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青岛路以南,上海路以东,规划占地3418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北侧围墙退让青岛路道路红线4米,西侧围墙退让用地红线4米,建筑退让围墙6米。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国家其它相关厂区规划设计通则、规范

6). 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认真汲取优秀厂区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适宜于现代化厂区管理的安全、卫生、工作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式厂区。

·分区合理化、功能网络化。

·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2)规划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法令和政策,遵循“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厂区的总平面布置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展示现代风貌。

·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厂区用地的总体形态,把握厂区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厂区布局合理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建立厂区内简捷、明晰、互动的功能体系。

·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独特优势,构筑厂区交往环境。

·建筑设计与布局上强调建筑组群的构成,力求使厂区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整体性强、视觉张力强、环境可读性强。

·规划设计有利于生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功能完善而又节能。

4、总体规划设计

1)总图规划设计要利用厂区的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充分考虑厂区功能配套的完整性。对厂区合理分区,满足环保、安全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在地块北侧设厂区入口,满足退城市主要道路红线交点70米的距离,北侧设计为办公研发综合楼,同时西侧沿上海路设计厂区休憩公园,同时丰富上海路景观效果。南侧设计为1#车间及2#,3#车间,西侧是职工食堂与仓库。

3)厂区道路依据厂房规划的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4)厂区总体建筑效果采用红瓦坡屋顶,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5、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规划基地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景观结构,空间结构,填方量,经济效益………

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

6、环保、消防、安全、卫生

在厂区总图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建筑物,确保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厂区生态环境,除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根本措施的同时,在总平面设计中,一方面在布置建构筑物时利用风向,创造自然通风及采光条件,以减少污染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厂区绿化设计,注重高大乔木的培育,发挥绿化的吸尘、降噪、减振、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厂区文本设计说明

伟龙包装科技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部分 一、工程概况 1、区位环境 伟龙包装科技位于义乌市义南工业园区,路以北,葛仙路以东,场地南北长约202m,东西长约308m,地块基本呈不规则的方形,总用地面积66606.6平方米,该地块用地性质属工业用地,与路相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设计依据 (1)该工程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办公建筑设计规》(JGJ67-89) (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5)国家其它现行有关法规 (6)甲方对该项目的设计意向 3、生产类别:

伟龙包装科技生产的物品为铜类加工类物品,属丁类厂房。 二、设计指导思想 ·以企业为本,以生产经营活动为轴心。 该地块为工业用地,位于生机勃勃的工业园区,伟龙包装科技是一家颇具实力的综合性公司,此次规划设计以企业自身生产经常活动为轴心,展开整个区域的规划,满足企业自身功能需求,关注企业长远发展,力求打造一个现化化、科学型的公司大本营。 ·立足新区,关注城市 本案用地位于义乌市义南工业园区,该区是义乌市的城市动力新板块,基础设施配套先进完善,新区建设生机勃勃,彰显出城市新动力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质。此次规划设计将地块视为城市的一部分,隶属于城市,而有其独特的个性空间,力求与城市整体风格相融合,与新区携手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 本案规划建筑相对集中,合理利用土地,规划中努力留出发展空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三、方案构思 1、设计手法 以功能为主,从功能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使用功能要求以及

未来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功能分析、平面布局、柱网结构、立面特色等多方面的推敲与刻画,塑造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象,满足企业自身形象需求和功能需求。 2、总平面布局 地块位于路北侧,呈不规则的方形地块,考虑到企业自身功能需求,在地块东南角规划一栋科研厂房和一栋工会活动中心,地块西南角规划一栋厂房,在地块中部规划三栋宿舍和一栋综合楼,并在地块北部规划一组厂房群组,由地块中轴线处的两条厂区交通主干道相互联系一起,并在厂房周边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借以形成田字形的交通系统,并连结地块南部的主入口通往路,形成交通通达顺畅,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3、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采用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色彩以明快、合谐体现现代化企业形象为设计原则。厂房层数为1—8层,造型成长方体,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平面根据甲方要求,采用框架形式,可任意自由分隔,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立面处理简洁,整体色彩以米黄色为主,部分采用墨绿色和白色体块加以点缀,形成明快、大方的立面效果。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厂区设计说明

