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设置 (21)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3
Dell EMC PowerEdge R240 BIOS 和 UEFI 参考指南注意、小心和警告:“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18 2020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Dell、EMC 和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
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章 1: 预装操作系统管理应用程序 (4)用于管理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选项 (4)系统设置 (4)查看系统设置程序 (4)系统设置程序详细信息 (4)System BIOS(系统 BIOS) (5)iDRAC 设置公用程序 (20)设备设置 (20)戴尔生命周期控制器 (20)嵌入式系统管理 (20)引导管理器 (21)查看引导管理器 (21)引导管理器主菜单 (21)一次性 UEFI 引导菜单 (21)系统公用程序 (21)PXE 引导 (21)目录3预装操作系统管理应用程序通过使用系统固件,可以在不引导至操作系统的情况下管理系统的基本设置和功能。
主题:•用于管理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选项•系统设置•戴尔生命周期控制器•引导管理器•PXE 引导用于管理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选项系统提供了以下用于管理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选项:●系统设置●戴尔生命周期控制器●引导管理器●预引导执行环境 (PXE)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屏幕,您可以配置 BIOS 设置、iDRAC 设置、以及系统的设备设置。
:默认情况下,所选字段的帮助文本显示在图形浏览器中。
要在文本浏览器中查看帮助文本,请按 F1。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之一访问系统设置程序:●标准图形浏览器—默认设置下启用的浏览器。
●文本浏览器—这种浏览器通过控制台重定向启用。
查看系统设置程序要查看系统设置程序屏幕,请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或重新启动系统。
A880GU3/A880GB BIOS Manual设置BIOS Setup (1)1 Main Menu (3)2 Advanced Menu (6)3 PCIPnP Menu (17)4 Boot Menu (21)5 Chips et Men u (24)6 Performance Menu (30)7 Exit Menu (38)iA880GU3/A880GB BIOS ManualBIOS Setup简介此手册介绍如何使用主板AMI BIOS 中各项设置程序。
此设置程序允许用户修改基本系统设置。
设置信息被存储至由电池供电的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
这样,断电后设置仍可被保存。
无需磁盘导入程序,BIOS 仍可使电脑正常运行。
此系统控制许多输入和输出装置,比如:键盘,鼠标,串行接口和磁盘驱动器。
BIOS 将在第一时间导入程序,装载和执行操作系统。
另外,BIOS 也增加许多功能,如防病毒与密码保护及提供给控制整个系统的芯片组的详尽功能的特殊支持。
这部手册的余下部分将在您设定使用系统时对您提供帮助。
即插即用支持此AMI BIOS 支持即插即用1.0A 版本规格。
支持EPA绿色环保支持EPA 绿色环保计算机的1.03 版本。
APM 支持支持高级计算机电源管理(APM)功能的1.1&1.2 版本。
电源管理功能由系统管理中断(SMI)执行操作,也支持休眠和挂机电源管理模式。
同时也管理硬盘驱动器与影象监测器。
ACPI 支持此AMI ACPI BIOS 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ACPI)功能的1.0/2.0 版本,并为在ACPI 中定义的电源管理和装置配置提供ASL 语言,ACPI 是由Microsoft、Intel和Toshiba 发展定义的新一代电源,组态控制接口标准。
PCI 总线支持支持Intel PCI 局域总线2.3 版。
1A880GU3/A880GB BIOS Manual2DRA M SupportSupported CPUsUsing Setupzz z Navigation Keys为保证主板性能最佳,大部分情形下都可运用默认BIOS设置。
使用手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示:图中之数字为产品之环保使用期限。
仅指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不致发生外泄或突变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对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期限。
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及含量说明标示:○: 表示该有毒有害物质在该部件所有均质材料中的含量均在《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 量要求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以下。
