a-平方的乘法公式:(a*b)^2=a^2*b^26.开方-开方的基本公式:√a=b,其中b是满足b^2=a的数-开方的乘法公式:√(a*b)=√a*√b7.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a+b+...+n)/n8.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大值的计算公式:max(a,b)=a,当a>=b时- 最小值的计算公式:min(a,b)=a,当a<=b时9.绝对值-绝对值的计算公式:,a,=a,当a>=0时;,a,=-a,当a<0时-绝对值的乘法公式:,a*b,=,a,*,b10.倒数-倒数的计算公式:1/a=b,其中b是满足a*b=1的数11.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公式:百分数=数值*100%12.指数-指数的计算公式:a^n=a*a*...*a(n个a相乘)13.对数- 对数的计算公式:log_a(b)=c,其中a^c=b 14.正弦- 正弦的计算公式:sin(θ)=对边/斜边15.余弦- 余弦的计算公式:cos(θ)=邻边/斜边16.正切- 正切的计算公式:tan(θ)=对边/邻边17.弧长-弧长的计算公式:弧长=弧度*半径18.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π*r^219.矩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20.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底边*高/2 21.体积-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边长^3-直角三角形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底面积*高/3 22.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等差数列的和公式:S_n=(n/2)*(a_1+a_n)23.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r^(n-1)-等比数列的和公式:S_n=a_1*(1-r^n)/(1-r)24.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系数的计算公式:C(n,k)=n!/(k!(n-k)!)25.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26.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的计算公式:c^2 = a^2 + b^2 - 2ab*cos(θ)27.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计算公式:sin(α) / a = sin(β) / b = sin(γ) / c28.随机事件概率-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概率=P(A)=(有利结果数)/(总结果数)以上为28个常用的数学算子公式,可以帮助进行加减乘除、平方开方、三角函数、几何等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在数学和物理领域,有许多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值计算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的大全。
1. 代数公式:
- 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量,x是未知数。
- 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常量,x是未知数。
- 二次根式:√(a^2 + b^2) = c,其中a和b是常量,c是两个数的平方根。
2. 几何公式:
- 矩形的面积:A = l * w,其中l是矩形的长度,w是矩形的宽度。
- 圆的面积:A = π * r^2,其中π是圆周率,r是圆的半径。
- 三角形的面积:A = 1/2 * b * h,其中b是三角形的底边长,h 是三角形的高。
3. 物理公式:
- 速度公式:v = d/t,其中v是速度,d是距离,t是时间。
- 动能公式:E = 1/2 * m * v^2,其中E是动能,m是物体的质量,
v是物体的速度。
- 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2,其中F是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4. 统计学公式:
- 平均值:(x1 + x2 + ... + xn) / n,其中x1到xn是一组数据,n是数据的个数。
- 方差:(1/n) * Σ(xi - x)^2,其中xi是数据的每个观测值,x
是数据的平均值,n是数据的个数。
- 标准差:√(1/n) * Σ(xi - x)^2,其中xi是数据的每个观测值,x是数据的平均值,n是数据的个数。
这只是一小部分常用计算公式的大全,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可供使用。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各种数学和物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