厂区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设计篇 一、工程概况 厂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选址位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2533㎡ (33.8亩)。单体设计包括二栋车间,一栋成品仓库,一栋原料仓 库,一栋办公楼,一栋宿舍,一栋门卫,一间配电间及污水处理池。 其中1#车间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4429.9平方米;2#车间为一 层,计容建筑面积为8772.94平方米;成品仓库为一层,计容建 筑面积为2661.58平方米;原料仓库为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 2661.58平方米。办公楼为三层,计容建筑面积为2410.64平方米, 宿舍为三层,容建筑面积为1971.75平方米,门卫一层,计容建筑 面积为40.69平方米,配电间一层,计容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 车间生产性质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无地下室,无人防。 二、本工程的有关设计依据 (一)1、规划、建设等部门对规划用地的要求 2、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用地地形图 3、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条例 4、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6、《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TJ37-79 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91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9、《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 50046-95 10、国家其他相关规范规定 (二)设计范围:厂区总平面规划;1#车间、2#车间、原 料仓库、成品仓库、宿舍、办公楼、配电房、门卫建筑设 计。 三、总平面规划 整个厂区设有1个出入口。用地范围内共设置八幢单体。总平面规 划各建筑物间距均满足相关生产性质及建筑物耐火等级方面所确 定的防火间距要求。另外,因生产车间面积较大,为此,车间四周 均设有消防车通道。厂区内共设有20辆机动车位,满足厂区内部 停车要求。详见总平面规划。 四、经济技术指标:

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 草案简介 一、上版总规概况与实施 (一)《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回顾 1.城市性质 中国江北水城;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 2.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 2001-2020 年; 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为东昌府区; 3.规划规模 规划到 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75 万人,建设用地80 平方公里。 4.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 两带四区。 一个中心即聊城市。

两个经济带:冠县—聊城—茌平经济带;临清—聊城—阳谷经济 带。 四个经济区:聊城—茌平加工工业区;临清—高唐棉花、纺织印染工业区;冠县—莘县食用油、饲料和林木产业区;阳谷—东阿蔬菜生产、建材工业区。 5.中心城区结构与布局规划结 构为:一城五区 一城:即整个聊城市城区; 五区:中心区、开发区、嘉明工贸区、行政文化新区、西部能源仓储区。

(二)聊城市2001 版总体规划实施回顾 ( 1 )到 2013 年,聊城的城市规模突破上版规划目标; ( 2 )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但工业布局突破上版总规,“四面围城”。 ( 3 )一方面古城景观风貌重构期;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引导范围需扩大。

( 4 )东昌府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规划区需要扩大。 ( 5 )总规评估报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城市建设较好,仅 有10% 的市民认为城市建设差。市民的主要关注点在“交通问题、缺乏特色、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上。 二、项目编制动因与编制历程 (一)编制动因 2012 年 11 月,国家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围绕济南的“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即 70 公里半径的紧密圈层和 150 公里的辐射圈层紧密协作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发展规划》出台,提出构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聊城首当其中。以上各个规划均对聊城提出要求与任务,需要总体规划落实。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确定 的2020 年城市规模(80 平方公里)的目标提前实现。大量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城市规模短期还将进一步扩张,急需总规指引。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厂房规划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 °20′——118 °45′,北纬33°23′——33 °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62%。陆地面积中有可耕地70603公顷。 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击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度近700公里。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2.项目地块状况 江苏生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泗阳县木业园区。由生产区,附属区两部分构成。用地面积124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72平方米,西临何庄路,南临规划工业区路,北靠徐淮路,基地成不规则梯形。 3.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工业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生产及其商业、办公配套的规划设计。 4.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工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

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厂房、商业、办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泗阳县的房产市场,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产、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工业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产、办公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工人员工的归属感与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产、办公空间,妥善处

(完整word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1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 - 1 -第三章人口与用地规模 .................................................................................................................... - 2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 2 -第一节“三区”划定. (2) 第二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战略 (3) 第三节城镇空间、等级与职能结构 (3) 第四节产业布局 (4) 第五节旅游发展 (5) 第六节生态建设 (6) 第七节综合交通 (8) 第八节重大市政设施 (10) 第九节环境保护 (12) 第五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 14 -第一节城乡统筹策略 (14) 第二节重点建设地区空间结构和“四区”划定 (15)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 - 16 -第一节空间结构与发展策略 (16) 第二节各城区定位及重点发展方向 (17) 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 18 -第一节公共中心体系 (18) 第二节行政办公用地 (18) 第三节商业金融业用地 (19) 第四节文化娱乐用地 (19) 第五节体育用地 (20) 第六节医疗卫生用地 (21) 第七节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21) 第八节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22) 第八章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 - 22 -第一节保障性住房 . (22)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厂区规划说明