×: 表示该有毒有害物质至少在该部件的某一均质材料中的含量超出《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限量要求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不过其含量超出是因为目前业界还没有成熟的可替代的 技术。
备注:此产品所标示之环保使用期限,系指在一般正常使用状况下。
声明:本手册为富士康公司的智慧财产。
本手册中的所有信息如有改变,恕不另行通知。
所有与使用本手册有关的任何直接或间接事故,富士康公司均不承担责任。
商标:本手册所有提及之商标与名称皆属于该商标的持有者所有。
版本:A76ML-K3.0系列主板中文使用手册V1.0P/N:3A222G600-000-G:注意: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表示存在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潜在危险。
更多信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请访问如下网站:© 版权所有所有提及之商标与名称皆属于该商标的持有者所有。
所有图片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主板为准。
部件名称有害物质或元素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 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印刷电路板及其电子元件×○○○○○外部信号连接头及线材×○○○○○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MPANY LTD66, CHUNG SHAN RD., TU-CHENG INDUSTRIAL DISTRICT,TAIPEI HSIEN, TAIWAN, R.O.C.declares that the productMotherboard A76ML-K 3.0is in conformity with(reference to the specification under which conformity is declared inaccordance with 89/336 EEC-EMC Directive)■ EN 55022: 1998/A2:2003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s of radio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equipment■ EN 61000-3-2/:200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 3: LimitsSection 2: Limits for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equipment input current <= 16A per phase)■ EN 61000-3-3/A1:200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 3: LimitsSection 2: Limits of 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inlow voltage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current <= 16A■ EN 55024/A2: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Immunity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Signature: Place / Date: TAIPEI/2010Printed Name: James Liang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Trade Name:FOXCONNModel Name:A76ML-K 3.0Responsible Party:PCE Industry Inc.Address:458 E. Lambert Rd.Fullerton, CA 92835Telephone:714-738-8868Facsimile:714-738-8838E quipment Classification:FCC Class B SubassemblyT ype of Product:MotherboardManufacturer: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COMPANY LTDAddress:66, CHUNG SHAN RD., TU-CHENGINDUSTRIAL DISTRICT, TAIPEI HSIEN,TAIWAN, R.O.C.