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初三青春励志优秀作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青春感悟。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的内涵。
- 通过范文阅读、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青春期的特点,挖掘生活中的青春元素。
2.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展现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青春期的感悟融入作文,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2. 如何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青春主题的音乐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青春期?你们对青春期有什么样的感受?(二)新课讲授1. 讲解青春期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 分析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成长困惑。
2. 范文阅读与分析:- 选择一篇优秀的青春主题作文进行阅读。
- 分析作文的结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如何将青春期的感悟融入作文?-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和感悟。
4. 写作指导:- 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强调作文要真实、感人,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三)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写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1. 阅读一本关于青春的书籍或文章。
2. 观察生活中的青春现象,记录自己的感悟。
3.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青春主题的作文。
七、板书设计```初中青春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三)写作实践(四)作品展示与评价五、教学反思六、课后作业```。
青春作文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明确青春的责任和使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青春的热爱和珍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内涵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的意义和使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含义,并激发他们对青春的热爱和向往。
2. 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
介绍青春的定义和特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青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分组讨论(20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青春的责任和使命,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并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4. 撰写作文(3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青春的作文,要求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5. 作文交流和点评(2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6. 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春的重要性和使命,鼓励学生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青春的作文,要求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五、板书设计。
青春的定义和特点。
青春的责任和使命。
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青春的理解更加深入,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得到了良好的引导。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作文青春随想教学设计题目:大作文话题作文:青春(注: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与单元作文《青春随想》有一些出入,因此对单元的分析不好处理)一、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怎样写好话题作文2.学会运用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二)写作要点本单元为小说单元,重在刻画人物形象。
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
适当的刻画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从而表现人物形象。
1.外貌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如《故乡》中闰土的外貌描写,少年时是一个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形象,而中年闰土则是一个头戴破毡帽,脸色蜡黄,浑身瑟缩着的木偶人。
还有杨二嫂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由先前美丽端庄的“豆腐西施”变成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2.动作描写动作是判断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标志,包括人的举手投足等,例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以及“拿着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等,表现了她的贪婪泼辣,同时又表明了她生活贫困潦倒。
3.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乡》中的杨二嫂一出场就使用了泼辣、尖刻的语言:“哎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
”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露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浸染的丑恶灵魂。
还有这些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活脱脱地把闰土的老实、迟钝麻木及杨二嫂的刻薄贪婪写的入木三分。
4.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表达方式,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于勒,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表达了“我”作为一个孩子,对亲情的一种热切而有辛酸的呼唤,传达“我”对于勒的同情。
(三)写作技巧话题作文,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写出来的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运用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九年级上册《青春随想》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时期。
培养学生的青春意识和积极心态。
1.2 教学内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
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珍惜和充分利用青春。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的定义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价值和如何珍惜青春。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青春相关的歌曲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的意义。
1.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重要性。
1.4.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青春的价值和如何珍惜青春。
1.4.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青春的意义和如何充分利用青春。
第二章:青春期的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2.2 教学内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发育、性成熟等。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自我认同等。
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青春期经历和感受。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青春期的歌曲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4.2 新课导入: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2.4.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青春期经历和感受,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
2.4.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正确面对青春期变化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2.4.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如何正确面对和适应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类作文的教学设计初中
青春类作文的教学设计初中?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呀!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老师,我总是希望能帮助学生们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青春故事。
毕竟,谁都曾经经历过那段充满梦想和热情的美好时光,对吧?