湖北剑桥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创业园规划说明 一、概述 规划地块位于孝南经济开发区(北区)范围内,北面临近长兴二路,东面为107国道,南面靠近王家河。整个地块位于王家下湾之内,此地块及周边用地性质按控规要求均为工业用地。 规划地块为不规整的四边形,东西最长处约335米,南北最长处约264米,用地面积为6.67ha,基地内有一条10KV高压线,近期内高压线即将改线。现状用地全部为农田,地势平坦,高程在23.1—24.8范围内,是较好的建设用地。 二、设计原则 结合控规要求,注重园区与周边城市道路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建设一个功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园。 三、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年) 3、《孝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5、现行相关市政规范 6、湖北孝南经济开发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1:1000现状地形图 四、规划布局 本规划从厂区的功能出发,将地块分成三个区:生产区、办公及后勤区和绿化景观区。 1、生产区 生产区布置了6栋厂房,其中5栋东西向布置,另外1栋南北向布置,考虑到沿路城市景观和厂房内部功能需求,沿长兴二路的厂房北端设置办公室。 2、办公及后勤区 办公区位于地块东部,在该区布置了一栋6层综合楼、一栋2层产品展示中心、和三栋6层宿舍楼。 综合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内设有容纳180~200人的大会议1个, 40人会议室一个,20人会议室2个。 产品展示楼筑面积680平方米,一楼全部为展示大厅,展示公司研发的产品,一楼设有大厅,多功能室,二楼主要是休息场所 宿舍楼建筑面积约6912平方米,内走廊,每层15个房间。 3、绿化景观区 园区共有两处集中绿化景观区,分别布置在办公区和沿长兴二路南侧的绿化带。 五.景观设计 整个园区共有两处绿化景观,一处为长兴二路南侧绿化带,此处绿化景观以植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 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青岛路以南,上海路以东,规划占地3418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北侧围墙退让青岛路道路红线4米,西侧围墙退让用地红线4米,建筑退让围墙6米。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国家其它相关厂区规划设计通则、规范 6). 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认真汲取优秀厂区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适宜于现代化厂区管理的安全、卫生、工作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式厂区。 ·分区合理化、功能网络化。 ·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2)规划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法令和政策,遵循“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厂区的总平面布置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展示现代风貌。 ·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厂区用地的总体形态,把握厂区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厂区布局合理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建立厂区内简捷、明晰、互动的功能体系。 ·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独特优势,构筑厂区交往环境。 ·建筑设计与布局上强调建筑组群的构成,力求使厂区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整体性强、视觉张力强、环境可读性强。 ·规划设计有利于生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功能完善而又节能。 4、总体规划设计 1)总图规划设计要利用厂区的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充分考虑厂区功能配套的完整性。对厂区合理分区,满足环保、安全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在地块北侧设厂区入口,满足退城市主要道路红线交点70米的距离,北侧设计为办公研发综合楼,同时西侧沿上海路设计厂区休憩公园,同时丰富上海路景观效果。南侧设计为1#车间及2#,3#车间,西侧是职工食堂与仓库。 3)厂区道路依据厂房规划的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4)厂区总体建筑效果采用红瓦坡屋顶,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5、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规划基地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景观结构,空间结构,填方量,经济效益……… 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 6、环保、消防、安全、卫生 在厂区总图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建筑物,确保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厂区生态环境,除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根本措施的同时,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摘要) 2010-09-29 07:44:00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o [提要](1)深圳湾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南山和西部滨海地区、东莞西部地区以及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以货运功能为主;(2)皇岗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福田、罗湖和中部分区以及往东莞、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兼有客、货运交通功能;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摘要) 总则 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第2条深圳在经历了领先一步的快速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本规划致力于有效破解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难题: 1.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 2.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3.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 4.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第4条本规划在深入总结历次总体规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工作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1.工作重点由增量空间建设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 2.工作内容由单一的物质性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转变。 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5条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第6条城市职能 深圳的主要城市职能是: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某工业园、总部基地规划设计说明