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This device complies with Part 15 of the FCC Rules.Operation is subject to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 (1) this device may not cause harmful interference, and (2) this device must accept any interference received, including interference that may cause undesired operation.Tested to comply with FCC standards.Signature : Date : 2010安装注意事项:第 1 章产品介绍产品规格 (2)主板布局图 (4)背板端口 (5)第 2 章硬件安装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8)安装内存 (10)安装扩展卡 (12)连接其它内部接口 (13)跳线 (17)安装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18)第 3 章 BIOS设置进入BIOS程序 (21)BIOS设置主菜单 (21)系统信息 (23)高级BIOS功能设置 (25)开闭核功能设置 (26)中心控制单元 (27)高级芯片组参数设置 (32)外围设备设置 (36)电源管理设置 (40)系统监测 (42)BIOS安全参数设置 (43)系统最佳缺省值设置 (43)保存后退出 (43)不保存退出 (43)第 4 章 RAID配置RAID 介绍 (45)安装 SATA 硬盘 (46)RAID 配置 (46)制作RAID 驱动软盘 (48)安装操作系统 (49)技术支持:感谢您购买富士康的A76ML-K 3.0主板。
浪潮英信服务器用户手册SA5224L4V1.1尊敬的浪潮英信服务器用户:衷心感谢您选用浪潮英信服务器!本手册介绍了此款服务器的技术特性与系统的设置、安装,有助于您更详细地了解和便捷地使用此款服务器。
请将我方产品的包装物交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以利于污染预防,造福人类。
浪潮拥有本手册的版权。
未经浪潮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本用户手册。
浪潮保留随时修改本手册的权利。
本手册中的内容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如果您对本手册有疑问或建议,请向浪潮垂询。
浪潮2015年6月和“英信”是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版本说明文档版本:V1.1日期:2022 年 6 月 24 日文档说明:更新中国CCC摘 要手册介绍本服务器的规格信息、硬件操作、软件设置、服务条款、故障诊断等与维护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本指南认定读者对服务器产品有足够的认识,获得了足够的培训,在操作、维护过程中不会造成个人伤害或产品损坏。
目标受众本手册主要适用于以下人员:●技术支持工程师●产品维护工程师建议由具备服务器知识的专业工程师参考本手册进行服务器运维操作。
警告:本手册介绍了此款服务器的技术特性与系统的设置、安装,有助于您更详细的了解和便捷地使用此款服务器。
①请不要随意拆装服务器组件、请不要随意扩配及外接其它设备。
如需操作,请务必在我们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
②在拆装服务器组件前,请务必断开服务器上所连接的所有电缆。
③BIOS、BMC的设置对配置您的服务器很重要,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请您使用系统出厂时的默认值,不要随意改变参数设置。
④使用随机驱动程序或浪潮官网提供的驱动程序,如果使用非浪潮驱动程序,可能会引起兼容性问题并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对此浪潮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
浪潮将不会对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之前、期间或之后发生的任何损害负责,包括并不限于利益损失、信息丢失、业务中断、人身伤害,或其他任何间接损失。
(K29bios设置跟TPbios略有不同或缺少的内容为21个子选项,今天补上。
其它内容全部可在TP的bios中找到。
)Main(系统信息)中第4项:MACHINE TYPE MODEL(机器配置类型);第6项:System board serial number(主板序列号);第7项:asset tag(资产标签)config(基本设置)中Network(网络)的子第三项:Wireless LAN Radios(无线局域网设备);USB选项中哦你第2项:USB 3.0 Mode(USB 3.0模式);Keyboatd/Mouse(键盘/鼠标)的第一子项:Fn and Ctrl key swap(Fn键和Ctrl键交换)Power(电源)项中的第四子项: 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Intel的磁盘管理程序控制台及驱动的整合),第五子项:Enter after(进入快捷键);第六项:Beep and Alarm(声音告警)Security(安全)中Supervisor Password(超级密码)中的第一子项:Password Status(密码状态)(这个选项在后面多次出现),第四子项Password at restart (((未弄明白这项意思))),第五子项set minimum Length (密码最小长度);I/O Port Access(输入输出端口访问)中第五子项:eSATA Port(外部串行ATA端口),第七子项:Integrated Camera(摄像头操控);第五项:AUTI-Theft(防盗);第九项:Fingerprint Reder(指纹读取器)。