我常常这样跟学生们开玩笑:"写作文就像是在给青春涂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你得用最鲜活的词语勾勒出当时的心情,描绘出那段美好回忆的点点滴滴。
别怕把情感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正是这份真挚,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不过,我也会提醒他们要留心文笔的把控。
青春虽美好,但也不能全然肆意妄为。
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慢节奏,给读者喘口气的机会。
用一些巧妙的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就像是在舞台上摆弄着光影,为这出青春剧增添些许张力和层次感。
这就是我对于青春类作文教学的一些小窍门啦!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以最自然、最踌躇满志的心态去书写。
只有真正热爱文字,才能让作文变成一种快乐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勉强的应付任务。
很高兴能和你分享这些心得,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祝好运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对青春期的思考和感悟。
2.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表达对青春期的认识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在青春期的心路历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如何将内心感受转化为生动的文字。
2.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心理障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青春期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青春的气息。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青春期是一个怎样的时期?你们在青春期有哪些感受和经历?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青春期的特点,如身体发育、心理变化、人际关系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青春期,我们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三、写作指导1.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进行写作。
2. 教师介绍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克服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如担心写作不好、害怕出错等。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个与青春期相关的话题进行写作。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
3.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课堂总结1. 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强调写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在青春期的心路历程,激发他们对青春期的思考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进行写作。
同时,通过举例说明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心理障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评价: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感悟。
2. 学生能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腻情感进行写作,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3.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克服了心理障碍,提高了写作信心。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二.教学准备1.组织小组:教师先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兴趣特长,然后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组长,让学习小组组长明确自身职责;2.分工合作:课外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课前学习任务。
(1)收集古今中外名人青春时期的故事,讲一讲,并说说你的感想。
(2)收集有关“青春”的名言,诗句,歌曲,记一记,听一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
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感受青春的滋力、青春的朝气、青春的奋斗,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4.指导学生作文,为学生作文铺路搭桥,消除畏难情绪。
5.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青春,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
拥有青春,我们便拥有了多彩的未来与五色的梦.让我们一起来展望青春,畅想青春,祝福青春吧。
(二)“青春随想”第一站——倾听青春的故事请小组代表讲故事,其他同学静听,然后谈感想。
1.“洛阳纸贵”的故事晋朝文学家左思,青年时期就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三都赋》,为了写成它,在室内,门前,墙壁,厕所等处,都挂着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到好句子就随时记下来,这样,他花了十年工夫终于写出了这篇好文章.文章问世后,京城洛阳人人争相抄读以致引起洛阳城的纸价猛然上涨.“洛阳纸贵”的典故,即由此而来.2.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大举屠杀和迫害革命人民。
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30多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认识到青春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掌握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青春期的积极态度。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 青春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自我成长。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活动形式:播放青春励志歌曲或展示青春期的图片。
2.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1. 生理和心理特点- 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性征等。
-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如情绪波动、自我认知的变化等。
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分析青春期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
- 探讨青春期带来的机遇,如自我探索、能力提升、梦想实现等。
3. 应对策略- 学习自我激励的方法,如设定目标、分解任务、保持积极心态等。
- 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如阅读、锻炼、参加社会活动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 主题: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 目的: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春期的意义和应对策略。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反思自己在青春期的成长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设计成长计划等。
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青春随想》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
2. 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 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
2. 讲解写作技巧: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青春随想》的写作。
4. 作文批改与评价: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能够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条理是否清晰。
3. 评价学生对待青春期的态度:是否能够正确对待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青春期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
2. 教师准备写作指导资料,以便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 准备作文批改的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
2. 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讲解写作技巧。
3. 批改法: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
2. 讲解写作技巧: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青春随想》的写作。