1、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状况 该项目地块位于天回镇街道办事处甘油、白塔、明月社区内,北新干道以东、川陕路以西、天丰路以北、绕城高速以南,周边交通体系异常发达。依托城市物流干道,城北区域内设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项目地块基础设施完善,用水、用电、用气、通讯、交通都十分方便。 2、园区建设必要性与优势条件 2、1必要性 园区项目得上马可以为政府带来长期稳定得经济收益。 项目建成后通过厂房得租赁、办公销售、以及招商引资可实现集体经济得大幅度增收。 项目征用地块通过拆迁补偿来保障农民收入,同时工业生产、组装、物流等项目得引进可为该区域农民提供大量得就业岗位。 2、2 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本项目所在地就是成都北大门得标志性节点,位于城 北物流核心区域,人气鼎盛,工商业气氛浓厚。 交通优势:本项目所处位置交通极其方便,有北新干道、川陕路、绕城高速等主干道路,有火车北站、城北客运站、火车东站等交通枢纽得物流供应。 市场优势:本项目有五块石市场、荷花池市场、金府市场、富森美家居等专业市场得需求支持,发展前景瞧好。 政策优势:金牛区委区政府为实现金牛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 工业强区得战略部署,整体规划了金牛高科北区,制定了相关优惠政 策与方案。 另:·工业区大部分用地尚未开发,利于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建设;

·可以利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企业内迁得机会,可借用 其品牌效应,为园区本身及园内其它企业得未来得发展打 下基础; ·较丰富得山水资源与自然景观,利于景观组织与设计; ·邻近主城区,可获得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支持; ·工业园区内无重要得公共设施与工矿企业,建筑物基本上 都就是民房与小型乡镇企业,拆迁容易; ·享有国家西部开发与成都市金牛区得众多政策优惠,为本 区得大发展创造了良好得条件。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要求成都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得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得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 域与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得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与谐发展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 根据“浦东”、“滨海新区“等经济特区得开发、建设经验,成、渝“新特区”建设得三个阶段,使相关受益行业可分为三类。第一阶段得特区建设以基建为主,建筑、建材、钢铁、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能源电力将直接受益。第二阶段,随着生产活动得大规模开展,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将受益,港口、高速、机场等蓝筹性行业值得关注。第三阶段,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程度得提高,农民收入得增长,相关消费服务业将面临巨大发展空间,包括:房地产、零售、酒店餐饮、医药、家电、汽车将直接受益。 随着特区基础建设得开展,成都市得工业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将获得空前得发展机会,而本项目定位为金牛区生态得以物流、生产、加工、高新技术为主得工业园区,势必要担负起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增加农民收入得光荣任务。 3、开发策略 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应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得原则得进行建设,通过土地有偿使用与使用权有偿转让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拓宽各种引资、筹资渠道,多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为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219

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本) 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2005 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 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 三、设计理念 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根据场地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结合地形设计一层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住户停车问题。 四、总平面布局 规划布局依据地块地形和周边环境,规划布置11+1层、17+1层和27层板式住宅为主。规划总平面采用简约的直线为基本元素,形态为线形组织下的居住组团。错落的建筑群循序相接,浑然一体。规划分东西两个地块。其中东侧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作为本项目的高品质住区进行打造,布置面积较大的高品质户型。含16栋高层住宅和1栋多层商业。西侧地块含18栋高层住宅和3栋多层商业。规划依据建筑布局,形成多个居住组团。每个组团均设置相对独立的组团庭院。规划在东西两个地块中间设置景观交点,与东西两侧地块主出入口共同形成小区的景观轴线。地块北侧紫荆河、东西地块中间的水系、泳池、休闲活动空间等内部景观共同形成项目的主要景观交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依据小区周边市政道路分别设置两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小区动态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居住区与组团的次序和居住环境氛围的干扰。小区结合地形设计了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了停车问题。 六、景观绿化规划 小区内部景观设计紧扣城市花园这一主题,综合考虑建筑与绿化的双重景观要素,环境打造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将建筑作为景观的部分来考虑,带形为主的构图手法,打造多层次的带状景观系统。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木平台栈道和石材休闲步道,与东西主入口相结合,强调区内外环境的交融与渗透。建筑之间形成视觉通廊,注意建筑底层的通透性,充分运用立体绿化。打造一个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 七、空间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