Startup(启动选项)中第三项:UEFI/Legacy Boot(UEFI BIOS引导或传统BIOS引导);第四项:UEFI/Legacy Boot(UEFI BIOS引导或传统BIOS引导的优先顺序);第五项:Boot Mode(引导模式);第八项Boot Order Lock(引导顺序锁定)。
详解如何清除BIOS设置清除BIOS设置是DIY的基本功,也是普通用户维护电脑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一课。
记得我还是菜鸟时,同事忘了他电脑BIOS的开机密码,就将俺叫了过去。
他原以为俺是高手,希望能帮到他的忙。
可俺从网上了解到,这个问题只能靠清除CMOS资料来解决。
当时以为这种事只有电脑高手或老鸟们才能做到的,所以不敢贸然出手,表示无能为力(现在想来还真好笑)。
后来俺也学人家超起频来,可俺这人太贪心,快了还想更快,所以一超再超,结果就超到了黑屏,怎么办呢?那个时候俺已没以前那么菜了,知道只要清除CMOS资料就可以解决。
可怎么清除呢?俺找来主板说明书,然后打开机箱,费了一些劲,最后才将CMOS资料清除掉。
为了让菜鸟们快速地掌握清除CMOS资料的方法,下面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清除CMOS资料呢?清除CMOS资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清除BIOS设置或者说给BIOS电池放电。
给BIOS放了电之后,BIOS的各项设置就回到了默认值。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清除BIOS设置呢?1、升级BIOS。
为了使主板能支持新出的硬件和获得更好、更完美的工作状态,稍有名气的主板商都会在网上不定期地发布更高版本的BIOS程序,供用户下载后升级。
例如,俺的主板以前不支持闪盘启动,后来升级了BIOS程序就可以用闪盘来启动了。
一般来说,有些BIOS程序升级要求用户对BIOS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也就是清除BIOS资料),才能完成整个升级工作。
2、忘了BIOS设置的开机密码。
清除CMOS资料后,就意味着以前用户对BIOS所设置的值全都没了,回到了出厂的默认值,自然密码也就没了。
3、超频导致系统不稳定或黑屏。
清除CMOS资料后,CPU的频率也回到了超频之前的默认速度。
4、BIOS设置搞乱了。
不少菜鸟对BIOS的设置搞来搞去的,结果连自己都搞糊涂了。
以至于BIOS的某一项或某几项设置错了也不知道,搞得电脑的性能没以前那么好,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清除CMOS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华为服务器进⼊bios界⾯设置进⼊bios将本地服务器连接键盘、⿏标、显⽰器或开启远程Web管理的“远程控制”界⾯。
说明:详细的登录远程Web管理界⾯的⽅法请参见相关iMana⽤户指南。
1. 上电服务器2. 当出现如界⾯时,请按“DEL”/“F4”直到进⼊BIOS Setup Utility程序。
此时如果没有按“DEL”/“F4”,按了“F11”/“F3”(进⼊启动管理界⾯,在此界⾯可以选择启动设备进⾏启动)或按“F12”(从⽹络启动快捷⽅式),需要输⼊密码,默认密码为Huawei12#$,如果出现三次输⼊错误,则机器将会被锁定,重启后解锁。
图2-1 BIOS启动界⾯3. 如果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输⼊密码对话框,请在对话框中输⼊密码,如所⽰。
说明:RH2288A V2/XH321 V2/RH2288E V2/DH622 V2/DH626 V2等服务器需要输⼊默认密码“Huawei12#$”,其它服务器⽆默认密码。
密码输⼊错误3次将锁定,只能通过重启服务器来恢复。
图2-2 输⼊密码4. 进⼊Setup Utility程序后,可以参照操作框右边的操作说明进⾏相关设置。
参数说明:Main介绍Main界⾯包含的BIOS系统基本信息。
Main界⾯包含BIOS系统的基本信息,如BIOS版本号、CPU型号、内存容量、系统时间等。
具体参数说明如所⽰。
Main界⾯如所⽰。
图3-1 Main界⾯AdvancedAdvanced Processor介绍CPU相关参数的配置。
通过该界⾯,技术⽀持⼯程师和系统维护⼯程师可以查询CPU详细信息、配置CPU的相关参数。
例如,配置当前CPU使⽤核数、选择CPU 的能效⽅案、配置电源管理技术等。
具体参数说明如所⽰。
Advanced Processor界⾯如和所⽰。
图3-2 Advanced Processor界⾯(1)图3-3 Advanced Processor界⾯(2)图3-4 CPU Information界⾯IDE Configuration(E9000服务器⽆此界⾯)介绍查询、配置硬盘相关参数的⽅法。
目录安全信息 (2)规格 (3)后置 I/O 面板 (8)LAN 端口 LED 状态表 (8)组件概述 (9)CPU 底座 (10)DIMM 插槽 (11)M2_1: M.2 接口 (M 键) (11)M2_2: M.2 接口 (E 键) (12)PCI_E1~2: PCIe 扩展插槽 (12)SATA1~4: SATA 6Gb/s 接口 (13)JAUD1: 前置音频接口 (13)JFP1, JFP2: 前置面板接口 (14)ATX_PWR1, CPU_PWR1: 电源接口 (15)JUSB1: USB 2.0 接口 (16)JUSB2: USB 3.2 Gen 1 5Gbps 接口 (16)CPU_FAN1, SYS_FAN1: 风扇接口 (17)JTPM1: TPM 模组接口 (17)JCI1: 机箱入侵检测接口 (18)JCOM1: 串行端头接口 (18)JBAT1: 清除 CMOS (重启 BIOS) 跳线 (19)简易侦错 LED 灯 (19)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 MSI Center (20)安装 Windows® 10 (20)安装驱动 (20)MSI Center (20)UEFI BIOS (21)BIOS 设置 (22)进入 BIOS 设置 (22)BIOS 用户指南 (22)重启 BIOS (23)更新 BIOS (23)1目录安全信息∙此包装中包含的的组件有可能到静电放电 (ESD) 损坏。