4. 作文批改与评价: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5. 学生修改作文: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充实,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的概念,掌握写作青春主题作文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课堂分享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青春主题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2. 青春主题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青春期的情感体验。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升作文质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青春主题作文范例、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准备好关于青春期的故事、感悟或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青春期有什么样的认识?请谈谈你们的青春期故事。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青春期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青春期的意义。
2. 小组讨论:如何将青春期的情感体验融入作文中?3. 教师总结青春主题作文的立意和选材要点,如:成长、友谊、梦想、挫折等。
三、写作指导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立意和选材要点,开始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师分享优秀青春主题作文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四、课堂分享1.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春主题作文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青春期的概念,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 学生掌握写作青春主题作文的基本技巧,作文结构完整,语言表达流畅。
3. 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我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学会用文字描绘青春期的情感和经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珍惜青春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特点。
2. 指导学生用文字描绘青春期的情感和经历。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
2.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青春题材的文学作品、作文范文。
2.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关于青春期的素材和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青春题材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青春期故事,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写作指导1. 教师展示青春题材的作文范文,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技巧。
2. 学生根据所学,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春期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以“青春的旋律”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写作指导1. 教师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
2. 教师总结本次写作练习的成果,强调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春期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继续修改和完善作文,准备参加班级作文比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文质量:评价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青春期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挑战。
(二)新课讲授1. 讲解青春期的特点和重要性,如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的变化。
2. 分析青春期中常见的困惑和问题,如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
3. 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互动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给出合理建议。
(四)实践环节1. 分发励志名言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励志名言,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青春挑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青春期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青春期特点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表现,如分享经验、提出建议等。
3.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完成励志名言卡片、参加“青春挑战”活动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青春》作文指导教学设计第一篇:《青春》作文指导教学设计《青春》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
2、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甚至寓言、童话、诗歌等多种形式。
3、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与青春有关的优美的或哲理的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1、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的女妖,坐在忒拜城附近的一座悬崖上,凡是想由此路过的人都必须猜她提出的一个谜语,若猜不出来就要被她吃掉,结果无数人为此而丧生。
这个谜语是“什么生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最后一个名叫俄狄浦斯的人猜出了谜语,女妖正想仓惶逃跑,被俄狄浦斯一下杀死。
忒拜人为了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的国王。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谜底是“人”)2、教师追问:为什么是人呢?3、教师小结:这个谜语是用一天来比喻人的一生,早晨指幼年时候,中午比喻青壮年,晚上指老年时期。
4、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5、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三只眼睛读,两只眼睛看着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也就是要读懂文字的深层含义。
举《孤独之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
6、理解:作文题目中的“用两条腿走路”仅仅是指生理上、身体上的直立行走吗?(精神上、思想上的成长与独立)说我们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是在提醒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青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青春。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用故事和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故事和谜语又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帮助理解作文要求中“用两条腿走路”的内涵。
引用歌德名言和《孤独之旅》的例子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作文要求,也向学生渗透深入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
)二、初拟提纲1、教师提示:为了避免在写作文时随意性太强,在写作文前,我们应该用几分钟来构思、拟拟提纲。
励志作文的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绪。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励志作文的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在作文中表达励志的主题。
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内容。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励志故事或者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励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例如,积极向上、乐观向上、挑战自我、不放弃等。
3.分析励志作文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励志作文是如何写的,包括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
4.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给学生一些励志话题,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并相互交流修改。
5.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励志故事或名人名言,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了解励志作文的写作技巧。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相互交流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励志故事、名人名言和范文分析。
2.黑板,用于讲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作文练习册,用于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七、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励志故事或者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励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例如,积极向上、乐观向上、挑战自我、不放弃等。
