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形势 促进发展——兼论东北林区的改革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209.03 KB
- 文档页数:4
林业经济现况与革新之策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吉林省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和重要林产品的生产基地,然而就是这样的林业资源大省,林业经济却远不如人们料想的那样强。
促使了吉林省林业经济需要走可持续的道路。
1、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1.1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
吉林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42.5%。
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6089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
但省内林业企业规模偏小,林业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装备上比较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吉林省林业经济的发展。
1.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吉林省森林面积、质量、蓄积量都排在全国前列。
但是,如果以资源拥有量与林业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来对比,用经济发展贡献份额来衡量,林业经济不论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都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现在吉林省的林业生产现在还普遍采用粗放密集型的生产,科学技术含量低,原材料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吉林林业经济的发展。
2、现状分析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1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结构,由单一向立体式转变。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从林上,林下直至地下的立体开发,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
可充分利用森林及林下经济,发展旅游业、深加工产业和生态教育,发展碳汇经济和新能源,进行横向开发,形成一个多维的林业经济结构。
除了开发利用林区丰富的木材林业资源,更要重视非木材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林地资源、林果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草资源、水资源、景观风光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发展方式。
2.2改革现有的林业体制,增加林业经济的活力。
林业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深化改革国有林业单位体制,解放林业生产力。
带领国有林业单位走出体制束缚,使林业经济全面发展,振兴林业经济。
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走科学发展林业的道路。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潜力。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区域发展瓶颈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通信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交通方面,加快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区域内的交通条件,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物资的流动和交流。
同时,加强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提升东北地区的对外联通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能源方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输送网络的建设,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通信方面,加快推进 5G 网络、宽带网络的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例如,对于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体会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资源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这句话,凸显了东北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也表达了需要加强东北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优质的资源条件。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传统工业产能受到了冲击,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传递了中央对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视与关怀。
政府部门将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这需要东北地区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家发展大局中来。
东北地区的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需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民生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东北地区的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总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区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通过加大对东北的支持和引导,对其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政府与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为东北地区的振兴贡献力量。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首先,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质量,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我们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比较发达,但是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
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我们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东北地区,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我们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我们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
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刘于鹤【摘要】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
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
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但工程重点没有放在森林培育上。
当前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林区资源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但从长远考虑必须积极加强森林经营,因为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
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对天然林应当进行分类管理。
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是前提,加强森林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国家政策扶持是保障。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re important ecolo-gy barrier and important timber production bases for China.Because of long term over harvesting and in-appropriate cutting style,along with delay of forest management,the regions are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To restore the forest resources,national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was conducted,but the forest culti-vation was not the main point.Stopping commercially cutting the natural forest did good for forest restora-tion,the forest management should beenhanced.Exploitation forest scientifically is important measure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Natural forest should be classified managed,and other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思考【作者】刘于鹤【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23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五大森工企业集团所构成的林区。
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也面临着重新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一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扮演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地区的劣势越发突显,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实现振兴。
本文将分析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东北地区的振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东北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过去,依托煤炭、钢铁、机械和化工等传统产业,东北地区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
此外,东北地区的地理优势也给予了它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成为连接中国与俄罗斯、蒙古等东北亚国家的枢纽地带。
这些条件为东北地区重新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并不容易,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面临着严重的过剩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调整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
此外,东北地区的技术水平与现代化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使得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需要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通过减少税负、降低企业成本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向东北地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同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东北地区作为枢纽地带的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多边合作。
通过与俄罗斯、蒙古等邻国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和人才的流动,促进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
最后,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准确把握东北全面振兴面临形势和机遇的重要论述
东北全面振兴面临形势和机遇的重要论述是: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制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产业转型步伐较慢等问题,面临着产业落后、人口流失、经济增长缓慢等挑战。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协作的加强,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首先,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资源可以为东北地区提供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次,东北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尤其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东北地区可以发展壮大自身的优势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将东北地区的振兴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东北地区的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以改革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为目标,为东北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最后,东北地区与北亚地区的接壤和区域协作的加强为其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东北地区可以通过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促进贸易往来,实现东北地区与亚洲其他地区的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着形势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只要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东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实现全面振兴。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研讨材料章1. 引言1.1 概述东北地区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地区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东北地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东北地区的重要使命和全面振兴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从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为何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是当务之急,包括经济发展契机、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改善需求以及地区合作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等方面。
然后,文章将提出实施该战略所需关键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等。
最后,结合已取得的成果和启示,我们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途径,并提出建议和倡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探讨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并为今后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倡议。
通过深入研究并确立具体问题解决思路,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
同时,该研究对于其他国家在类似情况下进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 东北的重要使命2.1 历史背景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基地和战略支撑点,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基地到近年来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东北地区一直承担着国家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使命。
2.2 当前形势然而,随着全球瞬息万变的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东北地区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在产业结构落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禀赋有限等问题下,东北地区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如何应对当前形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加快东北林业发展深化国有林区改革
崔晶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林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强化林业的发展,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林区的深入了解以及系统研究,针对其在我国整体建设中的具体地位,分析了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现状做出了战略上的指引。
【总页数】1页(P136-136)
【作者】崔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宁县林业局南天门林场,黑龙江东宁 157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发展潜力的研究——营林业发展潜力 [J], 王永青;杨长峰
2.东北国有林区应加快更新造林改革步伐 [J], 邓磊;杜光阳;张玉峰
3.指导我区林业加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体会 [J], 高锡林
4.林区县属国有林业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林区县级林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探索(续七) [J], 林迎星
5.林区县属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林区县级林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探索(续六) [J], 林迎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 i n y e y u a n y i对东北地区国有国营林区体制改革的探讨武宪刚一、东北地区国有国营林区概况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木材主要提供地,作为国有国营林区,东北林区不仅为国家提供大量木材,还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条件,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较大贡献,是社会必不可少的资源。
但由于在发展最初对林业规划重视度不足,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使东北地区林业资源严重透支,造成现今林业资源紧张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东北林区呈现衰落状态,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出现难以恢复的危机。
东北国营林区面临的危机主要有资源与经济两方面。
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森林覆盖量下降,总面积呈缩小状态,成熟林消耗量过大,成长期林木衔接期较长,林木成长跟不上社会建设需求。
经济危机主要是指林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亏损,缺少足够经济来源,资金周转产生断档,生产价值下降,难以支付林区日常开销,造成林区生产无法正常运转。
林区林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给东北地区造成严重生态危机。
二、林区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林区经营危机出现的原因在于林区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确。
林区管理自成体系,不受其他机构监管,将经营、管理、监督权利全部交由林区自身,林区既是监督者又是经营者,监督机制难以落实,不利于促进林业资源合理应用与林区管理科学合理性提高。
长此以往,国营林区林业资源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重复交叉行政导致管理盲区国营林区同时受到地方行政机构与林业单位管理,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监督管理存在重复或者遗漏,不仅增加工作量造成资源浪费,还产生管理盲区,给监督管理带来阻碍。
林区中存在大批量非国有职工群众,长期管理中发现,这些群众虽然占据林场主体,但不属于农民,没有责任田分配,又不属于林场职工,不享受职工工资待遇与基本福利制度,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盲区,缺少国家相关政策待遇给林区人员管理造成负担,是林区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急需完善制度以避免盲区,为以上人员提供应有待遇,促进林区经济效益提升,维持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