请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成功组装计算机。
∙确保所有组件连接牢固。
若连接不紧可能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组件或无法开启。
∙拿起主板时请手持主板边缘,避免触及主板的敏感组件。
∙当拿取主板时,建议佩戴静电放电 (ESD) 腕带,以防止静电损坏其配置。
如果 ESD 腕带无法使用,请在拿取主板前通过接触其它金属物体释放自身的静电。
∙在不安装主板时,请将主板放在静电屏蔽容器或防静电垫上。
第3章实用BIOS设置与硬盘分区
[教学目标]
1.了解硬盘的分区、格式化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使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的相关操作。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的相关操作。
[教学难点]
FDISK分区的基本步骤。
[教学用具]
计算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学期学习《常用工具软件》时,学习过一款软件Partition Magic,它的作用是用于对硬盘进行分区和分区调整等操作,那么什么是硬盘分区,如何利用其它命令或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回答,进入教学课题。
二、新课教学
第3章实用BIOS设置与硬盘分区
第3节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㈠基本知识梳理
1. 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
⑴硬盘分区:将存储容量很大的物理硬盘划分成多个逻辑磁盘。
⑵物理磁盘和逻辑磁盘
⑶硬盘分区的意义:便于对硬盘的空间的管理,为硬盘存储数据起标记定位的作用。
⑷何时需对硬盘分区?
教师总结:
①新买的硬盘,必须先分区然后进行高级格式化;
②需改变当前硬盘已有的分区;
③需要更换操作系统或增加新的操作系统;
④硬盘的分区信息被破坏。
⑸WinXP中查看分区的操作
⑹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
⑺分区的方法
Fdisk、PM、DM、Windows安装及计算机管理工具
⑻分区格式
Note:由于
....NTFS
...........
....系统,以便在系统崩溃后
..........C.盘制作为
....系统,所以最好不要将
..DOS
...系统不支持
.....NTFS
在.DO
......
..S.系统下恢复。
2. Fdisk分区基本步骤
⑴规划硬盘分区:数目不能太少(.一般不少于
..............)
.....3.个.).,系统分区不要太大(据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的大小而定⑵做好分区准备工作:
数据备份、有关安装软件、设置BIOS
⑶Fdisk主菜单
①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创建DOS分区
②Set Active Partition 设置活动分区
③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删除DOS分区或逻辑分区
④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 显示当前分区信息
⑤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选择所要分区的硬盘
⑷Fdisk分区步骤
①新硬盘分区步骤
建立主DOS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将扩展分区划分为逻辑驱动器→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每一个驱动器②旧硬盘分区步骤
删除非DOS分区→删除逻辑分区→删除扩展分区→删除主DOS分区→建立主DOS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将扩展分区划分为逻辑驱动器→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每一个驱动器
Note:F.disk
.....、.FAT32
..........................
.....分区格式,其余的分区格式只能在其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或用....命令只能建立
......FAT16
其他的工具来建立。
.........
㈡教师演示F d i s k操作过程
㈢学生利用分区模拟练习工具进行操作练习
㈣教师讲评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本节小结]
1、分区的基本概念;
2、分区的格式;
3、Fdisk分区基本步骤
[课后作业]
1. 《对口高职升学一轮总复习》本节同步训练;
2. 做本章的课后习题1、2、3(第6小题不做);
3.预习下一部分内容(在Winxp安装过程中分区、利用计算机管理功能分区、双硬盘的分区)。