3.分析励志作文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励志作文是如何写的,包括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
4.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给学生一些励志话题,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并相互交流修改。
5.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展示励志故事和名人名言,让学生了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然后通过分析范文和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励志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励志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动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励志故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励志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材料,使文章内容丰富、有深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一篇励志作文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励志作文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励志作文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励志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自己的励志故事为例,现场写作,展示写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励志故事,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作励志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励志作文。
2. 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愿意主动参与到写作实践中。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写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
2. 邀请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3. 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励志作文的写作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追求卓越的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青春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青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青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方法。
3. 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特点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青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如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的要求。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青春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5.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青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讲评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
2. 学生对青春期认识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作文内容,了解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通过作文内容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资源:1. 优秀青春作文选集。
2. 写作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青春期的文章和作文。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青春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提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并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掌握描写青春期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青春感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范文分析、写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青春期价值观,珍惜青春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把握青春期的情感体验。
2. 掌握描写青春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具体事例表达感悟。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青春期的情感体验。
2. 如何将青春期的感悟与具体事例相结合,使作文内容丰富、生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的视频或音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特点,如生理变化、心理矛盾、人际关系等。
二、新课讲授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和感悟。
2. 教师总结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体会青春期的喜怒哀乐。
3. 教师讲解描写青春期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表达感悟。
三、范文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描写青春期的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青春期话题进行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和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青春期的感悟与具体事例相结合,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青春期的情感,如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三、范文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运用细节描写表现青春期情感的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关注成长谱写心曲学情分析:进入初三,同学们的作文写作已经过了各种形式的训练,有必要对所要表达的、能够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一番归类。
同时,他们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灵成长,把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生花妙笔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也是青涩岁月里闪光的记忆。
面临中考,抒写成长经历、抒发人间真情,是临场作文中最能吟咏的心灵之歌,同学们作为抒情主体,也最容易把握。
教情分析:初三作文教学已处在归纳提高的关键时刻,它肩负着、也必须完成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任务。
“励志成才”方面的文章同学们练过,这方面的名言故事也读过,但都显得分散凌乱,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怎样选择这方面的话题,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心灵的成长历程,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存在相当的难度,这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强化。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唤醒蛰伏的情感,丰富自己个性成长的写作素材;学习生动细腻地描绘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故事,树立励志成长的信念。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细节,体味并表达长大经历中的种种况味。
课堂流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没有谁会拒绝长大。
成长的历程中,充满着艰辛,也播撒着快乐。
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面对遭遇到的成长烦恼,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细心去体味经历过的生活况味。
而这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心灵轨迹。
倘若我们能动情地记录下一这些心海波澜,将是我们写作天地里独特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关注这方面的作文写作,愿大家都能描画出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活动组织(一)活动一看一看,近年中考作文题包含着怎样的写作指向。
1、请同学们先看以下这些中考作文题,选择其中的一道题思考:假如我写,我准备表达什么。
■05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⑴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那年,在《一生的志愿》中,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项宏伟愿望(如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登上珠峰等)。
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
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戈达德笑着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接下来,就只需要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好了。
”是的,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可以实现常人不能实现的愿望;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可以使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请以“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⑵骆驼能征服沙漠,鸽子能征服天空。
骆驼不会像骏马那样奔驰,鸽子也不会像海燕那样遨游。
但鸽子和骆驼却更具有耐力。
耐力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执著;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韧。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不也同样需要耐力吗?。
请以“耐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0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立志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神痴。
做裁缝的父亲知道后问品特:“你快乐吗?”品特回答:“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
”父亲说:“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就是成功。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每当给别人做衣服时,就非常快乐。
”请以“享受过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0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两岁时,张亚勤失去了父亲。
他的几个亲戚住在不同城市,为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小年纪的他在几个城市之间独来独往:临近高考,他突然患病,母亲劝他放弃,张亚勤不听:“我就是试试,即使失败也是一次练习;要是不争取,那就一定不会成功!”结果他如愿考进了中国科大少年班。
然后,硕士,博士……最终成为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回首走过的岁月,张亚勤自豪地说:“在我看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独立、执着、坚强、自信……没有那一段成长的经历,便没有我今天的一切!”请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0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激情,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
运动场上的声声呐喊,点燃了拼搏的激情;课堂上迸发的点点火花,点燃了梦想的激情;困难挫折,点燃了挑战自我的激情;"祥云"火炬,点燃了华夏儿女爱国的激情;雪灾地震,点燃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激情……请以“激情,在心中点燃”为题,写一篇文章。
■0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针对目前正在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留学的小黄回国前做了必要的防护工作,回国后在家自我隔离了一个星期,这期间她还主动打电话告知亲友,一周内不要到她家探访,她说,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请以“懂得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
2.学生自由交换意见,与同学分享思考成果。
然后让两三位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求将所要表达的中心提炼成几句话,尽量说得精彩。
3.教师适时加以总结,然后归纳。
明确:这些作文题所包含的写作内涵很丰富,但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表达:记录自身成长经历,抒写心灵成长过程。
这至少包含着这几层意思:①这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故事;②这表明了成长中必须具备某种优秀品德,这个优秀品德正是文章要表达的内容;③文章必须表明感悟成长真谛的过程,亦即平常所说的心灵的历程;④生动细腻的描述、准确精彩的议论、真切动人的抒情,都是这类文章不可或缺的,三者的有机组合就能使文章出彩。
当然,写成议论文,阐释自己的观点,论证这些因素是我们自身成长不可或缺的,也是可以的。
本堂课对议论文的写作不做分析,留待其他时间研究。
(二)活动二议一议,成长我们需要哪些可贵品德学生自由交流、发言,然后归纳:坚持不畏艰险乐观不轻言放弃坚定信念追求高标勤奋立志认真细心踏实学会感恩珍惜拥有……(三)活动三读一读,丰富我们的作文材料库同学们回忆读过的成才故事、背诵的励志名言,课堂交流后,再读一读这方面的名言(可课前打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将你感触较深的用笔划下来。
还有很多的励志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收集。
(四)活动四想一想怎样用真实具体的实例诠释成长的过程。
1.老师提示:同学们,中考作文多半不限体裁,把这些名言故事作为材料来写议论文是很好的。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如何写作表达这方面内容的记叙文,特别是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截取典型的材料,写出自身个性成长的故事。
我们课前请大家读了几篇优秀习作,要求选择其中一篇,写出从中得到的有关写作方面的有益启示,现在先来交流课前阅读优秀习作的心得,要求联系作品内容作较为具体的分析。
(优作附后)2.学生交流,个别发言。
教师及时点评。
3.教师总结。
用投影展示:细腻的描写,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抒情自然贴切,不夸大不矫情……(五)、活动五总结课堂:同学们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写作的真谛:秋日的傍晚,一日的骚动渐次安静下来,夕阳红着脸展露着白天最后的温情,风儿蹑手蹑脚地走过,似乎怕打搅了闲游人们的心情,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妙。
然而,诗意的人们却会觉得此时缺少最为准确的生命注脚,直到看见那么几丛菊花才会使遗憾的心灵安恬下来。
偏安一隅,素枝浅色,临风轻摇,孤守高洁……百花遁迹之后,它安然独享着自然的馈赠;冷漠目光之中,它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色彩,它是真正的生命舞者。
这是多么奇妙的心绪表达啊!当我们用满含情愫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当我们以生命的名义感知这个世界,我们赖以倾诉的文字也就活起来了,真正的写手是用心歌唱的,舞动的青春、驿动的心情、萌动的幽思……笔下流淌出的心灵之歌如清泉、似轻风,洗去心头的尘埃,拂去世俗的铅华。
“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满含深情看世界,我们这一群生命的舞者尽情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六)、活动六练一练写写我的成长故事:1.请以“心灵的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记述你成长过程中的难忘一刻。
诗歌以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2.同学们,请想一想,也可与周围同学交流你对这个作文题的思考。
学生个别发言,谈谈思考的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3.教师归纳,用投影打出要点: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有一件事、一份情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例如,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次无畏的挑战、一段坎坷的经历、一份成功的喜悦。
尽管在别人看来,这些极其平常,然而这些内容曾给人鼓励、希望、勇气;或催人进取、拼搏向上;或让人自新、悔悟、自强,因而,这些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人和事,就体现了珍藏的价值,表达了珍藏的意义。
学生作文,下课。
附录一:经典励志名言●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要冒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人如同一只钟表,是以他的行动来确定其价值。
—佩恩{英国}●挫折对弱者来说是块绊脚石,对强者来说是块垫脚石●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如果你要想成功、要想追求所企望的美梦,就千万不可有这样的信念,因为那会扼杀你的潜能,毁掉你的希望。
●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
——约翰·渥夫甘·冯·歌德●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
-威廉·奥斯勒爵士●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华特·贝基霍●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须培养热忱。
人们因你心与热诚而更喜欢你;而你也得以逃离枯燥不变的机械式生活,无往而不利。
不会有别的,因为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把灵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仅会发现每天中的每小时都变得更愉快,而且会发现人们都相信你,恰如我们以发电机时相信电那样。
-约那桑·欧登·阿摩尔●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麦修·阿诺德●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
-华特·H·柯亭姆●诚实是雄辩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因自己热切诚恳,而使别人信服。
-威廉·哈立特●幸运是个伟大的老师,而不幸则更伟大。
拥有会纵容思想,欠缺能却训练并强化思想。
-威廉·哈立特●每个天才的产生,必是热忱的产物。
-本杰明·狄斯拉里●-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